一种利用汽车刹车发电的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9259发布日期:2021-02-05 18:4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汽车刹车发电的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能量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汽车刹车发电的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刹车,也称为制动,是指使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或机械等停止或减低速度的动作,制动的一般原理是在机器的高速轴上固定一个轮或盘,在机座上安装与之相适应的闸瓦、带或盘,在外力作用下使之产生制动力矩,刹车装置也就是可以减慢车速的机械制动装置,又名减速器,汽车刹车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可通过节能装置来转换,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加以利用,节约资源。
[0003]
节能装置内部功能较为单一,在对汽车刹车时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时,通常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加以利用,而在对刹车片降温起了较低效果,降低装置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利用汽车刹车发电的节能装置,解决了节能装置内部功能较为单一,在对汽车刹车时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时,通常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加以利用,而在对刹车片降温起了较低效果,降低装置的使用性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利用汽车刹车发电的节能装置,包括刹车盘、传动机构和活塞,所述刹车盘右端设有活塞外壳,所述活塞外壳内中端与活塞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侧面与摩擦垫片构成一体,所述传动机构嵌入活塞外壳右端,所述传动机构由主体、散气通孔、固定机构、滚轮、连接轴、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传动轴和扇叶组成,所述主体与活塞外壳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右侧面设有散气通孔,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安装于主体左侧面,并且固定机构与活塞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中端通过连接轴与主体左端转动连接,所述锥齿轮中端与连接轴上端同轴转动,所述锥齿轮左端与从动锥齿轮啮合,并且从动锥齿轮中端通过传动轴与主体内侧面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中端与扇叶构成一体。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由连接块、固定圈和丝杆组成,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于主体左侧面,所述固定圈与连接块左侧面构成一体,所述丝杆与固定圈左侧面螺纹连接。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散气通孔设于主体左右两侧面,且其均匀分布与主体左右两侧面。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外壳右侧面设有一连接槽,且连接槽大小与主体左侧面大小相同。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垫片与刹车盘相接触时,滚轮与刹车盘侧面传动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左侧面与刹车盘右侧面处于同一z轴上。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圈闭合时,固定圈内直径与活塞左端相同。
[0014]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滚轮、固定圈和活塞四者相互平行。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材质为38crmoal。
[0016]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材质为铝合金。
[0017]
(三)有益效果
[0018]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
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汽车刹车发电的节能装置,通过设置了传动机构在活塞外壳右侧面中,可通过活塞带动滚轮与刹车盘传动连接,并且滚轮通过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带动扇叶和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与发电机相连接,发动机产生的电能可存储在汽车内的电瓶中,该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实施,扇叶转动可加速刹车盘部分空气流通,提高刹车盘冷却效率。
[0020]
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汽车刹车发电的节能装置,通过设置了固定机构在主体左侧面,固定圈可通过丝杆固定连接在活塞侧面上,在拆卸时,将丝杆与固定圈相分离,即可使整体装置与活塞外壳相分离,便于对装置的安装与维护。
附图说明
[0021]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内壳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刹车盘-1、活塞外壳-2、传动机构-3、活塞-4、摩擦垫片-5、主体-31、散气通孔-32、固定机构-33、滚轮-34、连接轴-35、锥齿轮-36、从动锥齿轮-37、传动轴-38、扇叶-39、连接块-331、固定圈-332、丝杆-3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汽车刹车发电的节能装置:包括刹车盘1、传动机构3和活塞4,刹车盘1右端设有活塞外壳2,活塞外壳2内中端与活塞4滑动连接,活塞4侧面与摩擦垫片5构成一体,传动机构3嵌入活塞外壳2右端,传动机构3由主体31、散气通孔32、固定机构33、滚轮34、连接轴35、锥齿轮36、从动锥齿轮37、传动轴38和扇叶39组成,主体31与活塞外壳2右端固定连接,主体31右侧面设有散气通孔32,固定机构33固定安装于主体31左侧面,并且固定机构33与活塞4侧面固定连接,滚轮34中端通过连接轴35与主体31左端转动连接,锥齿轮36中端与连接轴35上端同轴转动,滚轮34可带动锥齿轮36转动,锥齿轮36左端与从动锥齿轮37啮合,并且从动锥齿轮37中端通过传动轴38与主体31内侧面转动连接,传动轴38中端与扇叶39构成一体,可带动扇叶39转动,提高空气流
通速率。
[0030]
其中,所述固定机构33由连接块331、固定圈332和丝杆333组成,连接块331固定安装于主体31左侧面,固定圈332与连接块331左侧面构成一体,丝杆333与固定圈332左侧面螺纹连接。
[0031]
其中,所述散气通孔32设于主体31左右两侧面,且其均匀分布与主体31左右两侧,提高空气流通速率,提高刹车盘1的冷却效果。
[0032]
其中,所述活塞外壳2右侧面设有一连接槽,且连接槽大小与主体31左侧面大小相同,便于主体31的连接。
[0033]
其中,所述摩擦垫片5与刹车盘1相接触时,滚轮34与刹车盘1侧面传动连接,便于带动滚轮34转动,滚轮34转动可间接带动传动轴38转动。
[0034]
其中,所述滚轮34左侧面与刹车盘1右侧面处于同一z轴上,提高滚轮34与刹车盘1之间的传动效果。
[0035]
其中,所述固定圈332闭合时,固定圈332内直径与活塞4左端相同,提高装置与活塞外壳2连接时的稳定性。
[0036]
其中,所述传动轴38、滚轮34、固定圈332和活塞4四者相互平行,增强对传动轴38的传动效果。
[0037]
其中,所述滚轮34材质为38crmoal,具有高耐磨性,高疲劳强度和高强度。
[0038]
其中,所述主体31材质为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和耐蚀性好。
[0039]
本专利所述的滚轮34材质为38crmoal,38crmoal是高级氮化钢,具有高耐磨性,高疲劳强度和高强度特点,主要用于热处理后尺寸精确的氮化零件,或各种受冲击负荷不大而耐磨性高的氮化零件。
[0040]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利用汽车刹车发电的节能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0041]
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设备放置在工作区域中;
[0042]
第二,当驾驶员对汽车刹车,踩下刹车时,活塞4受到液压油的推动力,带动摩擦垫片5与刹车盘1相互接触,对汽车减速;
[0043]
第三,活塞4移动的同时,可带动与活塞4相连接的固定圈332,固定圈332带动主体31移动,主体31带动其左侧面的滚轮34移动,滚轮34一端与刹车盘1一端相互接触;
[0044]
第四,滚轮34被刹车盘1带动转动,滚轮34带动连接轴35转动,连接轴35转动的同时,可带动锥齿轮36转动,锥齿轮36带动从动锥齿轮37转动;
[0045]
第五,从动锥齿轮37带动传动轴38转动,传动轴38带动扇叶39转动,扇叶39转动时,可将外部中的空气通过散气通孔32引流至主体1内部中,并向刹车盘1流动,便于对刹车盘1的冷却;
[0046]
第六,传动轴38与发电机相连接,传动轴38即可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机产生的电量可存储在汽车的蓄电池中。
[004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4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9]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