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领域,具体是汽车用软管支架。
背景技术:
车用软管通常都需要进行固定,通常使用的是板材结构的支撑架,由于轻量化设计的要求和整车布置空间的限制,需要采用一种成本更低、所占空间小的结构作为软管的固定,软管是汽车中常见的零部件,用来进行水、油或制动介质的流通。
目前的汽车软管一般缺少管道支架,软管易受汽车的颠簸晃动造成软管的移位或造成软管与软管之间的摩擦,进而使软管受损,从而降低了软管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夹持软管的时候,软管本身角度和夹持位置的角度是不相同的,夹持的时候会对软管产生折叠,这样不易于软管内部的水或者是油等液体移动,大大的减少了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用软管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汽车用软管支架,包括车身支撑面,所述车身支撑面上端可拆卸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车身支撑面和固定板表面开设有通孔且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末端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板末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铰链一端,所述第一转动铰链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铰链一端,所述第二转动铰链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利用固定螺栓表面的螺纹可以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这样就能使固定板和车身支撑面固定住,利用第一转动铰链可以调节连接杆的角度和高度,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就能使夹持位置可以到达需要的位置,在连接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铰链,第二转动铰链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同样第二转动铰链的作用也是为了进行角度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右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套圈,利用转动轴可以转动夹持套圈,从而进行角度的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持套圈侧边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螺帽底端表面与夹持套圈外侧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利用螺栓和螺纹孔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转动螺栓,让其上下移动,并且在螺帽底端表面与夹持套圈中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可以防止在转动螺栓的时候表面的螺纹会发生滑丝,利用对称结构,可以对上下位置同时进行夹持,这样,两个夹持半圆环就能进行移动,这样加持在他们中间的软管就能选择大小不同的型号进行安装,这样方便简单,不需要安装不同软管是更换不同的支架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栓末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半圆环,夹持半圆环的作用就是对软管进行夹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持半圆环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夹持半圆环表面固定连接和是哪个橡胶垫,防止软管和半圆夹持环之间产生滑动,降低夹持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转动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利用凹槽内部转动安装有凸块,凸块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这样利用凹槽和凸块之间的转动连接就能使转动轴发生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持套圈侧边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螺帽底端表面与夹持套圈中间固定连接有弹簧,螺栓末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半圆环,利用螺栓和螺纹孔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转动螺栓,让其上下移动,并且在螺帽底端表面与夹持套圈中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可以防止在转动螺栓的时候表面的螺纹会发生滑丝,在调节螺栓时,夹持半圆环就能进行移动,夹持套圈内部的结构呈现对称形式,这样,两个夹持半圆环就能进行移动,这样加持在他们中间的软管就能选择大小不同的型号进行安装,这样方便简单,不需要安装不同软管是更换不同的支架了,并且在夹持半圆环表面固定连接和是哪个橡胶垫,防止软管和半圆夹持环之间产生滑动,降低夹持效果,整个软管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固定板的末端表面固定连接着第一转动铰链,第一转动铰链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利用第一转动铰链可以调节连接杆的角度和高度,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就能使夹持位置可以到达需要的位置,在连接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铰链,第二转动铰链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同样第二转动铰链的作用也是为了进行角度调节,在固定块内部还设置有凹槽,并且在凹槽内部转动安装有凸块,凸块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这样利用凹槽和凸块之间的转动连接就能使转动轴发生转动,转动轴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加持套圈,加持套圈内部加持的上软管,利用转动轴能够转动的效果们可以带着加持套圈进行转动,如果软管安装的角度不同时,则可以调节转动轴,把角度调节到和软管相同额角度即可,并且在利用第一转动铰链、连接杆和第二转动铰链可以进行高度和离车身支撑面的距离进行调节,可以增加整个软管支架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套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身支撑面;2、固定螺栓;3、固定螺母;4、固定板;5、第一转动铰链;6、连接杆;7、第二转动铰链;8、固定块;9、夹持套圈;10、转动轴;11、橡胶垫;12、螺栓;13、弹簧;14、螺纹孔;15、夹持半圆环;16、凸块;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车身支撑面1,车身支撑面1上端可拆卸安装有固定板4,车身支撑面1和固定板4表面开设有通孔且安装有固定螺栓2,固定螺栓2末端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3,固定板4末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铰链5一端,第一转动铰链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铰链7一端,第二转动铰链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利用固定螺栓2表面的螺纹可以与固定螺母3螺纹连接,这样就能使固定板4和车身支撑面1固定住,利用第一转动铰链5可以调节连接杆6的角度和高度,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就能使夹持位置可以到达需要的位置,在连接杆6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铰链7,第二转动铰链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同样第二转动铰链7的作用也是为了进行角度调节。
其中,固定块8右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0,转动轴10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套圈9,利用转动轴10可以转动夹持套圈9,从而进行角度的调节,加持套圈9侧边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4,螺纹孔14螺纹连接有螺栓12,螺栓12螺帽底端表面与夹持套圈9外侧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3,利用螺栓12和螺纹孔14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转动螺栓12,让其上下移动,并且在螺帽底端表面与夹持套圈9中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3,可以防止在转动螺栓12的时候表面的螺纹会发生滑丝,利用对称结构,可以对上下位置同时进行夹持,这样,两个夹持半圆环15就能进行移动,这样加持在他们中间的软管就能选择大小不同的型号进行安装,这样方便简单,不需要安装不同软管是更换不同的支架了,螺栓12末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半圆环15,夹持半圆环15的作用就是对软管进行夹持。
其中,加持半圆环15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1,夹持半圆环15表面固定连接和是哪个橡胶垫11,防止软管和半圆夹持环15之间产生滑动,降低夹持效果,固定块8内部设置有凹槽17,凹槽17内部转动安装有凸块16,凸块16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利用凹槽17内部转动安装有凸块16,凸块16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这样利用凹槽17和凸块16之间的转动连接就能使转动轴10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先把整个软管支架给固定住,在车身支撑面1和固定板4的表面开设有通孔,然后把固定螺栓2穿过通孔,然后在利用固定螺栓2表面的螺纹可以与固定螺母3螺纹连接,这样就能使固定板4和车身支撑面1固定住,在固定板4的末端表面固定连接着第一转动铰链5,第一转动铰链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利用第一转动铰链5可以调节连接杆6的角度和高度,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就能使夹持位置可以到达需要的位置,在连接杆6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铰链7,第二转动铰链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同样第二转动铰链7的作用也是为了进行角度调节,在固定块8内部还设置有凹槽17,并且在凹槽17内部转动安装有凸块16,凸块16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这样利用凹槽17和凸块16之间的转动连接就能使转动轴10发生转动,转动轴10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加持套圈9,加持套圈9内部加持的上软管,利用转动轴10能够转动的效果们可以带着加持套圈9进行转动,如果软管安装的角度不同时,则可以调节转动轴10,把角度调节到和软管相同额角度即可,并且在利用第一转动铰链5、连接杆6和第二转动铰链7可以进行高度和离车身支撑面的距离进行调节,可以增加整个软管支架的功能性,加持套圈9侧边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4,螺纹孔14螺纹连接有螺栓12,螺栓12螺帽底端表面与夹持套圈9中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3,螺栓12末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半圆环15,利用螺栓12和螺纹孔14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转动螺栓12,让其上下移动,并且在螺帽底端表面与夹持套圈9中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3,可以防止在转动螺栓12的时候表面的螺纹会发生滑丝,在调节螺栓12时,夹持半圆环15就能进行移动,夹持套圈内部的结构呈现对称形式,这样,两个夹持半圆环15就能进行移动,这样加持在他们中间的软管就能选择大小不同的型号进行安装,这样方便简单,不需要安装不同软管是更换不同的支架了,并且在夹持半圆环15表面固定连接和是哪个橡胶垫11,防止软管和半圆夹持环15之间产生滑动,降低夹持效果,整个软管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