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车辆进风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2758发布日期:2021-01-15 11:3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车辆进风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内部的进风模块,具体是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车辆进风模块。



背景技术:

车内空气污染是令广大车主头痛的用车问题,尤其是车内容易产生霉菌,霉菌主要滋生于空调循环过滤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发现:空调循环过滤系统内极易产生螨虫、霉菌、胺、烟碱等,汽车内50%以上的霉菌、70%以上的螨虫来自于空调过滤系统。散落在地毡上的食品碎屑、毛发,汽车尾箱内久置不用的杂物、座椅及地毯都是霉菌滋长的温床。这些地方如果平时注意清洗就可以保持车内清洁,但是当驾驶者打开空调时,各种有害细菌就从入风口进入车内,造成车内空气污染。在这种环境里驾驶会出现精神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呼吸急促、鼻塞等症状,严重者会引发哮喘、支气管炎、鼻炎、血压下降、肺炎等疾病,体质差者可导致死亡。

现在很多汽车下了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中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一些车使用了非环保材料,如车厢内饰塑料面板、车顶毡、沙发,还有车内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各种黏合剂、胶粘剂,都会挥发出大量的甲醛、二甲苯、丙酮等各种有害气体,如果长时间吸入这些有害气体,便会产生头疼、咳嗽、眩晕、眼花、掉头发等不适感觉。由于汽车空间窄小,车内空气量有限,加上新车密封性好,所以车内有害气体超标比房屋有害气体超标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更大。

因此部分车主想了不少办法来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利用竹炭制造的“吸味包”来清洁车内空气是不少车主的选择。为了清除车内的异味,许多车主采用车内放置空气清新剂或香水,甚至放菠萝加以“消除”的方法,其实这仅能诱骗自己的嗅觉,对提高空气质量没任何作用;竹炭包也只能暂时吸附车内的异味,对于车内存在的甲醛、二甲苯、氨这类有害气体是没有任何消除功效的;使用化学合成的香水还会造成车内空气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汽车内进风模块不具备空气净化功能,辅助该类的汽车内进风模块使其具有负离子净化功能。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某些方面下有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车辆进风模块,包括有进风端,出风端,和连接在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的风道壳体,在所述的出风端设置有导风件,在所述的出风端上设置空气净化器的电极针。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风件为固定风口摆叶或者活动风口摆叶。

进一步的,空气净化器的电极针设置在导风件上。导风件包括但不限于风口摆叶,可以是具有导风功能的其他形状,例如可以是圆形出风口、靶形出风口等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的本体与电极针一体设置或者分体设置。

具体的,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的本体与电极针一体设置,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的本体上设置有摆叶夹,所述的摆叶夹用于夹住风口摆叶,空气净化器的本体内置升压电路并采用绝缘封装。

具体的,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的本体与电极针分体设置,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的本体上设置有摆叶夹,所述的摆叶夹用于夹住风口摆叶,空气净化器的本体内置升压电路并采用绝缘封装,气净化器本体设置在风道壳体外侧,气净化器本体的升压电路与电极针用导线连接。

在某些具体情景下,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的本体与电极针分体设置,所述的电极针一体设置在风口摆叶,在出风端设置有纵梁,所述的纵梁上设置转孔,所述的风口摆叶通过转孔限制在纵梁上,在所述的纵梁内设置第一埋线,在所述的风口摆叶上设置第二埋线,所述的第一埋线与第二埋线通过转孔连接,所述的第一埋线连接电极针,所述的第二埋线通过导线连接到空气净化器的本体,空气净化器的本体的内置升压电路并采用绝缘封装。

在某些具体情景下,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的本体与电极针分体设置,在所述的出风端设置出风外框,所述的出风外框上设置有风口摆叶,所述的电极针固定设置在出风外框壁上,电极针电连接到空气净化器的本体,空气净化器的本体的内置升压电路并采用绝缘封装。

从本法明保护范围的某些方面,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车辆进风模块,包括有进风端,出风端,和连接在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的风道壳体,在所述的风道壳体内设置空气净化器的电极针。

可实施的,所述的电极针设置在空气净化器的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道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处密封设置有空气净化器,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上设置有电极针,所述的电极针通过通孔伸入风道壳体内。

进一步的,述的空气净化器的本体的外部采用非金属材质。

可实施的,所述的电极针与空气净化器分体设置,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的本体内置升压电路并采用绝缘封装,升压电路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的电极针。

可实施的,所述的电极针与空气净化器分体设置,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的本体设置在风道壳体外,所述的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的本体内置升压电路并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的电极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本专利通过负离子,能消除漂浮在车内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甲醛,苯,tvoc可挥发性化学污染物;异味,烟气,油烟,二手烟;pm2.5,粉尘,花粉,颗粒物等污染物,具有净化车内空气的作用;所述风道壳体和盖板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不会影响负离子的形成;本专利主要用于轿车、公交车等机动车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进风端1、过滤装置2、外壁3、风道壳体4、出风端5、活动风口摆叶6、固定风口摆叶7、空气净化器的本体8、摆叶夹9、电极针10、摆叶夹11、电极针12、导线13、空气净化器的本体14;

纵梁20、转孔21、第一埋线22、活动风口摆叶23、第二埋线24、电极针25、导线26、空气净化器的本体27;

出风外框30、风口摆叶31、电极针3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车辆进风模块,空气从进风端1进入风道壳体4,途经过滤装置2,最终到达出风端5,本实例中空气净化器的本体8与电极针10是一体化设置的,在空气净化器的本体8上设置有摆叶夹9,本实施例中摆叶夹9夹在活动风口摆叶6上,可以依据需要将空气净化器的本体8固定在需要的位置。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车辆进风模块,空气从进风端1进入风道壳体4,途经过滤装置2,最终到达出风端5,在出风端5设置有活动风口摆叶6、固定风口摆叶7,且在活动风口摆叶6、固定风口摆叶7均设置有电极针12,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器的本体13只有一个,电极针12有多个,所述电极针12配合设置有摆叶夹11,摆叶夹11可以固定在摆叶上,电极针12之间和空气净化器的本体14用导线13连接。空气净化器的本体14风道壳体4外侧,在外壁3内。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车辆进风模块,在考虑到往后的生产过程减少电极针与风口摆动叶之间的夹具配合,以及电极针与空气净化器的本体走线之间的美观问题,本实施例的方案是考虑在现有的纵梁20结构上进行第一埋线22设置,通常的转孔21也做了可以导电的处理,而被限制在转孔21内的活动风口摆叶23上进行第二埋线24设置,第一埋线22通过转孔21连接第二埋线24,在活动风口摆叶23本身就与电极针25进行了一体化设置,为了便于观察本实例中依旧加入了导线26,导线26连接至空气净化器的本体27,当然将导线26替换成触点、插头等也是可行的,应当注意,上述实施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专利,而是基于该实用新型构思的进一步拓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的范围的情况下设计许多替代实施例。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基于实施例3的设计思路,则在出风端的位置,通常的会具有出风外框30模块,该模块一般是作为一个单独配件,在汽车组装的过程中可单独拆卸进行操作,则可以考虑在出风外框30设置电极针32,如图所示,出风外框30上可以是固定设置风口摆叶31也可以是活动设置风口摆叶31,不做限制,图中电极针32设置在出风外框30的上边框,同样的可以设置在侧边框或者是底边框,都不做限制而包含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本专利通过负离子,能消除漂浮在车内的:pm2.5,粉尘,花粉,颗粒物,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甲醛,苯,tvoc可挥发性化学污染物,异味,烟气,油烟,二手烟等,具有净化车内空气的作用;所述风道壳体和盖板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不会影响负离子的形成;本专利主要用于轿车、公交车等机动车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