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46240发布日期:2022-07-30 05:2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2.以往,在机动车等交通工具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已知有为了供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后部乘员的利用而在座椅靠背的背面设置usb插口等插口的结构。在这些交通工具用座椅中,提出了用于提高乘员的便利性、舒适性的各种技术。
3.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9014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结构,该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收容于座椅靠背内部的靠背垫;从座椅靠背向后部座位侧鼓出的鼓出部;以及设置于鼓出部并沿座椅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插口。插口以不与靠背垫抵接的方式配置于在鼓出部与靠背垫之间形成的空间部内。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由于插口以不与靠背垫抵接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使在与座椅靠背的供就座乘员的身体抵接的就座面对应的座椅靠背的背面安装插口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就座乘员经由靠背垫而感觉到不适感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的概要
5.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6.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与插口连接的升压单元也配置在座椅靠背内,因此与将升压单元例如配置在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脚下的情况相比,能够扩宽就座于后部座位的乘员的脚下的空间。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为了抑制就座于座椅的乘员感觉到不适感的情况,需要使座椅靠背向后方鼓出,来在座椅内部作出空间。因此,因鼓出部而后部座位的空间可能会变窄。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扩宽乘员乘入的空间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8.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9.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以下的结构。
10.(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座椅靠背,其具有对乘员的背面进行支承的支承面;插口,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中的与所述支承面相反侧的背面,且连接外部设备;以及升压单元,其从所述插口朝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内侧延伸,且收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内部,其中,所述升压单元以随着从所述背面朝向所述支承面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配置。
11.(2)在上述(1)的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也可以是,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插口壳体,所述插口壳体以从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背面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并且以包围所述插口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的表皮,所述插口的所述背面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插口壳体的开口面靠所述座椅靠背的内侧的位置。
12.(3)在上述(2)的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也可以是,所述插口壳体具有:上倾斜
面,其位于比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背面靠所述座椅靠背的内侧的位置,随着从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内侧而向下方倾斜;以及下倾斜面,其位于比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背面靠所述座椅靠背的内侧且比所述上倾斜面靠下方的位置,随着从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内侧而向上方倾斜,其中,在所述下倾斜面设有所述插口。
13.(4)在上述(1)~(3)中任一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也可以是,所述座椅靠背在内部具有座椅框架,所述升压单元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侧视观察下,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所述座椅框架重叠的位置,且设置于比所述座椅框架靠所述背面侧的位置。
14.(5)在上述(4)的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也可以是,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头枕;头支架,其从所述头枕朝向所述座椅靠背延伸;以及悬架框架,其悬架于所述座椅框架的两端部之间,其中,所述升压单元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后视观察下,设置于由所述座椅框架、所述头支架及所述悬架框架包围的区域内。
15.发明效果
16.根据(1)的方案,在座椅靠背的背面设有插口。通过在插口连接外部设备,从而后部座位的乘员能够适当地使用电子设备等。升压单元收容于座椅靠背的内部。因此,与将升压单元配置于座椅的脚下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下方确保空间。由此,能够扩宽就座于后部座位的乘员的用于放脚的空间。而且,升压单元以随着从座椅靠背的背面朝向支承面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配置。由此,在收容于座椅靠背的状态下能够减小升压单元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因此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设置向座椅靠背的后方鼓出的鼓出部。由此,能够将后部座位的空间确保得宽。
17.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扩宽乘员乘入的空间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18.另外,能够抑制设置鼓出部引起的设计性的降低,提高设计自由度。而且,由于能够减小升压单元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因此即使在将升压单元收容于座椅靠背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升压单元触碰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乘员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乘员感觉到不适感的情况。
19.根据(2)的方案,插口壳体以从座椅靠背的背面向座椅靠背的内侧凹陷并包围插口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通过插口壳体保护插口。插口壳体安装于座椅靠背的表皮,因此即使在例如斜倚时座椅靠背与后部座位等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冲击经由插口壳体向座椅整体逃散。由此,能够保护插口壳体及插口,以免受到冲击的影响。插口的背面侧的端部位于比插口壳体的开口面靠座椅靠背的内侧的位置。由此,例如在将座椅靠背向后方放倒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插口直接与后部座位等抵接的情况。由此,特别是能够可靠地保护插口。
20.根据(3)的方案,插口壳体具有上倾斜面和下倾斜面,在下倾斜面设有插口。由此,例如在将usb等外部设备与插口连接的情况下,外部设备以沿着与下倾斜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即沿着上倾斜面向后上方倾斜突出的方式配置。由此,与在平行于背面的面上设置插口而外部设备以向后方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外部设备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量。由此,在安装了外部设备时能够将后部座位的空间确保得宽。另外,由于外部设备位于由插口壳体包围的空间内,因此能够保护外部设备,以免受到外部的冲击等的影响。
21.根据(4)的方案,升压单元在座椅靠背的侧视观察下,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座椅框架重叠的位置,且设置于比座椅框架靠背面侧的位置。这样,升压单元配置在不向比座椅框
架靠前方侧(支承面侧)的区域突出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乘员与升压单元接触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在就座时乘员感觉到不适感的情况。升压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座椅框架重叠的位置。换言之,升压单元与座椅框架在前后方向上接近设置。由此,能够减小升压单元及座椅靠背向后部座位侧突出的突出量。由此,能够抑制给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乘员带来的不适感,且将后部座位的空间确保得宽。
22.根据(5)的方案,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头枕、头支架、以及悬架框架。升压单元在座椅靠背的后视观察下,设置于由座椅框架、头支架及悬架框架包围的区域内。这样,通过在由多个框架构件包围的区域配置升压单元,从而就座者难以感觉到升压单元的突出感,并且能够提高针对升压单元的耐冲击性。由此,能够同时实现乘员的舒适性和升压单元的保护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23.图1是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24.图2是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的后视图。
25.图3是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的侧视图。
26.图4是图1的iv部放大图。
27.图5是实施方式的除去了座椅框架的座椅靠背的侧视图。
28.符号说明:
29.1 交通工具用座椅
30.2 座椅靠背
31.5 头枕
32.6 插口壳体
33.7 插口
34.9 升压单元
35.11 支承面
36.12 背面
37.16 座椅框架
38.18 悬架框架
39.19 头支架
40.20 开口面
41.22 上倾斜面
42.24 下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朝向与安装有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车辆(未图示)的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一致。有时将左右方向称为车宽方向。图中的箭头fr指向车身前方,箭头up指向车身上方,箭头lh指向车身左方。
44.(交通工具用座椅)
45.图1是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立体图。
46.交通工具用座椅1例如安装于机动车。在本实施方式中,交通工具用座椅1被应用为驾驶位或副驾驶位用的座椅。需要说明的是,交通工具用座椅1也可以应用为驾驶位及副驾驶位以外的座椅。
47.交通工具用座椅1具备未图示的座椅座垫、座椅靠背2、头枕5、以及外部设备连接装置3。未图示的座椅座垫支承乘员的臀部。座椅靠背2能够倾斜移动地连结于座椅座垫的后部,对就座的乘员的腰部及背部进行支承。头枕5安装于座椅靠背2的上部,对就座的乘员的颈部及头部进行支承。
48.(座椅靠背)
49.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座椅靠背2的立起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将座椅靠背2中的朝向前方的面、即对乘员的背面进行支承的面称为“支承面11”。在座椅靠背2的立起状态下,将座椅靠背2中的朝向后方的面、即与支承面11相反侧的面称为“背面12”。座椅靠背2在多个框架构件(座椅框架16及悬架框架18)(参照图2及图3)上适当安装有缓冲材料,缓冲材料的外侧由表皮30覆盖。
50.在座椅靠背2的背面12中的右侧的肩部安装有能够收纳物品的收纳口袋32。在座椅靠背2的背面12中的左侧的肩部安装有详情后述的外部设备连接装置3。
51.图2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2的后视图。图3是从车宽方向观察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2的侧视图。在图2及图3中,省略座椅靠背2的缓冲材料及表皮30的图示。
52.如图2及图3所示,在座椅靠背2的内部设有座椅框架16及悬架框架18。座椅框架16由铁制的管构件形成。如图2所示,座椅框架16在从前后方向的后方观察下,折弯成沿着座椅靠背2的上部的外形向上方凸出的u字状。
53.更详细而言,座椅框架16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框架部16u、从上框架部16u的两端部朝向下方且车宽方向的外侧分别倾斜延伸的一对倾斜框架部16s、16s。上框架部16u沿着座椅靠背2的上端部大致水平地延伸。一对倾斜框架部16s、16s分别与上框架部16u的车宽方向的端部连接。左侧的倾斜框架部16s沿着座椅靠背2的肩部从上框架部16u的左端部向左斜下方延伸。左侧的倾斜框架部16s的下端部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主体部框架14连接。右侧的倾斜框架部16s沿着座椅靠背2的肩部从上框架部16u的右端部向右斜下方延伸。右侧的倾斜框架部16s的下端部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主体部框架14连接。如图3所示,在从车宽方向观察下,倾斜框架部16s、16s以随着朝向下方而位置靠向前方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也倾斜。
54.如图2所示,悬架框架18由铁制的板构件形成。悬架框架18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悬架框架18是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观察下,以前后方向为厚度方向且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凹凸状的冲压成形构件。悬架框架18悬架于座椅框架16的两端部之间。具体而言,悬架框架18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与座椅框架16中的一对倾斜框架部16s、16s连接。座椅框架16与悬架框架18例如通过焊接而相互接合。如图3所示,悬架框架18以随着从与座椅框架16连接的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位置靠向后方的方式弯曲。
55.如图2所示,头枕5安装在座椅靠背2的上部。头枕5具有左右一对的头支架19、19。头支架19从头枕5朝向座椅靠背2延伸。通过将头支架19向座椅靠背2插入,从而向座椅靠背2安装头枕5。在座椅靠背2的座椅框架16及悬架框架18上设有用于对头支架19进行支承的
未图示的头枕托架。在座椅靠背2上安装有头枕5的状态下,头支架19位于比座椅框架16及悬架框架18靠前方的位置(也参照图3)。
56.一对头支架19、19设置在比座椅框架16中的一对倾斜框架部16s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由此,左侧的头支架19、座椅框架16中的左侧的倾斜框架部16s及悬架框架18在从后方观察下,形成由头支架19及各框架16、18包围的桁架状的结构。同样,右侧的头支架19、座椅框架16中的右侧的倾斜框架部16s及悬架框架18在从后方观察下,形成由头支架19及各框架16、18包围的桁架状的结构。
57.(外部设备连接装置)
58.图4是图1的iv部放大图。
59.如图1及图4所示,外部设备连接装置3设置于座椅靠背2。外部设备连接装置3例如能够连接在交通工具用座椅1上就座的乘员、在位于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后方的后部座位上就座的乘员等所持有的外部设备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外部设备连接装置3能够从座椅靠背2的背面12侧连接例如外部设备的usb等。外部设备连接装置3具有插口壳体6、插口7、插口罩8、以及升压单元9。
60.插口壳体6设置于座椅靠背2的背面12。插口壳体6以从座椅靠背2的背面12朝向座椅靠背2的内侧(前方)凹陷的方式形成。插口壳体6由树脂等材料形成。插口壳体6安装于座椅靠背2的表皮30。插口壳体6具有框部21、上倾斜面22、下倾斜面24、以及一对侧面26、26。
61.框部21安装于座椅靠背2的背面12中的表皮30。在表皮30上设有未图示的开口,框部21安装于该开口的缘部。框部21在从后方观察下形成为矩形框状。框部21的内侧的区域(平面)成为插口壳体6的开口面20。
62.上倾斜面22位于比座椅靠背2的背面12靠座椅靠背2的内侧的位置。上倾斜面22从框部21的上边朝向座椅靠背2的内侧延伸。上倾斜面22形成为矩形板状。上倾斜面22以随着从框部21(座椅靠背2的背面12)朝向座椅靠背2的内侧而位置靠向下方的方式倾斜。
63.下倾斜面24位于比座椅靠背2的背面12靠座椅靠背2的内侧的位置。下倾斜面24设置在比上倾斜面22靠下方的位置。下倾斜面24从框部21的下边朝向座椅靠背2的内侧延伸。下倾斜面24形成为矩形板状。下倾斜面24以随着从框部21朝向座椅靠背2的内侧而位置靠向上方的方式倾斜。上倾斜面22的前端部与下倾斜面24的前端部连接。
64.一对侧面26、26从框部21的左边及右边分别朝向座椅靠背2的内侧延伸。一对侧面26、26设置在上倾斜面22与下倾斜面24之间。一对侧面26、26形成为三角形板状。左侧的侧面26的上端部与上倾斜面22的车宽方向的左侧的端部连接。左侧的侧面26的下端部与下倾斜面24的车宽方向的左侧的端部连接。右侧的侧面26的上端部与上倾斜面22的车宽方向的右侧的端部连接。右侧的侧面26的下端部与下倾斜面24的车宽方向的右侧的端部连接。一对侧面26、26与和车宽方向正交的平面大致平行地设置。
65.插口壳体6通过上倾斜面22、下倾斜面24及一对侧面26、26形成相对于座椅靠背2的背面12向座椅靠背2的内侧凹陷的空间v。位于插口壳体6的后方的开口面20与座椅靠背2的背面12大致成为同一平面。
66.插口7设置于下倾斜面24。插口7是能够从座椅靠背2的背面12连接外部设备的usb的插入口。插口7由插口壳体6包围。插口7的背面12侧的端部位于比插口壳体6的开口面20靠座椅靠背2的内侧的位置。插口7能够从与下倾斜面24大致垂直的方向插入usb。由此,与
插口7连接的usb相对于座椅靠背2的背面12朝向上方及后方倾斜地突出。
67.在插口7不使用时,插口罩8覆盖插口7。插口罩8由树脂系的材料形成。插口罩8能够以沿着车宽方向的旋转轴c为中心转动地安装于插口壳体6的下倾斜面24。插口罩8在与下倾斜面24大致平行且覆盖插口7的关闭状态和后端部(开口面20侧)以前端部为起点向上方转动了的打开状态之间进行位移。在插口7使用时,使插口罩8为打开状态来使插口7露出,由此能够插入usb。
68.图5是实施方式的除去了座椅框架16的座椅靠背2的侧视图。在图5中,为了升压单元9的说明而省略座椅框架16的图示。
69.升压单元9与插口7连接而从插口7朝向座椅靠背2的内侧延伸。升压单元9设置在插口7与车身的电源(未图示)之间。升压单元9将来自车身的电源的电压升压而向与插口7连接的usb(的外部设备)供给电流。
70.升压单元9收容于座椅靠背2的内部。具体而言,升压单元9从座椅靠背2的背面12侧的肩部至主体部设置。座椅靠背2的主体部例如是与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乘员的躯体对应的部分。升压单元9的后端部9b安装于插口壳体6。升压单元9的前端部9a安装于插口壳体6的下倾斜面24。升压单元9从下倾斜面24的前表面朝向与下倾斜面24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在插口壳体6与座椅框架16之间配置有缓冲材料,但是升压单元9贯穿该缓冲材料而配置于座椅靠背2的内侧。升压单元9以随着从背面12朝向支承面11(前方)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配置。
71.如图3所示,升压单元9的至少一部分在座椅靠背2的侧视观察下设置于与座椅框架16重叠、且比座椅框架16靠座椅靠背2的背面12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升压单元9的前端部9a在侧视观察下位于比座椅框架16的倾斜框架部16s的前端部靠后方(背面12侧)的位置。换言之,升压单元9以不比座椅框架16向前方突出的方式配置。
72.如图2所示,升压单元9在从后方观察下,设置于由座椅框架16、头支架19及悬架框架18包围的区域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升压单元9的整体在从后方观察下,设置于由座椅框架16中的左侧的倾斜框架部16s、左侧的头支架19及悬架框架18包围的区域内。
73.(作用、效果)
74.接下来,说明上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作用、效果。
75.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在座椅靠背2的背面12设有插口7。在插口7连接外部设备,从而后部座位的乘员能够适当地使用电子设备等。升压单元9收容于座椅靠背2的内部。因此,与将升压单元9配置在座椅的脚下的情况相比,在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下方能够确保空间v。由此,能够扩宽就座于后部座位的乘员的用于放脚的空间v。而且,升压单元9以随着从座椅靠背2的背面12朝向支承面11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配置。由此,在收容于座椅靠背2的状态下能够减小升压单元9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因此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设置向座椅靠背2的后方鼓出的鼓出部。由此,能够将后部座位的空间v确保得宽。
76.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扩宽乘员乘入的空间v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
77.另外,能够抑制设置鼓出部引起的设计性的降低,提高设计自由度。而且,由于能够减小升压单元9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因此即使在将升压单元9收容于座椅靠背2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升压单元9触碰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乘员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乘员感觉到不适感的情况。
78.插口壳体6以从座椅靠背2的背面12向座椅靠背2的内侧凹陷并包围插口7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通过插口壳体6保护插口7。插口壳体6安装于座椅靠背2的表皮30,因此即使在例如斜倚时座椅靠背2与后部座位等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冲击经由插口壳体6向座椅整体逃散。由此,能够保护插口壳体6及插口7,以免受到冲击的影响。插口7的背面12侧的端部位于比插口壳体6的开口面20靠座椅靠背2的内侧的位置。由此,例如在将座椅靠背2向后方放倒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插口7直接与后部座位等抵接的情况。由此,特别是能够可靠地保护插口7。
79.插口壳体6具有上倾斜面22和下倾斜面24,在下倾斜面24设有插口7。由此,例如在将usb等外部设备与插口7连接的情况下,外部设备以沿着与下倾斜面24大致垂直的方向、即沿着上倾斜面22向后上方倾斜突出的方式配置。由此,与在平行于背面12的面上设置插口7而将外部设备以向后方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外部设备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量。由此,在安装了外部设备时能够将后部座位的空间v确保得宽。而且,由于外部设备位于由插口壳体6包围的空间v内,因此能够保护外部设备,以免受到外部的冲击等的影响。
80.升压单元9在座椅靠背2的侧视观察下,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座椅框架16重叠的位置,且设置于比座椅框架16靠背面12侧的位置。这样,升压单元9配置在不向比座椅框架16靠前方侧(支承面11侧)的区域突出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乘员与升压单元9接触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在就座时乘员感觉到不适感的情况。升压单元9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与座椅框架16重叠的位置。换言之,升压单元9与座椅框架16在前后方向上接近设置。由此,能够减小升压单元9及座椅靠背2向后部座位侧突出的突出量。由此,能够抑制给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乘员带来的不适感,且将后部座位的空间v确保得宽。
81.交通工具用座椅1具备头枕5、头支架19、以及悬架框架18。升压单元9在从座椅靠背2的后视观察下,设置于由座椅框架16、头支架19及悬架框架18包围的区域内。这样,通过在由多个框架构件包围的区域内配置升压单元9,从而就座者难以感觉到升压单元9的突出感,并能够提高针对升压单元9的耐冲击性。由此,能够同时实现乘员的舒适性和升压单元9的保护性的提高。
8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施加各种变更。
83.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收纳口袋32设置于左侧的肩部,并将外部设备连接装置3设置于右侧的肩部。座椅靠背2除了收纳口袋32之外,还可以另行具有能够转动的简易桌台、设置外部设备的台架等。
84.在座椅靠背2的内部,除了座椅框架16及悬架框架18以外,还可以另行设置其他的框架构件、板构件等。在该情况下,可以在从后方观察下由另行设置的其他的框架构件等包围的区域内配置升压单元9。
85.插口罩8也可以省略。根据本实施方式,插口7由壳体包围且配置在比开口面20靠座椅靠背2的内侧的位置。因此,即使在未设置插口罩8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护插口7,以免受到与后部座位的碰撞引起的冲击等的影响。但是,在能够更安全地保护插口7这点上,具有插口罩8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具有优越性。
86.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适当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