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车垫

文档序号:26867860发布日期:2021-10-09 10:1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节车垫。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车垫带来的驾驶舒适度低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市面上现有的汽车坐垫多采用柔软的材料,如棉花乳胶或羊毛羽绒来达到适应人体的目的。这样做虽然可以缓解小距离驾驶所带来的酸痛感但是无法解决长距离出行所带来的不适感。也有一些坐垫采用手机app进行智能调整,但在驾驶过程中通过手机调整坐垫位置是个不小的驾驶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车垫,该车垫有利于对车垫不同部位的凹陷程度进行自动调节,从而提高乘坐舒适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节车垫,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弹簧升降驱动机构,各弹簧升降驱动机构上分别竖设有若干弹簧,以驱动其上的弹簧升降,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传感器安装架,两传感器安装架上分别沿前后方向对向安装有若干红外传感器,所述底座及其上各部件上设置有坐垫,以在坐垫下沉时触发相应的红外传感器,进而驱动相应的弹簧升降驱动机构升降弹簧,改变坐垫相应部位的凹陷程度。
5.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弹簧舵机、弹簧连接杆和若干牵引绳,所述底座下部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所述弹簧舵机,前、后两侧的弹簧舵机分别向后、前水平连接有所述弹簧连接杆,所述底座在对应于弹簧所在位置开设有贯穿安装凹槽的通孔,所述弹簧顶端连接所述牵引绳一端,所述牵引绳另一端卷绕于弹簧连接杆上,以通过弹簧舵机驱动弹簧连接杆旋转,进而卷绕或放松牵引绳来驱动对应的弹簧下降或上升。
6.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安装架包括传感器舵机、传送带、传送带安装架、被动转轴、升降架和导杆,所述传送带安装架竖设于底座左或右侧,所述传感器舵机安装于传送带安装架下端,所述被动转轴与传送带安装架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绕设于传感器舵机与被动转轴之间,以在传感器舵机驱动下传动,所述升降架中部与传送带配合,前、后两侧分别与竖设于底座上的导杆配合,以在传送带的驱动和导杆的导向作用下,上下滑移;所述红外传感器均布于升降架上。
7.进一步地,所述坐垫下侧面采用黑色材质,以在坐垫下沉时,吸收红外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进而使红外传感器发出触发信号。
8.进一步地,还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各红外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车垫上各运动机构的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以接收红外传感器发出的触发信号,并控制相应的弹簧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其上的弹簧升降。
9.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上连接有包括按键和显示屏的人机交互模块,以便于进行参数设置、模式切换、坐垫主动调节和数据显示。
10.进一步地,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单片机控制模块和车垫上各运动机构的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以为其供电。
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四周设有支撑杆,所述坐垫套设于支撑杆外侧,以防止坐垫变形。
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车垫,该车垫通过设置多个红外传感器来检测坐垫不同部位的凹陷,并通过设置多个弹簧升降驱动机构来驱动坐垫不同部位下面的弹簧进行升降,从而自动调节车垫不同部位的凹陷程度,使其与外部作用力下的凹陷相适应,提高乘坐舒适性,使驾驶员(乘客)获得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调节车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调节车垫的外观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调节车垫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调节车垫的控制原理图。
17.图中,1

底座,101

安装凹槽,102

通孔,2

弹簧升降驱动机构,201

弹簧舵机,202

弹簧连接杆,203

牵引绳,3

弹簧,4

红外传感器,5

坐垫,6

传感器舵机,7

传送带,8

传送带安装架,9

被动转轴,10

升降架,11

导杆,12

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9.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车垫,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弹簧升降驱动机构,各弹簧升降驱动机构2上分别竖设有若干弹簧3,以驱动其上的弹簧3升降,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传感器安装架,两传感器安装架上分别沿前后方向对向安装有若干红外传感器4,所述底座1及其上各部件上设置有坐垫5,以在坐垫下沉时触发相应的红外传感器4,进而驱动相应的弹簧升降驱动机构2升降弹簧3,改变坐垫相应部位的凹陷程度。
20.其中,弹簧升降驱动机构可以通过多种实现结构来驱动弹簧的升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升降驱动机构2包括弹簧舵机201、弹簧连接杆202和若干牵引绳203,所述底座1下部开设有安装凹槽101,所述安装凹槽101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所述弹簧舵机201,前、后两侧的弹簧舵机201分别向后、前水平连接有所述弹簧连接杆202,所述底座1在对应于弹簧3所在位置开设有贯穿安装凹槽101的通孔102,所述弹簧顶端连接所述牵引绳203一端,所述牵引绳203另一端卷绕于弹簧连接杆上,以通过弹簧舵机驱动弹簧连接杆旋转,进而卷绕或放松牵引绳来驱动对应的弹簧下降或上升。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安装架包括传感器舵机6、传送带7、传送带安装架8、被动转轴9、升降架10和导杆11,所述传送带安装架8竖设于底座1左或右侧,所述传感器舵机6安装于传送带安装架8下端,所述被动转轴9与传送带安装架8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7
绕设于传感器舵机6与被动转轴9之间,以在传感器舵机6驱动下传动,所述升降架10中部与传送带7配合,前、后两侧分别与竖设于底座1上的导杆11配合,以在传送带7的驱动和导杆11的导向作用下,上下滑移;所述红外传感器4均布于升降架10上。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坐垫5下侧面采用黑色材质,以在坐垫下沉时,吸收红外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红外传感器无法接收到反射信号,进而发出触发信号。除坐垫采用黑色材质以吸收相应频率的红外线之外,车垫其他地方全采用非黑色的材质。
23.为了实现车垫的自动调节,如图4所示,该车垫还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各红外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车垫上各运动机构的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以接收红外传感器发出的触发信号,并控制相应的弹簧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其上的弹簧升降。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上连接有包括按键和显示屏的人机交互模块,以便于进行参数设置、模式切换、坐垫主动调节和数据显示。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单片机控制模块和车垫上各运动机构的驱动单元(包括弹簧舵机201和传感器舵机6)电性连接,以为其供电。
24.为了防止坐垫变形,所述底座1四周设有支撑杆12,所述坐垫5套设于支撑杆12外侧。
25.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