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顶棚及交通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26715发布日期:2022-03-12 13:1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顶棚及交通用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柔性顶棚及交通用具。


背景技术:

2.敞车在运输物料时,有些物料不能被雨淋或被太阳直射,需要增加顶棚进行遮风挡雨,同时也要求顶棚是柔性,以便于收卷,现有车辆的柔性顶棚主要使用塑料帆布,帆布具备较好的柔性和密封性,但塑料帆布强度较低,在使用时容易发生机械损坏。现有性能较好的尼龙绳浸胶帆布顶棚,帆布中的尼龙绳拉伸强度在200mpa至750mpa,依然存在帆布顶棚的机械损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顶棚,所述柔性顶棚,可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的柔性顶棚,所述柔性顶棚包括支架以及覆盖棚,所述覆盖棚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覆盖棚为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的柔性覆盖棚。
5.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树脂为热固性聚氨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氨酯、聚偏氟乙烯以及聚四氟乙烯。
6.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钢纤维。
7.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质量含量5%~80%。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质量含量5%~80%,具体地,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质量含量60%~80%,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质量含量进行具体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适应性地调节。
8.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覆盖棚的厚度设置为0.1mm~5mm,体密度设置为500~3000kg/m3。
9.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采用金属或者非金属材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通过采用设置柔性覆盖棚以及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架构成的柔性顶棚,既可以保证整体支架的稳定性,又可以利用柔性覆盖棚实现更加全面地覆盖,实现对不规则货物的包覆。
10.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四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两端具备有开口的长方体框架,所述覆盖棚覆盖于所述长方体框架一端的开口处。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支架设置为包括四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两
端具备有开口的长方体框架,所述覆盖棚覆盖于所述长方体框架一端的开口处,在使用过程中,将长方体框架远离所述覆盖棚的一端连接于待覆盖交通用具上,可较好地实现覆盖的稳定性,且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11.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顶棚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覆盖棚的收卷轴,所述覆盖棚可选择地缠绕于所述收卷轴;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框架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收卷轴的收卷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顶棚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覆盖棚的收卷轴,所述覆盖棚可选择地缠绕于所述收卷轴;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框架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收卷轴的收卷腔,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进行覆盖时,可通过转动所述收卷轴,进而将所述覆盖棚释放出来,对所需覆盖的车辆进行覆盖。
12.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顶棚包括两个所述收卷轴以及滑轨,所述收卷轴分别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两侧设置的收卷腔内,所述滑轨沿着一侧所述收卷腔跨越所述安装框架终止于另一个所述收卷腔设置,使得所述覆盖棚的边缘沿着所述滑轨收纳于所述收卷轴或者展开覆盖于所述安装框架。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柔性顶棚设置为包括两个所述收卷轴,且将所述收卷轴分别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两侧设置的收卷腔内,在需要覆盖时,通过两侧的收卷轴,同时释放出所述覆盖棚,进而可以实现快速覆盖或者快速收纳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滑轨便于覆盖棚沿着滑轨滑动,进而便于快捷顺利地实现覆盖棚的释放或者收纳。
13.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交通用具,所述交通用具包括车辆货斗以及上述的柔性顶棚,所述柔性顶棚通过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车辆货斗。
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顶棚,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提供的柔性顶棚,包括支架以及覆盖棚,所述覆盖棚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覆盖棚为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的柔性覆盖棚。在使用过程中,将支架连接于车辆,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覆盖棚为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的柔性覆盖棚,其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轻质、高强度、低模量材料,具备优异的柔性和密封性,同时具备优异的强度,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顶棚,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纤维拉伸强度可高达2000~6000mpa,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可有效解决现有帆布顶棚的机械损坏问题。
16.本技术提供的交通用具,由于包括上述的柔性顶棚,因此也具备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7.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柔性顶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柔性顶棚的去掉覆盖棚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柔性顶棚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柔性顶棚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柔性顶棚去掉覆盖棚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柔性顶棚安装滑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5.附图标记:
26.10-柔性顶棚;11-支架;111-连接板;113-收卷腔;13-覆盖棚;15-收卷轴;17-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8.为了简明,本文仅具体地公开了一些数值范围。然而,任意下限可以与任何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以及任意下限可以与其它下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同样任意上限可以与任意其它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此外,每个单独公开的点或单个数值自身可以作为下限或上限与任意其它点或单个数值组合或与其它下限或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
29.在本文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以上”、“以下”为包含本数,“一种或几种”中“几种”的含义是两种及两种以上。
30.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公知含义。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中提到的各参数的数值可以用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例如,可以按照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给出的方法进行测试)。
31.实施例1:请参照图1并结合图2,本技术的柔性顶棚10,所述柔性顶棚10包括支架11以及覆盖棚13,所述覆盖棚13连接于所述支架11,所述覆盖棚13为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的柔性覆盖棚13。
32.本技术提供的柔性顶棚10,包括支架11以及覆盖棚13,所述覆盖棚13连接于所述支架11,所述覆盖棚13为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的柔性覆盖棚13。在使用过程中,将支架11连接于车辆,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覆盖棚13为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的柔性覆盖棚13,其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轻质、高强度、低模量材料,具备优异的柔性和密封性,同时具备优异的强度,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顶棚,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纤维拉伸强度可高达2000~6000mpa,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可有效解决现有帆布顶棚的机械损坏问题。
33.在可选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树脂为热固性聚氨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氨酯、聚偏氟乙烯以及聚四氟乙烯。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树脂为热固性聚氨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氨酯、聚偏氟乙烯以及聚四氟乙烯,可以理解的,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树脂并不限于上述的材料制成,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树脂采用其他材料制成。
34.在可选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钢纤维。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钢纤维,可以理解的,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并不限于上述的材料制成,在其他具体实施例
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纤维采用其他材料制成。
35.在可选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质量含量5%~80%。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质量含量5%~80%,具体地,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质量含量60%~80%,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质量含量进行具体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适应性地调节。
36.在可选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覆盖棚13的厚度设置为0.1mm~5mm,体密度设置为500~3000kg/m3。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覆盖棚13的厚度设置为0.1mm~5mm,体密度设置为500~3000kg/m3,可以理解,这里并不对所述覆盖棚13的厚度进行限定,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适应性地调整。
37.在可选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1采用金属或者非金属材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通过采用设置柔性覆盖棚13以及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架11构成的柔性顶棚10,既可以保证整体支架11的稳定性,又可以利用柔性覆盖棚13实现更加全面地覆盖,实现对不规则货物的包覆。
38.在可选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1包括四个连接板111,所述连接板111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两端具备有开口的长方体框架,所述覆盖棚13覆盖于所述长方体框架一端的开口处。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支架11设置为包括四个连接板111,所述连接板111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两端具备有开口的长方体框架,所述覆盖棚13覆盖于所述长方体框架一端的开口处,在使用过程中,将长方体框架远离所述覆盖棚13的一端连接于待覆盖交通用具上,可较好地实现覆盖的稳定性,且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9.实施例2:请参照图3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柔性顶棚10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柔性顶棚10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覆盖棚13的收卷轴15,所述覆盖棚13可选择地缠绕于所述收卷轴15;所述支架11包括安装框架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收卷轴15的收卷腔1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顶棚10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覆盖棚13的收卷轴15,所述覆盖棚13可选择地缠绕于所述收卷轴15;所述支架11包括安装框架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收卷轴15的收卷腔113,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进行覆盖时,可通过转动所述收卷轴15,进而将所述覆盖棚13释放出来,对所需覆盖的车辆进行覆盖。
4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轴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架11的端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支架11的侧边。可以理解的,这里并不对卷轴的具体设置位置进行限定,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需求,设置卷轴的具体位置。
41.在可选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顶棚10包括两个所述收卷轴15以及滑轨17,所述收卷轴15分别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两侧设置的收卷腔113内,所述滑轨17沿着一侧所述收卷腔113跨越所述安装框架终止于另一个所述收卷腔113设置,使得所述覆盖棚13的边缘沿着所述滑轨17收纳于所述收卷轴15或者展开覆盖于所述安装框架。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柔性顶棚10设置为包括两个所述收卷轴15,且将所述收卷轴15分别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两侧设置的收卷腔113内,在需要覆盖时,通过两侧的收卷轴15,同时释放出所述覆盖棚13,进而可以实现快速覆盖或者快速收纳的效果。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覆盖更加严密,所述覆盖棚13相互接洽的边缘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覆盖棚13的连接部,其可以设置为相互吸引的磁扣或者设置为可自动卡接的卡扣与卡槽,进而使得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两侧
的收卷轴15在实现覆盖时更加快捷地实现缝合连接,进而保证覆盖的稳定性。还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滑轨17便于覆盖棚13沿着滑轨17滑动,进而便于快捷顺利地实现覆盖棚13的释放或者收纳。
4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交通用具(图中未示出),所述交通用具包括车辆货斗以及上述的柔性顶棚10,所述柔性顶棚10通过所述支架11连接于所述车辆货斗。
43.本技术提供的交通用具由于包括上述的柔性顶棚10,因此也具备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44.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