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用充气的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4677发布日期:2022-01-19 14:5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用充气的车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人力车、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和汽车上使用的不用充气的车轮,属于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车轮是各种车辆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常规车轮的外部均设有充气式轮胎,轮胎一般由内胎和外胎组成,内胎充气主要起减震作用,外胎主要对内胎进行保护,以防止内胎磨损或者被硬物刺破。这种车轮具有减震效果好、轻便灵活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但是充气式轮胎存在扎胎、爆胎等隐患,从而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甚至有可能对车辆的乘驾人员造成伤害。为避免出现爆胎现象,有的车轮采用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实心轮胎,这种车轮虽然可消除扎胎、爆胎等安全隐患,但其减震效果差,降低了车辆的乘驾舒适性。因此设计一种减震效果好而且没有安全隐患的车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不用充气的车轮,在保证车辆乘驾舒适性的同时,彻底消除扎胎、爆胎等安全隐患,保证车辆乘驾人员的人身安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不用充气的车轮,包括彼此同轴的轮毂、内车圈、外车圈和弹性减震圈,所述轮毂套在内车圈内部并通过多个辐条与内车圈连接,所述内车圈的外侧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外车圈的内侧位于该环形滑槽中并与环形滑槽的底部之间留有缓冲间隙,外侧位于环形滑槽的外部,外车圈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环形滑槽的两个侧壁滑动接触,外车圈与内车圈之间通过缓冲减震装置连接,所述弹性减震圈的外侧与地面接触,内侧嵌入外车圈外侧的环形卡槽中。
6.上述不用充气的车轮,所述缓冲减震装置包括多个缓冲减震机构,它们沿内车圈和外车圈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个缓冲减震机构连接于内车圈与外车圈之间。
7.上述不用充气的车轮,所述弹性减震圈的外侧设有防滑纹,内侧中部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为v型槽或矩形槽。
8.上述不用充气的车轮,所述缓冲减震机构包括限位导向杆、缓冲弹簧和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位于内车圈的内侧,导向管的一端与内车圈固定连接,另一端指向车轮中心,所述限位导向杆松套在导向管内部,限位导向杆的首端穿过内车圈上的通孔后与外车圈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套装在限位导向杆上,缓冲弹簧的首端与导向管连接,尾端与限位导向杆的尾端连接。
9.上述不用充气的车轮,所述限位导向杆的中部设有与导向管相对应的限位环。
10.上述不用充气的车轮,所述限位导向杆和导向管的外部均设有螺纹,在导向管的外部设有通过螺纹配合的锁紧螺母,缓冲弹簧的首端夹在锁紧螺母与内车圈之间,在限位
导向杆的尾端设有通过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缓冲弹簧的尾端卡在调节螺母上。
11.上述不用充气的车轮,所述限位环与限位导向杆之间通过螺纹配合。
12.上述不用充气的车轮,所述缓冲减震机构包括限位导向杆、导向管、外磁铁和内磁铁,所述导向管位于内车圈的内侧,导向管的一端与内车圈固定连接,另一端指向车轮中心,所述限位导向杆松套在导向管内部,限位导向杆的一端穿过内车圈上的通孔后与外车圈连接,所述外磁铁固定在限位导向杆上并与外车圈的内侧相贴,所述内磁铁固定在导向管上,外磁铁与内磁铁的同性磁极相对。
13.上述不用充气的车轮,所述外磁铁与限位导向杆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所述内磁铁与导向管之间通过螺纹配合。
14.上述不用充气的车轮,所述缓冲减震机构包括彼此同轴的导向管和液压支撑杆,所述导向管位于内车圈的内侧,导向管的一端与内车圈固定连接,另一端指向车轮中心,所述液压支撑杆的高压管与固定在导向管上的支架连接,液压支撑杆的活塞杆穿过导向管和内车圈上的通孔后与外车圈连接,液压支撑杆的活塞杆与导向管之间为间隙配合。
15.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车圈结构,并利用弹性减震圈设置在内车圈与外车圈之间的缓冲减震装置来改变轮胎的力学特性,使车轮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大大提高了车辆的乘驾舒适性,而且不存在扎胎、爆胎隐患,可确保车辆安全行驶,保证车辆乘驾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运行可靠、维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左视图;
19.图3是图1中缓冲减震机构(缓冲减震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21.图5是缓冲减震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缓冲减震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弹性减震圈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记如下:1、弹性减震圈,2、外车圈,3、内车圈,4、辐条,5、缓冲减震机构,6、限位环,7、调节螺母,8、限位导向杆,9、缓冲弹簧,10、导向管,11、锁紧螺母,12、外磁铁,13、内磁铁,14、液压支撑杆,15、支架,16、轮毂,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用充气的车轮,该车轮克服了实心轮胎车轮减震效果差的不足,也克服了充气式车轮易扎胎、爆胎等缺陷,具有减震效果好、行走阻力小、不爆胎、耐用、易维修等特点。
26.参看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橡胶材料的弹性减震圈1、外车圈2、内车圈3、轮毂16、多个辐条4以及由多个缓冲减震机构5构成的缓冲减震装置,内车圈3、外车圈2、弹性减震圈1依次套装在轮毂16外部,多个辐条4连接在轮毂16与内车圈3之间,多个缓冲减震机构5连接在外车圈2与内车圈3之间并沿外车圈2和内车圈3的周向均匀分布,内车圈3的外
侧设有环形滑槽,外车圈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该环形滑槽的两个侧壁滑动接触,以防止车辆行走过程中外车圈2相对于内车圈3产生横向摆动。外车圈2的内侧与环形滑槽的底部之间留有缓冲间隙,外侧位于环形滑槽的外部,外车圈2与内车圈3之间通过多个缓冲减震机构5连接,弹性减震圈1的外侧与地面接触,内侧嵌入外车圈2外侧的环形卡槽中。弹性减震圈1主要起减震和防滑作用,其外侧与地面接触的部位设有防滑纹,用于增加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车轮与地面之间打滑。防滑纹可以是人字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缓冲减震机构5主要起减震作用,车辆行走过程中,缓冲减震机构5和弹性减震圈1都可发生变形,缓冲减震机构5变形时外车圈2与内车圈3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27.本实用新型给出了缓冲减震机构5的三个实施例,图3和图4是缓冲减震机构5的第一实施例,在图3和图4中,缓冲减震机构包括限位环6、调节螺母7、限位导向杆8、缓冲弹簧9、导向管10和锁紧螺母11,导向管10位于内车圈3的内侧,其一端与内车圈3固定连接,另一端指向车轮中心,限位导向杆8松套在导向管10内部,限位导向杆8的首端穿过内车圈3上的通孔后与外车圈2连接,缓冲弹簧9套装在限位导向杆8上,缓冲弹簧9的首端夹在内车圈3与导向管10外部的锁紧螺母11之间,缓冲弹簧9的尾端卡在限位导向杆8尾端的调节螺母7上。车辆行走过程中,外车圈2受到的冲击力通过限位导向杆8和调节螺母7传到缓冲弹簧9上,使缓冲弹簧9拉伸,调节螺母7与限位导向杆8通过螺纹配合,通过旋转调节螺母7可以改变缓冲弹簧9的预拉伸量,从而改变车轮的力学特性。
28.限位导向杆8既有传力的作用,又具有导向的作用,可以限制外车圈2受力时的移动方向,防止外车圈2相对于内车圈3发生大角度的旋转。限位导向杆8的中部设有与导向管10相对应的限位环6,限位环6与限位导向杆8通过螺纹配合,其作用是防止缓冲弹簧9过度收缩导致该处外车圈2的内侧与内车圈3之间的间隙变大。
29.图5是缓冲减震机构5的第二实施例,在图5中,缓冲减震机构包括限位导向杆8、导向管10、外磁铁12和内磁铁13,导向管10位于内车圈3的内侧,其一端与内车圈3固定连接,另一端指向车轮中心,限位导向杆8松套在导向管10内部,限位导向杆8的一端穿过内车圈3上的通孔后与外车圈2连接,外磁铁12固定在限位导向杆8上并与外车圈2的内侧相贴,内磁铁13固定在导向管10上,由于外磁铁12与内磁铁13的同性磁极相对,二者之间存在排斥力。当车辆行驶时,外车圈2受到来自路面的冲击力时向内车圈3靠拢,同时带动外磁铁12向内磁铁13移动,使外磁铁12与内磁铁13之间的间距变小,排斥力增大。冲击力消失后,二者的间距又恢复到初始值,从而达到缓冲减震的目的。
30.外磁铁12与限位导向杆8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内磁铁13与导向管10之间也通过螺纹配合。
31.图6是缓冲减震机构5的第三实施例,在图6中,缓冲减震机构包括彼此同轴的导向管10和液压支撑杆14,导向管10位于内车圈3的内侧,其一端与内车圈3固定连接,另一端指向车轮中心,液压支撑杆14的高压管与固定在导向管10上的支架15连接(此处为转动连接),液压支撑杆14的活塞杆穿过导向管10和内车圈3上的通孔后与外车圈2连接(此处为转动连接),液压支撑杆14的活塞杆与导向管10之间为间隙配合。
32.图7给出了弹性减震圈1的三种结构,其中,图7(a)中弹性减震圈1的内侧中部没有凹槽,这种弹性减震圈1适于较宽的车轮;图7(b)中弹性减震圈1的内侧中部设有v型凹槽17,即凹槽17的横截面为v型,图7(c)中弹性减震圈1的内侧中部设有矩形的凹槽17,即凹槽
17的横截面为矩形,凹槽17的作用是可以降低弹性减震圈1的安装难度,带有凹槽17的弹性减震圈1适用于较窄的小型车轮。
3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车轮存在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震效果好、不会爆胎等特点,可广泛用于人力车、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轿车、卡车、重型汽车等车辆。
34.以上实施例仅是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使用说明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组合、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