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碰伤装置,具体为一种行李架安装车体防碰伤装置,属于车体行李架用相关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2.汽车行李架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既可让车的造型更酷,也可在你出游时派上大用场,它能承载行李厢放不下的东西,比如体积大的行李、自行车、折叠床等,只要车主将货物固定到位,特别是在货物上加装上行李绳网的话,可以携带更多的东西,由于汽车行李架在使用时可能由于车体的震动造成中心位置的塌陷,进而导致行李架与车体之间发生碰撞,导致车顶的磨损,因此,则需要一种行李架安装车体防碰伤装置。
3.然而现有的防碰伤装置大多存在各种问题,其一、现有的防碰伤装置上的卡环内大多没有设置胶垫以及锁定结构,导致在防碰伤装置在与车体锁定时,会与车体固定结构之间产生磨损,且无法根据不同车体的型号将该防碰伤装置与车体夹持固定,其二、现有的防碰伤装置上大多没有设置可伸缩的连接结构,导致防碰伤装置的长度是一定的,无法根据不同车型进行长度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行李架安装车体防碰伤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行李架安装车体防碰伤装置,包括:
6.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车体和车载安装板构成,所述车载安装板安装固定在车体顶部两端;
7.防碰伤机构,所述防碰伤机构安装固定在固定机构上,所述防碰伤机构由第一防护杆、第二防护杆构成,所述第一防护杆的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二防护杆连接在圆柱形空腔中;
8.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固定在防碰伤机构的两端,所述夹持机构由卡环构成,所述卡环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固定在第一防护杆、第二防护杆构成的主体结构的两端。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环整体呈u型结构,并在卡环的内部侧壁上连接有一层防护橡胶垫。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环的侧壁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螺孔,螺孔内旋拧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紧固板,紧固板与螺杆之间设置有轴承,且紧固板位于卡环的内部空腔中,并通过轴承与螺杆呈转动式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旋拧盘,旋拧盘的侧壁上内凹式设置有弧形槽口,并整体构成齿轮结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护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旋拧螺纹,第二防护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第一防护杆、第二防护杆之间设置有调节套,并在第一防护
杆的一端固定有锁头,锁头位于调节套的内部空腔中。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护杆、第二防护杆整体采用高强度不锈钢钢材料制作构成圆管状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卡环整体呈u型结构,并在卡环的内部侧壁上连接有一层防护橡胶垫,通过橡胶垫将车载安装板与卡环隔离,防止卡环磨损车载安装板;
16.2)卡环的侧壁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螺孔,螺孔内旋拧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紧固板,紧固板与螺杆之间设置有轴承,且紧固板位于卡环的内部空腔中,并通过轴承与螺杆呈转动式连接,通过螺杆带动紧固板移动,进而使卡环能够将不同宽度的卡环锁定紧固,并防止在锁定时紧固板与车载安装板之间产生磨损;
17.3)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旋拧盘,旋拧盘的侧壁上内凹式设置有弧形槽口,并整体构成齿轮结构,通过齿轮状结构便于使用者快速转动螺杆;
18.4)第一防护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旋拧螺纹,第二防护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第一防护杆、第二防护杆之间设置有调节套,并在第一防护杆的一端固定有锁头,锁头位于调节套的内部空腔中,通过旋拧调节套控制锁头的收缩,进而调节第一防护杆、第二防护杆之间的整体长度,使该防碰伤装置能够根据不同车型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
19.5)第一防护杆、第二防护杆整体采用高强度不锈钢钢材料制作构成圆管状结构,保证该防碰伤装置的整体刚性,防止其在使用时弯曲与车体之间产生磨损。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杆拆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环拆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车体,2、车载安装板,3、第一防护杆,4、第二防护杆, 5、卡环,6、旋拧螺纹,7、锁头,8、调节套,9、卡槽,10、螺孔,11、紧固板,12、螺杆,13、轴承和14、旋拧盘。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
27.请参阅图1~4,一种行李架安装车体防碰伤装置,包括:
28.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车体1和车载安装板2构成,所述车载安装板2安装固定在车体1顶部两端;
29.防碰伤机构,所述防碰伤机构安装固定在固定机构上,所述防碰伤机构由第一防护杆3、第二防护杆4构成,所述第一防护杆3的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二防护杆4连接在圆柱形空腔中;
30.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固定在防碰伤机构的两端,所述夹持机构由卡环5构成,所述卡环5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固定在第一防护杆3、第二防护杆4构成的主体结构的两端。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环5整体呈u型结构,并在卡环5的内部侧壁上连接有一层防护橡胶垫,通过橡胶垫将车载安装板2与卡环5隔离,防止卡环5磨损车载安装板2。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环5的侧壁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螺孔10,螺孔10内旋拧连接有螺杆12,螺杆12的一端设置有紧固板11,紧固板11 与螺杆12之间设置有轴承13,且紧固板11位于卡环5的内部空腔中,并通过轴承13与螺杆12呈转动式连接,通过螺杆12带动紧固板11移动,进而使卡环5能够将不同宽度的卡环5锁定紧固,并防止在锁定时紧固板11与车载安装板2之间产生磨损。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螺杆12的另一端固定有旋拧盘14,旋拧盘14的侧壁上内凹式设置有弧形槽口,并整体构成齿轮结构,通过齿轮状结构便于使用者快速转动螺杆12。
34.实施例二
35.请参阅图1~4,一种行李架安装车体防碰伤装置,包括:
36.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车体1和车载安装板2构成,所述车载安装板2安装固定在车体1顶部两端;
37.防碰伤机构,所述防碰伤机构安装固定在固定机构上,所述防碰伤机构由第一防护杆3、第二防护杆4构成,所述第一防护杆3的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二防护杆4连接在圆柱形空腔中;
38.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固定在防碰伤机构的两端,所述夹持机构由卡环5构成,所述卡环5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固定在第一防护杆3、第二防护杆4构成的主体结构的两端。
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杆3的侧壁上设置有旋拧螺纹 6,第二防护杆4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9,第一防护杆3、第二防护杆4之间设置有调节套8,并在第一防护杆3的一端固定有锁头7,锁头7位于调节套8的内部空腔中,通过旋拧调节套8控制锁头7的收缩,进而调节第一防护杆3、第二防护杆4之间的整体长度,使该防碰伤装置能够根据不同车型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
4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杆3、第二防护杆4整体采用高强度不锈钢钢材料制作构成圆管状结构,保证该防碰伤装置的整体刚性,防止其在使用时弯曲与车体1之间产生磨损。
4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防碰伤装置时,先根据车载安装板2之间的宽度调节该防碰伤装置之间的整体长度,在调节时,先反向旋拧调节套8,然后将第一防护杆3、第二防护杆4调节至适当的长度后,顺时针旋拧调节套8使锁头7收缩,进而使锁头7与卡槽9咬合锁紧,然后将卡环5卡接在车载安装板2上,并通过旋拧螺杆12,使紧固板11与车载安装板2紧密贴合即可,在使用时,将行李架安装在该防碰伤装置上即可。
4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