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移门线束结构和滑移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81748发布日期:2022-01-12 12:2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移门线束结构和滑移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移门线束结构和滑移门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针对特定客户群的个性化产品逐步得到各汽车厂商重视,如7座商务车(如别克gl8、丰田埃尔法)、比亚迪出行车“d1”、本田的“福祉车”,吉利的部分英伦商用车车型等,这些车型都使用到特殊的“滑移门”线束。同时随着汽车技术发展,大幅度滑移座椅(自动驾驶车),滑移中控台,滑移中控屏等车型将逐渐出现,因此具备大幅度滑移功能且耐久性良好的“滑移线束”将被大量使用。
3.目前,滑移门线束的结构大多是通过波纹管或者链条的弯曲满足线束随滑移门移动的需求,这种结构将滑移线束直接暴露在外,有被踩踏的风险,而且对导线的柔软度有较高的要求。大幅度滑移线束由于滑移线束比较长,采用现有的线束结构更易造成线束的踩踏,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新型的滑移门线束结构以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移门线束结构和滑移门机构,以改善滑移门线束暴露在外易被踩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移门线束结构,包括壳体、旋转体、驱动装置及导线,所述壳体安装在车身总成上,所述旋转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且其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体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相连;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旋转体相连,另一端与滑移门总成相连;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旋转体转动,所述导线随着所述旋转体的转动缠绕在所述旋转体上或从所述旋转体上释放以配合滑移门的移动。
6.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旋转体上设有螺旋结构。
7.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滑移门线束结构还包括引导所述导线运动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上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通孔。
8.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部和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连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旋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形状与所述螺旋结构的螺沟形状相匹配。
10.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配合的导轨。
11.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
12.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车身总成上设有与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的转换开关。
13.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转换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及所述开关本体的感应结
构,所述感应结构安装在所述滑移门上。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移门机构,其包括滑移门总成和滑移门线束结构,其中,所述滑移门线束结构包括壳体、旋转体、驱动装置及导线,所述壳体安装在车身总成上,所述旋转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且其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体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相连;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旋转体相连,另一端与滑移门总成相连;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旋转体转动,所述导线随着所述旋转体的转动缠绕在所述旋转体或从所述旋转体上释放以配合滑移门的移动。
15.本实用新型的滑移门线束结构利用驱动装置带动与其相连的旋转体转动,随着旋转体的转动,导线依次缠绕在旋转体上或者从旋转体上释放出来以配合滑移门的移动。当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体顺时针转动,导线从旋转体上释放出来以满足滑移门移动所需要的长度;当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体逆时针转动,导线依次缠绕在旋转体上,防止导线暴露在乘客视野内,避免踩踏。在旋转体上设置螺旋结构,可将导线缠绕在螺旋结构的螺沟内;设置导向结构可引导导线依次缠绕在螺旋结构的螺沟内,防止导线叠加;采用伺服电机及转换开关,可根据滑移门的移动调整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以实现导线适应性地释放或缠绕。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线束结构于一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线束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壳体的主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线束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壳体的侧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线束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导向结构的侧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线束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导向结构的剖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线束结构于一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线束结构于一实施例中的局部剖视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线束结构于一实施例中滑移门闭合时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线束结构于一实施例中滑移门开启一半时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线束结构于一实施例中滑移门完全开启后的示意图。
27.元件标号说明
28.100、滑移门线束结构;101、壳体;1011、端盖;1012、固定支架;1013、导轨;102、旋转体;1021、螺旋结构;103、伺服电机;104、导线;105、导向结构;1051、第一导向部;1052、第二导向部;1053、通孔;1054、u型槽;106、转换开关;1061、开关本体;1062、感应结构;200、车身总成;300、滑移门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
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30.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移门线束结构和滑移门机构,所述滑移门线束结构可根据滑移门的状态将导线缠绕在旋转体上或从旋转体释放,提高线束的可靠性。
3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移门线束结构100,包括壳体101、旋转体102、驱动装置及导线104,壳体101安装在车身总成200上,旋转体102安装在壳体101内,且其一端伸出壳体101;驱动装置与旋转体102伸出壳体101的一端相连;导线104的一端与旋转体102相连,另一端与滑移门总成300相连;驱动装置可带动旋转体102转动,导线104随着旋转体102的转动可缠绕在旋转体102上或从旋转体102上释放,以配合滑移门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滑移门线束结构可防止导线暴露在外,减少导线被踩踏的风险,提高了滑移门线束的可靠性。
33.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1内部设有容纳旋转体102的空腔,壳体101的两端设有端盖1011,其一端的端盖1011上设有轴承,旋转体102的一端安装在轴承内,另一端穿过另一端盖1011与驱动装置相连。壳体101的两侧设有固定支架1012,固定支架1012上设有连接孔,通过紧固螺钉可将壳体101安装在车身总成200上。
34.请参阅图1、图4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旋转体102上设有螺旋结构1021,导线104可缠绕在螺旋结构1021的螺沟内。较佳的,滑移门线束结构100还包括导向结构105,该导向结构105上设有供导线104穿过的通孔1053,导线104穿过通孔1053固定在旋转体102上,导向结构105的设置可引导导线104依次缠绕在螺旋结构1021的螺沟内,防止导线104的叠加。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105包括第一导向部1051和与第一导向部1051相连的第二导向部1052,第一导向部1051与螺旋结构1021滑动连接,第二导向部1052与壳体101滑动连接。例如,第一导向部1051的形状与螺旋结构1021的螺沟相匹配,第一导向部1051卡接在螺旋结构1021的螺沟内,壳体101上设有一导轨1013,导轨1013的尺寸对应于第二导向部1052的尺寸。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体102转动,螺旋结构1021的转动带动导向结构105沿着导轨1013滑动,进而带动导线104依次缠绕在螺旋结构1021的螺沟内。
35.请参阅图1、图2和图4,较佳的,导轨1013为沿壳体101的长度方向开设的一导槽,第二导向部1052对应导槽上、下壁的位置设有u型槽1054,导槽上、下的壁体分别卡接在第二导向部1052上、下侧的u型槽1054内,旋转体102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做旋转运动,导向结构105随着螺旋结构1021的转动在导槽内做直线往复运动,导线104随着导向结构105的直线往复运动缠绕在旋转体102上或从旋转体102上释放。
36.请参阅图1、图8至图10,在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03及传动轴承(图中未示出),伺服电机103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承与旋转体102相连。为实现导线104的缠绕和释放,车身总成200上还设有与伺服电机103电性连接的转换开关106,通过转换开关106
可控制伺服电机103的转动方向。当伺服电机103带动旋转体102逆时针转动时,导线104缠绕在旋转体102上;当伺服电机103带动旋转体102顺时针转动时,导线104从旋转体102上释放下来。为使滑移门线束结构100配合滑移门的运动,转换开关106可采取感应式的转换开关,其包括安装在车身总成200中部的开关本体1061及安装在滑移门总成300上的感应结构1062。当滑移门从关闭至开启一半的过程中,感应结构1062在滑移门的带动下朝向开关本体1061运动,此时,转换开关106控制伺服电机1031逆时针转动,导向结构105随着螺旋结构1021的转动沿着导轨1011做直线运动,并带动导线104依次缠绕在螺旋结构1021的螺沟内直至感应结构1062与开关本体1061相接触;滑移门继续开启,感应结构1062背离开关本体1061运动,转换开关106控制伺服电机1031顺时针转动,导向结构105随着螺旋结构1021的转动沿着导轨1011做逆向直线运动,并带动导线104从螺旋结构1021上释放以适应滑移门开启所需要的线束长度,直至滑移门完全开启。关闭滑移门时,重复上述工作。
3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移门机构,包括滑移门总成300及滑移门线束结构110,其中滑移门线束结构1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滑移门线束结构,具体结构请参阅上文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38.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线束结构利用旋转体的转动将滑移门线束的导线缠绕在旋转体上或从旋转体上释放以满足滑移门移动所需要的线束长度。该结构即能将随着滑移门移动而暴露在外的导线收纳起来,防止导线的踩踏,又能将线束从旋转体上释放下来,满足滑移门的运动。而且采用感应式的转换开关,利用滑移门的移动触发转换开关以控制旋转体的转动方向,确保了滑移门与滑移门线束结构的同步运动,实现自动化操作。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39.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