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线束罩、车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4493发布日期:2022-04-14 21:3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线束罩、车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罩、车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线束罩是对线束起到保护作用及装饰作用的罩体,目前应用在车辆中的线束罩,特别是应用在客车中柱(b柱)上的线束罩,其均采用分体式,即现有的线束罩是由多个板状结构的构件拼装而成。在车辆生产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用于连接窗框的板状构件安装好,再顺序安装其他板状构件,以形成线束罩,即一个线束罩需要进行多次安装操作,且具有一定的安装顺序要求,导致线束罩的安装效率较低,进而导致车辆生产效率降低。同时,由于线束罩由多个板状构件拼装而成,在板状构件的安装过程中,也会由于构件的安装误差及构件的生产误差导致安装不平整和具有色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线束罩由多个板状结构的构件拼装而成,由于多次安装的操作过程导致安装效率较低,以及由于构件的安装误差及构件的生产误差会导致安装不平整和具有色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罩、车架及车辆。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罩,所述线束罩为一体结构,其包括:
5.本体,所述本体形成用于容纳线束的容纳空间;
6.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所述连接部适于通过连接件与车辆的对应窗框相连;以及
7.保护部,所述保护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且所述保护部与所述连接部一起限定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窗框的保护空间。
8.优选地,所述本体适于抵接车辆的驾驶员防护装置,且所述本体朝向所述驾驶员防护装置的端面设置为弯折结构,以形成适于抵接所述驾驶员防护装置的凸出部。
9.优选地,所述本体朝向所述驾驶员防护装置的端面设置为“z”形结构,且所述“z”形结构的弯折角为
°

10.优选地,所述本体的朝向所述驾驶员防护装置的端面具有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弯曲的弧度。
11.优选地,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保护空间位于所述连接部异于设置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侧。
12.优选地,所述本体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适于与车辆的风道构件相连,所述本体的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适于与车辆的轮罩相连。
13.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架,包括以上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罩。
14.优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
15.轮罩;
16.中柱,所述中柱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窗框;以及
17.车身侧围骨架,所述车身侧围骨架设有风道构件,以构成风道,
18.其中,所述线束罩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窗框,且所述线束罩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风道构件相连,所述线束罩的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轮罩相连。
19.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车架。
20.优选地,所述车辆为客车。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结构的线束罩,通过设置连接部和保护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罩能够通过连接件直接与窗框进行连接,以通过一次安装操作实现对线束罩的安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线束罩由多个构件安装而成,有效提升了线束罩的安装效率,并且避免了由于构件的安装误差及构件的生产误差导致线束罩安装不平整和具有色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车辆的线束罩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23.图2是图1中线束罩的侧视图;
24.图3是图1中线束罩的俯视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图4中的a-a向剖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线束罩;2.容纳空间;3.连接部;4.保护部;5.凸出部;6.窗框;7.连接件;8.驾驶员防护装置;9.风道构件;10.轮罩;11.本体;12.保护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0.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罩,所述线束罩1为一体结构,其包括本体11,连接部3以及保护部4,所述本体11形成用于容纳线束的容纳空间2;所述连接部3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所述连接部3适于通过连接件7与车辆的对应窗框6相连;所述保护部4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的远离所述本体11的一侧,且所述保护部4与所述连接部3一起限定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窗框6的保护空间12。
31.上述实施方案通过设置连接部3和保护部4使得线束罩1能够通过连接件7直接与窗框6进行连接,以通过一次安装操作实现对线束罩1的安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线束罩1由多个构件安装而成,有效提升了线束罩1的安装效率,并且避免了由于构件的安装误差及构件的生产误差导致线束罩1安装不平整和具有色差的问题,同时连接部3和保护部4形成的保护空间12对车辆的对应窗框6起到保护作用。
32.本实用新型对本体1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优选的,如图2和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本体11适于抵接车辆的驾驶员防护装置8,且所述本体11朝向所述驾驶员防护装置8的端面
设置为弯折结构,以形成适于抵接所述驾驶员防护装置8的凸出部5,通过将该端面设置为弯折结构,以增强该处的结构强度,从而使本体11在受到驾驶员防护装置8施加的压力时,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降低本体11产生变形的风险,减少维修更换的次数,并增强车辆的安全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体11朝向所述驾驶员防护装置8的端面也可以设置为平面,或者进一步通过设置其他支撑件对该平面进行支撑。
33.优选的,如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本体11的朝向所述驾驶员防护装置8的端面具有沿所述本体11的长度方向弯曲的弧度,以产生更好的结构适应性,并具有一定美观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端面也可以是平面。
34.本实用新型对本体11端面的弯折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优选的,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11朝向所述驾驶员防护装置8的端面设置为“z”形结构,且所述“z”形结构的弯折角为90
°
,该结构能够提供更好的结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z”形结构的弯折角也可以大于90
°

35.本实用新型对容纳空间2和保护空间12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优选的,如图2和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空间2位于所述连接部3的一侧,所述保护空间12位于所述连接部3异于设置所述容纳空间2的另一侧,即保护部4向远离本体11的方向延伸,并同时与所述连接部3具有夹角以形成保护空间12,也即容纳空间2与保护空间12是连通的,这种结构的线束罩1能够将线束与窗框6均容纳在其形成的一个整体空间内,即连通的容纳空间2与保护空间12内,安装后不会存在有线束或窗框6外露的情况,因此无需再设置其他用于遮蔽的构件,减少了车架或车辆生产过程中构件的使用数量,提升了生产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容纳空间2和保护空间12也可以位于连接部3的同一侧,即保护部4向朝向本体11的方向延伸,这种结构同样能够实现一次安装的效果,但是安装后会产生窗框6外露的情况,此时需要设置额外的构件对窗框6进行遮蔽。
36.本实用新型对本体11两端的连接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本体11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适于与车辆的风道构件9相连,优选为抵接相连,所述本体11的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适于与车辆的轮罩10相连,优选为抵接相连,即本实施方式的线束罩1适用于设置在中柱,即b柱上,安装后线束罩1同时遮挡了风道构件9上的线束开孔和轮罩上的线束开孔,实现了从车辆顶棚到底盘的穿线均被线束罩1防护。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体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也可以根据其设置位置的不同,做出形状和/或连接结构的适应性改变。
37.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架,包括以上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罩。
38.由于车架采用了上述线束罩1,因此在安装线束罩1时,仅需要进行一次安装操作即可,提升了车架的生产安装效率。
39.本实用新型对车架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优选的,如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所述车架还包括轮罩10,中柱以及车身侧围骨架,所述中柱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窗框6;所述车身侧围骨架设有风道构件9,以构成风道,其中,所述线束罩1的两个所述连接部3通过连接件7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窗框6,且所述线束罩1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风道构件9相连,所述线束罩1的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轮罩10相连,所述连接件7优选为螺钉,多个螺钉沿线束罩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以将线束罩1和窗框6可拆卸地固定相连。
40.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车架。
41.由于上述车架采用了上述线束罩1,因此在安装线束罩1时,仅需要进行一次安装操作即可,提升了车辆的生产安装效率。
42.本实用新型对车辆的具体结构和种类不做限定,优选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为客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车辆也可以为货车,轿车等。
4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