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及充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64600发布日期:2022-05-11 09:5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及充电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移动式充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充电桩是一种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和一个能调节直流电功率的地面充电站中充电器的功率转换器组成,通过把带电线的插头插入电动汽车上配套的插座中,从而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3.由于现有的车位紧张,新能源汽车往较难开到有充电桩的车位上,为此现有技术找那个一般采用可移动式的充电桩,可以移动至需要充电的新能源汽车旁,然后移动式的充电桩由于较重,不方便移动,而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比较费力,且由于移动,往往会使充电电缆散乱,或者使充电枪掉落,且容易误碰到控制面板,容易损坏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实际使用时,充电桩由于较重不方便移动,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比较费力,往往会使充电电缆散乱,或者使充电枪掉落,且容易误碰到控制面板,容易损坏部件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及充电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上下两端均开放设置,所述桩体内安装有整流器、功率转换器和plc控制器,且桩体的顶部前侧设有控制面板,还包括:
7.移动单元,安装在桩体底部,且移动单元连接万向轮收放单元;
8.散热组件,安装在桩体底部内侧;
9.充电单元,包含有活动立盒、充电电缆和固定组件,所述桩体的右侧矩形滑槽内横向滑动连接活动立盒,所述活动立盒内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充电电缆;
10.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安装在桩体内后侧且连接活动立盒;
11.线缆收卷单元,安装在桩体的后侧中部。
12.通过整流器可以将交流电变直流电,功率转换器可以调整充电功率,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操控plc控制器,从而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散热组件和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工作,移动单元可以方便桩体的移动,通过万向轮收放单元可以控制移动单元中的万向轮是否着地,从而控制其是否可以移动,移动方便,散热组件可以对桩体散热,避免功率转换器和整流器工作集聚过多热量,活动立盒用于盛放充电电缆,对充电电缆进行保护,通过固定组件方便固定充电电缆,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活动立盒是否伸出桩体,可以将活动立盒隐藏,对活动立盒和内部的充电电缆进行保护,线缆收卷单元方便收卷由于移动所需要的延长电缆。
13.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含有固定块和限位环,所述充电电缆的一端从固定块上的通孔内穿过,所述充电电缆位于固定块上侧和下侧的位置分别固定套接有限位环。
14.通过限位环可以将充电电缆的端部固定在固定块处,避免由于拉扯使充电电缆扯到位于桩体内的一端。
15.优选的,所述充电单元还包含有充电头、手持部和卡扣,所述充电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充电头,且充电头与充电电缆的连接处设有手持部,所述活动立盒的内侧顶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手持部活动卡接。
16.充电头用于插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手持部方便握持和拿取,方便操控充电头,卡扣可以将手持部卡接,避免充电头在活动立盒随意活动。
17.优选的,所述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包含有安装板、控制螺杆、滑柱、活动块、连接杆和控制电机,桩体内后侧设有两个横向对应的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固定有横向的滑柱,且两个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横向的控制螺杆,所述活动块侧面的螺孔与控制螺杆螺纹连接,活动块侧面的滑孔与滑柱滑动连接,活动块通过连接杆连接活动立盒位于桩体内的一端,控制螺杆的一端连接控制电机,控制电机固定在对应的安装板上。
18.控制电机工作可以带动控制螺杆转动,由于控制螺杆和活动块的螺纹作用,可以带着活动块沿着滑柱活动,通过连接杆的连接作用,可以带着活动立盒从桩体右侧伸出,或者缩入到桩体内。
19.优选的,所述移动单元包含有安装盒、转轴、活动方框、安装盘和万向轮,所述桩体的底部底部安装盒的顶部开口,且安装盒的底部开放设置,安装盒内侧中部对称固定有两个转轴,每个转轴分别与活动方框的顶部活动连接,每个活动方框的底部前后侧分别通过安装盘连接万向轮。
20.活动方框通过转轴相对于安装盒转动,可以使活动方框的底部伸出或者缩入到安装盒内,从而决定安装盘下侧的万向轮是否着地,万向轮着地后方便桩体的移动。
21.优选的,所述万向轮收放单元包含有活动轴、矩形块、螺母、连接轴和收放螺杆,两个活动方框的中部分别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中部镶嵌有螺母,连接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收放螺杆,两个收放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收放螺杆分别与对应的螺母螺纹连接,且其中一个收放螺杆的端部连接转动件。
22.通过转动件方便转动两个收放螺杆和连接轴,由于两个收放螺杆的螺纹原因,可以使两个螺母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通过活动轴的作用,可以允许活动方框与矩形块和螺母有角度变化,从而使两个活动方框的底部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从而控制万向轮是否着地。
23.优选的,还包括面板防护组件,所述桩体的顶部前侧设有用于防护控制面板的面板防护组件。面板防护组件可以在移动桩体时对控制面板保护,避免移动式误触控制面板或者损坏控制面板。
24.优选的,还包括防雨组件,所述防雨组件包含有支架和防雨顶棚,桩体的顶部通过支架安装有倒v形的防雨顶棚。由于桩体的可移动性,因此会面临雨天的情况,因此通过支架设置防雨顶棚,使用防雨顶棚防雨。
25.优选的,所述线缆收卷单元包含有绕线组件和防脱组件,所述桩体的后侧中部转动连接绕线组件,所述桩体的后侧设有位于绕线组件上方的防脱组件。绕线组件可以收卷
移动充电机所需要的延长电缆,防脱组件可以在收卷后固定线缆卷,避免线缆卷在移动时散开。
26.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的充电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7.s1:通过线缆收卷单元将延长线缆释放出来,一端连接桩体内部的功率转换器,另一端连接市电;
28.s2:通过万向轮收放单元控制移动单元活动,使万向轮从安装盒底部伸出,然后推动桩体移动至充电处,再次万向轮收放单元使万向轮缩入安装盒,实现位置固定;
29.s3:操作控制面板,控制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工作,使活动立盒从桩体右侧伸出,通过手持部拿着充电头插入新能源汽车充电口;
30.s4:再次操作控制面板,控制整流器和功率转换器工作,通过充电电缆和充电头充电;
31.s5:plc控制器控制散热组件在桩体的顶部向上吹风,完成对桩体内部设备的散热。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3.1、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通过整流器可以将交流电变直流电,功率转换器可以调整充电功率,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操控plc控制器,从而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散热组件和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工作,移动单元可以方便桩体的移动,通过万向轮收放单元可以控制移动单元中的万向轮是否着地,从而控制其是否可以移动,移动方便;
34.2、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散热组件可以对桩体散热,避免功率转换器和整流器工作集聚过多热量,活动立盒用于盛放充电电缆,对充电电缆进行保护,通过固定组件方便固定充电电缆,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活动立盒是否伸出桩体,可以将活动立盒隐藏,对活动立盒和内部的充电电缆进行保护,线缆收卷单元方便收卷由于移动所需要的延长电缆;
35.3、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移动方便省时,省力,移动后也方便快速固定位置,避免充电电缆在移动时造成散乱,同时可以保护充电电缆和充电头,避免误触控制面板,减少部件的损坏。
3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移动方便,保护措施到位,降低了移动时的损坏概率。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的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41.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42.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的后视顶部剖面结构
示意图;
43.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的底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44.图中:1桩体、2移动单元、21安装盒、22转轴、23活动方框、24安装盘、25万向轮、26轮刹、3万向轮收放单元、31活动轴、32矩形块、33螺母、34连接轴、35收放螺杆、36转盘、37控制杆、4散热组件、41空心板、42固定螺丝、43风筒、44防护网、45散热风扇、46滤尘网、5防雨组件、51立柱、52顶框、53防雨顶棚、6充电单元、61活动立盒、62充电电缆、63固定块、64限位环、65充电头、66手持部、67挂环、68卡扣、7控制面板、8面板防护组件、81横轨、82轨槽、83防护罩、84横滑块、85限位螺栓、86固定端块、87把手、9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91安装板、92控制螺杆、93滑柱、94活动块、95连接杆、96控制电机、10线缆收卷单元、101纵轨、102纵滑块、103锁止螺栓、104弧形压板、105收卷筒、106螺旋收卷槽、107限位端盘、108拉环、11安装架、12整流器、13功率转换器、14 plc控制器、15封闭网。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6.实施例:
47.实施例一,参照图1-7,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包括桩体1,桩体1的上下两端均开放设置,桩体1的顶部设有封闭网15,避免外部异物从顶部进入桩体1内,桩体1内安装有整流器12、功率转换器13和plc控制器14,且桩体1的顶部前侧设有控制面板7,还包括:
48.移动单元2,安装在桩体1底部,且移动单元2连接万向轮收放单元3;
49.移动单元2包含有安装盒21、转轴22、活动方框23、安装盘24和万向轮25,桩体1的底部底部安装盒21的顶部开口,且安装盒21的底部开放设置,安装盒21内侧中部对称固定有两个转轴22,每个转轴22分别与活动方框23的顶部活动连接,每个活动方框23的底部前后侧分别通过安装盘24连接万向轮25,万向轮25上安装有轮刹26。
50.活动方框23通过转轴22相对于安装盒21转动,可以使活动方框23的底部伸出或者缩入到安装盒21内,从而决定安装盘24下侧的万向轮25是否着地,万向轮25着地后方便桩体1的移动。
51.万向轮收放单元3包含有活动轴31、矩形块32、螺母33、连接轴34和收放螺杆35,两个活动方框23的中部分别通过活动轴31转动连接有矩形块32,矩形块32的中部镶嵌有螺母33,连接轴3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收放螺杆35,两个收放螺杆35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收放螺杆35分别与对应的螺母33螺纹连接,且其中一个收放螺杆35的端部连接转动件;
52.通过转动件方便转动两个收放螺杆35和连接轴34,由于两个收放螺杆35的螺纹原因,可以使两个螺母33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通过活动轴31的作用,可以允许活动方框23与矩形块32和螺母33有角度变化,从而使两个活动方框23的底部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从而控制万向轮25是否着地。
53.转动件包含有转盘36、控制杆37,一个收放螺杆35的端部连接转盘36,转盘36的侧面环形阵列设有控制杆37,通过控制杆37方便扳动转盘36,从而转动收放螺杆35。
54.散热组件4,安装在桩体1底部内侧;
55.散热组件4包含有空心板41、固定螺丝42、风筒43、防护网44、散热风扇45、滤尘网46,桩体1底部内侧通过固定螺丝42固定有空心板41,空心板41的底板中心圆口内设有滤尘网46,空心板41的顶部两个出口处分别设有风筒43,风筒43内设有散热风扇45,且风筒43的顶部设有防护网44,两个防护网44和滤尘网46位置交错,通过滤尘网46避免外部灰尘随着散热风扇45吹风过程进入到桩体1内,通过防护网44做二次防护,通过防护网44和热风扇45的交错设置,可以避免地面的水或者沙子向上溅射入桩体1内。
56.充电单元6,包含有活动立盒61、充电电缆62和固定组件,桩体1的右侧矩形滑槽内横向滑动连接活动立盒61,活动立盒61内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充电电缆62;
57.固定组件包含有固定块63和限位环64,充电电缆62的一端从固定块63上的通孔内穿过,充电电缆62位于固定块63上侧和下侧的位置分别固定套接有限位环64。
58.通过限位环64可以将充电电缆62的端部固定在固定块63处,避免由于拉扯使充电电缆62扯到位于桩体1内的一端。
59.充电单元6还包含有充电头65、手持部66和卡扣68,充电电缆62的另一端连接充电头65,且充电头65与充电电缆62的连接处设有手持部66,活动立盒61的内侧顶部设有卡扣68,卡扣68与手持部66活动卡接。
60.手持部66的侧面设有挂环67,方便在需要的时候挂接在某处。
61.充电头65用于插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手持部66方便握持和拿取,方便操控充电头65,卡扣68可以将手持部66卡接,避免充电头65在活动立盒61随意活动。
62.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9,安装在桩体1内后侧且连接活动立盒61;
63.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9包含有安装板91、控制螺杆92、滑柱93、活动块94、连接杆95和控制电机96,桩体1内后侧设有两个横向对应的安装板91,两个安装板91之间固定有横向的滑柱93,且两个安装板91之间转动连接有横向的控制螺杆92,活动块94侧面的螺孔与控制螺杆92螺纹连接,活动块94侧面的滑孔与滑柱93滑动连接,活动块94通过连接杆95连接活动立盒61位于桩体1内的一端,控制螺杆92的一端连接控制电机96,控制电机96固定在对应的安装板91上。
64.控制电机96工作可以带动控制螺杆92转动,由于控制螺杆92和活动块94的螺纹作用,可以带着活动块94沿着滑柱93活动,通过连接杆95的连接作用,可以带着活动立盒61从桩体1右侧伸出,或者缩入到桩体1内。
65.线缆收卷单元10,安装在桩体1的后侧中部。
66.线缆收卷单元10包含有绕线组件和防脱组件,桩体1的后侧中部转动连接绕线组件,桩体1的后侧设有位于绕线组件上方的防脱组件。绕线组件可以收卷移动充电机所需要的延长电缆,防脱组件可以在收卷后固定线缆卷,避免线缆卷在移动时散开。
67.绕线组件包含有收卷筒105、螺旋收卷槽106、限位端盘107,桩体1的后侧中部转动连接收卷筒105,收卷筒105的侧面开设有螺旋收卷槽106,且收卷筒105的后端连接限位端盘107,延长电缆可以方便缠绕在收卷筒105侧面,通过螺旋收卷槽106方便缠绕延长电缆,限位端盘107直径大于收卷筒105,避免延长电缆缠绕过多而从收卷筒105的前端滑落。
68.防脱组件包含有纵轨101、纵滑块102、锁止螺栓103、弧形压板104、拉环108,桩体1的后侧位于绕线组件上方的位置设有纵轨101,纵轨101与纵滑块102滑动连接,纵滑块102
的底部连接弧形压板104,弧形压板104的后侧设有拉环108,弧形压板104通过纵滑块102沿着纵轨101滑动,待弧形压板104移动至最下位置,弧形压板104与收卷筒105上缠绕的延长电缆接触,避免延长电缆形成的线缆卷在移动时散开,纵滑块102上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103,需要将弧形压板104位置固定时,扭紧锁止螺栓103,使锁止螺栓103抵住纵轨101,使纵滑块102不能再沿着纵轨101活动,从而固定住弧形压板104。
69.通过整流器12可以将交流电变直流电,功率转换器13可以调整充电功率,通过控制面板7可以操控plc控制器14,从而通过plc控制器14控制散热组件4和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9工作,移动单元2可以方便桩体1的移动,通过万向轮收放单元3可以控制移动单元2中的万向轮是否着地,从而控制其是否可以移动,移动方便,散热组件4可以对桩体1散热,避免功率转换器13和整流器12工作集聚过多热量,活动立盒61用于盛放充电电缆62,对充电电缆62进行保护,通过固定组件方便固定充电电缆62,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9用于控制活动立盒61是否伸出桩体1,可以将活动立盒61隐藏,对活动立盒61和内部的充电电缆62进行保护,线缆收卷单元10方便收卷由于移动所需要的延长电缆。
70.实施例二,参照图1和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大致相同,区别之处在于:
71.还包括面板防护组件8,桩体1的顶部前侧设有用于防护控制面板7的面板防护组件8。面板防护组件8可以在移动桩体1时对控制面板7保护,避免移动式误触控制面板7或者损坏控制面板7。
72.面板防护组件8包含有横轨81、轨槽82、防护罩83、横滑块84、限位螺栓85、固定端块86、把手87,桩体1的顶部前侧位于控制面板7上下方的位置分别通过固定端块86设有横轨81,防护罩83的上下侧分别设有横滑块84,横滑块84与对应的横轨81滑动连接,上侧的横轨81顶部开设有轨槽82,且上侧的横滑块84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85,限位螺栓85的底端与轨槽82滑动连接,防护罩83的前侧设有把手87,通过把手87可以左右移动防护罩83,横轨81和横滑块84为防护罩83的平稳移动提供基础,限位螺栓85在扭紧后抵在轨槽82内,此时防护罩83不能在移动,可以在移动时将防护罩83罩住控制面板7,然后扭紧限位螺栓85,保护控制面板7。
73.实施例三,参照图4,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结构大致相同,区别之处在于:
74.还包括防雨组件5,防雨组件5包含有支架和防雨顶棚53,桩体1的顶部通过支架安装有倒v形的防雨顶棚53。由于桩体1的可移动性,因此会面临雨天的情况,因此通过支架设置防雨顶棚53,使用防雨顶棚53防雨。
75.支架包含有立柱51、顶框52,桩体1的顶部分别设有立柱51,四个立柱51的顶部与顶框52底部四角连接,通过立柱51将立柱51支撑起来,通过顶框52方便安装防雨顶棚53,防雨顶棚53可以采用彩钢或者透明亚克力板。
76.参照图1-7,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式充电机的充电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77.s1:通过线缆收卷单元10将延长线缆释放出来,一端连接桩体1内部的功率转换器13,另一端连接市电;
78.s2:通过万向轮收放单元3控制移动单元2活动,使万向轮25从安装盒21底部伸出,
然后推动桩体1移动至充电处,再次万向轮收放单元3使万向轮25缩入安装盒21,实现位置固定;
79.s3:操作控制面板7,控制活动立盒收放控制组件9工作,使活动立盒61从桩体1右侧伸出,通过手持部66拿着充电头65插入新能源汽车充电口;
80.s4:再次操作控制面板7,控制整流器12和功率转换器13工作,通过充电电缆62和充电头65充电;
81.s5:plc控制器14控制散热组件4在桩体1的顶部向上吹风,完成对桩体1内部设备的散热。
82.值得注意的,控制面板7、整流器12、功率转换器13和plc控制器14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型号,其相互之前的电连接采用现有技术,控制面板7上设有触摸控制屏,plc控制器14控制散热风扇45、控制电机96工作以及plc控制器14与控制面板7的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8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