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35086阅读:来源:国知局
周表面施加针对使偏心环形空间K变形的力的反作用力。第一抵靠表面75g形成为使得由第一抵靠表面75g向第二楔形部件73的外周表面施加的反作用力分解成指向中心02的分力和与该分力交叉并且指向楔形件楔入方向的分力。由于即使在锁定状态下载荷作用在座椅靠背55上,第一抵靠表面75g也能够在楔形件楔入方向上对第二楔形部件73施加力,所以易于维持锁定状态。因此,即使就座者对座椅靠背55施加载荷,在座椅靠背55处也难以产生咔嗒声。
[0076]而且,在由第一抵靠表面75g在楔形件楔入方向上所产生的分力被设置成大于由第二抵靠表面75h朝着楔形件楔入方向的相反侧所产生的分力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不产生咔嗒声的倾斜装置51。因此,该构造是优选的。即,优选形成第一抵靠表面75g,使得在内齿轮61与外齿轮63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驱动环75将力施加到第二楔形部件73,以使第二楔形部件73整体在楔形件楔入方向移动。
[0077]优选的是,第一抵靠表面75g以如下形状形成:距离立起壁部63c (圆形孔部的内表面和筒状部分的外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的实例)的间隔朝着楔形件楔入方向的相反侧逐渐变宽。
[0078]优选的是,第一抵靠表面75g设置在驱动环75的内周表面的位于楔形件楔入方向的相反侧上的区域处。可替代地,优选的是,第一抵靠表面75g应相对于第二抵靠表面75h倾斜。根据该构造,第一抵靠表面75g易于对第二楔形部件73施加在楔形件楔入方向上的分力。
[0079]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抵靠表面75g已经被描述为平坦表面。然而,第一抵靠表面75g可以是曲面。第一抵靠表面75g可以由具有相互不同的法线成分的多个平坦表面构成或由不同的曲面而构成。
[0080]而且,在以上描述中,已经描述了驱动环75的第一抵靠表面75g与第二楔形部件73之间的关系。然而,关于驱动环75的第一抵靠表面75e与第一楔形部件71之间的关系,上文的描述是相同的。即,第一抵靠表面75e形成为使得,在内齿轮61与外齿轮63处于锁定状态下的情况下,能够产生使第一楔形部件71沿着内齿轮61的内齿61c与外齿轮63的外齿63a的啮合变得更深的方向而移动的力。因此,即使在内齿轮61与外齿轮63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施加使座椅靠背55朝前侧倾斜的载荷,也难以产生咔嗒声。
[0081](解锁状态)
[0082]如图6和图7所示,在锁定状态下,如果操作操作按钮或操作面板,使得驱动轴(未示出)在向右方向上或在向左方向上旋转,则锁定解除部件79在向右方向上或在向左方向上旋转。作为一个实例,如从图1中的箭头C方向所看到的,在锁定解除部件79(参见图3)逆时针旋转Θ度的情况下,凸轮部79a的第二挤压部分79c挤压作为驱动环75的另一端表面的第二端表面75d,并且驱动环75旋转到双点划线的位置。
[0083]然后,如图7所示,在驱动环75的第一抵靠表面75g与第二楔形部件73之间产生间隙S。结果,不产生从第一抵靠表面75g向第二楔形部件73施加的分力。因此,如双点划线所示,第二楔形部件73在拉拔方向上移动。响应于第二楔形部件73的移动,第二楔形部件73的外齿轮63的立起壁部63c的外表面经由驱动环75朝着内齿轮61的筒状立起壁部61e (圆形孔部)的内表面挤压的挤压力减小,并且内齿轮61的内齿61c与外齿轮63的外齿63a的啮合变得更浅,并且座椅靠背55变得能够倾斜。
[0084]当第二楔形部件73开始移动时,由于外齿轮63的立起壁部63c的外表面与驱动环75的第一抵靠表面75e和第二抵靠表面75f两者之间的摩擦,第一楔形部件71是静止的。然而,如图8所示,如果第二楔形部件73在拉拔方向上移动,则第一楔形部件71通过弹性元件77的弹性排斥力沿着将楔形件楔入到偏心环形空间K中的方向快速移动。
[0085]通过重复该操作,维持了内齿轮61与外齿轮63之间的偏心状态,并且啮合部位变化,因而座椅靠背55倾斜。
[0086]而且,甚至在如从图1中的箭头C方向所看到的,锁定解除部件79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0087]根据该构造,存在下列优势。
[0088](I)第一抵靠表面75e和75g在驱动环75处形成为:当内齿轮61与外齿轮63处于锁定状态下时,能够产生使第一楔形部件71和第二楔形部件73沿着内齿轮61的内齿61c与外齿轮63的外齿63a的嗤合变得更深的方向而移动的力。因此,在座椅靠背55处难以产生咔嗒声。
[0089](2)第一抵靠表面75e和75g是平坦表面;并且在第一楔形部件71和第二楔形部件73插置其间的情况下,第一抵靠表面75e和75g与面对该第一抵靠表面75e和75g的外齿轮63的立起壁部63c (筒状部分的外表面的实例)或内齿轮61的立起壁部61e (圆形孔部的内表面的实例)之间的间隔朝着与楔形件楔入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加宽。
[0090]因此,通过使得第一楔形部件71和第二楔形部件73能够在圆周方向移动,能够吸收第一楔形部件71、第二楔形部件73、内齿轮61、外齿轮63和驱动环75的部件精度和组装精度上的变化。
[0091](3)在偏心环形空间K中,驱动环75布置在第一楔形部件71和第二楔形部件73的外侧上。即,由于驱动环75处于与锁定解除部件79的旋转轴线分离的位置处,所以能够利用小的操作力移动驱动环75,其中锁定解除操作力施加于所述锁定解除部件79上。
[0092]本发明并不限于上文描述的实施例。例如,驱动环可以安置在第一楔形部件和第二楔形部件的内侧上。
[0093]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内齿轮设置在座垫侧并且外齿轮设置在座椅靠背侧上的实例。然而,外齿轮可以设置在座垫侧上,并且内齿轮可以设置在座椅靠背侧上。
[0094]此外,筒状部分可以形成在内齿轮处,并且圆形孔部可以形成在外齿轮处。
[0095]而且,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变形例中所描述的构造,并且能够使用通过做出各种其它修改而获得的构造。
[0096]本申请要求2012年10月24日提交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申请N0.2012-234428)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整个内容据此通过引用并入。
[0097]工业实用性
[0098]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难以产生咔嗒声的倾斜装置。
【主权项】
1.一种倾斜装置,包括: 外齿轮,该外齿轮具有形成在外表面处的外齿,并且该外齿轮设置在座垫侧和座椅靠背侧的其中一侧的部件上; 内齿轮,该内齿轮具有内齿,所述内齿与所述外齿轮的所述外齿啮合并且具有比所述外齿更多的齿数,并且所述内齿轮设置在所述座垫侧和所述座椅靠背侧的其中另一侧的部件上; 筒状部分,该筒状部分将所述外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内齿轮的旋转轴线中的一个旋转轴线作为中心,并且所述筒状部分设置在所述外齿轮和所述内齿轮的其中一者处; 圆形孔部,该圆形孔部将所述外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内齿轮的旋转轴线中的另一个旋转轴线作为中心,并且所述圆形孔部设置在所述外齿轮和所述内齿轮的其中另一者处,并且在所述圆形孔部与所述筒状部分之间形成环形空间; 第一楔形部件和第二楔形部件,所述第一楔形部件和所述第二楔形部件具有大致圆弧形状并且具有朝着楔形件楔入方向逐渐变细的形状,并且被设置成能够在所述环形空间内沿圆周方向移动; 挤压部件,该挤压部件能够在使所述内齿轮的内齿与所述外齿轮的外齿啮合的方向上挤压所述第一楔形部件和所述第二楔形部件,从而形成锁定状态;以及 驱动环,该驱动环被设置成能够在所述圆形孔部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筒状部分的所述外表面之间移动,并且具有抵靠在所述第一楔形部件和所述第二楔形部件上的抵靠部分, 其中,当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外齿轮处于所述锁定状态下时,所述驱动环的所述抵靠部分形成为能够产生这样的力:该力使所述第一楔形部件和所述第二楔形部件在所述内齿轮的内齿与所述外齿轮的外齿的啮合变得更深的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装置, 其中,所述驱动环的所述抵靠部分形成为抵靠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环的所述抵靠部分与所述圆形孔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筒状部分的外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之间的间隔朝着与所述楔形件楔入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变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装置, 其中,在所述环状空间中,所述驱动环安置于所述第一楔形部件和所述第二楔形部件的径向上的外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装置, 其中,所述抵靠部分形成为使得:当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外齿轮处于所述锁定状态下时,所述驱动环对所述第二楔形部件施加使该第二楔形部件在所述楔形件楔入方向上移动的力。
【专利摘要】关于Taumel型倾斜装置,提供了一种不产生咔嗒声的倾斜装置。驱动环(75)布置在第一楔形部件(71)和第二楔形部件(73)的内侧或外侧中的任意一侧上。当内齿轮(61)与外齿轮(63)进入锁定状态时,驱动环(75)的抵靠部分形成为使得,能够产生使第一楔形部件(71)和第二楔形部件(73)在内齿轮(61)的内齿(61c)与外齿轮(63)的外齿(63a)更深地啮合的方向上移动的力。
【IPC分类】A47C1-025, B60N2-225
【公开号】CN104755315
【申请号】CN201380055931
【发明人】榎嶋友宏
【申请人】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1日
【公告号】WO2014065139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