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车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81704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移车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移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已成为人类的代步工具之一。当人们在使用汽车进行代步的过程中,发生事故而不能够行走;或者,汽车停放在停车场内需要移走时,通常使用移车工具将不能行走的车,或者停放在停车场的车移走。
[0003]相关技术中的移车工具,包括:框架、杠杆辅助轮和主轮;框架上设置有四个杠杆,每两个杠杆通过一个转轴转动连接在框架上,且两个杠杆与一个转轴形成工字形;每个杠杆的一端为扳手,另一端设置,在设置有辅助轮的一端的侧面设置有一个主轮。
[0004]当使用者在使用移车工具时,将框架放置在轮胎处,此时主轮位于上方,扳动杠杆从而使得辅助轮在先在地面上移动,从而使主轮框架的下方,以将轮胎支起,从而将车移动至预设的位置上。
[0005]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移车工具,由于主轮设置在了杠杆的一端,在杠杆长度一定的情况下,主轮直径越大、移车速度快,而工作人员摆动杠杆的力度越大,所以,不能够同时兼顾移动速度和节省扳动杠杆的力度。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移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够同时兼顾移动速度和节省扳动杠杆的力度的技术问题。
[000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车装置,包括:框架、扳手、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移动轮;框架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杆;每个第一连杆呈U形,第一连杆的两端均向外侧延伸形成安装杆;每个安装杆上均设置有移动轮,且移动轮与第一连杆位于安装杆的同一侧;第一连杆的两个弯折部均与一个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二连杆的一端均与框架转动连接;扳手的一端与一个第二连杆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一端连接,用于扳动第一连杆相对于框架转动。
[0008]进一步地,第二连杆远离框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辅助轮。
[0009]进一步地,移车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杆和第二辅助轮;第三连杆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杆的两个弯折部之间,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辅助轮,且第二辅助轮与移动轮位于第一连杆的同一侧;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所在的平面呈锐角。
[0010]进一步地,框架包括第一轮胎支架、第二轮胎支架和连接臂;第一轮胎支架和第二轮胎支架通过连接臂连接在一起,且第一轮胎支架、第二轮胎支架和连接臂形成U形;第二连杆与第一轮胎支架或者第二轮胎支架的上部转动连接,且第一轮胎支架和第二轮胎支架位于第一连杆内。
[0011]进一步地,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子臂、第二连接子臂和连接螺栓;第一连接子臂的一端与第一轮胎支架连接,第二连接子臂的一端与第二轮胎支架连接;第一连接子臂的一端插设在第二连接子臂内;第一连接子臂上,沿其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子臂上,沿其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连接螺栓用于插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以将第一连接子臂和第二连接子臂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2]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子臂上还设置有把手。
[0013]进一步地,第一轮胎支架和第二轮胎支架上均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用于固定第一连杆。
[0014]进一步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孔和插销;第一轮胎支架和第二轮胎支架上均自上而下贯穿设置有锁定孔,插销用于插设在锁定孔内,用于将第一连杆固定,以使移动轮位于第一轮胎支架和第二轮胎支架的下方。
[0015]进一步地,第一轮胎支架靠近第二轮胎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斜面,第二轮胎支架靠近第一轮胎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斜面;第一支撑斜面和第二支撑斜面用于支撑轮胎。
[0016]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斜面和第二支撑斜面上均设置有摩擦条纹。
[0017]本发明提供的移车装置,在框架的两侧第二连按的一端与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弯折部连接。而呈U形的第一连杆的两端向外侧延伸的安装杆上设置有移动轮。当工作人员在移动的车辆时,将框架放置在轮胎的处,然后扳动与第二连杆连接的把手,从而使第一连杆相对于框架转动,进而使得移动轮位于框架的下方,此时即可移动车辆。由于,第一连杆呈U形,且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弯折部连接,而移动轮设置在了安装杆上,从而减少了移动轮直径对于工作人员扳动扳手力度的影响,所以,不仅能够提高移车速度,同时还能够降低工作人员扳动扳手时的力度。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车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车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车装置的另一种立体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框架;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
[0024]4-扳手;5_移动轮;6_第二连杆;
[0025]11-连接臂;12-第一轮胎支架; 13-第二轮胎支架;
[0026]31-第一辅助轮;61-第二辅助轮;111-第一连接子臂;
[0027]112-第二连接子臂; 121-第一支撑斜面; 131-第二支撑斜面;
[0028]21-安装杆;11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车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车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车装置,包括:框架1、扳手4、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移动轮5 ;框架I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杆2 ;每个第一连杆2呈U形,第一连杆2的两端均向外侧延伸形成安装杆21 ;每个安装杆21上均设置有移动轮5,且移动轮5与第一连杆2位于安装杆21的同一侧;第一连杆2的两个弯折部均与一个第二连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二连杆3的一端均与框架I转动连接;扳手4的一端与一个第二连杆3设置在所述框架I的一端连接,用于扳动第一连杆2相对于框架I转动。
[0033]其中,框架I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框架I可以有由三个方钢首尾连接,组成一边为开口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框架I。
[0034]框架I的材质也可以为多种,例如:不锈钢、碳纤维或者钛合金等等机械强度大的材质。
[0035]当工作人员需要移动车辆时候,在车辆的每个车轮下均放置有本实施例中的移车装置。将框架I放置在车辆的轮胎处,此时移动轮5位于框架I的两侧。然后扳动扳手4,使第二连杆3相对于框架I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2相对于框架I转动,从而使得移动轮5位于框架I的下方,即可以将车辆支撑起并将车辆移动到指定位置。
[0036]本实施例提供的移车装置,在框架I的两侧第二连杆3的一端与框架I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的弯折部连接。而呈U形的第一连杆2的两端向外侧延伸的安装杆21上设置有移动轮5。当工作人员在移动的车辆时,将框架I放置在轮胎的处,然后扳动与第二连杆3连接的把手113,从而使第一连杆2相对于框架I转动,进而使得移动轮5位于框架I的下方,此时即可移动车辆。由于,第一连杆2呈U形,且第二连杆3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的弯折部连接,而移动轮5设置在了安装杆21上,从而减少了移动轮5直径对于工作人员扳动扳手4力度的影响,所以,不仅能够提高移车速度,同时还能够降低工作人员扳动扳手4时的力度。
[0037]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连杆3远离框架I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辅助轮31。
[0038]在本实施例中,当工作人员需要移动车辆时,在扳动把手113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第二连杆3远离扳手4的一端对停车场地面或者路面造成损害,在第二连杆3远离框架I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辅助轮31。这样,在扳动第二连杆3的过程中,第一辅助轮31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