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0053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述高强度滚珠5位于上述导向滚珠4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即,在上述滚珠滚道槽23、33上,高强度滚珠5配置于一组导向滚珠4的滚动方向的前端和后端位置处。另外,上述高强度滚珠5由杨氏模量比上述导向滚珠4的材质的杨氏模量大的材质形成。例如,能够由钢等的金属或者陶瓷形成上述高强度滚珠5。另外,只要是杨氏模量比上述导向滚珠4的材质的杨氏模量大的材质,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形成高强度滚珠5。
[0044]如从图5可知,在上述上部导轨2相对于下部导轨3朝向箭头方向移动至最大限度的状态下,上述高强度滚珠5与各挡块24、35接触。因此,当欲使上部导轨2从图5所示的状态朝向箭头方向进一步移动时,各挡块24、35会强力挤压高强度滚珠5。此时,由于较之上述导向滚珠4而高强度滚珠5的杨氏模量大,因此,与挡块24、35直接接触导向滚珠4而导致该导向滚珠4变形的情况相比,高强度滚珠5的变形量小。
[0045]因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仅将导向滚珠4排列在滚珠滚道槽23、33上的情况相比,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滚珠越过上部导轨2的挡块24或下部导轨3的挡块35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滑轨装置,能够提高上部导轨2的行程方向(strokedirect1n)上的耐负载性能。
[0046]另外,作为对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所要求性能的一种,存在所谓的“安全带固定点强度(belt anchor strength)”。该安全带固定点强度是以就座于乘车人座椅上的乘车人佩带安全带为前提,并且以下述两情况作为条件,即:即使在一定时间内对安全带的固定点施加规定的拉伸负载,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的上部导轨2也不会断裂的情况,以及上部导轨2不会与固定在车辆底板上的下部导轨3分离的情况。此时,施加于上述固定点上的拉伸负载的方向相对于上部导轨2的行程方向呈小于90度的角度,因此,因上述拉伸负载所产生的力矩负载施加于该上部导轨2上。
[0047]此时,关于排列在滚珠滚道槽23、33上的滚珠列,相比位于该滚珠列中央附近位置处的滚珠,位于该滚珠列两端附近位置处的滚珠上被施加更大负载。因此,与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在滚珠滚道槽23、33上仅排列有导向滚珠4的情况相比,在将杨氏模量大的高强度滚珠5配置于滚珠列两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滑轨装置中,能够提高相对于上述力矩负载的耐负载性能。
[0048]在考虑到上述上部导轨2的行程方向上的耐负载性能的情况下,上述高强度滚珠5只要在一组导向滚珠4的两端至少各配置一个即可。但是,在考虑到相对于上述力矩负载的耐负载性能的情况下,在一组导向滚珠4的两端至少各配置两个以上的高强度滚珠5更为有效。
[0049]但是,由于高强度滚珠5的材质的杨氏模量比导向滚珠4的材质的杨氏模量大,因此该高强度滚珠5相对于负载的变形量小,从而存在该高强度滚珠5与上部导轨2和下部导轨3之间的接触压力变大这一倾向。因此,当增大高强度滚珠5的个数相对于导向滚珠4的个数的比例时,与此相对应地,各导轨2、3容易产生扬尘或疲劳断裂。从该观点出发,优选上述高强度滚珠5的个数少于上述导向滚珠4的个数。
[0050]另外,在上述滚珠滚道槽23、33上滚动的导向滚珠4和高强度滚珠5根据所施加负载的大小略微发生弹性变形,而且,在如上所述力矩负载施加于上部导轨2上时,较之导向滚珠4而施加到配置于该导向滚珠4的滚动方向两端的高强度滚珠5上的负载更大。因此,优选将高强度滚珠5的直径设定为稍大于上述导向滚珠4的直径,以防止在被施加力矩负载时对与高强度滚珠5邻接的导向滚珠4施加过大的负载。在如此将高强度滚珠5的直径设定为稍大于导向滚珠4的直径时,该高强度滚珠5也承受负载而变形,因此导向滚珠4也与上部导轨2和下部导轨3可靠地接触而承受负载,由此上部导轨2被排列在滚珠滚道槽23上的所有滚珠4、5所支撑。
[0051]另外,以上所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仅是本发明的适用例,关于上部导轨和下部导轨的形状、长度及材质、滚珠滚道槽的条数及其朝向、滚珠的材质及排列个数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便可适当地进行变更设计。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导轨(2),其由铝合金形成,并且,具有安装部(20)和滑动部(21),其中,所述安装部(20)固定在座椅上,所述滑动部(21)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条滚珠滚道槽(23); 下部导轨(3),其由铝合金形成,且具有固定在车辆底板上的固定部(30)和收容所述上部导轨(2)的滑动部(21)的导向槽(31),并且,在该导向槽内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与所述滑动部(21)的滚珠滚道槽(23)相对置的滚珠滚道槽(33);以及 多个导向滚珠(4),其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不使用保持架而直接在相互对置的所述上部导轨(2)的滚珠滚道槽(23)与所述下部导轨(3)的滚珠滚道槽(33)之间排列成一行,并支撑所述上部导轨(2)相对于所述下部导轨(3)进行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导向滚珠(4)的合成树脂的杨氏模量小于所述上部导轨(2)和所述下部导轨(3)的材质的杨氏模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部导轨(2)和所述下部导轨(3)的各滚珠滚道槽(23、33)上的所述导向滚珠(4)排列方向的两端上配置有由杨氏模量大于所述导向滚珠(4)的材质形成的高强度滚珠(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强度滚珠(5)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滚珠(4)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导轨(3)具有一对从所述固定部(30)立起设置的侧壁部(32),在所述一对侧壁部(32)之间设有所述导向槽(31),在各侧壁部(32)的面向所述导向槽(3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所述滚珠滚道槽(33),并且,在各侧壁部(32)的上端设置有卡定壁(36),其中,所述卡定壁(36)用于防止被收容在所述导向槽(31)内的上部导轨(2)的滑动部(21)脱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部导轨(3)的各侧壁部(32)的外侧面上,沿着该下部导轨(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强突部(38)。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能够提高车厢内高度的设计自由度,并且,能够谋求轻型化且能够提高使座椅前后移动时的使用舒适度;该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包括上部导轨(2)、下部导轨(3)以及多个导向滚珠(4),其中,上部导轨(2)由铝合金形成,并且具有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条滚珠滚道槽(23)的滑动部(21),下部导轨(3)由铝合金形成且具有收容上述上部导轨(2)的滑动部(21)的导向槽(31),并且,在该导向槽(31)内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与上述滑动部(21)的滚珠滚道槽(23)相对置的滚珠滚道槽(33),多个导向滚珠(4)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不使用保持架而直接在上述滚珠滚道槽(23、33)中排列成一行,并支撑上部导轨(2)相对于上述下部导轨(3)进行移动。
【IPC分类】B60N2-07
【公开号】CN104822559
【申请号】CN201380061670
【发明人】佐佐木聪一, 木本政志
【申请人】Thk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7日
【公告号】WO2014104344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