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9安装到上述前侧罩30及上述后侧罩31上,配置在上述前侧罩30及上述后侧罩31的侧方。
[0110]该按钮安装部34是从上述前侧罩30和上述后侧罩31的侧面突出的筒状体,具备设在上述前侧罩30侧的筒状前侧部34a、设在上述后侧罩31侧的筒状后侧部34b、和设在上述前侧罩30的内部侧并保持上述按钮9的环状的按钮保持部34c。
[0111]上述按钮9在被上述按钮保持部34c保持的状态下,为被上述前侧罩30侧的上述筒状前侧部34a和上述后侧罩31侧的上述筒状后侧部34b将周围包围那样的状态。这样,将上述按钮9安装到上述按钮安装部34上。
[0112]上述多个支承部35、36可旋转地连接着构成上述X连杆机构的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还将该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支承。
[0113]此外,上述多个支承部35、36设在上述前侧罩30的后表面中的与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此外,这些多个支承部35、36配置在上述前侧罩30的后表面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两侧及上下方向的两侧。即,配置在上述前侧罩30的后表面的4个部位。
[0114]在配置在上侧的支承部35、35上连接外侧连杆7的前端部,在配置在下侧的支承部36、36上连接内侧连杆6的前端部。
[0115]进而,在上侧的多个支承部35、35的相互对置的面的各自上,一体形成有向相互对置的面侧突出的突出部35b、35b。突出部35b是用来将被卡合部10安装到该支承部35上的部件,与后述的被卡合部10的贯通孔63a嵌合。
[0116]另外,突出部35b的外径被设定为比贯通孔63a的内径稍小。此外,被设定为比上述支承部35的上述对置面的缘部的直径小。
[0117]此外,在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的相互对置的面的各自上,也一体形成有向相互对置的面侧突出的突出部36b、36b。突出部36b是用来将被卡合部10安装到该支承部36上的部件,与后述的被卡合部10的贯通孔64a嵌合。
[0118]另外,突出部36b的外径被设定为比贯通孔64a的内径稍小。此外,被设定为比上述支承部36的上述对置面的缘部的直径小。
[0119]此外,在上述上侧的多个支承部35、35及上述突出部35b、35b上,在左右宽度方向上贯通而形成有连接部件S被插入的贯通孔35a。另外,该上侧的多个支承部35、35的贯通孔35a为圆孔。
[0120]另外,在上述前侧罩30的周侧面部30b的左右两侧面上,形成有位于上述上侧的多个支承部35、35的贯通孔35a、35a的延长线上的贯通孔30d、30d。
[0121]并且,连接部件S从上述前侧罩30的左右两侧面中的某一方的贯通孔30d将上述连杆7 (6)连接到上述多个支承部35、35上,而向上述多个支承部35、35及上述突出部35b、35b的贯通孔35a插入。S卩,上述连接部件S将上述连杆7 (6)和上述支承部35、35以及安装到该支承部35、35上的被卡合部10、10贯通而设置。
[0122]此外,下侧的上述多个支承部36、36及上述突出部36b、36b与上述上方的多个支承部35、35及上述突出部35b、35b相比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长尺寸。
[0123]进而,在该多个下方的支承部36、36及突出部36b、36b上,也在左右宽度方向上贯通而形成有后述的连接部件S被插入的贯通孔36a。另外,该下方的多个支承部36、36及突出部36b、36b的贯通孔36a为沿着该多个支承部36、36在上下方向上为长尺寸的长孔。
[0124]另外,在上述前侧罩30的周侧面部30b的左右两侧面上,形成有位于上述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的长孔状的贯通孔36a、36a的延长线上的贯通孔30e、30e。另外,该贯通孔30e、30e为位于上述长孔状的贯通孔36a、36a的上端部的延长线上的圆孔。
[0125]并且,连接部件S从上述前侧罩30的左右两侧面中的某一方的贯通孔30e将上述连杆6 (7)向上述多个支承部36、36连接,而向上述多个支承部36、36及上述突出部36b、36b的贯通孔36a插入。S卩,上述连接部件S将上述连杆6 (7)和上述支承部36、36以及安装在该支承部36、36上的被卡合部10、10贯通而设置。
[0126]上述加强肋37在上述前侧罩30的后表面上位于上述多个支承部36、36间的中央而设置。
[0127]此外,该加强肋37向后方突出而形成,其突出量被设定为不与设在上述多个支承部36、36上的上述连接部件S干涉的程度。
[0128]另外,设有该加强肋37的部位的上述前侧罩30的前表面侧对应于该加强肋37的突出形状形成为凹状。
[0129]此外,该加强肋37和上述连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内侧连杆6)的前端部左右排列而配置。即,为在后述的内侧连杆6的第一臂40与第二臂41之间设有该加强肋37的状态。
[0130]上述凹部38、38在上述前侧罩30的后表面上,对应于后述被卡合部10、10的前方突出部65,65的位置而形成。
[0131]此外,凹部38、38位于上述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正上方。并且,在该凹部38、38的外侧缘部上,设有与上述多个支承部36、36 —体形成的加强肋38a、38a。另外,该加强肋38a、38a与被卡合部10、10的前方突出部65、65附近对置。
[0132](X连杆机构)
上述X连杆机构中的上述内侧连杆6如图1、图3、图7?图11所示,是上端部(后端部)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下端部(前端部)配置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侧的连杆。
[0133]此外,上述外侧连杆7是上端部(前端部)配置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侧、下端部(后端部)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的连杆。
[0134]另外,这些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的前后的朝向也可以相反。进而,X连杆机构除了上述连接部件S以外是树脂制。
[0135]此外,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端部位于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左右两侧配置的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5、25间而配置。
[0136]上述外侧连杆7的下端部位于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左右两侧配置的下方的多个支承部26、26间而配置。
[0137]进而,上述内侧连杆6的下端部位于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述左右两侧配置的下方的多个支承部36、36间而配置。
[0138]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位于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述左右两侧配置的上方的多个支承部35、35间而配置。
[0139]此外,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如图7所示,在侧面观察为弯曲形状。
[0140]并且,上述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经由中央的上述交叉连接部8可旋转地连接。
[0141]另外,X连杆机构必然产生一方的连杆与另一方的连杆重合的部位。因而,上述交叉连接部8配置在在构成上述X连杆机构上必然产生的上述内侧连杆6与上述外侧连杆7重合的部位。
[0142]此外,上述交叉连接部8配置在将分别设在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连接部件S、s连结的线上、和将分别设在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连接部件S、S连结的线上。
[0143]在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中的上述交叉连接部8的部位,形成有将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贯通的圆孔。在该圆孔中插入着连接部件S。S卩,上述内侧连杆6和上述外侧连杆7能够以上述连接部件S为旋转轴相互旋转地连接。
[0144]本实施方式的内侧连杆6具备第一臂40和第二臂41。即,本实施方式的内侧连杆6由两个臂40、41构成。进而,内侧连杆6还具备设在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的端部处的多个连接部42……。
[0145]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左右对称地形成,相互隔开间隔且朝向相同的方向而配置。另外,在该第一臂40与第二臂41之间的间隙中设有上述外侧连杆7的内侧部51ο
[0146]上述第一臂40在左右两侧面上具备加强部43,上述第二臂41在左右两侧面上具备加强部44。这些加强部43、44虽然不是蜂窝构造,但为排列有多个肋的状态。
[0147]上述多个连接部42……是指为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各自的上下端部、连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方的支承部25、25及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下方的支承部36、36上、并且被该上方的支承部25、25及下方的支承部36、36支承的部分。
[0148]此外,在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的上端部侧的连接部42、42上,将该连接部42、42在左右宽度方向上贯通而形成有上述连接部件S被插入的贯通孔。另外,该贯通孔为圆孔。
[0149]另外,该贯通孔是上述连接部件S被插入的孔,所以配置于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上侧的多个支承部25、25上形成的贯通孔25a、25a的延长线上。并且,在上述上侧的支承部25、25的圆孔和上述上端部侧的连接部42、42的圆孔中插入着上述连接部件S。即,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以上述连接部件S为旋转轴,经由该连接部件S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
[0150]进而,在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的下端部侧的连接部42、42上也同样形成有贯通孔(圆孔)。
[0151]并且,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述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的长孔36a、36a和上述下端部侧的连接部42、42的圆孔中插入着连接部件S。即,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以上述连接部件S为旋转轴,经由该连接部件S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上。
[0152]此外,设在上述第一臂40与上述第二臂41的下端部侧的连接部42、42处的上述连接部件S能够沿着形成在上述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上的长孔36a、36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即,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的下端部能够对应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而沿着上述下方的支承部36、36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0153]另外,为在上述第一臂40的下端部侧的连接部42与上述第二臂41的下端部侧的连接部42之间设有上述加强肋37的状态。
[0154]本实施方式的外侧连杆7具备左右的侧壁部50、50、设在该左右的侧壁部50、50间的内侧部51、多个连接部52……和多个加强部53。并且,上述左右的侧壁部50、50、上述内侧部51、上述多个连接部52、52和上述多个加强部53……一体形成。
[0155]上述左右的侧壁部50、50是指位于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述第一臂40及上述第二臂41的外侧的部位,与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交叉,以将该第一臂40和第二臂41夹入那样的状态配置。
[0156]上述内侧部51是指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述第一臂40与上述第二臂41交叉、被上述左右的侧壁部50、50夹入的部位。
[0157]在上述内侧部51中的与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交叉的部位上,形成有这些第一臂40和第二臂41被插通的臂插通孔51a、51a。
[0158]另外,将上述臂插通孔51a、51a设定为以下大小:当将上述内侧连杆6和上述外侧连杆7折叠时,上述内侧部51和上述第一臂40及上述第二臂41不干涉。
[0159]另外,构成为,当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回到上述固定侧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