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器衬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器(stabilizer)衬套,尤其涉及一种即使在橡胶状弹性体发生疲劳老化(fatigue)时,也可确保弹性嵌合于稳定器杆时所需的过盈量的稳定器衬套。
【背景技术】
[0002]稳定器衬套由橡胶状弹性体形成为筒状,并通过外嵌于稳定器杆(stabilizerbar)来将稳定器杆弹性支撑在车身。此时,若左右两侧车轮上下反相位移,则从稳定器杆向稳定器衬套施加倾斜方向的力,从而在稳定器杆的外周面和稳定器衬套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若异物进入该间隙,则会引起由滑动性的恶化及异物引起的异音。
[0003]因此,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通过使用热固性的粘合剂来粘合稳定器杆的外周面和橡胶衬套(稳定器衬套)的内周面之间,从而抑制异物进入这些内外周面之间的技术。
[0004]但是,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由于粘合剂的涂布或乾燥会增加工时,并且导致设备大型化,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产品的成本也相应增加。针对该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密封唇从稳定器衬套的轴向端面突出,并且将该密封唇以规定的过盈量而弹性嵌合于稳定器杆的外周面,从而抑制异物进入这些内外周面之间的技术。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6-69234号公报(例如,段落0008、第3图等)
[0008]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2-197056号公报(例如,段落0018、第6图等)
【发明内容】
[000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由于其是仅通过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密封唇的弹性力来赋予弹性嵌合所需的过盈量的结构,因此若橡胶状弹性体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发生疲劳老化,则存在弹性嵌合于稳定器杆时所需的过盈量减少的问题。
[0011]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当进行使用粘合剂的粘合工艺时,通过将箍紧带卷绕于在橡胶衬套的轴向的两外侧设置的橡胶圈部并进行紧固,由此能够使橡胶衬套的内周面(尤其是轴向的两外侧)容易紧贴于稳定器杆的外周面,从而抑制粘合不良的发生。
[0012]在此,这些箍紧带和橡胶圈部为在结束粘合工艺后被分离去除的部分(专利文献2的段落0021及第4图),假设,即使尝试利用该箍紧带和橡胶圈部来抑制异物进入稳定器杆的外周面与稳定器衬套的内周面之间,由于箍紧带的内径为固定值,因此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在橡胶状弹性体(橡胶圈部)发生疲劳老化时,过盈量也会相应减少。
[0013]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橡胶状弹性体发生疲劳老化时,也能够确保弹性嵌合于稳定器杆时所需的过盈量的稳定器衬套。
[0014]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5]根据实施方式I所述的稳定器衬套,若夹子构件外嵌于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则通过该夹子构件的紧固力,向密封构件赋予弹性嵌合时所需的过盈量。其结果,密封构件的内周面紧贴于稳定器杆的外周面,从而抑制了异物进入稳定器杆的外周面和主体构件的内周面之间。
[0016]在该情况下,由于夹子构件具备通过切断夹子构件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来形成的开口部,并且由金属材料形成为具有比密封构件的外径小的内径且呈大致C字形状,因此,随着时间的经过,即使在橡胶状弹性体(密封构件)发生疲劳老化时,夹子构件会通过其自身的弹性恢复力缩径。由此,能够向密封构件继续赋予弹性嵌合于稳定器杆时所需的过盈量。
[0017]根据实施方式2所述的稳定器衬套,在实施方式I所述的稳定器衬套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密封构件具有连设部凹槽,所述连设部凹槽凹陷设置在密封构件与主体构件的连结设置部分的外周面,并且延伸设置在圆周方向上,因此能够使密封构件与主体构件的连结设置部分的厚度相应地减少该连设部凹槽的凹陷设置大小。由此,能够使密封构件独立于主体构件(即,使密封构件难以受到主体构件的影响),并且能够使密封构件容易追随稳定器杆的动作。
[0018]根据实施方式3所述的稳定器衬套,在实施方式2所述的稳定器衬套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连设部凹槽的槽底侧以截面呈圆形形状的方式形成,并且槽宽增大,因此通过应力松弛效果来减少了应力集中,从而能够抑制在连设部凹槽的槽底侧发生龟裂。
[0019]根据实施方式4所述的稳定器衬套,在实施方式I所述的稳定器衬套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密封构件具有被外嵌凹槽,所述被外嵌凹槽凹陷设置在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并沿圆周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夹子构件外嵌于所述被外嵌凹槽,因此能够通过被外嵌凹槽的内壁来限制夹子构件的位移,从而抑制脱落的情况。
[0020]尤其是,在本发明中,若夹子构件外嵌于被外嵌凹槽,则通过夹子构件的紧固力,被外嵌凹槽的内壁倒向内侧(被折入),因此,不仅限制朝向夹子构件轴向的位移,还通过倒向内侧的内壁来能够限制朝向夹子构件径向外侧的位移。
[0021]根据实施方式5所述的稳定器衬套,在实施方式4所述的稳定器衬套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密封构件的被外嵌凹槽以被外嵌凹槽内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因此通过夹子构件外嵌于被外嵌凹槽并施加紧固力,由此使被外嵌凹槽的内壁进一步倒向内侧,从而能够确保与夹子构件的重叠量。其结果,可进一步确切地限制夹子构件朝向径向外侧的位移。
[0022]根据实施方式6所述的稳定器衬套,在实施方式5所述的稳定器衬套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从被外嵌凹槽的内壁朝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顶端,在夹子构件的紧固力未起到作用的状态下,与夹子构件具有重叠量,因此,能够确保从被外嵌凹槽的内壁朝内侧突出的突出顶端和夹子构件的重叠量。其结果,能够进一步确切地限制夹子构件朝向径向外侧的位移。
[0023]根据实施方式7所述的稳定器衬套,在实施方式4所述的稳定器衬套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密封构件的被外嵌凹槽的内壁具有突出内壁,所述突出内壁是将包括与切开部相差180度相位的位置的规定范围部分地朝向内侧突出而形成的,因此,在使夹子构件外嵌于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当打开主体构件及密封构件的切开部和夹子构件的开口部,并且使主体构件及密封构件外嵌于稳定器杆时,通过突出内壁来限制夹子构件向开口部(切开部)的相反侧弹出,从而能够抑制其脱落。
[0024]另一方面,突出内壁在规定范围内部分地形成。由此,与突出内壁在整个圆周上形成的情况相比,抑制了将夹子构件外嵌于密封构件的被外嵌凹槽的操作受到突出内壁的阻碍的情况,从而能够提高其操作性。
[0025]根据实施方式8所述的稳定器衬套,在实施方式4所述的稳定器衬套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密封构件的被外嵌凹槽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将夹子构件的开口部定位在与密封构件的切开部相同相位的位置,因此,在夹子构件外嵌于密封构件的被外嵌凹槽的状态下,能够使密封构件的切开部和夹子构件的开口部的相位一致。
[0026]由此,当打开主体构件及密封构件的切开部和夹子构件的开口部,并且使主体构件及密封构件外嵌于稳定器杆时,无需使夹子构件的开口部的位置与切开部对准,因此能够相应地提高操作性。
[0027]另外,在安装到车辆的使用状态下,通过定位部与夹子构件的开口部卡合,能够限制夹子构件在圆周方向上旋转。即,由于能够使夹子构件的开口部的圆周方向位置,维持在来自稳定器杆的倾斜方向的力难以起到作用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夹子构件的开口部被从稳定器杆施加的倾斜方向的力打开,由此夹子构件从密封构件脱落的情况。
[0028]根据实施方式9所述的稳定器衬套,在实施方式8所述的稳定器衬套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夹子构件具有一对弯曲部,所述弯曲部通过将开口部朝向径向外侧弯曲来形成,并且定位部从被外嵌凹槽的底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设置,并且其尺寸设定成比与弯曲部相对置的间隔更小的尺寸,因此,当打开稳定器衬套的切开部时,以及在稳定器衬套安装到车辆的使用状态下,夹子构件在圆周方向上发生位移时,能够使弯曲部的平坦面抵接于定位部。由此,当夹子构件在圆周方向上位移时,能够确保弯曲部与定位部抵接的面积,因此,能够分散作用于定位部的来自夹子构件的应力。由此,抑制了应力集中在定位部的一部分的情况,从而能够抑制在定位部发生龟裂。
[0029]根据实施方式10所述的稳定器衬套,在实施方式9所述的稳定器衬套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在定位部和夹子构件的弯曲部的相对置的空间形成间隙,因此能够确保夹子构件朝向紧固方向发生变形时的变形量。由此,能够使夹子构件容易朝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