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战一体化宿营运兵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1787阅读:925来源:国知局
平战一体化宿营运兵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战一体化宿营运兵车。
【背景技术】
[0002]以野外作战部队即野战部队为例,担负着诸如野外训练、野外试射各种武器乃至战时野外作战任务;以武警部队为例,担负着对诸如火灾、水灾、灾区的灾后救援以及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维稳之类的任务;以科考部门为例,担负着对诸如地形地貌、山脉、海洋乃至冰j 11之类的勘察勘探任务,等等。
[0003]为了给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部队战士和科考队员等提供相对舒适、安全的临时宿营环境,具有宿营功能的车辆颇受青睐。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相应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授权公告号CN2407981Y推荐的“运兵宿营车”,该专利方案以载重车辆为基础,将车箱一侧的侧板(专利称主侧板)通过铰链与车箱底板连接并且同时用铰链与另一侧的侧板(专利称后侧板)连接,在该一侧以及另一侧的侧板即在主、副侧板的相背一侧的下方各焊接T形槽卡座,进而在副侧板的外侧上方设置用于固定帐篷立杆的篷杆安装座(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2页第2段)。该专利相对于先有技术如CN1057030A及CN1169928A而言具有结构简单的长处,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结构丧失了坐乘功能(无座椅),因而部队只能以站姿或席地而坐的方式坐于车箱底板上,增加战士的劳累与困顿;其二,由于在车辆抵达驻地并宿营时需要搭建篷布,因而操作麻烦并且效率低;其三,由于只能以车箱底板作为床铺,因而得以宿营的人数受到限制;其四,由于其属于敞篷车范畴,因而封闭效果差,部队在随车远途跋涉过程中易受风雨雪之类的侵袭;其五,如果将车箱作为与主车连接的挂车,那么一方面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影响行进速度,再一方面安全性有失可靠。
[0004]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044500A介绍有“软篷防弹运兵宿营车”,该专利申请方案在宿营时虽然能以可折展的座椅作为床铺,但是由于需将座椅靠背向车箱的箱腔外翻转至趋于水平的状态,因而表现为露天宿营,并且该专利申请方案的宿营人数受到较大的限制(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6至0022段)。
[0005]如业界所知,不论是普通的客车还是特种车辆,依据不同的用途对其底盘的长度和整车的高度等均受相应的设计规范的约束,否则会影响安全性。也就是说通常不允许随心所欲地增大车辆底盘的长度和整车的高度。于是在受到设计规范制约的车辆的车厢高度、车厢长度及底盘长度与尽可能满足较多人员宿营之间产生了矛盾,以目前见诸的底盘长度为12m并且整车高度为4m的封闭式车厢的车辆为例(车厢的长度仅为9.6m),如果凭借可翻转的座椅,那么在驻地宿营时仅能供十来个人躺卧。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增加一次运兵时投用的车辆数量,但是既带来资源浪费又造成对兵员管理(例如向战士下达任务、贯彻精神等等)的影响。
[0006]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与设计,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乘坐与宿营功能兼备而藉以满足战士在驻地随车宿营的要求、有利于充分利用车厢的有限空间而藉以显著增加宿营人数、有益于保障车厢与外界的封闭性而藉以体现优异的宿营环境、有便于显著减少车辆的投用数量并且方便地对随车战士管理而藉以节约车辆资源并且及时向随车战士下达各类任务和/或临时贯彻相关精神的平战一体化宿营运兵车。
[0008]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平战一体化宿营运兵车,包括一行走底盘;一用于牵引所述行走底盘行进的并且与行走底盘连接的车头;一车厢,该车厢设置在所述的行走底盘上,在该车厢的车厢腔内并且位于车厢腔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各以间隔状态设置有座椅,该座椅的座椅靠背通过角度调节器与座椅铰接,并且当座椅靠背通过所述角度调节器调节至水平状态时,该座椅靠背配合所述座椅演变为宿营椅铺,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在宿营时用于增加所述车厢的车厢腔高度的车厢浮动顶棚和一用于驱动车厢浮动顶棚向上或向下位移的浮动顶棚驱动机构,车厢浮动顶棚对应于车厢的顶部并且与车厢相配合,浮动顶棚驱动机构设置在车厢浮动顶棚上并且与所述车厢活动连接;在所述车厢腔内并且以腾空于所述座椅的上方的状态设置有一中层宿营机构,而在对应于该中层宿营机构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一顶层宿营机构,其中:当由所述浮动顶棚驱动机构驱使所述车厢浮动顶棚下行并且下行至与所述车厢的车厢厢体相闭合的状态时,构成于顶层宿营机构与车厢浮动顶棚之间的宿营空间消失,而当由所述浮动顶棚驱动机构驱使所述车厢浮动顶棚上行时,所述顶层宿营机构与车厢浮动顶棚之间的宿营空间建立。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车厢的车厢腔内并且位于车厢腔的左端隔设有一洗手间,而在车厢腔的右端配设有一饮水机,并且在车厢的右端配设有一后厢门,而在车厢的前侧和/或后侧配设有侧厢门。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车厢的前侧和后侧的上部以间隔状态设置有车厢窗。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车厢浮动顶棚朝向所述车厢的车厢腔的一侧具有一浮动顶棚框架,所述的浮动顶棚驱动机构设置在浮动顶棚框架上,该浮动顶棚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箱、换向主传动齿轮箱、第一、第二中间传动齿轮箱、第一、第二、第三螺杆和第四螺杆,电机与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连同电机支承在所述浮动顶棚框架上,该减速箱的减速箱输出轴与换向主传动齿轮箱传动连接,换向主传动齿轮箱固定在浮动顶棚框架上,该换向主传动齿轮箱具有一第一输出轴和一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与第一中间传动齿轮箱传动连接,第二输出轴与第二中间传动齿轮箱传动连接,换向主传动齿轮箱、第一中间传动齿轮箱以及第二中间主传动齿轮箱三者彼此对应,并且位于浮动顶棚框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其中:第一中间传动齿轮箱在对应于换向主传动齿轮箱的前侧的位置与浮动顶棚框架固定,该第一中间传动齿轮箱的第一中间传动齿轮箱输出轴与第一换向齿轮箱传动连接,而该第一换向齿轮箱固定在浮动顶棚框架的前侧左端,第一中间传动齿轮箱的第二中间传动齿轮箱输出轴与第二换向齿轮箱传动连接,而该第二换向齿轮箱固定在浮动顶棚框架的前侧右端,第二中间传动齿轮箱在对应于换向主传动齿轮箱的后侧的位置与浮动顶棚框架固定,该第二中间传动齿轮箱的第一齿轮箱输出轴与第三换向齿轮箱传动连接,而该第三换向齿轮箱固定在浮动顶棚框架的后侧左端,第二中间传动齿轮箱的第二齿轮箱输出轴与第四换向齿轮箱传动连接,而该第四换向齿轮箱固定在浮动顶棚框架的后侧右端,第一螺杆的上端与第一换向齿轮箱传动连接,中部转动地支承在浮动顶棚框架上,下端与所述车厢的顶部转动配合,第二螺杆的上端与第三换向齿轮箱传动连接,中部转动地支承在浮动顶棚框架上,下端与车厢的顶部转动配合,第三螺杆的上端与第二换向齿轮箱传动连接,中部转动地支承在浮动顶棚框架上,下端与车厢的顶部转动配合,第四螺杆的上端与第四换向齿轮箱传动连接,中部转动地支承在浮动顶棚框架上,下端与车厢的顶部转动配合。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浮动顶棚框架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螺杆和第四螺杆的高度方向的中部的位置各设置有一螺杆轴承座,在螺杆轴承座上配设有一螺杆轴承,第一、第二、第三螺杆和第四螺杆的中部与螺杆轴承相配合;在所述的车厢的顶部并且同样在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螺杆和第四螺杆的位置各固定有一螺套,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螺杆和第四螺杆的下端构成有螺杆螺纹,该螺杆螺纹与螺套的螺套内螺纹相配合。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层宿营机构包括中层铺位支承架、中层前铺位、中层后铺位和中层中间铺位,中层铺位支承架与车厢的车厢腔固定,中层前铺位和中层后铺位在分别对应于所述两侧的座椅的上方的位置与中层铺位支承架连接,该中层前、后铺位的位置相互对应,中层中间铺位在位于中层前、后铺位之间的位置铰接在中层铺位支承架上,并且相邻中层中间铺位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爬铺梯子让位腔,所述的顶层宿营机构同时对应于所述中层前、后铺位以及中层中间铺位的上方。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顶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