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夜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65648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行车记录仪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对于不熟练的驾驶员,行车记录仪还可以用做停车监控设备;对于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持续摄像,能够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于汽车的“黑匣子”。
[0003]而能够在夜间进行拍摄录像的行车记录仪即车载夜视系统,则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技术,辅助驾驶者在黑夜中看清道路,提高驾驶员的可视范围,减少行车事故发生,增强主动安全的汽车电子摄像系统。同时,车载夜视系统带有行车记录功能,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
[0004]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各种各样汽车产品也越来越多。现在市场上的行车记录仪、车载夜视系统等汽车摄像产品主要通过吸盘或者双面胶固定在车内前挡风玻璃的任意位置,这种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使用灵活。但是这样的安装方式和设备形式,对于行车记录仪或车载夜视系统的摄像头组件而言,定位不准确,还会因为粘贴在挡风玻璃上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并且有粘贴不牢固的缺陷,进而影响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夜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行车记录仪和车载夜视装置存在的安装固定不牢靠、影响驾驶员视线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夜视装置,包括摄像头组件、电路板组件、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从上往下分别包括顶板和第一侧围板,所述下壳从上往下分别包括第二侧围板和底板;所述第一侧围板与所述第二侧围板连接,使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形成一个内部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安装通孔,用于固定连接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摄像通孔,所述摄像头组件能够通过所述摄像通孔进行摄像;正对于所述摄像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通孔;车内后视镜的支架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安装于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围板围在所述第二侧围板的内侧,相互贴合地拼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将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相互围绕地贴合连接,使得整个上壳和下壳组装而成的壳体连接牢固,且相互的错位或者误差较小;其中,第一侧围板围在第二侧围板的内侧,能够形成整个壳体从下往上的包裹结构,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和美观效果。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围板的外侧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二侧围板的内侧对应于所述插槽的位置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插齿。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插槽和插齿的拼合安装方式,便于快速地安装和拆卸;并且,由于相互贴合拼接的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之间缝隙很小,使得整个壳体的结构紧凑、能够抵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位移。
[0010]或者,所述第一侧围板围在所述第二侧围板的外侧,相互贴合地拼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将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相互围绕地贴合连接,使得整个上壳和下壳组装而成的壳体连接牢固,且相互的错位或者误差较小。其中,第一侧围板围在第二侧围板的外侧,能够形成整个壳体从上往下的包裹结构,方便了第一侧围板的安装和拆卸。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围板的内侧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二侧围板的外侧对应于所述插槽的位置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插齿。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插槽和插齿的拼合安装方式,便于快速地安装和拆卸;并且,由于相互贴合拼接的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之间缝隙很小,使得整个壳体的结构紧凑、能够抵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位移。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围板的内侧设置有筋板,用来插接于位于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的插槽。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整个车载夜视系统主要通过位于顶板上的安装通孔来固定安装,连接方式比较单一,而利用设置在第一侧围板内侧的筋板,能够与安装底座的插槽配合使用,加强车载夜视系统的安装稳定性。
[0013]进一步,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上壳。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摄像头组件和电路板组件固定连接,能够使得两者形成一体结构,减少碰撞、挤压的可能;而将摄像头组件和电路板组件的结合体统一与上壳连接,则能够将摄像头组件和电路板组件的重力直接传递到汽车挡风玻璃的安装底座,使得整个安装结构简单直接。
[0014]进一步,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散热通孔。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散热通孔不仅能够起到对摄像头组件的散热作用,还能够提高电路板组件中信号传输组件的信号传输强度;同时,也方便了抓取壳体操作安装。
[0015]优选地,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底板主要用于承载摄像头组件和电路板组件的结合体,应当尽量水平布置;而汽车前挡风玻璃正常的情况下均与水平面倾斜,故顶板相对于底板倾斜设置。
[0016]进一步,所述摄像通孔的内径上设置有橡胶保护圈。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摄像头组件通过摄像通孔对汽车前方的视野进行拍摄,与摄像通孔接触并要求安装平稳;同时摄像头组件属于较为精密的部件,在摄像通孔的内径上设置橡胶保护圈,能够缓冲摄像头组件受到的震动和撞击,起到保护作用。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壳设置有安装通孔,下壳设置有摄像通孔和连接通孔,车载夜视装置利用上壳和下壳将车内后视镜的支架包裹于壳体的内腔中,并一体固定于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在保证车载夜视装置牢固安装的同时,避免了对驾驶者的视线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爆炸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上壳的后视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上壳的俯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上壳的左视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下壳的正视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下壳的俯视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正视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上壳;2-下壳;101-顶板;
[0028]102-第一侧围板;201-第二侧围板;202-底板;
[0029]3-安装通孔; 4-摄像通孔; 5-连接通孔;
[0030]6-散热通孔;7-插槽;8-插齿;
[0031]9_筋板;10-橡胶保护圈;11-摄像头组件;
[0032]12-电路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夜视装置,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上壳的后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上壳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上壳的左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下壳的正视图;图6为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下壳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正视图。如图1所示,车载夜视装置主要结构包括摄像头组件11、电路板组件12、上壳1和下壳2。其中,上壳1从上往下分别为顶板101和第一侧围板102,下壳2从上往下分别为第二侧围板201和底板202。第一侧围板102与第二侧围板201连接,使上壳1和下壳2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内部空腔的壳体。顶板101上设置有安装通孔3,车载夜视装置通过安装通孔3与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固定连接。摄像头组件11与电路板组件12均安装在壳体的内腔。在壳体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摄像通孔4,摄像头组件11能够通过摄像通孔4进行摄像。正对于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