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汽车副仪表板及汽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7464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4]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滑动到开启位置的状态示意图(拆掉第一支撑板后)。
[003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36]1、第一侧支撑板;11、第一锁孔;12、第一导向面;2、第二侧支撑板;21、第二锁孔;
22、第二导向面;3、第一滑移门;31、角板;32、导向杆;33、第一外饰板;34、第一内板;4、第二滑移门;41、中空安装管;42、导向柱;43、弹簧限位台;44、滑动套筒限位台;45、第二外饰板;46、第二内板;51、52、53、滑动轴承;521、基座;522、连接管;523、滚珠;524、弹簧;525、滚珠孔;6、滑动套筒;7、外侧止挡条;8、内侧止位条;10、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1、前直线段;102、弧形过渡段;103、后直线段;20、第二滑移门主轨道;30、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1、第一弧形段;302、第二弧形段;40、第一滑移门副轨道;50、解锁按钮;501、第一斜面;60、转接件;601、第二斜面;70、锁模块;701、壳体;702、解锁凸块;703、第一齿圈;7031、第一连接柱;704、第二齿圈;7041、第二连接柱;705、扭转弹簧;706、第一齿条;707、第二齿条;80、第一侧锁杆;801、第一长孔;802、第三斜面;90、第二侧锁杆;901、第二长孔;902、第四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8]本文中,如无其它特殊说明,前、后、左、右、外侧及内侧的方位定义参见图1及图2。
[0039]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包括第一侧支撑板1、第二侧支撑板2、第一滑移门3及第二滑移门4,所述第一侧支撑板I及第二侧支撑板2相对间隔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储物空间,所述第一滑移门3及第二滑移门4具有遮盖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的关闭位置(如图3所示的位置)及打开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的开启位置(如图11所示的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滑移门3与第二滑移门4在所述关闭位置时并排设置在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处。
[0040]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第一滑移门3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支撑板I及第二侧支撑板2由所述关闭位置滑动到所述开启位置,所述第二滑移门能够在所述第一滑移门3的推动下由所述关闭位置滑动到所述开启位置。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滑移门4在所述开启位置时处于所述第一滑移门3的内侧。
[0041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侧支撑板2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同样的,第一侧支撑板I的内侧壁上对称地设置有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及一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第一侧支撑板I的内侧壁上的第一滑移门主轨道、第二滑移门主轨道及一第二滑移门副轨道图中未标示,第一侧支撑板I内壁上的第一滑移门主轨道、第二滑移门主轨道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与第二侧支撑板2的内侧壁上的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呈左右对称设置。
[0042]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滑移门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滑移门副轨道40。图中只示出了一侧的第一滑移门副轨道40,另一内侧的第一滑移门副轨道相对于该侧的第一滑移门副轨道40呈左右对称设置。
[0043]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滑移门3两侧设置有作为第一主滑移部件的四个滑动轴承51,在图10中仅示出了一侧的两个滑动轴承51,另一侧的两个滑动轴承与图3中示出的两个滑动轴承51呈左右对称设置。此处的四个滑动轴承51能够在第一支撑板I及第二支撑板2上的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内滑动。
[0044]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滑移门3的外侧边缘延伸形成一对角板31,所述一对角板31的外侧端设置有作为第一副滑移部件的两个导向杆32。两个导向杆32呈左右对称,并相向突出。两个导向杆32能够在第二滑移门4上的所述第一滑移门副轨道40内滑动。
[0045]如图6及图10所示,所述第二滑移门4两侧设置有作为第二主滑移部件的滑动轴承52及作为第二副滑移部件的滑动轴承53,在图10中,仅示出了一侧的一个滑动轴承52及一个滑动轴承53,另一侧的滑动轴承及滑动轴承与图10中示出的滑动轴承52及一个滑动轴承53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滑动轴承52能够在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内滑动,所述滑动轴承53能够在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内滑动。
[004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移门3能够借助所述第一主滑移部件(滑动轴承51)沿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由图10所示的关闭位置滑动到图12所示的开启位置,并借助所述第一副滑动部件(导向杆32)在所述第一滑移门副轨道40中滑动推动所述第二滑移门4,所述第二滑移门4在所述第一副滑动部件(导向杆32)的推动下借助所述第二主滑移部件(滑动轴承52)及第二副滑移部件(滑动轴承53)沿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所限定的轨迹由图10所示的关闭位置滑动到图12所示的开启位置。
[0047]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沿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边缘由所述第一支撑板I及第二支撑板2的前侧向后侧延伸,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位于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的内侧,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由所述第一支撑板I及第二支撑板2的前侧向后侧延伸的同时由所述第一支撑板I及第二支撑板2的外侧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的起始位置靠近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的内侧,其终点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板I及第二支撑板2的内侧边缘邻接。
[0048]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直线段101、弧形过渡段102及后直线段103,所述弧形过渡段102向所述第一支撑板I及第二支撑板2的外侧拱出。弧形过渡段102可以是圆弧形、椭圆弧形及其它形状。
[0049]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为朝向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拱出的弧形轨道,所述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拱出的第一弧形段301及背离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拱出的第二弧形段302,所述第一弧形段301与第二弧形段302平滑过渡。第一滑移门主轨道10可以是圆弧形、椭圆弧形及其它形状。同样,第一弧形段301与第二弧形段302也可以是圆弧形、椭圆弧形及其它形状。
[0050]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滑移门副轨道的第二弧形段302与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大致平行。这样,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与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的前半程大致平行走向,后半程第二滑移门副轨道30弧线往后收,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弧线往外扩,这样在第二滑移门滑移的后半程,第二滑移门主轨道20及第二滑移副主轨道30对第二滑移门的作用力方向相反,有助于缓冲滑移过程中第二滑移门受到的力(特别是副仪表板整体竖直放置的情况下)。
[0051]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滑动轴承52包括基座521、连接管522、滚珠523及弹簧524,所述连接管522设置在所述基座521的顶面上,所述滚珠523设置在所述基座521上开设的滚珠孔525中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