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扭力梁式轴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9126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双扭力梁式轴衬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扭力梁式轴衬套,更详细地讲,涉及一种提高适用了塑料外管的双扭力梁式轴衬套的压入性的双扭力梁式轴衬套。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讲,车辆用双扭力梁式轴(CTBA,Coupled Tors1n Beam Axle)类型的悬架装置是安装在车辆的后轮轮毂之间,用于在车辆的转弯和刹车时提高调整稳定性和乘车感的部分。
[0003]如图1所示,这种双扭力梁式轴类型的悬架装置设置有扭力梁(Tors1n beam) 100和扭力杆(Tors1n bar)(未图示),所述扭力梁100的两端上固定有纵臂(trailing arm)120,在该纵臂120的一侧上安装有用于安装轮胎和轮毂的车轮架110。
[0004]所述各纵臂120的一侧和前端构成有用于连接车体的副车架(未图示)的减震器130和衬套支架140,在所述衬套支架140上设置有双扭力梁式轴衬套(Bush for coupledtors1n beam axle,150),并且在所述各纵臂120与车体之间通过弹簧座160而设置有弹簧170。
[0005]在此,所述双扭力梁式轴衬套150包括圆筒形的外管151、配置在所述外管151的内侧的内管153及设置在所述外管151与内管153之间的橡胶155。
[0006]此时,在所述外管151的一端部上形成有凸缘部152,因此被压入到衬套支架140后得到支撑。
[0007]此外,所述外管151由塑料构成,并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矩形孔157。
[0008]这种所述外管151的孔157能够易于将所述双扭力梁式轴衬套150压入到衬套支架140 中。
[0009]然而,如上所述,在将以往的双扭力梁式轴衬套150压入到所述衬套支架140中时,存在在形成于外管151—侧的矩形孔157的角部上出现裂痕的问题,从而还存在引起外管151变形的问题。
[0010]在所述【背景技术】中记载的内容是为了增进对本实用新型背景的理解而记载的,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非以往技术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扭力梁式轴衬套,该双扭力梁式轴衬套能够防止在压入到衬套支架中时在外管的孔周边产生的裂纹。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提供一种双扭力梁式轴衬套,其被压入到在双扭力梁式轴悬架装置的两侧纵臂的前端上形成的衬套支架中,所述双扭力梁式轴衬套包括:
[0013]外管,其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孔;
[0014]内管,其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部,具有膨胀凸出结构;及
[0015]衬套橡胶,其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周面与内管的外周面之间,
[0016]所述孔由斜边及彼此平行的两个垂直边构成,所述斜边与所述垂直边连接,并且相对于与所述外管的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张开规定角度。
[0017]在所述孔的至少一个边角上形成有切口槽。
[0018]所述切口槽形成在位于与所述外管的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垂直边和形成在所述垂直边的两侧的斜边之间的边角上。
[0019]所述外管在所述孔的各边角部上形成有切口槽。
[0020]所述切口槽在所述边角上形成为圆形槽。
[0021]所述外管形成有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在与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端部上的凸缘与外周面之间构成倾斜面,用于压接到所述衬套支架。
[0022]所述孔构成为与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侧的垂直边比所述外管的压入方向侧的垂直边更长的梯形。
[0023]所述外管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凸起。
[0024]所述衬套橡胶在被压入到所述衬套支架中的状态下,保持外周面中央部的规定区间通过所述孔与所述衬套支架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
[0025]所述衬套橡胶在通过所述外管孔与所述衬套支架的内周面接触的中央部的规定区间的两侧上形成有用于吸收所述衬套橡胶的变形的变形槽。
[0026]所述外管由塑料构成。
[0027]所述内管由铝构成。
[0028]所述孔相对于所述衬套支架在所述外管的压入方向上构成垂直。
[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双扭力梁式轴衬套的外管上采用梯形孔,因此具有在被压入到衬套支架中时引导其顺利地变形的效果。
[0030]此外,在形成于所述外管的孔的角部上采用切口结构,因此具有在压入到衬套支架时分散外管负荷集中的效果。
[0031]对于除此之外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获得或预测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直接或暗示地公开。即,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预测到的各种效果,将在后述的详细的说明中公开。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表示采用以往的双扭力梁式轴衬套的立体图。
[0033]图2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双扭力梁式轴衬套的立体图。
[0034]图3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双扭力梁式轴衬套的立体图。
[0035]图4为放大图3的A部分的放大图。
[0036]图5为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双扭力梁式轴衬套压入到衬套支架中的分解剖视图。
[0037]图6为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双扭力梁式轴衬套压入到衬套支架中的组装剖视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0...双扭力梁式轴衬套11...外管
[0040]13...内管15...衬套橡胶
[0041 ]16...凸起17...孔
[0042]17a...垂直边17b...斜边
[0043]19...切口槽20...凸出部
[0044]30...倾斜部31...止挡部
[0045]33...凸缘35...压接部
[0046]37...变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48]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的说明,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
[0049]此外,图中表示的各结构的大小及厚度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随意表示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必须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内容,此外,为了清楚地表示各种部分及区域,放大示出了厚度。
[0050]图2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双扭力梁式轴衬套的分解立体图。
[0051 ]参照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双扭力梁式轴衬套10所被压入的双扭力梁式轴类型悬架装置简单地进行说明如下:沿车宽方向设置有扭力梁,在所述扭力梁的两端上分别固定有纵臂,该纵臂构成有用于安装双扭力梁式轴衬套10的衬套支架。
[0052]被压入到这种双扭力梁式轴悬架装置的衬套支架中的双扭力梁式轴衬套10由外管11、内管13及衬套橡胶15构成。
[0053]首先,所述外管11可由塑料材质构成。
[0054]由所述塑料材质构成的所述外管11能够提高形状的自由度,从而提高轴向特性,以提尚车辆的横向刚性。
[0055]S卩,所述塑料材质轻的同时易于变形,因此能够降低车辆的重量,并且能够提高车辆的横向刚性,以改善操作性能。
[0056]此外,所述外管11构成为圆筒状,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孔17。
[0057]在此,所述孔17在所述外管11的外周面上可形成为彼此相对且对称。
[0058]对于这种孔17,举例说明为在所述外管1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两个,但并不必须局限于此。
[0059]对所述孔17进一步详细说明如下。所述孔17由垂直边17a和斜边17b来构成。
[0060]所述垂直边17a形成为与压入方向垂直,由彼此平行相对的两个边来构成。
[0061]此外,所述斜边17b形成为朝向与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以规定角度张开。
[0062]这种斜边17b连接在两个所述垂直边17a之间,以形成所述孔17。
[0063]S卩,通过所述垂直边17a和斜边17b的连接,所述孔17可形成为与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侧的垂直边17b比压入方向侧的垂直边17a更长的梯形,这是为了在将所述双扭力梁式轴衬套10压入到衬套支架中时,能够引导其顺利地变形,从而易于压入。
[0064]但是,虽然所述孔17可以形成为梯形,但并不必须局限于此,只要具有如上所述效果的形状均能采用。
[0065]此外,在所述孔17的至少一个边角上形成有切口槽19。
[0066]在此,形成于至少一个边角上的切口槽19可形成在位于与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垂直边17a和形成在所述垂直边17a的两侧上的斜边17b之间的边角上。
[0067]S卩,所述切口槽19可形成在,在所述孔17上形成的四个边角中的、形成在与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侧的各边角上。
[0068]之所以如上所述那样形成切口槽19,是为了在将所述双扭力梁式轴衬套10压入衬套支架中时,分散对所述外管11作用的负荷。
[0069]这种切口槽19可构成为圆形。
[007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对于所述切口槽19举例说明为构成圆形,但并不必须局限于此,只要具有如上所述效果的形状均能采用。
[0071]另外,所述内管13形成在所述外管11的内部。
[0072]所述内管13包括凸出部20,该凸出部20在所述内管13的一侧沿周向朝外凸出形成,所述凸出部20具有内部膨胀凸出的结构。
[0073]这种内管13可由铝材质构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