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上的弹性囊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27344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上的弹性囊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囊体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车辆上的弹性囊体装置。
二、【背景技术】
[0002]在车辆中需要在行驶系统和车架之间安装具有支撑、缓冲、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的弹性囊体装置,同时弹性囊体装置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和高度可调,替代了板簧悬架系统,因此用于车辆上的弹性囊体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车辆部件,在现有的用于车辆上的弹性囊体装置中,还都是从囊体的一端进入高压气体,从而在囊体充气过程中,会产生晃动,降低了车辆的稳定性能,同时还没有一种装置一种装置对囊体进行支撑,影响了囊体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能。
三、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上的弹性囊体装置,因此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包含有下底座和上底座及皮囊体的弹性囊体装置本体、设置为与下底座联接并且具有气体通道的下托盘、设置为与上底座联接并且具有气体通道的上托盘,上托盘和下托盘的接触面设置在皮囊体的中间部位。
[0005]由于设计了弹性囊体装置本体、上托盘和下托盘,高压气体从上托盘和下托盘的接触面向外喷出,从而把皮囊体鼓起,不再直接从囊体的一端进入高压气体,由于从皮囊体的中间部位释放高压气体,因此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能。
[0006]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高压气体释放部位设置在皮囊体的中间部位的方式把上托盘和下托盘与弹性囊体装置本体联接。
[0007]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转动杆1、转动II和吸盘,在底座I和上底座之间设置有皮囊体并且皮囊体的上下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底座I和上底座联接,在上底座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上托盘并且在下底座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下托盘,在上托盘和下托盘上设置有与高压气体源连通的气体通道并且在上托盘和下托盘的边缘部设置有转动杆I和转动II,转动杆I和转动II设置为呈X字分布并且转动杆I和转动II的两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上托盘和下托盘铰接式联接,在转动杆I和转动II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吸盘并且吸盘设置为与皮囊体的内侧壁接触式联接。
[0008]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底座I和上底座设置为圆盘体并且在下底座和上底座上设置有气体通道。
[000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上托盘和下托盘设置为喇叭状体并且在上托盘和下托盘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气体通道。
[0010]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转动杆I的一端端面部和转动II的一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上托盘铰接式联接并且转动杆I的另一端端面部和转动II的另一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下托盘铰接式联接,两个相互联接的转动杆I和转动II设置为沿上托盘和下托盘的周边分布。
[001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吸盘设置为具有内腔体圆球的侧面的部。
[001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皮囊体设置为具有内腔体圆球的中间的部。
[001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下下底座的中心线、上底座的中心线、上托盘的中心线、下托盘的中心线和皮囊体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竖向直线上并且吸盘的中心线设置为沿皮囊体的径向线分布,上托盘的下端端面部和下托盘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对称分布在皮囊体的横向中心线的两侧。
[0014]在本技术方案中,高压气体释放部位设置在皮囊体的中间部位的弹性囊体装置本体、上托盘和下托盘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车辆上的弹性囊体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四、【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不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下底座1、上底座2、上托盘3、下托盘4、转动杆I 5、转动II 6、吸盘7和皮囊体8。
[0019]在底座I和上底座2之间设置有皮囊体8并且皮囊体8的上下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底座I和上底座2联接,在上底座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上托盘3并且在下底座I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下托盘4,在上托盘3和下托盘4上设置有与高压气体源连通的气体通道并且在上托盘3和下托盘4的边缘部设置有转动杆I 5和转动II 6,转动杆I 5和转动II 6设置为呈X字分布并且转动杆I 5和转动II 6的两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上托盘3和下托盘4铰接式联接,在转动杆I 5和转动II 6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吸盘7并且吸盘7设置为与皮囊体8的内侧壁接触式联接。
[0020]在本实施例中,下底座I和上底座2设置为圆盘体并且在下底座I和上底座2上设置有气体通道。
[0021]在本实施例中,上托盘3和下托盘4设置为喇叭状体并且在上托盘3和下托盘4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气体通道。
[0022]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I5的一端端面部和转动II 6的一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上托盘3铰接式联接并且转动杆I 5的另一端端面部和转动II 6的另一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下托盘4铰接式联接,两个相互联接的转动杆I 5和转动II 6设置为沿上托盘3和下托盘4的周边分布O
[0023]在本实施例中,吸盘7设置为具有内腔体圆球的侧面的部。
[0024]在本实施例中,皮囊体8设置为具有内腔体圆球的中间的部。
[0025]在本实施例中,下底座I的中心线、上底座2的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