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运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130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货运动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运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货物装载器件如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各地货物装载器件码头和集散中心均面临吞吐量急剧增长的压力;我国大陆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货物装载器件吞吐量的年递增率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

此外,为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船公司采用越来越大的货物装载器件船舶,在一个港口装卸的货物装载器件量增加,与此同时,却要求船舶在港时间保持不变,货物装载器件码头为增强竞争力,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果采用通常的方法达到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的目标,则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以保证码头前沿设备的作业效率能够充分发挥,因此,需要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货运动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货运动车,所述货运动车包括:构架、至少两个走行轮、至少两个导向轮、走行驱动装置、车架和弹性件;

所述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构架上,并可在轨道梁的上表面转动;

所述至少两个导向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构架上,分别与所述在轨道梁的走行轨上的两侧表面接触;

所述走行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构架上,与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连接,驱动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转动;

所述弹性件固定于所述构架上;

所述车架设置于所述弹性件上。

优选地,所述货运动车还包括至少两个稳定轮,所述至少两个稳定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构架,分别与所述在轨道梁的走行轨的两侧表面接触并转动。

优选地,所述货运动车还包括牵引梁,所述牵引梁一端固定于所述构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

优选地,所述牵引梁的长度大于所述构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距离。

优选地,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锁头组和第二锁头组,所述第二锁头组位于第一锁头组的外侧,所述第二锁头组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锁头组。

优选地,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两凸梁,所述第二锁头组设置于所述两凸梁上。

优选地,所述货运动车还包括两安全轮,所述两安全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构架上,并分别位于货运动车的运行方向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货运动车的运行方向两端还设置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的相对两端。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的货运动车通过车架承载货物装载器件,通过走行轮在走行轨上移动,带动货运动车在所述轨道梁上运行,对货物装载器件进行运输,从而无需采用更多的车辆对货物装载器件进行转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货运动车置于轨道梁上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除车架外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货运动车的车架侧视图;

图4和图5为申请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运输系统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货运动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的货运动车通过车架承载货物装载器件,通过走行轮在走行轨上移动,带动货运动车在所述轨道梁上运行,对货物装载器件进行运输,从而无需采用更多的车辆对货物装载器件进行转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货运动车。以下将分别对一种货运动车和运输系统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货运动车140包括构架141、至少两个走行轮142、至少两个导向轮143、至少两个稳定轮144、走行驱动装置145、车架146。

为了增加构架141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构架141采用钢板焊接结构。所述构架141包括两侧架1411和并列设置的三个横梁1412,三个所述横梁1412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架1411之间。所述两侧架1411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臂1413。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侧架1411和所述横梁1412之间、所述侧架1411和所述固定壁1413之间通过焊接相连,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铆接、螺钉连接等方式连接。

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142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构架141上,并可在轨道梁上转动,具体地,在轨道梁的走行轨上表面上转动,以带动所述货运动车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走行轮142的数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三个横梁1412中的两两横梁1412之间。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走行轮142的数目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多个数目,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走行轮142采用内圈铝合金轮毂支撑,外圈套橡胶轮结构。

至少两个导向轮143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构架141上,分别与所述在轨道梁的走行轨上与上表面连接的两侧表面接触,并可在侧表面上转动,用以导向,防止走行轮142在轨道梁上发生偏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更稳定的导向,所述导向轮143的数目为四个,每两个导向轮143与一个侧表面接触,四个导向轮143分别设置于构架141的四个角上。导向轮143均采用带有钢轮保护的实心橡胶轮结构。

至少两个稳定轮144转动地设置于固定臂1413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在轨道梁的走行轨的两侧表面接触,并可在侧表面上转动,以更进一步地防止走行轮142在轨道梁上发生偏摆,使得所述走行轮142的走行更稳定。稳定轮144采用带有钢轮保护的实心橡胶轮结构。

走行驱动装置145固定于所述构架141上,与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142连接,用于驱动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142转动,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142以在轨道梁的走行轨上表面上转动,以带动所述货运动车移动。

走行驱动装置145包括齿轮箱(图未示)和电机1451,电机1451与齿轮箱相连,齿轮箱与走行轮142相连,以在所述电机1451启动时,驱动所述走行轮142在所述轨道梁的走行轨上转动,同时,所述至少两个导向轮143和至少两个稳定轮144在所述在轨道梁的走行轨的两侧表面上转动。所述电机1451的采用第三轨接触式供电,所述电机1451具体为牵引电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1451与齿轮箱通过联轴器相连。走行轮142设置在齿轮箱的输出轴上。

所述货运动车140还包括牵引梁1471和弹性件1472。所述弹性件1472固定于所述构架上。所述弹性件1472具体可以为空气弹簧、橡胶弹簧等。所述车架146设置于所述弹性件1472上,所述弹性件1472弹性地支撑所述车架。为了避免所述车架146在所述弹性件1472在横向方向上移动,可以设置所述牵引梁1471,所述牵引梁1471一端固定于所述构架141,具体地,固定于三个横梁1412中的中间横梁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146,且所述牵引梁1471倾斜地连接于所述构架141和所述车架146之间,即所述牵引梁1471的长度大于所述构架141和所述车架146之间距离。

如图3所示,车架46设置于所述弹性件1472上,在所述货运动车140包括所述牵引梁1471时,所述牵引梁1471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146。所述车架146用于承载货物装载器件11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146为平板状。所述车架146上与所述悬挂装置147相背的表面,即用于承载货物装载器件110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锁头组1461、第二锁头组1462、两凸梁1463。所述第一锁头组1461具体为四个凸点,用于卡设于货物装载器件110的底部,防止货物装载器件110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转向,与所述车架146产生相对位移。所述第二锁头组1462位于第一锁头组1461的外侧。

两凸梁1463分别位于所述车架146的两端,并位于所述第一锁头组1461的外侧,所述第二锁头组1462设置于所述两凸梁1463上,使得所述第二锁头组1462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锁头组146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采用设置两凸梁1463的方式,如采用多个凸块的方式,也可以使得所述第二锁头组1462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锁头组1461。

从而尺寸较小如20英尺的货物装载器件110置于车架146上时,20英尺的货物装载器件110底部卡设于第一锁头组1461上,由于所述第二锁头组1462位于第一锁头组1461的外侧,因此,即便第二锁头组1462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锁头组1461,也不会与20英尺的货物装载器件110发生干涉,从而不会对货物装载器件110的运输产生影响。

若在尺寸较大如40英尺、45英尺的货物装载器件110置于车架146上时,由于第二锁头组1462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锁头组1461,因此,40英尺、45英尺的货物装载器件110的底部同样可以卡设于所述第二锁头组1462上,不会受到第一锁头组1461的影响,从而使得在防止货物装载器件110与所述车架46产生相对位移的同时,能够满足运输不同尺寸货物装载器件110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货运动车还包括两安全轮148,两安全轮148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构架141上,并分别位于货运动车的运行方向的两端,用以在走行轮142受损情况下起保护作用。安全轮148具体采用聚氨酯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货运动车的运行方向两端还设置有防撞装置149,以防突发情况对货运动车的冲击,确保货运动车及运行货物的安全。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撞装置149设置于所述车架146的相对两端。

本申请的货运动车通过车架146承载货物装载器件110,通过走行轮142在走行轨172上移动,带动货运动车140在所述轨道梁170上运行,对货物装载器件110进行运输,从而无需采用更多的车辆对货物装载器件110进行转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技术问题。

另外,本申请的货运动车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安全可靠。

本申请的电机供电系统采用第三轨接触式导电轨进行供电,跨座式单轨货物装载器件运输车辆在高架立柱两侧轨道上相向运行,充分利用空中空间,同时不影响港口内部地面作业,该车辆的出现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港口所存在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实施例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运输系统,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运输系统包括实施例一中的货运动车140、高架立柱160、设置在所述高架立柱160的相对两侧的两个轨道梁170。

所述货运动车在实施例一中已经完整的描述和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高架立柱160的上部上表面左、右部对称开设有两个轨道槽,两个轨道槽贯通高架立柱160的前、后端,两个轨道梁170安装于两个轨道槽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高架立柱160高架立柱呈“T”型,可方便且安稳设置于道路的隔离带中。

所述轨道梁170包括固定于高架立柱160之上的底座171和固定于底座171上的走行轨17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梁170为“凸”字型。

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142位于走行轨110的上表面,并可在走行轨上表面上转动,以带动所述货运动车移动;至少两个导向轮143分别与所述在轨道梁的走行轨上与上表面连接的两侧表面接触,并可在侧表面上转动;至少两个稳定轮144与所述在轨道梁的走行轨的两侧表面接触,并可在侧表面上转动。

由于高架立柱160的上部上表面左、右部各设置有轨道梁170,因此,可实现双向运输。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不需要双向运输时,也可以只设置一个轨道梁170,此时,可以将轨道梁170设置于高架立柱160上部中间。

本申请的运输系统通过车架146承载货物装载器件110,通过走行轮142在走行轨172上移动,带动货运动车140在所述轨道梁170上运行,对货物装载器件110进行运输,从而无需采用更多的车辆对货物装载器件110进行转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技术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