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5113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轨道运输顺槽,一般是走向长度1500m左右的巷道,如果在工作面掘进期间,就在巷道内安装乘人装置,随着掘进巷道的延长,则需要频繁延长乘人装置的运输距离,即须频繁添加和插接牵引钢丝绳;若工作面开始回采后,往往要频繁缩短乘人装置的运输距离,这时又需要将多余的牵引钢丝绳截去,因此,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还费工费时,不利于煤矿行业的推广应用,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煤矿井下巷道使用的乘人装置,存在诸多缺点,不利于煤矿行业推广应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包括固定座、第一电机、第一转轮、牵引钢绳、移动座、固定环、连接杆、托板、第一拉绳、第二拉绳、第二电机、第二转轮、第三电机、第三转轮,所述的第一电机位于固定座前端上侧,所述的第一电机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转轮位于第一电机后端,所述的第一转轮与第一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转轮与固定座转动相连,所述的牵引钢绳位于第一转轮右侧,所述的牵引钢绳与第一转轮缠绕相连,所述的移动座位于牵引钢绳右侧,所述的移动座与牵引钢绳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环贯穿于牵引钢绳,所述的固定环与牵引钢绳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位于固定环底部,所述的连接杆与固定环一体相连,所述的托板位于连接杆底部,所述的托板与连接杆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拉绳位于连接杆左侧,所述的第一拉绳与连接杆绳系相连,所述的第二拉绳位于连接杆右侧,所述的第二拉绳与连接杆绳系相连,所述的第二电机位于固定座前端下侧,所述的第二电机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转轮位于第二电机后端,所述的第二转轮与第二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转轮与第一拉绳缠绕相连,所述的第三电机位于移动座前端,所述的第三电机与移动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转轮位于第三电机后端,所述的第三转轮与第三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第三转轮与第二拉绳缠绕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座顶部右侧还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与固定座焊接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支架右侧底部还设有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一支架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二电机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移动座顶部左侧还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二支架与移动座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支架左侧底部还设有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第一支架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第三电机导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使用前,首先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行程开关以及第二行程开关与外部电源导线相连,接着根据煤矿井下巷道长度,通过打开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转轮同步顺时针旋转,即通过第一转轮顺时针转动的作用,来达到对牵引钢绳向外放绳的作用,接着,工作人员将固定座与移动座分别放在煤矿井下巷道的两端,然后通过外部螺栓分别将固定座与移动座与煤矿井下巷道的地面螺纹相连固定,接着工作人员关闭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自锁,即实现牵引钢绳的长度固定,使用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向巷道右侧移动时,先坐在托板上,接着,另一名工作人员打开第三电机,使第三电机驱动第三转轮顺时针转动,即通过第三转轮顺时针转动的作用,来达到第二拉绳的收卷,即通过第二拉绳收卷的作用,使连接杆带动固定环顺着牵引钢绳作由左向右运动,即实现工作人员的向右移动,同理,当工作人员需要向巷道左侧移动时,另一名工作人员打开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转轮逆时针转动,即通过第二转轮逆时针转动的作用,来达到第一拉绳的收卷,即通过第一拉绳收卷的作用,使连接杆带动固定环顺着牵引钢绳作由右向左运动,即实现工作人员的向左移动,该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根据煤矿井下巷道长度进行方便的延长或缩短,此外还能够方便的运行工作人员在巷道内进行移动,最终通过上述,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煤矿井下操作施工的便捷度,利于煤矿行业的推广应用,同时,当固定环向左移动触碰到第一行程开关时,第一行程开关被触发,即通过第一行程开关触发的作用,使第二电机停止工作,同理,当固定环向右移动触碰到第二行程开关时,第二行程开关被触发,即通过第二行程开关触发的作用,使第三电机停止工作,最终通过上述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二行程开关的作用,能够对移动进行有效的限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的剖视图。

固定座1、第一电机2、第一转轮3、牵引钢绳4、移动座5、固定环6、连接杆7、托板8、第一拉绳9、第二拉绳10、第二电机11、第二转轮12、第三电机13、第三转轮14、第一支架101、第一行程开关102、第二支架501、第二行程开关5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检验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包括固定座1、第一电机2、第一转轮3、牵引钢绳4、移动座5、固定环6、连接杆7、托板8、第一拉绳9、第二拉绳10、第二电机11、第二转轮12、第三电机13、第三转轮14,所述的第一电机2位于固定座1前端上侧,所述的第一电机2与固定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转轮3位于第一电机2后端,所述的第一转轮3与第一电机2紧配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转轮3与固定座1转动相连,所述的牵引钢绳4位于第一转轮3右侧,所述的牵引钢绳4与第一转轮3缠绕相连,所述的移动座5位于牵引钢绳4右侧,所述的移动座5与牵引钢绳4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环6贯穿于牵引钢绳4,所述的固定环6与牵引钢绳4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杆7位于固定环6底部,所述的连接杆7与固定环6一体相连,所述的托板8位于连接杆7底部,所述的托板8与连接杆7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拉绳9位于连接杆7左侧,所述的第一拉绳9与连接杆7绳系相连,所述的第二拉绳10位于连接杆7右侧,所述的第二拉绳10与连接杆7绳系相连,所述的第二电机11位于固定座1前端下侧,所述的第二电机11与固定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转轮12位于第二电机11后端,所述的第二转轮12与第二电机11紧配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转轮12与第一拉绳9缠绕相连,所述的第三电机13位于移动座5前端,所述的第三电机13与移动座5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转轮14位于第三电机13后端,所述的第三转轮14与第三电机13紧配相连,且所述的第三转轮14与第二拉绳10缠绕相连,所述的固定座1顶部右侧还设有第一支架101,所述的第一支架101与固定座1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支架101右侧底部还设有第一行程开关102,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102与第一支架10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102与第二电机11导线相连,所述的移动座5顶部左侧还设有第二支架501,所述的第二支架501与移动座5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支架501左侧底部还设有第二行程开关502,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502与第一支架50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501与第三电机13导线相连。

该用于煤矿井下改良牵引装置,使用前,首先将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11、第三电机13、第一行程开关102以及第二行程开关502与外部电源导线相连,接着根据煤矿井下巷道长度,通过打开第一电机2,使第一电机2驱动第一转轮3同步顺时针旋转,即通过第一转轮3顺时针转动的作用,来达到对牵引钢绳4向外放绳的作用,接着,工作人员将固定座1与移动座5分别放在煤矿井下巷道的两端,然后通过外部螺栓分别将固定座1与移动座5与煤矿井下巷道的地面螺纹相连固定,接着工作人员关闭第一电机2,使第一电机2自锁,即实现牵引钢绳4的长度固定,使用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向巷道右侧移动时,先坐在托板8上,接着,另一名工作人员打开第三电机13,使第三电机13驱动第三转轮14顺时针转动,即通过第三转轮14顺时针转动的作用,来达到第二拉绳10的收卷,即通过第二拉绳10收卷的作用,使连接杆7带动固定环6顺着牵引钢绳4作由左向右运动,即实现工作人员的向右移动,同理,当工作人员需要向巷道左侧移动时,另一名工作人员打开第二电机11,使第二电机11驱动第二转轮12逆时针转动,即通过第二转轮12逆时针转动的作用,来达到第一拉绳10的收卷,即通过第一拉绳10收卷的作用,使连接杆7带动固定环6顺着牵引钢绳4作由右向左运动,即实现工作人员的向左移动,同时,当固定环6向左移动触碰到第一行程开关102时,第一行程开关102被触发,即通过第一行程开关102触发的作用,使第二电机11停止工作,同理,当固定环6向右移动触碰到第二行程开关502时,第二行程开关502被触发,即通过第二行程开关502触发的作用,使第三电机13停止工作,最终通过上述第一行程开关102与第二行程开关502的作用,能够对移动进行有效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检验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仅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