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9807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地铁车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钢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厢板。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的普及、以及地铁结构的不断发展,地铁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乘坐出行,同时其需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安全消防等配套设置的标准,包括广告传媒、安全取用电功能、以及车厢环保智能设计,因此对于线路的排布、地铁车厢轻量化设计、整个车厢结构进一步优化是现阶段发展的需求,而现有的车厢板结构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或者无法针对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的社会需求进行同步更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好,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实用性,优化车厢结构的地铁车厢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铁车厢板,包括转角撑架,所述转角撑架包括撑架本体、相对设置在撑架本体上的两主厢板安装槽、和与主厢板安装槽垂直布设的内厢柱安装槽,所述主厢板安装槽和内厢柱安装槽的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柱,在所述主厢板安装槽和内厢柱安装槽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导向凸棱;主厢板,所述主厢板包括截面呈矩型环状的主壁板和内填充层,所述主壁板的侧端匹配嵌设在所述主厢板安装槽内,且在主壁板端部设置有与主厢板安装槽内的定位柱和导向凸棱对应的定位槽和导向槽;和内厢柱,所述内厢柱包括厢柱壁板和内填充层,该所述厢柱壁板包括截面呈矩形环状的内壁板和设置在内壁板端部的弧形外壁板,所述内壁板端部设置有与内厢柱安装槽内的定位柱和导向凸棱对应的定位槽和导向槽。

所述内填充层中布设有过线管。

所述内填充层为蜂窝状铝合金板、或为酚醛胶合板。

所述内厢柱中部设置有箱体和箱门,所述箱门为玻璃门,所述箱体内设有灭火器、或呼救器、或广告电视。

所述厢柱壁板和主壁板的材质均为玻璃钢。

所述定位柱上也设置有导向棱,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导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通过对车厢板的内部结构和安装结构的优化设计,能够使得整体实现轻量化设计,且有效的保障了车厢板的强度、抗震性能和抗压性能,此外,本申请便于布线和对其他功能设备的安装,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实用性,相对于现有设备的传统结构,能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便于进行后续的功能的完善和改装。此外,本申请的车厢板侧部采用拼装和固定双重结构,大大增加了其装配的紧密型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角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00为转角撑架、101为撑架本体、102为主厢板安装槽、103为内厢柱安装槽、104为定位柱、105为导向凸棱、200为主厢板、201为主壁板、202为内填充层、203为定位槽、204为导向槽、205为过线管、300为内厢柱、301为内壁板、302为外壁板、303为箱体、304为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地铁车厢板,包括转角撑架100、主厢板200和内厢柱300,转角撑架100包括撑架本体101、相对设置在撑架本体101上的两主厢板安装槽102、和与主厢板安装槽垂直布设的内厢柱安装槽103,主厢板安装槽102和内厢柱安装槽103的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柱104,在主厢板安装槽102和内厢柱安装槽103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导向凸棱105;主厢板200包括截面呈矩型环状的主壁板201和内填充层202,所述主壁板的侧端匹配嵌设在所述主厢板安装槽102内,且在主壁板端部设置有与主厢板安装槽内的定位柱和导向凸棱对应的定位槽203和导向槽204;内厢柱300包括厢柱壁板和内填充层202,该所述厢柱壁板包括截面呈矩形环状的内壁板301和设置在内壁板端部的弧形外壁板302,所述内壁板301端部设置有与内厢柱安装槽103内的定位柱和导向凸棱对应的定位槽203和导向槽204。

内填充层中布设有过线管205,其内填充层为蜂窝状铝合金板、或为酚醛胶合板,本实施例中采用蜂窝状的铝合金板。

在本实施例的内厢柱中部设置有箱体303和箱门304,所述箱门304为玻璃门,所述箱体303内设有灭火器、或呼救器、或广告电视。

所述厢柱壁板和主壁板201的材质均为玻璃钢。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在定位柱上也设置有导向棱,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通过对车厢板的内部结构和安装结构的优化设计,能够使得整体实现轻量化设计,且有效的保障了车厢板的强度、抗震性能和抗压性能,此外,本申请便于布线和对其他功能设备的安装,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实用性,相对于现有设备的传统结构,能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便于进行后续的功能的完善和改装。此外,本申请的车厢板侧部采用拼装和固定双重结构,大大增加了其装配的紧密型和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