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信号机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627发布日期:2020-03-27 13:5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信号机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信号机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工作人员在维修和更换铁路信号机过程中,现有信号机用螺栓固定在水泥基座上在更换时螺栓生锈很难拧动,并且在搬运时把手设置在两端工作人员抬起时手背碰触信号机,不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和降低搞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作人员在维修和更换铁路信号机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随时快速的将信号机从基座上卸下,并且工作人员可以将两侧的把手合并方便握住,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和提高工作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铁路信号机辅助固定装置,它包括固定基座1、锁紧装置2、轨道滑槽3、固定垫片4、活动滑板5、信号机体6、活动把手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左侧顶端表面前上角处插装有锁紧装置2,所述固定基座1上顶端表面前边缘中间处设有轨道滑槽3,所述轨道滑槽3内部后顶端表面中间处左右对称各固定连接有固定垫片4,所述轨道滑槽3内部左右侧顶端表面插装有活动滑板5,所述活动滑板5上顶端表面中间处固定连接有信号机体6,所述信号机体6左右侧顶端表面上边缘中间处各固定连接有活动把手7,所述锁紧装置2包括卡板2-1、卡槽2-2、弯轴2-3、锁扣2-4和轴承2-5组成,所述卡板2-1上顶端表面后边缘处设有卡槽2-2,所述卡槽2-2内部插装有弯轴2-3,所述弯轴2-3右侧顶端表面圆心处连接有锁扣2-4,所述弯轴2-3侧顶端表面右边缘处插装有轴承2-5,所述活动滑板5包括插板5-1、沉孔5-2和插槽5-3组成,所述插板5-1下顶端表面左右边缘处竖排对称各设有若干个沉孔5-2,所述插板5-1左右侧顶端表面中间处设有插槽5-3,所述活动把手7包括握把7-1、转柱7-2、升降柱7-3和外柱7-4组成,所述握把7-1左右侧顶端表面圆心处各固定连接有转柱7-2,所述转柱7-2下顶端表面插装在升降柱7-3上顶端表面中间处,所述升降柱7-3下顶端表面插装在外柱7-4上顶端表面中间处,所述转柱7-2与所述升降柱7-3由转轴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为了解决工作人员在维修和更换铁路信号机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随时快速的将信号机从基座上卸下,并且工作人员可以将两侧的把手合并方便握住,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装置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滑板5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把手7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述一种铁路信号机辅助固定装置,它包括固定基座1、锁紧装置2、轨道滑槽3、固定垫片4、活动滑板5、信号机体6、活动把手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左侧顶端表面前上角处插装有锁紧装置2,所述固定基座1上顶端表面前边缘中间处设有轨道滑槽3,所述轨道滑槽3内部后顶端表面中间处左右对称各固定连接有固定垫片4,所述轨道滑槽3内部左右侧顶端表面插装有活动滑板5,所述活动滑板5上顶端表面中间处固定连接有信号机体6,所述信号机体6左右侧顶端表面上边缘中间处各固定连接有活动把手7,所述锁紧装置2包括卡板2-1、卡槽2-2、弯轴2-3、锁扣2-4和轴承2-5组成,所述卡板2-1上顶端表面后边缘处设有卡槽2-2,所述卡槽2-2内部插装有弯轴2-3,所述弯轴2-3右侧顶端表面圆心处连接有锁扣2-4,所述弯轴2-3侧顶端表面右边缘处插装有轴承2-5,所述活动滑板5包括插板5-1、沉孔5-2和插槽5-3组成,所述插板5-1下顶端表面左右边缘处竖排对称各设有若干个沉孔5-2,所述插板5-1左右侧顶端表面中间处设有插槽5-3,所述活动把手7包括握把7-1、转柱7-2、升降柱7-3和外柱7-4组成,所述握把7-1左右侧顶端表面圆心处各固定连接有转柱7-2,所述转柱7-2下顶端表面插装在升降柱7-3上顶端表面中间处,所述升降柱7-3下顶端表面插装在外柱7-4上顶端表面中间处,所述转柱7-2与所述升降柱7-3由转轴相互连接。

使用时,首先将螺栓穿透沉孔5-2内部并且插入信号机体6内部,然后握住活动把手7上的握把7-1将信号机体6放置在固定基座1上方,然后将活动滑板5插入轨道滑槽3内部,同时插槽5-3插装在轨道滑槽3内部左右表面上,同时将插板5-1在轨道滑槽3内部滑动,然后将钥匙插入锁扣2-4内部并且转动,同时弯轴2-3转动并且将弯轴2-3插入卡板2-1上的卡槽2-2内部,同时由于卡板2-1与插板5-1固定连接所以插板5-1固定,然后握住握把7-1并且转动转柱7-2,使转柱7-2、升降柱7-3和外柱7-4呈一条直线,最后将转柱7-2和升降柱7-3插入外柱7-4内部即可。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