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电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0792发布日期:2021-12-17 20:4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轨电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有轨电车。


背景技术:

2.具有观光功能的低地板有轨电车已经出现,并且国内外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乘客们对低地板有轨电车车内部件的多功能化、合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车厢内未设置挡风屏和行李架结构,导致携带行李的乘客乘坐不方便且开门时外部来风使乘客不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该有轨电车在车门处设置有挡风屏,并将挡风屏、行李架及车门处的扶手集成为一体结构,能够充分地节省车内空间、提高了乘客乘坐的便利性。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包括车体和车门,所述车体包括侧墙和端墙;
5.在所述车门与所述端墙之间的侧墙上固定安装有挡风屏;
6.在所述端墙上设置有端墙扶手;
7.在所述挡风屏与所述端墙扶手之间固定安装有行李架;
8.在所述挡风屏、所述端墙以及所述行李架之间形成行李存放空间。
9.优选地,所述挡风屏通过门立罩板安装于所述侧墙,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门立罩板的把手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挡板;
10.所述挡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把手,并位于所述把手和所述门立罩板之间。
11.优选地,所述挡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12.优选地,所述把手为c形结构。
13.优选地,所述行李架包括框架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的搁板;
14.所述框架与所述把手、所述端墙扶手、所述门立罩板以及所述侧墙均固定连接。
15.优选地,所述框架为由管材焊接形成的矩形框架,并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把手、所述端墙扶手、所述门立罩板以及所述侧墙对应的管状端部;
16.所述框架通过相应的管状端部与所述把手和所述端墙扶手通过三通固定座实现固定连接;
17.所述框架通过相应的管状端部与所述门立罩板和所述侧墙通过套管安装座实现固定连接。
18.优选地,所述三通固定座由一端相连的两个半固定座构成,在两个所述半固定座之间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弹性伸缩缝、沿竖直方向贯穿的通孔以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盲孔;
19.所述通孔用于穿设所述把手或所述端墙扶手;
20.所述盲孔用于插设形成所述框架的管材端部;
21.两个所述半固定座通过螺钉进行紧固能够调节所述弹性伸缩缝的宽度,并能够将对应的管材端部和所述把手或所述端墙扶手固定连接在一起。
22.优选地,所述套管安装座为t形结构,包括安装板和与所述安装板垂直设置的插接杆;
23.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门立罩板或所述侧墙背离所述行李架的一侧表面;
24.所述插接杆穿过所述门立罩板或所述侧墙后插入对应的管材端部内;
25.所述管材端部设置有螺纹孔;
26.所述插接杆通过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沉头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管材端部。
27.优选地,所述端墙扶手的两端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端墙的端墙板上,形成一体结构。
28.优选地,所述门立罩板在朝向所述车门的一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门立罩板扶手;
29.所述门立罩板扶手位于所述挡风屏与所述车门之间。
30.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有轨电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上述有轨电车在车门与端墙之间的侧墙上固定安装有挡风屏,并在挡风屏与端墙扶手之间固定安装有行李架,将挡风屏、行李架及车门处的扶手集成为一体结构,从而在挡风屏、端墙以及行李架之间形成行李存放空间;乘客在乘坐该有轨电车时,上车后便可以将随身携带的大件行李很方便地放置在车门旁边的行李存放空间内,使乘客能够快速将行李放置在行李架上,在提高乘客乘坐便利性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车内的空间;同时,通过挡风屏还能为乘客遮挡开门时的车外来风,避免因车外来风直吹乘客造成乘车的不适感;因此,采用上述有轨电车能够充分地节省车内空间,并提高乘客乘坐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3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图1中提供的有轨电车中a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图1中提供的有轨电车的b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图3中提供的有轨电车的行李架部分的俯视图;
37.图5为有轨电车中端墙与端墙扶手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有轨电车中行李架的管状端部与侧墙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
40.1-有轨电车;11-车门;12-侧墙;13-端墙;14-挡风屏;15-端墙扶手;16-行李架;17-门立罩板;18-三通固定座;19-套管安装座;20-螺钉;21-沉头螺钉;22-行李箱;141-把手;142-挡板;143-夹板;161-管状端部;171-门立罩板扶手;191-安装板;192-插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
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1,该有轨电车1可以用作城轨车辆、观光车等;如图1结构中示出了有轨电车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有轨电车1包括车体和车门11,车体包括侧墙12和端墙13;车门11活动安装于车体上,通过车门11的打开实现乘客的上下车;该有轨电车1包括至少两节车厢,在两节车厢的连接部设置有端墙13;
43.如图3结构所示,在车门11与端墙13之间的侧墙12上固定安装有挡风屏14;挡风屏14通过门立罩板17安装于侧墙12,包括固定安装于门立罩板17的把手141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挡板142;挡板142可拆卸地安装于把手141,并位于把手141和门立罩板17之间;挡板142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如:透明塑料板、玻璃板等;如图2结构所示,把手141可以为c形结构,把手141的上、下两端部沿水平方向设置,与门立罩板17垂直相接;把手141端部与门立罩板17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采用图5中端墙13与端墙扶手15之间的连接结构,即,通过螺钉20将把手141端部固定安装到门立罩板17上;把手141端部与门立罩板17之间的连接结构也可以采用图6中行李架16的管状端部161与侧墙12之间的连接结构,即,通过t形结构的套管安装座19将把手141端部固定连接到门立罩板17上;把手141可以采用管状件或杆状件;
44.在端墙13上设置有端墙扶手15;如图2和图3结构所示,两节车厢的连接部设置有端墙13,端墙13上设置有连通两节车厢的连通区域,为了保证乘客乘车时的安全性且方便乘客抓扶,在端墙13上固定安装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端墙扶手15;端墙扶手15与端墙13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参考图5,即,端墙扶手15的端部与端墙13之间通过螺钉20或螺栓进行螺纹连接,在端墙扶手15的端部设置有与螺钉20或螺栓配合的内螺纹,内螺纹可以通过嵌设在端墙扶手15端部的螺套来实现;端墙扶手15可以采用管状件或杆状件;
45.在挡风屏14与端墙扶手15之间固定安装有行李架16;在挡风屏14、端墙13以及行李架16之间形成行李存放空间。如图3和图4结构所示,在挡风屏14与端墙扶手15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个行李架16,行李架16与车厢内的地板之间具有预定距离,用于将挡风屏14与端墙13之间的空间进行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使得在行李架16上侧和下侧均能放置行李,提高了挡风屏14与端墙13之间的空间利用率;在图3中仅示出了一个行李架16,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两个或多个行李架16,通过行李架16将挡风屏14与端墙13之间的空间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得到充分利用;如图2结构中在行李架16的下侧放置有一个行李箱22,行李架16的分布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6.上述有轨电车1在车门11与端墙13之间的侧墙12上固定安装有挡风屏14,并在挡风屏14与端墙扶手15之间固定安装有行李架16,将挡风屏14、行李架16及车门11处的扶手集成为一体结构,从而在挡风屏14、端墙13以及行李架16之间形成行李存放空间;乘客在乘坐该有轨电车1时,上车后便可以将随身携带的大件行李很方便地放置在车门11旁边的行李存放空间内,使乘客能够快速将行李放置在行李架16上,在提高乘客乘坐便利性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车内车门11与端墙13之间的空间;同时,通过挡风屏14还能为乘客遮挡开门时的车外来风,避免因车外来风直吹乘客造成乘车的不适感;挡风屏14既作为挡风结构,又为行李架16提供了安装点;端墙扶手15既可以作为乘客站立时抓握的结构,同时也作为行李架16的另一个安装点;因此,采用上述有轨电车1能够充分地节省车内空间,并提高乘
客乘坐的便利性。
47.如图2、图3和图4结构所示,挡风屏14通过门立罩板17安装于侧墙12,包括固定安装于门立罩板17的把手141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挡板142;挡板142可拆卸地安装于把手141,并位于把手141和门立罩板17之间。如图2结构所示,挡板142通过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夹板143固定安装于把手141上,把手141通过上、下两端部固定安装于门立罩板17上,门立罩板17固定安装于车体的侧墙12上,从而通过门立罩板17实现挡风屏14与侧墙12之间的固定连接。
48.如图4结构所示,行李架16可以包括框架和固定连接于框架的搁板;框架与把手141、端墙扶手15、门立罩板17以及侧墙12均固定连接。框架可以为由管材焊接形成的矩形框架,并设置有分别与把手141、端墙扶手15、门立罩板17以及侧墙12对应的管状端部161;框架通过相应的管状端部161与把手141和端墙扶手15通过三通固定座18实现固定连接;框架通过相应的管状端部161与门立罩板17和侧墙12通过套管安装座19实现固定连接。
49.在图4结构中仅示出了三通固定座18的装配示意图,并未示出三通固定座18的具体结构;三通固定座18由一端相连的两个半固定座构成,在两个半固定座之间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弹性伸缩缝、沿竖直方向贯穿的通孔以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盲孔;通孔用于穿设把手141或端墙扶手15;盲孔用于插设形成框架的管材端部;两个半固定座通过螺钉20进行紧固能够调节弹性伸缩缝的宽度,并能够将对应的管材端部和把手141或端墙扶手15固定连接在一起。
50.采用三通固定座18可以将把手141与行李架16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将端墙扶手15和行李架16固定连接在一起,三通固定座18的通孔用于穿设把手141或端墙扶手15,盲孔用于容置行李架16的管材端部,通过螺钉20对两个半固定座的紧固,使得弹性伸缩缝的宽度变小,将三通固定座18夹紧在把手141和端墙扶手15上,同时将行李架16的管材端部夹紧在三通固定座18上,实现了行李架16与把手141和端墙扶手15之间的固定连接,将行李架16、把手141和端墙扶手15集成一体。
51.如图6结构所示,套管安装座19可以为t形结构,包括安装板191和与安装板191垂直设置的插接杆192;安装板191通过螺钉20固定连接于门立罩板17或侧墙12背离行李架16的一侧表面;安装板191实现限位功能,并与插接杆192分隔开,使安装座和插接杆192分别位于侧墙12或门立罩板17的两侧;插接杆192穿过门立罩板17或侧墙12后插入对应的管材端部内;管材端部设置有螺纹孔;插接杆192通过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沉头螺钉21固定安装于管材端部。
52.套管安装座19通过安装板191实现自身的固定,通过插接杆192实现行李架16朝向侧墙12一侧的安装固定,将行李架16通过管状端部161固定连接在套管安装座19的插接杆192上,插接杆192与管状端部161之间通过沉头螺钉21实现固定连接;采用套管安装座19能够将行李架16与侧墙12或门立罩板17之间的装配结构隐藏在内部,提高了有轨电车1内饰的美观性。
53.如图5结构所示,端墙扶手15的两端部通过螺钉20固定连接于端墙13的端墙13板上,形成一体结构。
54.如图3结构所示,门立罩板17在朝向车门11的一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门立罩板扶手171;门立罩板扶手171位于挡风屏14与车门11之间。通过增设在门立罩板17上的
门立罩板扶手171,方便乘客上、下车时的抓握和扶持,以为乘客提供支撑点,提高了乘客在上、下车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55.采用上述结构的有轨电车1,从量化角度分析,由于在车内可以设置有多个上述行李架16结构,使得一个车厢内可以存放至少16个行李箱22,按照一个行李箱22所占区域可以站立2个人进行计算,采用上述机构的有轨电车1可以增加整车定员的10%~20%。
56.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5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