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地铁作为日常出行方式,而地铁车辆所设置的座椅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客流量,现有地铁座椅一般采用一排多座式设计,并采用一体式结构整体悬挂于车体侧墙处,基本能够实现载运要求,但从地铁车辆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现有地铁座椅在结构上仍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3.从地铁车辆运营的实际情况来看,现有地铁座椅在结构设计上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现有地铁座椅仅能实现旅客乘坐的单一功能,未设置乘客随身物品的存放点,导致部分座位不能被合理利用;其次,现有地铁座椅提供的座位有限,常出现乘客无处落座的现象,导致车厢内秩序混乱;最后,现有地铁座椅未能充分利用椅下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厢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现有的地铁座椅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地铁座椅。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地铁座椅,包括地铁座椅主体,还包括货架和马扎,所述货架通过铰接杆机构与所述座椅主体的下部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座椅主体在竖直方向伸缩,所述马扎通过滑轨机构与所述货架的下部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货架在水平方向滑动。
6.所述座椅主体底部设有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一滑槽结构,所述货架上端设有第二安装座和第二滑槽结构,所述铰接杆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滑槽结构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槽结构铰接。
7.所述第一滑槽结构包括滑轨与滑块,所述滑块通过双头螺柱和盖形螺母与所述滑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滑槽结构的滑块铰接,所述第二滑槽结构与所述第一滑槽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槽结构的滑块铰接。
8.所述货架包括两根货架纵梁、一根货架内横梁、一根货架第一外横梁和一根货架第二外横梁,两根所述货架纵梁下方均设有所述滑轨机构,所述货架远离所述座椅主体背部一侧的货架第一外横梁和货架第二外横梁均设有马扎固定槽。
9.所述马扎包括两根内支撑杆、两根外支撑杆、两根上纵梁、两根下纵梁和多块尼龙布,所述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上端焊接的所述上纵梁作为凳座,所述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下端焊接的所述下纵梁作为凳腿,所述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靠近所述上纵梁一侧设有圆形通孔,所述上纵梁设有开口,另有两根纵轴穿过所述圆形通孔,所述尼龙布两端穿过所述上
纵梁开口绕在所述纵轴上缝合固定,所述尼龙布数量与所述上纵梁开口数量一致,与所述外支撑杆连接的上纵梁两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通过双头螺柱与所述滑轨机构连接,与所述外支撑杆连接的下纵梁中部设有矩形槽,所述下纵梁两端设有悬臂。
10.所述座椅主体底部远离背部一侧设有货架挂钩,所述货架挂钩包括钩体、弹簧合页和连接板件,所述连接板件安装于所述座椅主体底部远离背部处,所述钩体一端通过所述弹簧合页与所述连接板件连接,所述钩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槽。
11.所述座椅主体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单元。
12.所述座椅主体下部所设的所述货架至少为一个,所述货架下部所设的马扎至少为一个,一个所述货架通过至少两组所述铰接杆机构与所述座椅主体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地铁座椅,采用可折叠式结构,有更多放置物品的空间,也可以为乘客提供更多的座椅,货架及马扎均设置在座椅的下方,且功能形态的转换也可在椅下进行,实现了对椅下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了车厢的空间利用率、节省空间、易于制造、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概念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展示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货架状态展示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椅下结构左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椅下结构主视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b处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货架结构展示图;
22.图9是本实用新型货架与马扎装配方式示意图;
23.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9中c处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24.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9中d处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25.图12是本实用新型货架挂钩与货架配合示意图。
26.图中:1、座椅主体,2
‑
1第一连接杆,2
‑
2、第二连接杆,3、货架,3
‑
1、货架纵梁,3
‑
2、货架内横梁,3
‑
31、货架第一外横梁,3
‑
32、货架第二外横梁,4、马扎,4
‑
1、内支撑杆, 4
‑
2、外支撑杆,4
‑
3、上纵梁,4
‑
4、下纵梁,4
‑
5、水平支撑杆,4
‑
6、纵轴,4
‑
7、尼龙布, 4
‑
8、橡胶帽,5、货架挂钩,5
‑
1、钩体,5
‑
2、弹簧合页,5
‑
3、连接板件,6
‑
1、第一安装座,6
‑
2、第二安装座,7
‑
1、第一滑槽结构,7
‑
2、第二滑槽结构,8、滑轨机构,9、马扎固定槽,10、凸台,11、悬臂,12、矩形槽,13、滑轨,14、滑块,15、双头螺柱,16、盖形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地铁座椅如图1
‑
4所示,包括地铁座椅主体1,座椅主体1包括一排六个座椅,两端设有扶手,在座椅主体1底部,每隔一个座位单元设有货架3和马扎4,为方便后续对零部件及其安装过程进行说明,座椅主体1摆放时实际情况为参照确定横向、纵向、垂向三个参考方向,下面以单个座椅为例作以详细说明:
31.如图5
‑
7所示,座椅底部沿其结构中轴线呈纵向对称安装两组第一安装座6
‑
1及第一滑槽机构7
‑
1,货架3的上端的对应位置同样设有两组第二安装座6
‑
2及第二滑槽结构7
‑
2,货架3通过铰接杆机构与座椅的下部连接且能够相对于座椅在竖直方向伸缩,马扎4通过滑轨机构8与货架3的下部连接且能够相对于货架3在水平方向滑动。第一安装座6
‑
1和第二安装座6
‑
2均为钣金折弯结构,座脚处开设有沉头螺钉安装孔,通过螺钉分别安装在座椅和货架3上,第一滑槽结构7
‑
1为半封闭式结构,第一滑槽结构7
‑
1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与座椅相连,所述第一滑槽结构7
‑
1包括滑轨13与滑块14,滑块14可沿滑轨13进行横向运动,滑块14通过双头螺柱15和盖形螺母16与滑轨13连接,用以限制滑块14整体活动范围并实现轴向定位。第二滑槽结构7
‑
2与第一滑槽结构7
‑
1的结构相同。
32.铰接杆机构包括相互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接杆2
‑
1和第二连接杆2
‑
2,第一连接杆2
‑
1和第二连接杆2
‑
2的侧壁在结构中轴线处开设圆形通孔,使用螺柱穿过第一连接杆2
‑
1和第二连接杆2
‑
2中间位置圆形通孔,并与螺母配合使用,实现铰接杆机构自身的连接及固定,并使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开合功能;两端位置圆形通孔以第一连接杆2
‑
1和第二连接杆2
‑
2结构中轴线为基准呈对称分布,螺柱穿过第一连接杆2
‑
1上端圆形通孔及第一滑槽结构7
‑
1的滑块14上的铰孔,并与螺母配合使用,完成与座椅底部的第一滑槽结构7
‑
1铰接,第一连接杆2
‑
1的下端以相同方式与货架3上端的第二安装座6
‑
2铰接,螺柱穿过第二连接杆2
‑
2 上端圆形通孔及第一安装座6
‑
1上的铰孔,并与螺母配合使用,完成与座椅底部的第一安装座6
‑
1铰接,第二连接杆2
‑
2的下端以相同方式与第二滑槽结构7
‑
2的滑块铰接。
33.如图8
‑
11所示,货架3由两根货架纵梁3
‑
1、一根货架内横梁3
‑
2、一根货架第一外横梁3
‑
31和一根货架第二外横梁3
‑
32共同焊接而成,货架3的两根货架纵梁3
‑
1下方均设置有滑轨机构8,滑轨机构8上开设有较长直口槽,货架内横梁3
‑
2位于座椅背部一侧,货架第一外横梁3
‑
31和货架第二外横梁3
‑
32位于远离座椅背部一侧,货架第一外横梁3
‑
31和货架第二外横梁3
‑
32均设有马扎固定槽9,用于固定马扎4。
34.马扎4通过货架3的两根货架纵梁3
‑
1下方的滑轨机构8与货架3连接,能够相对于货架3在水平方向滑动。马扎4由两根内支撑杆4
‑
1、两根外支撑杆4
‑
2、两根上纵梁4
‑
3、两根
下纵梁4
‑
4、水平支撑杆4
‑
5、两根纵轴4
‑
6、尼龙布4
‑
7和橡胶帽4
‑
8组成。两根内支撑杆4
‑
1和两根外支撑杆4
‑
2上端焊接有两根上纵梁4
‑
3作为凳座,两根内支撑杆4
‑
1和两根外支撑杆4
‑
2下端焊接有两根下纵梁4
‑
4作为凳腿,两根内支撑杆4
‑
1、两根外支撑杆4
‑
2、两根上纵梁4
‑
3和两根下纵梁4
‑
4均为槽钢,两根内支撑杆4
‑
1和两根外支撑杆4
‑
2由一根水平支撑杆4
‑
5贯穿连接,水平支撑杆4
‑
5与螺母配合使用,实现两根内支撑杆4
‑
1和两根外支撑杆4
‑
2的固定,两根内支撑杆4
‑
1和两根外支撑杆4
‑
2靠近上纵梁4
‑
3一侧设有圆孔,两根上纵梁4
‑
3均设有开口,有两根纵轴4
‑
6穿过两根内支撑杆4
‑
1和两根外支撑杆4
‑
2所开圆孔,尼龙布4
‑
7两端穿过上纵梁4
‑
3开口绕在纵轴4
‑
6上缝合固定,尼龙布4
‑
7的数量与上纵梁4
‑
3开口数量一致;如图10所示,与外支撑杆4
‑
2连接的上纵梁4
‑
3两端设有凸台10,凸台10通过双头螺柱与滑轨机构8的较长直口槽连接,双头螺柱可在滑轨机构8的较长直口槽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马扎4在货架3下面的运动;下纵梁4
‑
4两端设有悬臂11,与货架第一外横梁3
‑
31和货架第二外横梁3
‑
32上的马扎固定槽9配合使用,不使用马扎4时可将悬臂11卡入马扎固定槽9内将其固定;与所述外支撑杆4
‑
2连接的下纵梁4
‑
4 中间部分开设矩形槽12,与座椅底部远离背部一侧设有的货架挂钩5配合使用,使座椅下方功能单元整体收拢于座椅底部,除与外支撑杆4
‑
2相连的上纵梁4
‑
3外,其余纵梁两端均套有橡胶套4
‑
8。
35.如图12所示,货架挂钩5包括钩体5
‑
1、弹簧合页5
‑
2和连接板件5
‑
3,连接板件5
‑
3 通过螺钉安装于座椅底部远离座椅背部处,钩体5
‑
1一端通过弹簧合页5
‑
2与连接板件5
‑
3 连接,钩体5
‑
1的另一端穿过矩形槽12,起到固定货架3与马扎4的作用。
36.以上述结构为基础,本实用新型共有闭合态、货架态及便携式座椅态三种功能形态。如图2,当本实用新型处于闭合态时,马扎4闭合收拢于货架3内部,弹簧合页5
‑
2带动货架挂钩5整体弯折成90
°
,钩体5
‑
1穿过马扎4下纵梁4
‑
4上的矩形槽12,将座椅下方的功能单元整体收拢于座椅底部;如图3,当本实用新型处于货架态时,马扎4闭合收拢于座椅底部,与货架3共同组成货架主体,马扎两根内支撑杆4
‑
1和两根外支撑杆4
‑
2及水平支撑杆4
‑
5在该形态下担任货架主体的横向及纵向支撑梁,为货架主体补强;如图1,当本实用新型处于便携式座椅态时,马扎4张开放置于座椅外部,凳腿处设置的橡胶帽4
‑
8用于防滑,并防止凳腿划伤车厢地面。
3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