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方运输车组。
背景技术:2.近年来,传统土方运输中常用的运输货车运输量小,成本高,运输周期难以保证,容易造成施工场区周边消纳地点不能正常收纳工地运来的土方,从而造成工期紧张,难以保证工程建筑按照指定的工期节点完成。运用铁路轨道运输土方时,又存在不便装卸以及装卸时土方遗漏多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土方运输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方运输车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土方运输不方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土方运输车组,包括:车头以及与车头连接的多节车厢;车厢的内部设有内输送机,相邻的车厢的内输送机之间设有倾斜输送机,末节车厢的内输送机远离车头的一端连接有末节输送机,末节输送机远离车头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外抛输送机。
6.本实用新型的土方物料通过铲车放到车厢中的内输送机上,多组车厢相连接并车头牵引至目的地,车厢内的土方由内输送机和倾斜输送机依次输送至末节车厢内部,并经由末节输送机输送至外抛输送机抛出,外抛输送机可根据堆土点的位置调整与末节输送机之间的旋转角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土方运输不方便的问题。
7.进一步地,上述外抛输送机与倾斜输送机连接的一端的底侧设有圆弧轨道,外抛输送机的底端连接有转轴和滑轮,转轴与圆弧轨道的圆心转动配合,滑轮与圆弧轨道滑动配合。
8.本实用新型的外抛输送机通过滑轮和转轴共同与圆弧轨道配合,方便对外抛输送机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将土方抛出到堆土点。
9.进一步地,上述外抛输送机的两侧设有第一挡板。
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挡板用于防止碎土从外抛输送机的两侧掉下,避免对铁路轨道或周边造成阻碍。
11.进一步地,上述末节车厢的外壁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分别与外抛输送机以及圆弧轨道抵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用于支撑位于车厢外侧的外抛输送机和圆弧轨道,从而避免外抛输送机和圆弧轨道发生脱落影响土方抛出。
13.进一步地,上述倾斜输送机的两侧设有第二挡板。
1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挡板用于防止碎土从倾斜输送机的两侧掉下,避免对铁路轨道造成阻碍。
15.进一步地,相邻车厢之间可拆卸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通过可拆卸连接,方便根据所运输的土方量选择合适的车厢数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的土方物料通过铲车放到车厢中的内输送机上,多组车厢相连接并车头牵引至目的地,车厢内的土方由内输送机和倾斜输送机依次输送至末节车厢内部,并经由末节输送机输送至外抛输送机抛出,外抛输送机可根据堆土点的位置调整与末节输送机之间的旋转角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土方运输不方便的问题。
19.(2)本实用新型的倾斜输送机用于将车厢内的土方输送至靠近车尾的相邻车厢内,可使铲车只需在最靠近车头的车厢处进行土方放置,从而实现车组内部车厢之间的土方输送。
20.(3)本实用新型的外抛输送机通过滑轮和转轴共同与圆弧轨道配合,方便对外抛输送机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将土方抛出到堆土点。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土方运输车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抛输送机与圆弧轨道的位置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土方运输车组上料时的工作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土方运输车组下料时的工作示意图。
25.图中:10
‑
车头;20
‑
车厢;21
‑
支撑架;30
‑
内输送机;40
‑
倾斜输送机;41
‑
末节输送机;42
‑
第二挡板;50
‑
外抛输送机;51
‑
圆弧轨道;52
‑
转轴;53
‑
滑轮;54
‑
第一挡板;60
‑
堆土点;70
‑
挖机。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实施例
28.参照图1,一种土方运输车组,包括:车头10以及与车头10连接的多节车厢20。
29.车厢20的数量为两组,由车头10牵引移动,并且相邻车厢20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根据实际输土方量选择车厢20的数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每节车厢20的车长为27m,容积为68m3,车厢20和车头10可为常规铁路货车车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车厢20的数量还可以是三、四、五组等。
30.内输送机30位于车厢20的内部,内输送机30的输送方向与车头10至车厢20的方向一致,用于车厢20内部的土方输送。相邻车厢20的内输送机30之间设有倾斜输送机40,倾斜输送机40的底端与靠近车头10的车厢20中的内输送机30端部连接,倾斜输送机40的顶端延伸至远离车头10的车厢20中的内输送机30的顶侧,用于将靠近车头10的车厢20中的土方输送至远离车头10的车厢20中。倾斜输送机40的两侧设有第二挡板42,第二挡板42用于防止碎土从倾斜输送机40的两侧掉下。
31.末节车厢20的内输送机30远离车头10的一端连接有末节输送机41,末节输送机41远离车头10的一端连接有外抛输送机50,末节输送机41用于将车厢20内部的内输送机30上
的土方传送至外抛输送机50上,外抛输送机50通过设定一定的传送速度,将土方倾斜向上抛出,使土方根据自身的惯性抛出至周边的堆土点60。外抛输送机50的底端位于末节输送机41顶端的底侧,从而方便末节输送机41将土方传送至外抛输送机50上,末节输送机41的两侧也设有第二挡板42,避免土方在末节输送机41和外抛输送机50的连接处发生滑落。
32.参照图2,外抛输送机50与末节输送机41连接的一端的底侧设有圆弧轨道51,外抛输送机50的底侧连接有转轴52和滑轮53,转轴52与圆弧轨道51的圆心处转动配合,滑轮53与圆弧轨道51滑动配合,外抛输送机50可沿转轴52进行旋转,从而调整放置角度,便于将土方抛出至堆土点。外抛输送机5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54,第一挡板54用于防止碎土掉下,避免对铁路轨道或周边造成阻碍。
33.参照图1,末节车厢20的外壁设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用于支撑固定位于车厢20外侧的外抛输送机50和圆弧轨道51,避免外抛输送机50和圆弧轨道51发生脱落从而影响土方抛出。
34.内输送机30、倾斜输送机40、末节输送机41以及外抛输送机50均为工作宽度为1.92m的皮带输送机,怠速1.3m/s。其中外抛输送机50可以将土方材料向
±
45
°
的扇形范围抛出,最远抛出点可距离铁轨中心5.5m,外抛输送带50的输送速率不低于800m3/h。
35.参照图3和图4,在车组进行上料时,铲车70位于堆土点60和车厢20之间,通过铲斗将土方物料装入到车厢20的内部。在车组进行下料时,土方经过末节输送机41传送至外抛输送机50上方,通过外抛输送机50将土方抛出至附近的堆土点60,最终再由铲车70进行运输至工地。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1)通过铲车将土方放入到靠近车头10的车厢20中;(2)将每节车厢20的内部装满土方;(3)车头10牵引车厢20至目的堆土点;(4)根据堆土点的位置调整外抛输送机50与圆弧轨道51的转动角度;(5)土方从内输送机30经末节输送机41传送至外抛输送机50上并抛出。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