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8980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内燃机车高速运行时,用于调整内燃机车上的电源系统的电压、频率、相数和其他电特性的变流器及其他发热器件会散发大量热量,因而需为变流器及其他发热器件设计专门的散热冷却方案。
[0003]现有内燃机车中,通常采用风冷系统为发热器件进行散热。但是随着机车速度的提高,当内燃机车使用高速柴油机时,并且对发热器件进行备份时,在内燃机车体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会大大压缩发热器件的设计尺寸,因此,有限空间内的发热器件的空间布局会更加紧密,单位体积散发的热量会大幅提升。然而风冷系统由于风的换热能力有限的原因,常常导致风冷系统无法满足换热需求,影响内燃机车的发热器件的正常使用,进而影响内燃机车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机车中风冷系统由于风的换热能力有限,而导致风冷系统无法满足换热需求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一冷却风机;其中
[0006]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与机车连接的缓冲装置、用于穿过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以及用于穿过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
[0007]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风机的出风口,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第一连接装置,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第二连接装置。
[0008]如上所述的水冷换热结构,所述缓冲装置具体为缓冲把接点,所述外壳的第一侧面的两侧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缓冲把接点,用于将所述外壳与所述机车的动力间连接;
[0009]所述外壳的底面两侧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缓冲把接点,用于将所述外壳与所述机车的内底面连接。
[0010]如上所述的水冷换热结构,所述用于穿过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以及用于穿过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
[0011]如上所述的水冷换热结构,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通风机,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和所述第一冷却风机设置在所述通风机上方。
[0012]如上所述的水冷换热结构,与所述外壳的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三侧面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冷却风机进风的过滤装置,所述第三侧面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为所述通风机提供空气的过滤器;
[0013]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冷却风机出风的过滤装置。
[0014]如上所述的水冷换热结构,所述第一侧面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维修门,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维修门。
[0015]如上所述的水冷换热结构,所述外壳的第一侧面的边缘设置有密封胶条。
[0016]如上所述的水冷换热结构,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二换热装置和第二冷却风机;
[0017]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穿过第二进水管的进水口,以及用于穿过第二出水管的出水口 ;
[0018]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风机的出风口,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第三连接装置,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第四连接装置。
[0019]如上所述的水冷换热结构,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一体设计。
[0020]如上所述的水冷换热结构,所述第一冷却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冷却风机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四侧面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设置满足预设条件的发热器件。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适用于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系统,通过将换热装置和冷却风机设置在外壳内,并通过缓冲装置将外壳与机车连接在一起,可充分利用水冷系统较强的换热能力为内燃机车的发热器件散热,同时还可避免内燃机车内柴油机的震动引起的水冷换热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的示意图 ,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的示意图-* *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的示意图三。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的示意图四。如图1至图4所不,水冷换热结构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第一换热装置2和第一冷却风机3。
[0029]其中外壳1上设置有用于与机车连接的缓冲装置、用于穿过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5,以及用于穿过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 6 ;第一换热装置2设置在第一冷却风机3的出风口,第一换热装置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进水管的第一连接装置(未示出),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出水管的第二连接装置(未示出)。
[00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换热装置2设置在第一冷却风机3的出风口,第一冷却风机3用于加快第一换热装置2的散热。外壳1设置在外层将第一换热装置2和第一冷却风机3包覆,起到保护和固定作用。外壳1的顶面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同时还为机车构建了风道。外壳1上设置的缓冲装置用于将外壳1固定在机车上,由于缓冲装置具有缓冲功能,因而可同时起到固定水冷换热结构和缓冲内燃机的震动的作用。
[0031]外壳1上还设置有用于穿过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 5,以及用于穿过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 6,第一换热装置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进水管的第一连接装置,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出水管的第二连接装置,在使用时,第一进水管的一端穿过外壳1上的进水口 5连接第一连接装置,用于将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液送入第一换热装置2中,第一出水管的一端穿过外壳1上的出水口 6连接第二连接装置,用于将冷却后的冷却液从第一换热装置2中送出。
[0032]在实际安装中,将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换热结构与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和水栗相组合,组成水冷换热系统并安装在机车内,以解决机车的散热问题。具体的,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水冷换热结构中的第一换热装置2的第一连接装置,另一端连接水栗的出水口 ;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水冷换热结构中的第一换热装置2的第二连接装置,另一端连接水栗的进水口。第一进水管围绕机车的发热器件设置,用于吸收发热器件散发的热量。在使用时,水栗将冷却液供入第一进水管中,在流经第一进水管时冷却液将发热器件散发的热量带走,通过第一连接装置流入第一换热装置2中,第一冷却风机3为加热的冷却液降温,冷却后的冷却液经过第二连接装置再通过第一出水管流入水栗中,从而形成冷却液循环系统。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外走廊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结构适用于内燃机车的水冷换热系统,通过将换热装置和冷却风机设置在外壳内,并通过缓冲装置将外壳与机车连接在一起,可充分利用水冷系统较强的换热能力为内燃机车的发热器件散热,同时还可避免内燃机车内柴油机的震动引起的水冷换热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