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轮平衡电动车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1492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轮平衡电动车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四轮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四轮平衡电动车体。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动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青睐。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基本都是在普通的自行车体上进行改造生产的,这种普通的自行车体,虽然技术成熟,成本比较低,但是车辆本身的减震效果并不理想,转弯的灵活性也不高,在坑洼的路面上基本不能行驶。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转弯灵活性高、减震效果良好的电动自行车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轮平衡电动车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四轮平衡电动车体,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后端安装有后轮系统,车架的前端安装有前轮系统。使用时,车架为车辆提供载体,后轮系统与前轮系统配合,为车辆的平衡提供条件。

所述后轮系统包括后侧连接架,所述后侧连接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车架上,所述后侧连接架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可沿后侧连接架竖向滑动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座椅。使用时,座椅可以通过螺栓调节高度。

所述后侧连接架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后摆臂,所述后摆臂上均安装有一号杆端关节轴承,所述一号杆端关节轴承上均固定有后拉杆,所述后侧连接架的后端安装有后驱动连接支架,所述后驱动连接支架上通过铰接的方式左、右对称安装有后减震旋转支架,所述后减震旋转支架上均安装有二号杆端关节轴承,所述二号杆端关节轴承均与对应的后拉杆相固定,所述后驱动连接支架的上方设有沿横向设置的后轮阻尼弹簧,所述后轮阻尼弹簧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对应的后减震旋转支架相铰接。使用时,利用后轮阻尼弹簧的弹力,保证后减震旋转支架的相对位置,为车辆的避震提供必要的条件。

所述后摆臂的下部均安装有一号连接轴,所述一号连接轴的外壁上均安装有后驱动轮连接套,一号连接轴上均安装有后车轮。

所述前轮系统包括前侧连接架,所述前侧连接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车架上,所述前侧连接架的上部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转向柱,所述转向柱的上端安装有龙头,所述龙头上安装有仪表。使用时,可以通过仪表观察车辆信息。

所述转向柱的外壁上安装有下转向臂,所述下转向臂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万向连接器,所述前侧连接架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前侧上摆臂,所述前侧上摆臂的下方设有前侧下摆臂,所述前侧下摆臂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前侧连接架上,所述前侧上摆臂上均安装有三号杆端关节轴承,所述三号杆端关节轴承上均固定有前短拉杆,所述前侧连接架的前端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通过铰接的方式左、右对称安装有前减震旋转支架,所述前减震旋转支架上均安装有四号杆端关节轴承,所述四号杆端关节轴承均与对应的前短拉杆相固定,所述固定框的上方设有沿横向设置的前轮阻尼弹簧,所述前轮阻尼弹簧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对应的前减震旋转支架相铰接。使用时,所述前轮阻尼弹簧的弹力,可以保证前减震旋转支架的相对位置,为车辆的避震提供必要的条件。

所述前侧连接架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前转向支架,所述万向连接器均对应的与前转向支架相固定,所述前转向支架上均匀安装有两个五号杆端关节轴承,所述五号杆端关节轴承上均固定有前长拉杆,所述前侧上摆臂的上部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转向支撑板,所述转向支撑板的下部均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前侧下摆臂相连接,转向支撑板的上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转向旋转盘,所述转向旋转盘上均匀安装有两个六号杆端关节轴承,所述六号杆端关节轴承均与对应的前长拉杆相固定,所述转向旋转盘上均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沿竖向设置的转向主轴,所述转向主轴的中部均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沿横向设置的二号连接轴,所述二号连接轴上均安装有前车轮,所述转向主轴的外壁上均安装有万向连接杆,所述万向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在转向旋转盘上。

所述车架内设有电池仓。使用时,电池可以放置在电池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等优点,通过摆臂和多连杆结构,使得整车可以左右倾斜,转弯灵活性高,四轮相互独立,减震效果良好,对一般坑洼路面通过性较好,具有很高的娱乐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轮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前轮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前轮系统部分结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四轮平衡电动车体,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的后端安装有后轮系统2,车架1的前端安装有前轮系统3。使用时,车架1为车辆提供载体,后轮系统2与前轮系统3配合,为车辆的平衡提供条件。

所述后轮系统2包括后侧连接架201,所述后侧连接架20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车架1上,所述后侧连接架201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可沿后侧连接架201竖向滑动的立柱202,所述立柱202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座椅203。使用时,座椅203可以通过螺栓调节高度。

所述后侧连接架201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后摆臂204。使用时,后摆臂204主要对后车轮提供支撑。

所述后摆臂204上均安装有一号杆端关节轴承205,所述一号杆端关节轴承205上均固定有后拉杆206,所述后侧连接架201的后端安装有后驱动连接支架207,所述后驱动连接支架207上通过铰接的方式左、右对称安装有后减震旋转支架208,所述后减震旋转支架208上均安装有二号杆端关节轴承209,所述二号杆端关节轴承209均与对应的后拉杆206相固定,所述后驱动连接支架207的上方设有沿横向设置的后轮阻尼弹簧210,所述后轮阻尼弹簧210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对应的后减震旋转支架208相铰接。当车辆行驶在颠簸的路面时,车辆的后车轮213起伏移动,带动一号连接轴211移动,一号连接轴211带动后摆臂204移动,后摆臂204带动一号杆端关节轴承205移动,一号杆端关节轴承205带动后拉杆206移动,后拉杆206带动二号杆端关节轴承209移动,二号杆端关节轴承209带动后减震旋转支架208旋转,后减震旋转支架208拉动后轮阻尼弹簧210,利用后轮阻尼弹簧210的弹力,实现对路面的减震。

所述后摆臂204的下部均安装有一号连接轴211,所述一号连接轴211的外壁上均安装有后驱动轮连接套212,一号连接轴211上均安装有后车轮213。使用时,外接的轮毂电机可以通过后驱动轮连接套212为装置提供动力。

所述前轮系统3包括前侧连接架301,所述前侧连接架30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车架1上,所述前侧连接架301的上部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转向柱302,所述转向柱302的上端安装有龙头303,所述龙头303上安装有仪表304。使用时,可以通过仪表304观察车辆信息。

所述转向柱302的外壁上安装有下转向臂305,所述下转向臂305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万向连接器306,所述前侧连接架301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前侧上摆臂307,所述前侧上摆臂307的下方设有前侧下摆臂308,所述前侧下摆臂308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前侧连接架301上,所述前侧上摆臂307上均安装有三号杆端关节轴承309,所述三号杆端关节轴承309上均固定有前短拉杆310,所述前侧连接架301的前端安装有固定框311,所述固定框311上通过铰接的方式左、右对称安装有前减震旋转支架312,所述前减震旋转支架312上均安装有四号杆端关节轴承313,所述四号杆端关节轴承313均与对应的前短拉杆310相固定,所述固定框311的上方设有沿横向设置的前轮阻尼弹簧314,所述前轮阻尼弹簧314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对应的前减震旋转支架312相铰接。使用时,所述前轮阻尼弹簧314的弹力,可以保证前减震旋转支架312的相对位置,为车辆的避震提供必要的条件。

所述前侧连接架301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前转向支架315,所述万向连接器306均对应的与前转向支架315相固定,所述前转向支架315上均匀安装有两个五号杆端关节轴承316,所述五号杆端关节轴承316上均固定有前长拉杆317,所述前侧上摆臂307的上部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转向支撑板318,所述转向支撑板318的下部均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前侧下摆臂308相连接,转向支撑板318的上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转向旋转盘319,所述转向旋转盘319上均匀安装有两个六号杆端关节轴承320,所述六号杆端关节轴承320均与对应的前长拉杆317相固定,所述转向旋转盘319上均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沿竖向设置的转向主轴321,所述转向主轴321的中部均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沿横向设置的二号连接轴322,所述二号连接轴322上均安装有前车轮323,所述转向主轴321的外壁上均安装有万向连接杆324,所述万向连接杆324的另一端均固定在转向旋转盘319上。使用时,万向连接杆324可以将转向旋转盘319的旋转力,拉动转向主轴321的旋转,达到控制车辆转向的目的。

所述车架1内设有电池仓。使用时,电池可以放置在电池仓内。

车辆转向时,人工转动龙头303,龙头303带动转向柱302旋转,转向柱302带动下转向臂305旋转,下转向臂305通过万向连接器306带动前转向支架315旋转,前转向支架315带动五号杆端关节轴承316移动,五号杆端关节轴承316地带动前长拉杆317移动,前长拉杆317带动六号杆端关节轴承320移动,六号杆端关节轴承320带动转向旋转盘319旋转,转向旋转盘319带动万向连接杆324移动,万向连接杆324带动转向主轴321旋转,转向主轴321带动二号连接轴322移动,二号连接轴322带动车轮移动,实现对车轮方向的控制。

车辆行驶时,前车轮323遇到颠簸路面,前车轮323受力竖向移动,带动二号连接轴322移动,二号连接轴322带动转向主轴321移动,转向主轴321带动转向支撑板318移动,转向支撑板318带动前侧上摆臂307旋转,前侧上摆臂307带动三号杆端关节轴承309移动,三号杆端关节轴承309带动前短拉杆310移动,前短拉杆310带动四号杆端关节轴承313移动,四号杆端关节轴承313带动前减震旋转支架312旋转,前减震旋转支架312带动前轮阻尼弹簧314变形,利用前轮阻尼弹簧314的弹力,实现对路面的减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