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电动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7339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式电动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式电动驱动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从手推车、板车、行李车或婴儿车等多种运输装置上拆卸,依靠电力行驶的电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用来运送人或物品的运输装置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手推车、板车、行李车、婴儿车或高尔夫球车等。本说明书将此类具有多种形态的运输装置定义为运输体。这种运输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驾驶员直接施力驱动的手动式,另一种是利用驱动马达等进行驱动的电动式。

其中,手动运输体依靠使用者的力量移动,当装载的物品过多时,推动手推车必然需要更多的力。由于手动式手推车需要更多的力,所以老弱者或残疾人使用时存在一定危险,特别是在装有较多物品的状态下在倾斜路面前进或后退时,推车人有可能无法承受手推车的力,继而引发安全事故。

由于此类问题的出现,近来人们相对于使用者直接施力的手动运输体,更青睐便于移动的电动运输体。人们在超市等处购物时会用到这种电动运输体,另外,它还可以用于在工厂运送体积较大的重物,以及在公园或游乐场和孩子一起装运行李等多种情况。

如上所述,电动运输体具有多种用途,方便快捷。然而,市面上在售的电动运输体的价格高昂,站在购买者的立场来看,难以购买各式各样的电动运输体。与此同时,电动运输体的普遍问题是体积较大,难以运送至其它场所保管。另外,如果在已具备手动运输体的情况下购买电动运输体,已有手动运输体存在保管及处理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多种运输体上拆装并依靠电力驱动的电动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让使用者搭乘的电动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保管及运至其它场所的电动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执行装置可拆装,并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远程自由控制方向的电动驱动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包括可以装载运输目标,由水平框架和垂直框架组成的运输部,以及多个安装在所述运输部底面,与地面接触并可以驱动,方向可以转换的脚轮。其内部由驱动主体和连接装置组成,驱动主体的左右两侧装有带有轮毂电机的驱动轮,连接装置让所述运输体与驱动主体能够拆装。

与此同时,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包括供使用者搭乘的搭乘板、从地面支撑搭乘板并让其能够驱动的辅助轮、以及让所述驱动主体与搭乘板能够拆装的连接装置。

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连接装置如实施例所示,所述连接装置由滑块和支持销组成。滑块可以向前后移动,形成板状,与所述搭乘板的前端贯通并凸出一定长度;支持销左右对称成对设置,内侧端部附着在所述滑块的侧面进行弹性支持,外侧端部从所述搭乘板的侧面向外侧凸出一定长度。另外,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开放部与固定部,开放部从所述驱动主体的上面凸出形成,确保所述滑块的前端能够插入内侧;固定部由能够固定所述支持销的支持槽组成。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滑块实施例,所述滑块的两个侧面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第1凹陷部;深度大于所述第1凹陷部的第2凹陷部;以及宽度从所述滑块的前方向后方逐渐变窄的倾斜部。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连接装置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在一对支持销的内侧端部位于第2凹陷部时,从所述搭乘板的两个侧面凸出的外侧端部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开放部的间隔,形成自由出入所述开放部的状态。同时,在所述搭乘板插入开放部的状态下,如果一对支持销的内侧端部位于第1凹陷部,则从所述搭乘板的两个侧面凸出的外侧端部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开放部的间隔,形成外侧端部挂在所述支持槽的状态。另外,在一对支持销的外侧端部勾住所述支持槽的状态下,当内侧端部位于倾斜部时,所述滑块的前端向前方移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主体实施例,所述驱动主体具有挂接部,可防止驱动时因地面倾斜导致所述搭乘板上升或下降至一定角度以上。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主体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主体还具备固定部件,在所述搭乘板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成垂直竖立的状态时起到固定作用。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固定部件实施例,所述固定部件具备挂接部,它呈凹陷状形成于所述驱动主体挂接部上,用于固定所述滑块前端部。

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所述支持销的位置比所述驱动轮的中心轴靠前。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连接装置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与运输体的水平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主体连接。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运输体的垂直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主体连接。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由连接支架组成。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运输体还具有执行器,执行器上装有能够控制驱动主体,遥控方向和速度的远程控制器。所述远程控制器可在所述执行器上拆装,无论是附着在执行器上还是脱离执行器,均能控制驱动主体。

本发明由上述结构组成,它具有可在运输体上拆装的连接装置,可用于多种运输体。与此同时,安装在本发明驱动主体左右两侧的驱动轮利用安装在内部的轮毂电机实现电动驱动,优点是便于利用电力运送目标。

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优点是能够让使用者通过搭乘板在搭乘状态下舒适地运送目标人物或物品,因为驱动主体与搭乘板可以拆卸,所以不仅能放在限定的场所保管,还易于运至其它场所。

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挂接部,可防止搭乘板在驱动时上升或下降至一定范围外,防止搭乘板因地面倾斜而过度翻折,预防安全事故。

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还有一个优点是具备挂接槽,它在搭乘板以支持销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后的垂直状态下将其固定,在手动控制及未搭乘在搭乘板上的情况下使其垂直折叠,便于控制本发明中的驱动装置。

另外,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优点是运输体上设有远程控制器固定部,用于放置能够控制驱动轮和方向的远程控制器。因为远程控制器可从远程控制器固定部上拆卸,所以不仅能够在远程控制器放置在远程控制器固定部的状态下控制本发明中的驱动装置,还能在远程控制器与固定部分离的状态下,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远程控制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例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分解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侧面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部分平面截面图;

图5是图示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搭乘板折叠状态的截面图。

图中10.运输体,12.运输部,12a.水平框架,12b.垂直框架,14.脚轮,15.把手,20.驱动主体,22.驱动轮,24.固定部,24a.支持凸起,24b.支持槽,26.挂接部,26a.第1挂接凸起,26b.第2挂接凸起,26c.挂接槽,30.连接装置,32.支撑管,40.搭乘板,42.踏板,44.辅助轮,46.连接部,52.杠杆,54.滑块,54a.第1凹陷部,54b.第2凹陷部,54c.倾斜部,54d.前端部,56.支持销,56a.凸缘,56b.止动件,60.固定构件,62.远程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图示的实施例为基础,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可在多种形态的运输体10上拆装,让所述运输体10电动行驶。所述运输体10包括可以装载运输目标的运输部12,以及多个安装在所述运输部12底面,与地面接触并可以驱动的脚轮14。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内部具备带有轮毂电机(未图示)的驱动轮22;所述驱动轮22分别安装在驱动主体20的左右两侧;所述驱动主体20还包括让所述运输体10和驱动主体20能够拆装的连接装置30。

如图1图示的实施例所示,所述运输部12由多个水平框架12a与垂直框架12b组成,能够装运目标人物或行李、物品等。同时,所述脚轮14安装于支撑着运输部12前方下端部的水平框架12a的两侧,起到旋转支撑的作用,可借助外力自由旋转。在这里,施加到脚轮14的外力是指利用驱动轮22行驶产生的力。

实施例中,所述运输体10的后方具备一组框架12b沿垂直方向延长一定长度并相互连接的把手15。本实施例中,虽然所述运输体10被图示成能够运送物品的手推车形态,但实际上对形态并无限制,只要具备能够运送目标物品的运输部12,以及多个能够让所述运输部12转换方向的起支撑作用的脚轮14,任何结构都可以使用于本发明。

本发明中的驱动主体20让运输体10通过驱动轮22实现电动驱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主体20的两侧分别装有内部带有轮毂电机的驱动轮22。同时,所述驱动主体20的内部装有为轮毂电机输送电力的电池(未图示),以及控制轮毂电机的控制部(未图示)。在这里,控制部通过后文记述的远程控制器62(remote controller)接收指令,独立控制所述轮毂电机的旋转次数,以及前进、后退和方向转换。另外,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不仅能利用所述轮毂电机实现电动驱动,还能由使用者直接施力,变成手动控制。

下面对能够让所述运输体10和驱动主体20变得可以拆装的连接装置30进行说明。如图1图示的实施例所示,所述连接装置30由支撑管32组成,支撑管的一端被固定在所述驱动主体20的前端或与驱动主体20呈一体,另一端被支撑运输体10后方的一组垂直框架12b的下端插入。

本发明中的连接装置30起连接作用,能够让所述驱动主体20在运输体10上进行拆装,驱动主体20上可以连接多种形态的运输体10。如图所示,所述连接装置30可以是能与支撑垂直框架12b连接的支撑管32。同时,所述连接装置30还可以是能与运输体10的任何部位进行拆装的装置。例如,所述连接装置30也可以由至少能够让驱动主体在水平框架12a或垂直框架12b中任意一者上进行拆装的支架等组成。

下面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对可在所述驱动主体20上进行拆装,并且使用者可以搭乘的搭乘板40进行说明。所述搭乘板40能够在使用者搭乘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状态下运送目标物品。如图2所示,所述搭乘板40呈板状,其面积足够供使用者搭乘。所述搭乘板40由以下结构组成:使用者搭乘的踏板42;位于所述踏板42前方,能够让搭乘板与所述驱动主体20进行拆装的连接部46;以及从地面支撑所述踏板42底面并使其行驶的辅助轮44。

如图示实施例所示,所述辅助轮44在踏板42后方两侧的下端设有一对,但实际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也可设置多个。另外,所述辅助轮44最好由能够自由转换方向的脚轮组成。在这里,所述连接部46的宽度最好小于踏板42。

如上所述,能够让所述驱动主体20与搭乘板40进行拆装的连接部46由以下结构组成:穿透上面并凸出一定长度,且可以受使用者的控制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杠杆52;可以随着杠杆52的动作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板状滑块54;左右对称成一对,内侧端部与所述连接部46内所述滑块54保持弹性接触,并且外侧端部穿透所述连接部46的两个侧面并凸出一定距离的支持销56。在这里,建议所述杠杆52穿透连接部46的上下两面并凸出一定距离。

与此同时,为了让所述驱动主体20与所述连接部46能够进行拆装,所述驱动主体20上设置有可向内插入的固定部24。如图2图示的实施例所示,所述固定部24包括一对向上方凸出并支撑连接部46的支持凸起24a。所述支持凸起24a的内侧设置有支持槽24b,使得所述连接部46向内插入所述固定部24时,连接部46两侧凸出的支持销56能够插入所述支持槽24b。在所述支持销56插入支持槽24b的状态下,所述搭乘板40可以以支持销56为轴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旋转支撑。

下面参照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对所述连接部46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如图示实施例所示,所述滑块54在连接部46的内部与所述杠杆52连接,根据所述杠杆52的动作向前后移动。与此同时,所述滑块54的前端部54d穿透所述连接部46的前端部并凸出一定距离。所述滑块54上设有分别在两个侧面呈一定深度凹陷的第1凹陷部54a;在所述第1凹陷部54a后方呈更深凹陷的第2凹陷部54b;以及向所述滑块54前方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变宽的的倾斜部54c。

所述连接部46内部与第1凹陷部54a、第2凹陷部54b和倾斜部54c弹性接触的支持销56在所述滑块54向前后方向移动时可以使其从所述连接部46两个侧面凸出的长度发生变化,从而控制搭乘板40在驱动主体20上安装或拆卸。

如图4图示的实施例所示,所述支持销56分别在滑块54的两个侧面左右对称形成一对,内侧端部弹性支撑在第1凹陷部54a,外侧端部固定在所述支持槽24b。这种状态表示所述搭乘板40与驱动主体20处于结合状态。所述搭乘板40在这种结合状态下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挥动。也就是说,如果所述支持销56的外侧端部与支持槽24b结合,使用者就可以搭乘到搭乘板40上运送目标物品。

如图4所示,所述支持销56总是被弹性支撑到所述连接部46的内侧。参照所述支持销56进行支撑时的实施例,弹性支撑支持销56的弹簧(S)在支持销56外侧面的凸缘56a与所述连接部46内侧面上的止动件56b之间支撑。因此,所述支持销56在固定的连接部46的内侧面受到弹簧(S)的弹力作用,总是被弹性支撑到连接部46的内侧(横向内侧)。

如上所述,所述支持销56在滑块54向前后移动时与第1凹陷部54a、第2凹陷部54b和倾斜部54c接触。在这里,连接所述第1凹陷部54a、第2凹陷部54b和倾斜部54c的滑块54的两个侧面最好为曲面。

下面对所述驱动主体20与搭乘板40的结合及分离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所述支持销56的内侧端部到达所述第1凹陷部54a后,支持销56的外侧端部被固定到所述支持槽24b,所述搭乘板40与驱动主体20结合,让使用者能够在搭乘状态下运送目标物品。其中,所述杠杆52位于中间位置,本说明书将此类杠杆52的位置定义成第1位置。

从第1位置向前推动所述杠杆52后,所述滑块54向前移动,所述支持销56到达第2凹陷部54b。如前文所述,因为所述第2凹陷部54b在第1凹陷部54a的后方向,且在滑块54内侧呈更深的深度,所以从所述连接部46两侧面向外侧凸出的支持销56的长度必然减小。此时,所述支持销56未支撑在支持槽24b内,从所述连接部46向两侧凸出的一对支持销56的外侧端部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固定部24上设置的一对支持凸起24a的间隔,造成所述驱动主体20与搭乘板40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

在这里,所述杠杆52处于向前移动的状态,本说明书将此类杠杆52的位置定义成第2位置。为了再次将搭乘板40连接到所述驱动主体20上,应在所述连接部46插入固定部24的状态下使所述杠杆52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移动。

如果向后拉动所述杠杆52,所述支持销56的内侧端部就会到达倾斜部54c,使所述滑块54的前端部54d后退至所述连接部46内。本说明书将此类杠杆52的位置定义成第3位置。在这里,所述倾斜部54c从所述滑块54的前方向所述第1凹陷部54a逐渐变窄,所述杠杆52位于第3位置时,使用者将手放在上面后将自动回到第1位置。此类第3位置可以说是为了折叠所述搭乘板40而设置的,详细内容见后文。

下面对能够防止所述搭乘板40与驱动主体20在结合状态下的挥动超出一定范围的挂接部26进行说明。所述挂接部26从驱动主体20的上面向上凸出一定高度,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在驱动时能够在所述搭乘板40随着地面的倾斜以支持销56为轴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防止所述搭乘板40后端部的挥动超出一定范围。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示,所述挂接部26包括从驱动主体20上面凸出一定高度的第1挂接凸起26a。所述搭乘板40以支持销56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上升至一定范围后,穿透所述搭乘板40的前端部凸出的滑块54的前端部54d被第1挂接凸起26a干涉,防止其继续上升。

如果所述搭乘板的后端部以所述支持销为轴沿顺时针挥动超出一定范围,所述连接部46的底面被第2挂接凸起26b或驱动主体的上面干涉,防止其继续下降。其中,第1挂接凸起26a和第2挂接凸起26b向前后分开一定距离,内侧具有挂接槽26c。

下面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对所述搭乘板40的折叠结构进行说明。为了便于在手动操作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或使用者不搭乘到搭乘板40的状态下操作,所述搭乘板40能够以所述支持销56为轴沿逆时针方向折叠。

所述搭乘板40在杠杆52位于第1位置时与所述驱动主体20结合,所述滑块54的前端部54d挂在第1挂接凸起26a上,防止所述搭乘板40以支持销56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上升超过一定角度。为了让所述搭乘板40沿逆时针方向折叠,应使穿透搭乘板40前端部后凸出的滑块54的前端部54d向后方后退。

为了使所述滑块54的前端部54d向后方后退,如上所述,所述杠杆52应位于第3位置,在这种状态下,所述搭乘板40以支持销56为轴,在一定范围内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搭乘板40被固定在与驱动主体20垂直的位置。所述杠杆自动从第3位置返回到第1位置。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所示,所述搭乘板4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与所述驱动主体20垂直的位置被固定在挂接部26的挂接槽26c内并保持该状态。所述搭乘板40沿逆时针方向折叠固定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可具有多种实施例。举例来说,还可以在所述搭乘板40上安装挂钩(Hook),以支持销56为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与所述驱动主体20垂直的位置挂住所述运输体10的水平框架12a和垂直框架12b并使其固定。

下面对能够控制运输体10水平框架12a及垂直框架12b上的所述驱动轮22的远程控制器62进行说明。所述远程控制器62与固定在运输体10后方把手15上的固定构件60结合并可以拆卸,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轮22来控制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向和驱动。

这种远程控制器62可以在固定到固定构件60的状态下操作,也可以将其从所述固定构件60上卸下,在一定范围内远程操作。也就是说,所述远程控制器62将输入到该远程控制器62的信号传输至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着一对驱动轮22上的轮毂电机,以此控制驱动和方向的转换。

举例来说,如果让所述驱动轮22上的轮毂电机同时向第1方向旋转,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就会前进。如果让轮毂电机同时向不同于第1方向的第2方向旋转,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就会后退。在分别安装于左侧和右侧的轮毂电机中,如果让左侧的轮毂电机比右侧更快地旋转,电动驱动装置就会右转。如果让右侧的轮毂电机比左侧更快地旋转,电动驱动装置就会左转。另外,左侧和右侧的轮毂电机相互逆向旋转时,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将在原地旋转。

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由以上结构组成,它具有连接装置,能够使其在运输体10上进行拆装,可用于多种运输体10。其内部的驱动主体20具备带有可控制驱动的轮毂电机的驱动轮22,能够利用电力方便地运送目标。另外,它还具备供使用者搭乘的搭乘体40,能够让使用者舒适地运送目标,因为所述驱动主体20与搭乘板40可以进行拆装,所以不仅能放在限定的场所保管,还易于运至其它场所。

本发明中的驱动装置具备行驶时能够防止因地面倾斜导致所述搭乘板40上升或下降超出一定范围的挂接部26,可预防搭乘板40因地面倾斜而过度折叠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另外,本发明还具备挂接槽26c,当所述搭乘板40以支持销56为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能够在与所述驱动主体20垂直的状态下固定所述滑块54的前端部54d,在手动操作或使用者未搭乘到搭乘板40上的状态下垂直折叠搭乘板40,便于控制本发明中的驱动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基本技术可以由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技术思想的范畴内进行多种变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