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紧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上的电动腰托检测用柔行上下料夹紧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为了提高开车者在开车时的舒适度,几乎每个车辆上都安装有电动腰托,而且开车者对电动腰托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关注电动腰托的噪音。
电动腰托噪音高会影响开车者的开车状态,降低了驾驶安全系数,故在加工时需要对电动腰托进行噪音检测。电动腰托形状不规则,且具有沿着设定路线敷设的管路,使得在噪音检测时需要通过工装对其进行定位。然而,现有工装存在上料、下料不方便的缺陷,造成检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上的电动腰托检测用柔行上下料夹紧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上的电动腰托检测用柔行上下料夹紧工装,至少包括:安装板、设在所述安装板顶面的定位架,以及柔性加紧机构,所述定位架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电动腰托的几个定位结构,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柔性加紧机构;所述柔性加紧机构包括拉杆、固定板,以及连接杆机构;所述固定板可拆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板顶面,且其外端下部穿设在所述安装板中;所述拉杆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固定板外端;所述拉杆上安装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位于所述安装板下方;所述拉杆底端连接有气缸相连;所述拉杆顶端与所述连杆机构一端相连,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方;所述连杆机构另一端设有动夹头;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通过固定结构设有静夹头;在所述拉杆未受向下拉力时,所述动夹头能与所述静夹头配合,且动夹头与静夹头围成与所述电动腰托的管路相匹配的加持空间,且该加持空间位于定位架的正面下部。
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首端与所述拉杆顶端相连,第二连杆首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尾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杆尾端顶面水平设有所述动夹头。
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立块,所述第二连杆的尾端下部通过转轴与所述立块的顶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立块侧面具有突块,所述突块通过拉簧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且所述拉簧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立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包括左连杆和右连杆,所述拉杆顶端位于所述左连杆与右连杆的首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杆首端位于所述左连杆与右连杆的尾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上限位环,下限位环和筒体;所述的弹簧、上限位环,下限位环均收容在所述筒体中;所述上限位环固定套设在拉杆上,下限位环活动套设在所述拉杆上;所述弹簧套设所述拉杆上,所述弹簧上端抵在所述上限位环上,所述弹簧下端抵在所述下限位;所述筒体上端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筒体下端与所述下限位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拉杆底端具有能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连的圆台。
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立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动夹头下表面具有第一平面和斜向上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位于第一平面外侧,且第一平面与第一斜面交界处开设有第一圆弧槽;所述静夹头上表面具有第二平面和斜向上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位于第二平面外侧,且第二平面与第二斜面交界处开设有第二圆弧槽;第一圆弧槽与第二圆弧槽配合时,它们能围合成与所述电动腰托的管路相匹配的加持空间。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为卡钩。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上的电动腰托检测用柔行上下料夹紧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拉杆底端连接有气缸相连;首先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作用下,所述拉杆受向下拉力以向下运动,同时带动所述连杆连接杆机构动作,进而所述动夹头向远离所述静夹头方向转动,使得所述动夹头能与所述静夹头分开;再将电动腰托放置在所述定位架正面,并用定位结构将电动腰托进行粗定位;然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回到原来位置,即取消施加于所述拉杆的拉力,此时拉杆受到所述复位机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所述连杆连接杆机构动作,进而所述动夹头向靠近所述静夹头方向转动,使得所述动夹头与所述静夹头配合,且围成一加持空间,电动腰托的管路被加持空间加持,从而电动腰托得到完全定位,即完成上料;接着对电动腰托的电机通电后进行噪音检测;检测完毕后,再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作用下,所述拉杆受向下拉力以向下运动,同时带动所述连杆连接杆机构动作,进而所述动夹头向远离所述静夹头方向转动,使得所述动夹头能与所述静夹头分开;接着将电动腰托放置从所述定位架取下,即完成下料;可见方便上料和下料,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上的电动腰托检测用柔行上下料夹紧工装立体图。
图2和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上的电动腰托检测用柔行上下料夹紧工装于安装有电动腰托时立体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加紧机构立体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机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电动腰托 331 第一连杆
101 管路 332 第二连杆
1 安装板 333 立块
2 定位架 3331突块
21 定位结构 4 弹簧
22 三角形支撑架 51 下限位环
3 柔性加紧机构 5 筒体
31 拉杆 61 动夹头
311 上限位环 62 静夹头
312 圆台 7 固定结构
32 固定板 8 拉簧
33 连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上的电动腰托检测用柔行上下料夹紧工装,至少包括:安装板1、设在所述安装板1顶面的定位架2,以及柔性加紧机构3。所述安装板1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柔性加紧机构3。优选地,所述安装板1上安装有两个所述柔性加紧机构3。
参考图1和至图3,所述定位架2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电动腰托100的几个定位结构21。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21为卡钩。所述定位架2背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三角形支撑架22。
参考图3和图4,所述柔性加紧机构3包括拉杆31、固定板32,以及连杆机构33。所述固定板3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上,且所述固定板32外端下部穿设在所述安装板中;所述拉杆31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固定板32外端;所述拉杆31上安装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位于所述安装板1下方。所述拉杆31底端连接有气缸(图中未示出)相连;优选地,所述拉杆31底端具有能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连的圆台312。所述拉杆31顶端与所述连杆机构33一端相连,所述连杆机构33另一端设有动夹头61;所述固定板32的前端通过固定结构7设有静夹头62;在所述拉杆31未受向下拉力时,所述动夹头61能与所述静夹头62配合,动夹头61与静夹头62围成与所述电动腰托100的管路101相匹配的加持空间,且该加持空间位于定位架2的正面下部;在所述拉杆31受向下拉力时,所述动夹头61能与所述静夹头62分离。
参考图4,所述连杆机构33包括第一连杆331和第二连杆332,所述第一连杆331首端与所述拉杆31顶端相连,第二连杆332首端与所述第一连杆331尾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杆332尾端顶面水平设有所述动夹头6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331包括左连杆和右连杆,所述拉杆31顶端位于所述左连杆与右连杆的首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杆332首端位于所述左连杆与右连杆的尾端之间;这样不仅方便与所述拉杆31相连,且确保所述第一连杆331在受力比较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参考图4,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立块333,所述第二连杆332的尾端下部通过转轴与所述立块333顶端相连。所述立块333与所述固定结构7相连。优选地,所述立块333侧面具有突块3331,所述突块3331通过拉簧8与所述第二连杆332相连,且所述拉簧8位于所述第一连杆331与所述立块333之间;具体地,所述拉簧8一端与所述突块33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32的中部相连,该拉簧8能够起到支撑所述第二拉杆31,以及帮助所述第二连杆332复位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4、上限位环311,下限位环51和筒体5;所述的弹簧4、上限位环311,下限位环51均收容在所述筒体5中;所述上限位环311固定套设在拉杆31上,下限位环51活动套设在所述拉杆31上;所述弹簧4套设所述拉杆31上,所述弹簧4上端抵在所述上限位环311上,所述弹簧4下端抵在所述下限位环51上;所述筒体5上端与所述固定板32相连,所述筒体5下端与所述下限位环51固定连接。
所述拉杆31受到气缸拉力向下运动时,所述弹簧4被压缩;所述气缸对所述拉杆31施加的拉力消失后,在所述弹簧4的回弹力作用下,所述拉杆31能够回到原来位置,以及弹簧4回到自由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上料和下料,所述动夹头61下表面具有第一平面和斜向上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位于第一平面外侧,且第一平面与第一斜面交界处开设有第一圆弧槽;所述静夹头62上表面具有第二平面和斜向下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位于第二平面外侧,且第二平面与第二斜面交界处开设有第二圆弧槽;第一圆弧槽与第二圆弧槽配合时,它们能围合成与所述电动腰托100的管路相匹配的加持空间,见图4。
参考1至图5,工作时,首先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作用下,所述拉杆31受向下拉力以向下运动,同时带动所述连杆连杆机构33动作,进而所述动夹头61向远离所述静夹头62方向转动,使得所述动夹头61能与所述静夹头62分开;再将电动腰托100放置在所述定位架2正面,并用定位结构21将电动腰托100进行粗定位;然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回到原来位置,即取消施加于所述拉杆31的拉力,此时拉杆31受到所述弹簧4的回弹力作用,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所述连杆连杆机构33动作,进而所述动夹头61向靠近所述静夹头62方向转动,使得所述动夹头61与所述静夹头62配合,且围成一加持空间,电动腰托100的管路101被加持空间加持,从而电动腰托100得到完全定位,即完成上料;接着对电动腰托100的电机通电以进行噪音检测;检测完毕后,再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作用下,所述拉杆31受向下拉力以向下运动,同时带动所述连杆连杆机构33动作,进而所述动夹头61向远离所述静夹头62方向转动,使得所述动夹头61能与所述静夹头62分开;接着将电动腰托100放置从所述定位架2取下,即完成下料;可见方便上料和下料,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上的电动腰托检测用柔行上下料夹紧工装能够进行柔性上下料,使得上料和下料较方便,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