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锁销式电动车用龙头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5264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浮动锁销式电动车用龙头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浮动锁销式电动车用龙头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的电动车龙头锁上锁开锁速度慢,普遍大于5秒,且大都零件采用金属,存在避震性差的特点,不适用于电动车和摩托车,易有开不到位或锁不到位现象以及锁销不对位造成电机堵转烧损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浮动锁销式电动车用龙头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外壳、齿轮座、面板、电机、电机压片、蜗轮蜗杆、一级齿轮、二级齿轮、三级齿轮、四级齿轮、五级齿轮、齿轮压块、齿条滑锁块、压簧、锁销、复位弹簧;所述的外壳与面板固定连接,面板上设置有齿轮座,齿轮座上设置有一级齿轮,一级齿轮与二级齿轮啮合,二级齿轮与三级齿轮啮合,三级齿轮与四级齿轮啮合,四级齿轮与五级齿轮啮合,五级齿轮上设置有齿轮压块,五级齿轮与齿条滑锁块啮合,齿条滑锁块上连接有压簧,压簧与锁销连接,锁销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压簧连接,另一端与面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的蜗轮蜗杆、一级齿轮、二级齿轮、三级齿轮、四级齿轮、五级齿轮和齿条滑锁块采用塑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采用高速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电机顺时针旋转,驱动蜗轮蜗杆-一级齿轮-二级齿轮-三级齿轮(防堵转打滑)-四级齿轮-五级齿轮-齿条滑锁块-压簧-复位弹簧弹力推动锁销上锁;电机逆时针旋转,驱动蜗轮蜗杆-一级齿轮-二级齿轮-三级齿轮(防堵转打滑)-四级齿轮-五级齿轮-齿条滑锁块离开压簧,锁销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完成开锁动作,锁销离开锁闩。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动锁销式电动车用龙头锁,上锁开锁速度快,2秒左右;具有避震性好,更适合电动车及摩托车使用;行程更精确,防止出现开不到位或锁不到位现象;不会出现锁销不对位造成电机堵转烧损现象;密封性好,防尘防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图2的另一侧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壳1、齿轮座2、面板3、电机4、电机压片5、蜗轮蜗杆6、一级齿轮7、二级齿轮8、三级齿轮9、四级齿轮10、五级齿轮11、齿轮压块12、齿条滑锁块13、压簧14、限位开关15、锁销16、复位弹簧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外壳1、齿轮座2、面板3、电机4、电机压片5、蜗轮蜗杆6、一级齿轮7、二级齿轮8、三级齿轮9、四级齿轮10、五级齿轮11、齿轮压块12、齿条滑锁块13、压簧14、锁销16、复位弹簧17;所述的外壳1与面板3固定连接,面板3上设置有齿轮座2,齿轮座2上设置有一级齿轮7,一级齿轮7与二级齿轮8啮合,二级齿轮8与三级齿轮9啮合,三级齿轮9与四级齿轮10啮合,四级齿轮10与五级齿轮11啮合,五级齿轮11上设置有齿轮压块12,五级齿轮11与齿条滑锁块13啮合,齿条滑锁块13上连接有压簧14,压簧14与锁销16连接,锁销16上设置有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的一端与压簧14连接,另一端与面板3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簧1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开关15。

作为优选,所述的蜗轮蜗杆6、一级齿轮7、二级齿轮8、三级齿轮9、四级齿轮10、五级齿轮11和齿条滑锁块13采用塑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4采用高速直流电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电机4顺时针旋转,驱动蜗轮蜗杆6-一级齿轮7-二级齿轮8-三级齿轮9(防堵转打滑)-四级齿轮10-五级齿轮11-齿条滑锁块13-压簧14-复位弹簧17弹力推动锁销16上锁;电机4逆时针旋转,驱动蜗轮蜗杆6-一级齿轮7-二级齿轮8-三级齿轮9(防堵转打滑)-四级齿轮10-五级齿轮11-齿条滑锁块13离开压簧14,锁销16在复位弹簧17作用下完成开锁动作,锁销16离开锁闩。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浮动锁销式电动车用龙头锁,上锁开锁速度快,2秒左右;具有避震性好,更适合电动车及摩托车使用;行程更精确,防止出现开不到位或锁不到位现象;不会出现锁销不对位造成电机堵转烧损现象;密封性好,防尘防雨,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