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驻车支撑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侧支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侧支架作为摩托车驻车常用支撑零部件。目前,有不少用户使用摩托车来运载货物,导致摩托车的负载量显著增大,在长期驻车过程中,摩托车侧支架及其与搁脚主梁杆连接处容易变形,并因此造成客户在使用时,驻车时车身角度过大,易发生驻车侧翻。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298733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强型侧支架与主搁脚的安装结构”,包括搁脚主梁杆和侧支架,在所述搁脚主梁杆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主搁脚,搁脚主梁杆的中部焊接有侧支架安装块,所述侧支架安装块向左下方延伸,所述侧支架的上端铰接在侧支架安装块上,所述侧支架安装块与搁脚主梁杆之间设置有三角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上平面焊接在搁脚主梁杆上,加强板的右斜面焊接在侧支架安装块上。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侧支架与主搁脚之间的连接强度,来预防侧支架与主搁脚安装连接处变形。但如何有效预防摩托车侧支架自身出现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需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预防摩托车侧支架自身出现变形的摩托车侧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预防摩托车侧支架自身出现变形的摩托车侧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侧支架,包括整体呈长条形的侧支架本体,所述侧支架本体的顶部为用于安装在搁脚主梁杆上的铰接部,所述侧支架本体的底部为用于与地面相接触的支承部;所述侧支架本体的表面外凸固定设置有弹簧挂销;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本体的表面外凸形成有至少一块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整体呈长条形。
上述摩托车侧支架在使用时,上述加强板为固定在侧支架本体的外侧面,且所述加强板整体呈长条形,这样一来,该加强板能够提升侧支架本体的结构强度,当侧支架本体得到加强后,就能够有效防止侧支架本体出现弯曲变形并引起驻车不稳的情况,满足各类型摩托车用户的使用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侧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这样一来,可使得加强板的结构更为简单,从而更便于对加强板进行加工生产;此外,上述加强板的结构,加强板与侧支架本体之间的固定连接也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上远离侧支架本体的一侧侧边长度方向上呈中部外凸的弧形。
实施上述结构后,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侧支架本体趋于水平状,此时,加强板的长度方向上远离侧支架本体的一侧侧边长度方向上呈中部外凸的弧形即为流线形,能够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降低风阻。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侧支架本体之间为焊接相连。
焊接加工方式快速,简单,方便,能使得加强板与侧支架本体的连接牢靠。
作为优选,所述侧支架本体的表面由圆周方向的前半侧面和后半侧面两部分构成,其中所述前半侧面朝向摩托车车身且固定安装有所述弹簧挂销,所述后半侧面背离摩托车车身;还包括脚蹬杆,所述脚蹬杆整体呈V型或C型,该脚蹬杆的开口端整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后半侧面的下部。
上述脚蹬杆的设置,不仅便于摩托车驾驶者脚蹬,并借此更好地对侧支架本体进行操纵;又因为脚蹬杆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在后半侧面的下部,这样可通过脚蹬杆来提升侧支架本体下部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整体位于所述脚蹬杆的上方。
这样一来,加强板整体位于所述脚蹬杆的上方,则加强板能加强侧支架本体上位于脚蹬杆上方长度段的结构强度。故加强板与脚蹬杆相配合的结构,不仅能够节省整体用料,还能够加强侧支架本体整个长度段的结构强度,具有更好的经济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侧支架本体连接处位于所述前半侧面和后半侧的交汇处。
这样,可使得加强板与设置于前侧面的弹簧挂销以及设置于后侧面的脚蹬杆相错开,从而更为方便地在侧支架本体上焊接安装加强板。
作为优选,所述侧支架本体的铰接部具有接头,所述接头整体呈U型槽状,且该U型槽的两个槽壁之间贯穿设置有铰接安装孔;所述加强板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有接头加强段,所述接头加强段与相邻的所述U型槽长度方向的端面固定相连。
上述加强板的接头加强段,不仅能够增强接头与侧支架本体之间的连接,还能够通过接头加强段来增强U型槽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接头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使得侧支架本体通过该铰接部与搁脚主梁杆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接头加强段整体为所述U型槽的单个槽壁长度方向的端面形状相匹配的长条形,且该接头加强段与所述单个槽壁长度方向的端面固定相连。
上述加强板的接头加强段结构较为简单,更便于加工制造。且上述接头加强段的结构,能够将U型槽的沟槽充分露出,更便于接头处的装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侧支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能够有效预防摩托车侧支架自身出现变形的优点,能够满足各种摩托车用户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正视方向)。
图2为图1中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侧视方向)。
图4为图3中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侧支架本体,2铰接部,3支承部,4加强板,5脚蹬杆,6弹簧挂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针对描述采用诸如上、下、左、右等说明性术语,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而不旨在进行限制。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摩托车侧支架,包括整体呈长条形的侧支架本体1,所述侧支架本体1的顶部为用于安装在搁脚主梁杆上的铰接部2,所述侧支架本体1的底部为用于与地面相接触的支承部3;所述侧支架本体1的表面外凸固定设置有弹簧挂销6;所述侧支架本体1的表面外凸形成有至少一块加强板4,且所述加强板整体呈长条形。
其中,所述加强板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侧支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其中,所述加强板4的长度方向上远离侧支架本体1的一侧侧边长度方向上呈中部外凸的弧形。
其中,所述加强板4与所述侧支架本体1之间为焊接相连。
其中,所述侧支架本体1的表面由圆周方向的前半侧面和后半侧面两部分构成,其中所述前半侧面朝向摩托车车身且固定安装有所述弹簧挂销6,所述后半侧面背离摩托车车身;还包括脚蹬杆5,所述脚蹬杆5整体呈V型或C型,该脚蹬杆5的开口端整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后半侧面的下部。
其中,所述加强板4整体位于所述脚蹬杆5的上方。
其中,所述加强板4与所述侧支架本体1连接处位于所述前半侧面和后半侧的交汇处。
其中,所述侧支架本体1的铰接部2具有接头,所述接头整体呈U型槽状,且该U型槽的两个槽壁之间贯穿设置有铰接安装孔;所述加强板4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有接头加强段,所述接头加强段与相邻的所述U型槽长度方向的端面固定相连。
其中,所述接头加强段整体为所述U型槽的单个槽壁长度方向的端面形状相匹配的长条形,且该接头加强段与所述单个槽壁长度方向的端面固定相连。
实施时,优选所述单个槽壁为U型槽的两个槽壁中邻近车身的一个。
上述摩托车侧支架在使用时,上述加强板为固定在侧支架本体1的外侧面,且所述加强板整体呈长条形,这样一来,该加强板4能够提升侧支架本体1的结构强度,当侧支架本体1得到加强后,就能够有效防止侧支架本体1出现弯曲变形并引起驻车不稳的情况,满足各类型摩托车用户的使用要求。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上述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