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509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架及自行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是组成自行车重要部件,用于安装自行车的芯轴,同时连接有后下叉、中管以及下管。后下叉、中管以及下管与五通的连接点不同,因此五通需要经受多个大小以及方向不同的力,这样容易导致五通变形进而影响自行车骑行时的踩踏效率。

五通作为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件,维修更换的成本高难度高,易变形的五通严重影响自行车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及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抵抗变形的能力强,提高了自行车的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架,包括五通,所述五通上设有中轴孔和填塞腔,所述中轴孔为圆形通孔,所述填塞腔以所述中轴孔的侧壁为起点沿远离所述中轴孔的轴线的方向贯穿所述五通,所述填塞腔内设有碳纤维隔板,所述五通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沿所述中轴孔的圆周方向分布。

具体地,在中轴孔的圆周方向的某个位置开设一个填塞腔,填塞腔与中轴孔相通,同时填塞腔以所述中轴孔的侧壁为起点沿远离所述中轴孔的轴线的方向贯穿所述五通,在所述填塞腔内填塞一块碳纤维隔板。自行车在运转时,五通受到车架不同部件的施力,五通受力后自身结构瞬时会有微量变形以抵抗外力,由于碳纤维隔板具有力缓冲作用,五通的微量变形会有效减少,避免了五通长时间的大幅变形进而导致永久变形,也即避免了五通的刚性变形;同时碳纤维隔板的自身材料属性的原因,五通受力时不会发出噪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构成所述填塞腔,所述填塞腔与经过所述中轴孔的轴线的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10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构成所述填塞腔,所述填塞腔与经过所述中轴孔的轴线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度-50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构成所述填塞腔,所述填塞腔与经过所述中轴孔的轴线的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10度。

作为优选,所述碳纤维隔板的厚度为0.5mm-1.5mm。

作为优选,还包括下管、中管和后下叉,所述下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中管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后下叉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连。

作为优选,还包括头管、座管和上管,所述下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头管相连,所述中管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座管相连,所述上管的一端与所述座管相连,所述上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头管相连。

作为优选,还包括后上叉,所述后上叉的一端与所述后下叉相连,所述后上叉的另一端与所述座管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后上叉的长度等于所述后下叉的长度和\或所述后上叉与所述后下叉之间的角度为55度-65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五通上设置填塞腔,同时在所述填塞腔内设置碳纤维隔板,五通在受到不同大小以及不同方向的力的时候由于碳纤维隔板的缓冲作用,五通在受力时不会发生大幅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填塞腔内设有碳纤维隔板时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填塞腔内未设有碳纤维隔板时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车架的轴测图;

图中:

1、五通;101、中轴孔;102、填塞腔;103、第一连接部;104、第二连接部;105、第三连接部;

2、碳纤维隔板;

3、下管;

4、中管;

5、后下叉;

6、头管;

7、座管;

8、上管;

9、后上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的一种车架,包括五通1,五通1上设有中轴孔101和填塞腔102,中轴孔101为圆形通孔,填塞腔102以中轴孔101的侧壁为起点沿远离中轴孔101的轴线的方向贯穿五通1,填塞腔102内设有碳纤维隔板2,五通1包括第一连接部103、第二连接部104和第三连接部105,第一连接部103、第二连接部104和第三连接部105沿中轴孔101的圆周方向分布,以逆时针方向开始分别为第一连接部103、第二连接部104和第三连接部105。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3与第二连接部104之间设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构成填塞腔102,填塞腔102与中轴孔101相通,同时填塞腔102以中轴孔101的侧壁为起点沿远离中轴孔101的轴线的方向贯穿五通1,在填塞腔102内填塞一块碳纤维隔板2。自行车在运转时,五通1受到车架不同部件的施力,五通1受力后自身结构瞬时会有微量变形以抵抗外力,由于碳纤维隔板2具有力缓冲作用,五通1的微量变形会立即消失,避免了五通1长时间的大幅变形进而导致永久变形,也即避免了五通1的刚性变形;同时碳纤维隔板2的自身材料属性的原因,五通1受力时不会发出噪声。具体地,填塞腔102与经过中轴孔101的轴线的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10度,于本实施例中填塞腔102位于经过中轴孔101的轴线的竖直平面的左侧且二者夹角为0度-10度,能有效的缓冲与吸收各个方向的不同大小的力。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填塞腔102也可位于经过中轴孔101的轴线的竖直平面的右侧且二者夹角为0度-10度。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缓冲效果,碳纤维隔板2的厚度为0.5mm-1.5mm。于其他实施例中,碳纤维隔板2的厚度也可为0.3mm-2mm、1mm或者2mm。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架还包括下管3、中管4和后下叉5,下管3与第一连接部103相连,中管4与第二连接部104相连,后下叉5与第三连接部105相连。进一步的,还包括头管6、座管7和上管8,下管3远离第一连接部103的一端与头管6相连,中管4远离第二连接部104的一端与座管7相连,上管8的一端与座管7相连,上管8的另一端与头管6相连。进一步的,还包括后上叉9,后上叉9的一端与后下叉5相连,后上叉9的另一端与座管7相连。

于本实施例中,后上叉9的长度等于后下叉5的长度,同时后上叉9的轴线与后下叉5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55度-65度,这样后上叉9与后下叉5以及所属中管4就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加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车架的稳定性和强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有上述车架。上述车架上的五通1不易变形,进而保证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的质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构成填塞腔,也即填塞腔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因为自行车的种类不同,使用环境也不一样,导致五通的受力集中点也会不一样,所以为了保证受力点集中在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的自行车的强度,在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设置填塞腔,同时在填塞腔内设置碳纤维隔板。五通在受到不同大小以及不同方向的力的时候由于碳纤维隔板的缓冲作用,五通在受力的同时不会发生刚性变形,进而保证了自行车的质量。具体地,填塞腔与经过中轴孔的轴线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度-50度,于本实施例中填塞腔位于经过中轴孔的轴线的水平面的上侧且二者夹角为35度-50度,能有效的缓冲与吸收各个方向的不同大小的力。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填塞腔也可位于经过中轴孔的轴线的水平面的下侧且二者夹角为35度-50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三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构成填塞腔,也即填塞腔设置在第三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因为自行车的种类不同,使用环境也不一样,导致五通的受力集中点也会不一样,所以为了保证受力点集中在第三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自行车的强度,在第三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设置填塞腔,同时在填塞腔内设置碳纤维隔板。五通在受到不同大小以及不同方向的力的时候由于碳纤维隔板的缓冲作用,五通在受力的同时不会发生刚性变形,进而保证了自行车的质量。具体地,填塞腔与经过中轴孔的轴线的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10度,于本实施例中填塞腔位于经过中轴孔的轴线的竖直平面的左侧且二者夹角为0度-10度,能有效的缓冲与吸收各个方向的不同大小的力。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填塞腔也可位于经过中轴孔的轴线的竖直平面的右侧且二者夹角为0度-10度。

本文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