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带电水清洗的履带机器人行走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93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带电水清洗的履带机器人行走排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式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带电水清洗的履带机器人行走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机器人在雨天泥泞的泥、砂路面行驶时,粘有泥、砂的履带在转动时会将泥、砂带入到不断滚动的导向轮上。导向轮上泥、砂由于不能够排出来,因而会越积越厚,使得履带越张越紧,会造成驱动电机的驱动力越变越大,当电机驱动力不足以克服履带的拉力时就会造成驱动电机憋死而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带电水清洗的履带机器人行走排泥装置,能自动排除履带和导向轮间泥砂,以解决电机驱动力过大造成驱动电机憋死无法继续工作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带电水清洗的履带机器人行走排泥装置,包括轴、导向轮和履带,所述轴固定在箱体上并从箱体侧壁延伸出,所述导向轮套设在轴延伸端,所述履带张紧套于机器人前后导向轮上,所述导向轮朝向机器人侧封闭且其中部设置有套于轴上的孔,所述导向轮上与机器人相反侧为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圆锥台,大端连接封闭面且其中部形成套于轴上的孔,所述圆锥台小端置于凹槽内,所述导向轮周向设置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所述通孔为圆孔或方孔。

进一步,所述圆锥台小端端部与导向轮非机器人端端部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带电水清洗的履带机器人行走排泥装置,通过在导向轮圆周表面开若干个通孔,借助履带的压力将泥、砂通过通孔挤压进凹槽,再通过圆锥台导出到导向轮外,使得履带能够维持在正常的拉力范围内,电机能够持续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向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带电水清洗的履带机器人行走排泥装置,包括轴1、导向轮2和履带3,轴固定在箱体上并从箱体侧壁延伸出,导向轮套设在轴延伸端,履带张紧套于机器人前后导向轮上,导向轮朝向机器人侧封闭且其中部设置有套于轴上的孔,导向轮上与机器人相反侧为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圆锥台5,大端连接封闭面且其中部形成套于轴上的孔,圆锥台小端置于凹槽内,导向轮周向设置有若干通孔4。

通孔为圆孔或方孔,当然其他孔也可以。

为了能更好的将泥、沙导出而不残留在导向轮内,所述圆锥台小端端部与导向轮非机器人端端部平齐。

机器人在泥砂路中行驶时,履带会粘满泥砂;履带内表面上的泥砂会随着履带的移动而进入导向轮的外圆表面;由于导向轮的外圆表面粘上泥砂而造成履带张紧,但随着履带张紧力的增大,会同时将泥砂从导向轮的外圆表面的通孔中挤出到导向轮内部;通孔中挤出的泥砂落在导向轮中的锥面上,随着导向轮的转动而甩出。通过不断重复以上过程,就实现了导向轮的自动排泥功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