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独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的电动独轮车都是人脚踩车上,像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CN201420020027.2;便于携带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CN201420020232.9;但是这种电动独轮车在行驶的时候,平衡性差,当需要制动的时候,由于人的重心高,容易出现前倾危险,另外,由于需要人长时间站立在独轮车上,双腿容易疲惫,仅仅适合年轻人,不适合上班族或中老人年使用,行驶不舒适;另外,由于其体积小,无法装载大容量的电池,续航能力与行程有限。
如何设计一种适合人群范围广,行驶安全,制动好,驾驶舒适的独轮车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电动独轮车;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独轮车,包括带有内车圈的独轮车圈、骑在内车圈上的车架体、设置在车架体上的前轮装置、设置在车架体上的电动驱动装置、设置在车架体上的后轮装置以及设置在车架体上且用于电动驱动装置提供电能的电池;
人坐在内车圈中;独轮车圈相对于车架体转动设置,前轮装置以及后轮装置分别位于电动驱动装置前后两侧;
电动驱动装置的车轮主动自转设置,电动驱动装置的车轮以内车圈的轴心线为基准在内车圈上公转设置;
前轮装置的车轮与后轮装置的车轮从动自转设置,前轮装置的车轮与后轮装置的车轮分别以内车圈的轴心线为基准在内车圈上公转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独轮车圈环形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安装有环形外胶圈,环形外胶圈外露于独轮车圈且与地面接触;环形外胶圈为中空结构或实心橡胶结构。
在内车圈的内环面上设置有内环形凹槽,在内环形凹槽底部分布有内凹齿槽,内凹齿槽以内车圈的轴心线为基准圆周阵列设置;
电动驱动装置的车轮、前轮装置的车轮以及后轮装置的车轮均为与内凹齿槽啮合的齿轮结构。
在独轮车圈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内环形凹槽连通的润滑排泡孔;独轮车圈为透明材质。
前轮装置包括与内凹齿槽啮合的前带齿驱动轮、插装在前带齿驱动轮上的前中心轴、对称设置在前带齿驱动轮两侧且穿装在前中心轴上的前侧平衡轮以及设置在前中心轴两端且外露于车架体的前握柄;所述前轮装置的车轮为前带齿驱动轮;
在独轮车圈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前侧平衡轮对应的环形导轨圈,前中心轴与车架体固定设置。
电动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体上的驱动电机、转动设置在车架体上且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中驱动轴以及与中驱动轴键连接且与内凹齿槽啮合的中带齿驱动轮;
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车轮为中带齿驱动轮。
后轮装置与前轮装置结构相同;
在车架体上设置有罩在后轮装置上的后壳体,在车架体上设置有罩在电动驱动装置上的车座架。
车架体包括对称设置在独轮车圈两侧且用于放脚的L型侧弧板以及两侧分别与L型侧弧板顶端连接的连接板。
在车座架侧板上设置有侧通孔,在车座架侧板上设置有铰接座,在铰接座上设置有手刹柄与手刹杆;手刹柄与手刹杆形成L型结构且在铰接座上摆动设置,在手刹杆端部设置有伸入侧通孔的手刹插入刹带,手刹插入刹带与中带齿驱动轮的齿对应,在手刹柄与车座架侧板之间设置有手刹复位弹簧。
在车架体上设置有脚刹装置;脚刹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座架上的脚刹铰接座、用于脚踩的脚刹踏板、上端与脚刹踏板一端连接的脚刹杆、设置在车架体的脚刹挡架、设置在脚刹挡架与脚刹踏板上端面之间的脚刹限位插入块、套装在脚刹杆上且设置在车架体与脚刹踏板下端面之间的脚刹复位弹簧、设置在脚刹杆下端的脚刹n型架、设置在脚刹n型架两侧板上的脚刹长槽孔、插装且活动设置在脚刹长槽孔内的脚刹轮轴以及设置在脚刹n型架中间板下表面且用于对脚刹轮轴制动的脚刹摩擦带;
脚刹踏板的另一端铰接在脚刹铰接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驱动,人坐着内车圈中,节省体力,同时避免急刹车时候,人翻出去,通过独轮车圈还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前轮装置、后轮装置辅助支撑,采用手刹脚踩刹车,制动好,安全可靠,视野开阔,特别适合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是上下班的代步好工具,其时尚个性,在上下班的途中给上班族带来乐趣,放松紧张的情绪,其可以在车架体配置多个电池,功率大,行驶时间长。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佳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独轮车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动驱动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后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脚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脚刹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独轮车圈;2、前轮装置;3、电动驱动装置;4、后轮装置;5、车架体;6、环形外胶圈;7、内凹齿槽;8、内环形凹槽;9、润滑排泡孔;10、前中心轴;11、前握柄;12、前带齿驱动轮;13、前侧平衡轮;14、环形导轨圈;15、中带齿驱动轮;16、中驱动轴;17、驱动电机;18、后壳体;19、L型侧弧板;20、连接板;21、车座架;22、侧通孔;23、手刹柄;24、手刹杆;25、手刹插入刹带;26、手刹复位弹簧;27、脚刹装置;28、脚刹挡架;29、脚刹铰接座;30、脚刹踏板;31、脚刹杆;32、脚刹复位弹簧;33、脚刹轮轴;34、脚刹限位插入块;35、脚刹n型架;36、脚刹长槽孔;37、脚刹摩擦带;38、电池;39、内车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动独轮车,包括带有内车圈39的独轮车圈1、骑在内车圈39上的车架体5、设置在车架体5上的前轮装置2、设置在车架体5上的电动驱动装置3、设置在车架体5上的后轮装置4以及设置在车架体5上且用于电动驱动装置3提供电能的电池38;电池38在车架体5上对称放置,从而保证车子重心位置合理。
人坐在内车圈39中;独轮车圈1相对于车架体5转动设置,前轮装置2以及后轮装置4分别位于电动驱动装置3前后两侧;
电动驱动装置3的车轮主动自转设置,电动驱动装置3的车轮以内车圈39的轴心线为基准在内车圈39上公转设置;
前轮装置2的车轮与后轮装置4的车轮从动自转设置,前轮装置2的车轮与后轮装置4的车轮分别以内车圈39的轴心线为基准在内车圈39上公转设置。
通过电驱动,使得电动驱动装置3带动车架体5、前轮装置2以及后轮装置4在内车圈39运行,使得重心前移从而带动独轮车圈1向前运动。
在独轮车圈1环形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安装有环形外胶圈6,环形外胶圈6外露于独轮车圈1且与地面接触;环形外胶圈6为中空结构或实心橡胶结构。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环形凹槽定位准确。
独轮车圈1为透明材质,例如玻璃钢、透明塑料、透明硅胶、透明PVC,便于观察,减少视角遮挡。
在内车圈39的内环面上设置有内环形凹槽8,在内环形凹槽8底部分布有内凹齿槽7,内凹齿槽7以内车圈39的轴心线为基准圆周阵列设置;
电动驱动装置3的车轮、前轮装置2的车轮以及后轮装置4的车轮均为与内凹齿槽7啮合的齿轮结构。通过齿轮与内齿圈啮合,实现前行运动。前轮装置2的车轮以及后轮装置4的车轮起到支撑导向作用。
在独轮车圈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内环形凹槽8连通的润滑排泡孔9,方便增加水溶性润滑油,可以是洗涤液,进一步,增加发泡剂,气泡从润滑排泡孔9排出,行驶起来如在梦幻中一般。
前轮装置2包括与内凹齿槽7啮合的前带齿驱动轮12、插装在前带齿驱动轮12上的前中心轴10、对称设置在前带齿驱动轮12两侧且穿装在前中心轴10上的前侧平衡轮13以及设置在前中心轴10两端且外露于车架体5的前握柄11;前轮装置2的车轮为前带齿驱动轮12;前握柄11用于放置手。前握柄11作为公知常识,类似电动车,摩托车的原理,一侧的前握柄11可以通断电,另一侧的前握柄11可以加速。
在独轮车圈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前侧平衡轮13对应的环形导轨圈14,前中心轴10与车架体5固定设置。从而增加平衡性,并起到导向驱动作用,防止跑偏。
电动驱动装置3包括设置在车架体5上的驱动电机17、转动设置在车架体5上且与驱动电机17传动连接的中驱动轴16以及与中驱动轴16键连接且与内凹齿槽7啮合的中带齿驱动轮15;
电动驱动装置3的车轮为中带齿驱动轮15。
后轮装置4与前轮装置2结构相同;作为简单变形,可以省去前握柄11是显而易见的。
在车架体5上设置有罩在后轮装置4上的后壳体18,方便人背部倚靠,在车架体5上设置有罩在电动驱动装置3上的车座架21,方便人坐,从而节省体力,使用舒适,适合老弱病残孕等人群。
车架体5包括对称设置在独轮车圈1两侧且用于放脚的L型侧弧板19以及两侧分别与L型侧弧板19顶端连接的连接板20。结构合理。可以在车上增加安全带,提高安全性。
在车座架21侧板上设置有侧通孔22,在车座架21侧板上设置有铰接座,在铰接座上设置有手刹柄23与手刹杆24;手刹柄23与手刹杆24形成L型结构且在铰接座上摆动设置,在手刹杆24端部设置有伸入侧通孔22的手刹插入刹带25,手刹插入刹带25与中带齿驱动轮15的齿对应,在手刹柄23与车座架21侧板之间设置有手刹复位弹簧26。手控制手刹杆24克服手刹复位弹簧26的回复力,手刹杆24带动手刹插入刹带25插入中带齿驱动轮15中实现制动效果。
在车架体5上设置有脚刹装置27;脚刹装置27包括设置在车座架21上的脚刹铰接座29、用于脚踩的脚刹踏板30、上端与脚刹踏板30一端连接的脚刹杆31、设置在车架体5的脚刹挡架28、设置在脚刹挡架28与脚刹踏板30上端面之间的脚刹限位插入块34、套装在脚刹杆31上且设置在车架体5与脚刹踏板30下端面之间的脚刹复位弹簧32、设置在脚刹杆31下端的脚刹n型架35、设置在脚刹n型架35两侧板上的脚刹长槽孔36、插装且活动设置在脚刹长槽孔36内的脚刹轮轴33以及设置在脚刹n型架35中间板下表面且用于对脚刹轮轴33制动的脚刹摩擦带37;
脚刹踏板30的另一端铰接在脚刹铰接座29上。
脚动刹车时候,脚刹踏板30-脚刹杆31- 脚刹n型架35 -脚刹轮轴33在脚刹长槽孔36内活动与脚刹摩擦带37接触实现点刹车,也可以用于转向工作,当用力踩的时候,也实现猛刹车,通过脚刹限位插入块34实现长时间制动;还起到支撑车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驱动,人坐着内车圈中,节省体力,同时避免急刹车时候,人翻出去,通过独轮车圈1还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前轮装置2、后轮装置4辅助支撑,采用手刹脚踩刹车,制动好,安全可靠,视野开阔,特别适合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是上下班的代步好工具,其时尚个性,在上下班的途中给上班族带来乐趣,放松紧张的情绪,其可以在车架体5配置多个电池,功率大,行驶时间长。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在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