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推移的酒坛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0643阅读:6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推移的酒坛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推移的酒坛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搬运封装的酒坛为陶瓷质地,酒坛破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且酒坛搬运不便。在短距离的搬运或运输车的装卸过程中,酒坛的搬运也需要人工来完成,不仅费力而且搬运效率低下。由于酒坛无把手、体积大、重量重,大多需要下蹲双手抱住坛身或是两人合力托举酒坛,这一过程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酒坛的破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推移的酒坛搬运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通过抓握把手实现提举酒坛来完成装卸,而且能够通过万向轮实现酒坛短距离的推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推移的酒坛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酒坛搬运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所述第一外框架的一侧和第二外框架的一侧通过铰链可开闭连接,所述第一外框架的另一侧和第二外框架的另一侧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对接,所述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第一外框架包括第一限位钢筋、第二限位钢筋、及第一支撑钢筋,第一限位钢筋和第二限位钢筋均水平布置,第一限位钢筋位于第二限位钢筋的上方,第一限位钢筋和第二限位钢筋均弯折成半圆形,第一支撑钢筋弯折成弧形,若干个第一支撑钢筋竖向均匀布置在第一限位钢筋和第二限位钢筋之间,第一限位钢筋的端部和第二限位钢筋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筋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二外框架包括第三限位钢筋、第四限位钢筋、及第二支撑钢筋,第三限位钢筋和第四限位钢筋均水平布置,第三限位钢筋位于第四限位钢筋的上方,第三限位钢筋和第四限位钢筋均弯折成半圆形,第二支撑钢筋弯折成弧形,若干个第二支撑钢筋竖向均匀布置在第三限位钢筋和第四限位钢筋之间,第三限位钢筋的端部和第四限位钢筋的端部分别与第二支撑钢筋的两端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焊接在第一支撑钢筋上的第一定位板、焊接在第二支撑钢筋上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均对应设置有开孔,紧固件穿过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的开孔实现紧固锁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或钢丝。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锁定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锁定装置分别位于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的上部、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的下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铰链的两侧分别焊接在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上,所述铰链位于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的中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限位钢筋的中部焊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三限位钢筋的中部焊接有第二把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橡胶护套,所述橡胶护套上设置有防滑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万向轮为可拆卸式万向轮,且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的外表面均缠绕有EPE珍珠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均采用直径为6mm~8mm钢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将万向轮处于制动状态,打开锁定装置,将酒坛放入打开的酒坛搬运装置中,然后锁紧锁定装置,使酒坛以外框的底为底座,平稳放置其中。启动万向轮,使用者不仅可以通过抓握把手来实现提举酒坛,而且可以利用万向轮推动酒坛,实现酒坛近距离的搬运,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日常搬运封装酒的酒坛无把手、重量重、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通过万向轮和把手的设计,减少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推移的酒坛搬运装置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推移的酒坛搬运装置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外框架、2-第二外框架、101-第一把手、102-第一限位钢筋、103-第二限位钢筋、104-第一支撑钢筋、201-第二把手、202-第三限位钢筋、203-第四限位钢筋、204-第二支撑钢筋、3-铰链,4-锁定装置,401-第一定位板,402-第二定位板,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推移的酒坛搬运装置,酒坛搬运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外框架1和第二外框架2,第一外框架1的一侧和第二外框架2的一侧通过铰链3连接,第一外框架1的另一侧和第二外框架2的另一侧通过锁定装置4锁定对接,第一外框架1和第二外框架2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5。其中,万向轮5的数量为四个,万向轮5为可拆卸式万向轮,且万向轮5上设置有刹车装置,四个万向轮5对称分布在第一外框架1、第二外框架2的底部。

其中,第一外框架1包括第一限位钢筋102、第二限位钢筋103、及第一支撑钢筋104,第一限位钢筋102和第二限位钢筋103均水平布置,第一限位钢筋102位于第二限位钢筋103的上方,第一限位钢筋102和第二限位钢筋103均弯折成半圆形,第一支撑钢筋104弯折成弧形,若干个第一支撑钢筋104竖向均匀布置在第一限位钢筋102和第二限位钢筋103之间,第一限位钢筋102的端部和第二限位钢筋103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筋104的两端连接;

第二外框架2包括第三限位钢筋202、第四限位钢筋203、及第二支撑钢筋204,第三限位钢筋202和第四限位钢筋203均水平布置,第三限位钢筋202位于第四限位钢筋203的上方,第三限位钢筋202和第四限位钢筋203均弯折成半圆形,第二支撑钢筋204弯折成弧形,若干个第二支撑钢筋204竖向均匀布置在第三限位钢筋202和第四限位钢筋203之间,第三限位钢筋202的端部和第四限位钢筋203的端部分别与第二支撑钢筋204的两端连接。

参见图1、图2所示,为了使酒坛能平稳放置,第一支撑钢筋104、第二支撑钢筋204的数量为四个,第一支撑钢筋104、第二支撑钢筋204弯折的弧度依据酒坛坛身的弧度设定。为了能容纳酒坛,所述对称外框的两根限位钢筋,第二限位钢筋103、第四限位钢筋203闭合形成的圆形半径略小于酒坛的坛底半径,第一限位钢筋102、第三限位钢筋202闭合形成的圆形半径等于酒坛的坛肩半径。

本实施例中,锁定装置4包括焊接在第一支撑钢筋104上的第一定位板401、焊接在第二支撑钢筋204上的第二定位板402,第一定位板401和第二定位板402上均对应设置有开孔,紧固件穿过第一定位板401和第二定位板402上的开孔实现紧固锁定。紧固件优选为螺栓或钢丝。

第一限位钢筋102的中部焊接有第一把手101,第三限位钢筋202的中部焊接有第二把手201。第一把手101、第二把手201的形状可设计成等腰梯形,第一把手101与第一限位钢筋102连接处的夹角为60度,第二把手201与第三限位钢筋202连接处的夹角为60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把手101和第二把手20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橡胶护套,橡胶护套上设置有防滑凹槽。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外框架1和第二外框架2的外表面均缠绕有EPE珍珠棉。第一外框架1和第二外框架2均采用直径为6mm~8mm钢筋。为了减小酒坛和第一外框架1、第二外框架2间存在的空隙,可以在酒坛坛身和支撑钢筋之间加装一圈气泡膜。

参见图1所示,铰链3的两侧分别焊接在第一支撑钢筋104和第二支撑钢筋204上,铰链3位于第一支撑钢筋104和第二支撑钢筋204的中部。

参见图2所示,锁定装置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锁定装置4分别位于第一支撑钢筋104和第二支撑钢筋204的上部、第一支撑钢筋104和第二支撑钢筋204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前,确定万向轮5处于制动状态,先打开两个锁定装置4,接着将酒坛放入打开的第一外框架1、第二外框架2中,将酒坛坛底和坛肩分别靠齐第一限位钢筋102、第二限位钢筋103、第三限位钢筋202、第四限位钢筋203。然后,闭合第一外框架1、第二外框架2,锁紧锁定装置4,使酒坛以第一外框架1、第二外框架2为底座,酒坛能平稳放置其中。接着启动万向轮5,使用者不仅可以通过抓握把手来实现提举酒坛,而且可以利用万向轮5推动酒坛,实现酒坛近距离的搬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