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履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8143阅读:9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角履带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三角履带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车辆主要有轮式和履带式两种车型。针对不同的地形,需要采用不同的车型进行作业。轮式车辆适用于地形较平,地表较硬的普通地面。履带式车辆适用于地表松软的地面。

现有的履带式工程车辆,驱动轮驱动主轴组件为整个履带轮总成提供动力,履带轮总成运动时驱动轮将承受极大的圆周切向力,同时整个车载底盘在转弯时,履带轮总成的驱动主轴除承受车载底盘的总质量以外,还需承受转弯时所带来的很大的轴向力。现有结构驱动轮的刚性和承载能力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履带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角履带轮,包括驱动轮、外支撑架、台车主体架、支重轮、履带及内支撑架,其中,

所述台车主体架的底部两侧沿行走方向设有多个支重轮;

所述外支撑架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外侧、且下端与所述台车主体架铰接,上端与所述驱动轮的驱动轮轴转动连接;

所述内支撑架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内侧、且下端与所述台车主体架铰接,上端与机动车的转向立轴底座连接;

所述履带与所述驱动轮和多个支重轮传动连接。

所述台车主体架的前端设有与履带传动连接的引导轮组件,所述引导轮组件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支重轮的安装高度。

所述引导轮组件包括内侧引导轮、引导轮轴、外侧引导轮、涨紧支撑杆及涨紧支撑座,其中涨紧支撑座与所述台车主体架固定连接,所述涨紧支撑杆的一端与涨紧支撑座连接,另一端与引导轮轴垂直连接,所述引导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侧引导轮和外侧引导轮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内侧引导轮和外侧引导轮分别与所述履带的两侧接触。

所述外支撑架和内支撑架均为拱形结构,所述台车主体架的前、后端分别设有驱动轮前支撑轴和驱动轮后支撑轴,所述外支撑架的下方两端分别与驱动轮前支撑轴和驱动轮后支撑轴的外侧端铰接,所述内支撑架的下方两端分别与驱动轮前支撑轴和驱动轮后支撑轴的内侧端铰接。

所述外支撑架的顶端设有轴管连接孔,所述驱动轮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轴管连接孔连接。

所述外支撑架包括外支撑主体和轴承盖,其中外支撑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三角轮外支撑前孔和三角轮外支撑后孔,所述外支撑主体的顶部设有下半圆形凹槽,所述轴承盖的内侧设有上半圆形凹槽,所述轴承盖扣合于所述外支撑主体的顶部、且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上半圆形凹槽和所述下半圆形凹槽围合成所述轴管连接孔。

所述内支撑架包括内支撑主体和连接盘,其中内支撑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三角轮内支撑前孔和三角轮内支撑后孔,所述内支撑主体的顶部与连接盘连接,所述连接盘通过螺栓与转向轴座连接。

所述驱动轮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驱动轮驱动孔,所述履带的内表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导向驱动块,所述导向驱动块与所述驱动轮上的驱动轮驱动孔配合传动。

所述履带的内表面上沿周向设有位于所述导向驱动块两侧的两个导向面,所述台车主体架底部两侧的支重轮分别与两个导向面传动连接。

所述履带的外表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履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高置形式消除了地面直接传递到驱动轮上的垂直载荷,其敞开式结构也提高了排沙土性能;三角履带总成的结构形式使机构适用于雪地、沙漠、戈壁、沼泽、草原等各种恶劣复杂地型。

2.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履带总成前端的引导轮采用上倾形式,使移动机构能够攀爬一定高的障碍。

3.本实用新型的支重轮和引导轮为双排结构,骑跨在履带内导向驱动块两侧,保证履带不会横向滑动。

4.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履带总成的内支撑架将台车架和转向轴座连接在一起,保证三角履带总成不会绕传动轴任意转动,在移动机构遇到障碍时也能保证台车架随凸凹地面浮动。

5.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履带选用橡胶材质,具有重量轻、柔韧性好、传动噪声低的优点,更加适合松软地表。

6.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好,与轮胎行走装置可随时互换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外侧支撑架与主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内侧引导轮,2为驱动轮前支撑轴,3为履刺,4为驱动轮驱动孔,5为驱动轮,6为驱动轮轴,7为螺栓连接孔,8为外支撑架,9为驱动轮后支撑轴,10为引导轮轴,11为外侧引导轮,12为导向驱动块,13为涨紧支撑杆,14为涨紧支撑座,15为支重轮轴,16为台车主体架,17为驱动轮支撑幅板,18为支重轮,19为履带,20为内支撑架,21为三角轮内支撑后孔,22为与驱动轴转向节连接孔,23为连接盘,24为内支撑主体,25为三角轮内支撑前孔,81为三角轮外支撑后孔,82为轴承盖,83为轴管连接孔, 84为连接螺栓,85为外支撑主体,86为三角轮外支撑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角履带轮,包括驱动轮5、外支撑架8、台车主体架16、支重轮18、履带19及内支撑架20,其中台车主体架16的底部两侧沿行走方向设有多个支重轮18,外支撑架8设置于驱动轮5 的外侧、且下端与台车主体架16铰接,上端与驱动轮5的驱动轮轴6转动连接;内支撑架20设置于驱动轮5的内侧、且下端与台车主体架16铰接,上端与机动车的转向立轴底座连接,履带19与驱动轮5和多个支重轮18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台车主体架16的前端设有与履带19传动连接的引导轮组件,引导轮组件的安装高度高于支重轮18的安装高度,形成三角履带轮结构。

驱动轮5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驱动轮驱动孔4,履带19的内表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导向驱动块12,导向驱动块12与驱动轮5上的驱动轮驱动孔4配合传动。履带19的内表面上沿周向设有位于导向驱动块12两侧的两个导向面,台车主体架16底部两侧的支重轮18分别与两个导向面传动连接。支重轮18 和引导轮为双排结构,骑跨在履带19内侧的导向驱动块12的两侧,保证履带19不会横向滑动。

履带19的外表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履刺3,各履刺3沿垂直于履带19的长度方向布设。履带19采用橡胶材质。

所述引导轮组件包括内侧引导轮1、引导轮轴10、外侧引导轮11、涨紧支撑杆13及涨紧支撑座14,其中涨紧支撑座14与台车主体架16固定连接,涨紧支撑杆13的一端与涨紧支撑座14连接,另一端与引导轮轴10垂直连接,引导轮轴10的两端分别与内侧引导轮1和外侧引导轮11可转动地连接,内侧引导轮1和外侧引导轮11分别与履带19的两侧的导向面接触。

内侧引导轮1和外侧引导轮11的轴线高于支重轮18的轴线,这种引导轮采用上倾形式,使移动机构能够攀爬一定高的障碍。

进一步地,外支撑架8和内支撑架20均为拱形结构,台车主体架16的前、后端分别设有驱动轮前支撑轴2和驱动轮后支撑轴9,外支撑架8的下方两端分别与驱动轮前支撑轴2和驱动轮后支撑轴9的外侧端铰接,内支撑架 20的下方两端分别与驱动轮前支撑轴2和驱动轮后支撑轴9的内侧端铰接。

如图3所示,外支撑架8的顶端设有轴管连接孔83,驱动轮轴6通过轴承与轴管连接孔83连接。

外支撑架8包括外支撑主体85和轴承盖82,其中外支撑主体85的两端分别设有三角轮外支撑前孔86和三角轮外支撑后孔81,驱动轮前支撑轴2和驱动轮后支撑轴9的外侧端分别与三角轮外支撑前孔86和三角轮外支撑后孔 81转动连接。外支撑主体85的顶部设有下半圆形凹槽,轴承盖82的内侧设有上半圆形凹槽,轴承盖82扣合于外支撑主体85的顶部、且通过连接螺栓84连接,上半圆形凹槽和下半圆形凹槽围合成轴管连接孔83。

如图4所示,内支撑架20包括内支撑主体24和连接盘23,其中内支撑主体24的两端分别设有三角轮内支撑前孔25和三角轮内支撑后孔21,驱动轮前支撑轴2和驱动轮后支撑轴9的内侧端分别与三角轮内支撑前孔25和三角轮内支撑后孔21转动连接。内支撑主体24的顶部与连接盘23连接,连接盘23通过螺栓与转向轴座连接,保证三角履带总成不会绕传动轴任意转动,在移动机构遇到障碍时也能保证台车架随凸凹地面浮动。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采用驱动轮的高置形式,消除了地面直接传递到驱动轮上的垂直载荷,也可提高其排沙排土性能;另一方面,三角履带选用橡胶履带,具有重量轻、柔韧性好、噪声低的优点,更加适合松软地表。三角履带结构独特的结构形式使车辆适用于雪地、沙漠、戈壁、沼泽、草原等各种恶劣复杂地型。

本实用新型中的履带通过驱动轮、引导向轮及支重轮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履带轮体,支重轮用来支撑行走,由于采用三角形的轮体,增大了整个履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能够很方便地跨越坑洼地带,同时,使用该三角履带轮的底盘能够增加底盘的高度,方便跨越坑洼地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