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418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之相适应地,移动办公、移动生活日益成为社会的主流。人们对于生活、办公用品的移动性要求越来越高,以应对随时发生的使用需要。传统的固定式结构,受限于其便携性的欠缺,已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

在滑板车应用领域,人们面临着同样的技术难题。传统的滑板车采用一体式结构而无法折叠,臃肿的结构使携带与收纳均十分困难。而随着滑板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一矛盾愈加突出。

随着技术的发展,也有一些折叠式滑板车出现。但这些折叠式滑板车结构往往过于简单,使用不便且容易发生松脱,便携性与安全性仍然不高,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便携性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机构,便携性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折叠机构,具有:

第一折叠部;

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二折叠部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铰接于第一铰接轴;

折叠扳手,所述折叠扳手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铰接于第一铰接轴,所述折叠扳手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作用力而驱动所述第一折叠部绕所述第一铰接轴旋转;

锁紧部,所述锁紧部设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之间,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通过所述锁紧部连接而保持相对静止或于所述锁紧部处分离而可相对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具有设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折叠扳手之间的离合部,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折叠扳手通过所述离合部连接而保持相对静止或于所述离合部处分离而可相对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部具有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折叠扳手上的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二离合件连接而使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折叠扳手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二离合件分离而使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折叠扳手可相对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离合件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离合件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折叠扳手上并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随所述第二离合件的滑动而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卡合或分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扳手上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离合件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滑动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部具有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上,所述第二卡接部设于所述第二折叠部上,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具有用于卡接固定的卡接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扣件、连杆与铰接环,所述第一折叠部具有贯通孔,所述卡扣件具有所述卡接齿,所述连杆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贯通孔内,所述铰接环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轴,所述铰接环与所述第一铰接轴之间具有沿所述铰接环之径向的滑动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上套设有用于使所述卡扣件复位的复位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折叠部具有第一耳部,所述第二折叠部具有第二耳部,所述第一耳部与所述第二耳部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折叠部具有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二折叠部具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可随第一折叠部的旋转而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具有相互铰接的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第一折叠部上设有用于接收用户的作用力而驱动第一折叠部旋转的折叠扳手,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之间设有锁紧部,锁紧部用于使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保持相对静止或相对旋转,使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的折叠与展开结构稳定,不易发生松脱或误操作,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结构安全可靠的折叠机构。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机构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机构的第二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机构的第三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机构的第四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机构的第五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折叠机构,0100-第一折叠部,0110-第一耳部,0120-第一配合面,0130-凸台,0131-贯通孔,0200-第二折叠部,0210-第二耳部,0220-第二配合面,0300-第一铰接轴,0400-折叠扳手,0410-第三耳部,0420-滑动槽,0500-锁紧部,0510-第一卡接部,0511-卡扣件,0512-连杆,0513-铰接环,0520-第二卡接部,0530-第一复位弹簧,0600-离合部,0610-第一离合件,0611-第一限位部,0620-第二离合件,0621-拉手,0622-第二限位部,0623-第二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折叠机构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折叠机构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折叠机构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折叠机构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折叠机构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折叠机构1000具有第一折叠部0100、第二折叠部0200、折叠扳手0400与锁紧部0500,用于提供一种安全折叠的结构。其各部的具体构造举其要者详述如下。

请结合参阅图2~4,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具有铰接关系,二者铰接于第一铰接轴0300,而提供旋转折叠的可能。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可用于连接机械装置的其他结构体,而使机械装置具有安全折叠的性能。于此,因应不同的连接结构,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具有相应的对外连接方式而与机械装置的其他部分连接。在一个实际应用中,折叠机构1000用于滑板车上,使滑板车可折叠携带与展开使用,具有显著的使用便利性与便携性。

优选地,第一折叠部0100具有第一耳部0110,第二折叠部0200具有第二耳部0210,第一耳部0110与第二耳部0210通过第一铰接轴0300铰接。

具体地,第一耳部0110与第二耳部0210分别设有供第一铰接轴0300贯穿的铰接孔。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第一耳部0110与第二耳部0210均具有两个铰接耳片,第一耳部0110处于第二耳部0210之外侧,第一铰接轴0300两端分布通过紧固件而与第一耳部0110固定连接,第一铰接轴0300与第二耳部0210活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折叠部0100具有第一配合面0120,第二折叠部0200具有第二配合面0220,第一配合面0120可随第一折叠部0100的旋转而与第二配合面0220紧密贴合。

具体地,当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折叠为一体时,第一配合面0120与第二配合面0220紧密贴合而使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连接紧密,折合整齐。其中,第一配合面0120与第二配合面0220可为平面,亦可为曲面。

折叠扳手0400用于供用户进行折叠操作,其形状适于用户握持及施加作用力。折叠扳手0400与第一折叠部0100铰接于第一铰接轴0300,折叠扳手0400接收用户输入的作用力而驱动第一折叠部0100绕第一铰接轴0300旋转。

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折叠扳手0400具有第三耳部0410,第三耳部0410上设有供第一铰接轴0300贯穿的铰接孔。第三耳部0410可具有一个或数个铰接耳片,并位于第二耳部0210内侧。亦即,沿第一铰接轴0300的轴向自外而内,第一耳部0110、第二耳部0210与第三耳部0410依次布置。犹佳地,第一铰接轴0300与第三耳部0410的铰接孔以过盈配合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3与图5,优选地,折叠机构1000还具有设于第一折叠部0100与折叠扳手0400之间的离合部0600,第一折叠部0100与折叠扳手0400通过离合部0600连接而保持相对静止或于离合部0600处分离而可相对旋转。

具体地,离合部0600用于控制第一折叠部0100与折叠扳手0400的相对位置与相对运动状态。在一个实际应用中,当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折叠为一体时,闭合离合部0600即可使第一折叠部0100与折叠扳手0400连接而保持静止,防止折叠扳手0400发生误操作且便于折叠扳手0400的收纳。当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需要旋转展开时,打开离合部0600可使第一折叠部0100与折叠扳手0400仅通过第一铰接轴0300连接,折叠扳手0400可旋转而驱动第一折叠部0100旋转打开,便于用于对折叠扳手0400进行操作。

优选地,离合部0600具有分别设于第一折叠部0100与折叠扳手0400上的第一离合件0610与第二离合件0620,第一离合件0610与第二离合件0620连接而使第一折叠部0100与折叠扳手0400保持相对静止,第一离合件0610与第二离合件0620分离而使第一折叠部0100与折叠扳手0400可相对旋转。

进一步优选,第一离合件0610具有第一限位部0611,第二离合件0620可滑动地保持于折叠扳手0400上并具有第二限位部0622,第二限位部0622随第二离合件0620的滑动而与第一限位部0611卡合或分离。

进一步优选,折叠扳手0400上设有滑动槽0420,第二离合件0620可滑动地保持于滑动槽0420内,第二离合件0620与滑动槽0420之间具有沿第二离合件0620的滑动方向布置的第二复位弹簧0623。具体地,第二离合件0620具有固定连接的拉手0621与第二限位部0622,拉手0621用于供用户进行推拉操作,第二限位部0622与滑动槽0420之间具有第二复位弹簧0623而实现第二离合件0620的自动复位。

锁紧部0500设于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之间,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通过锁紧部0500连接而保持相对静止或于锁紧部0500处分离而可相对旋转。

具体地,当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折叠为一体时,锁紧部0500锁紧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而防止后二者松脱;当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需要旋转展开时,锁紧部0500解除锁定而使前二者分离而可相对旋转。锁紧部0500可采用多种结构方式,如卡扣连接、螺纹连接、销连接等。

优选地,锁紧部0500采用卡扣连接。锁紧部0500具有第一卡接部0510与第二卡接部0520,第一卡接部0510可滑动地保持于第一折叠部0100上,第二卡接部0520设于第二折叠部0200上,第一卡接部0510与第二卡接部0520分别具有用于卡接固定的卡接齿。具体地,第一卡接部0510与第二卡接部0520所具有的卡接齿相互卡合,具有阻止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相对旋转的能力。

进一步优选,第一卡接部0510设于第一配合面0120上,第二卡接部0520设于第二配合面0220上。第一卡接部0510为凸出结构,第二卡接部0520为凹入结构,而形成限位连接关系。换言之,第一卡接部0510的卡接齿为凸出齿,第二卡接部0520的卡接齿为凹入齿。

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0510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扣件0511、连杆0512与铰接环0513,第一折叠部0100具有贯通孔0131,卡扣件0511具有卡接齿,连杆0512可滑动地保持于贯通孔0131内,铰接环0513与第一折叠部0100铰接于第一铰接轴0300,铰接环0513与第一铰接轴0300之间具有沿铰接环0513之径向的滑动间隙。

具体地,第一配合面0120中部具有一凸台0130,凸台0130上设有贯通孔0131,连杆0512穿过贯通孔0131。连杆0512两端分别连接卡扣件0511与铰接环0513,三者具有一体的运动状态。铰接环0513与第一铰接轴0300之间具有所述滑动间隙,而使铰接环0513具有沿铰接环0513之径向的滑动空间,此即第一卡接部0510的滑动行程范围。

换言之,第一卡接部0510同时具有沿铰接环0513之径向的线性运动及绕第一铰接轴0300的旋转运动。连杆0512滑动地保持于贯通孔0131内,受轴孔配合关系的制约而使连杆0512与第一折叠部0100具有相同的旋转运动,即第一卡接部0510与第一折叠部0100一并绕第一铰接轴0300旋转。

在一个实际应用中,第二折叠部0200竖直布置,第一折叠部0100具有于铅垂面内旋转的能力。第一卡接部0510沿铰接环0513于水平面内的直径方向线性运动,以取得更佳的锁紧效果。

当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折叠为一体时,卡扣件0511与第二卡接部0520的表面贴合。此时,按压卡扣件0511使卡扣件0511沿铰接环0513的径向滑动而接近第一铰接轴0300,随之卡扣件0511的卡接齿与第二卡接部0520的卡接齿相互卡合而固定。于此,受卡接关系影响,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无法松脱,而形成稳固的连接结构。

当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需要旋转展开时,外拉卡扣件0511使卡扣件0511沿铰接环0513的径向滑动而远离第一铰接轴0300。随之卡扣件0511的卡接齿与第二卡接部0520的卡接齿逐渐分离,使第一折叠部0100与第二折叠部0200逐渐分离而具有相对旋转能力。

优选地,连杆0512上套设有用于使卡扣件0511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0530。第一复位弹簧0530两端分别连接凸台0130与卡扣件0511,而实现卡扣件0511的自动复位。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