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纵梁传力结构及其吸能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80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吸能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安装板(3)以及镂空的溃缩结构(2),安装板(3)与底板(1)分别固定在溃缩结构(2)两端;溃缩结构(2)呈扇形并沿其中轴线对称设置,包括位于扇形尖端的凸台部(21)、分别位于扇形半径边的两条传力部,以及支撑两条传力部的加强筋(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块,其特征在于:凸台部(21)包括平行有底板(1)的顶板(211)、位于顶板(211)两侧的侧板(212),以及交叉设置在两块侧板(212)间的两条筋板(213);两块侧板(212)分别位于顶板(211)的两端并沿顶板(211)法向延伸至两条传力部上;两条筋板(213)分别从一块侧板(212)与顶板(211)连接的一端延伸至另一块侧板(212)的末端,并且两块筋板(213)在中心处交汇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能块,其特征在于:两条传力部包括镜像设置的左传力通道(22)和右传力通道(23);左传力通道(22)包括外围板(221)、位于外围板(221)内侧的内板(222)以及支撑板(223);外围板(221)从底板(1)延伸至相邻的侧板(212)上,内板(222)从底板(1)延伸至筋板(213)上;外围板(221)和内板(222)间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外围空腔,支撑板(223)均设置在外围空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块,其特征在于:外围板(221)和内板(222)的截面均呈圆弧状,且两者的圆心共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块,其特征在于:支撑板(223)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支板(a、b、c、d),第一、第四支板(a、d)各有一条,第二、第三支板(b、c)位于第一、第四支板(a、d)之间并反复设置;第一支板(a)沿底板(1)法向从底板(1)延伸至外围板(221)上;第二支板(b)垂直于第一支板(a),从第一支板(a)与外围板(221)相交点延伸至内板(222)上;而第三支板(c)垂直于第二支板(b),从第二支板(b)与内板(222)相交点延伸至外围板(221)上;而第四支板(d)从远离底板(1)的第二支板(b)与内板(222)相交点延伸至凸台部(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能块,其特征在于:加强筋(24)包括纬板(241)、经板(242)以及斜板(243);两块纬板(241)包括为第一纬板(2411)和第二纬板(2412),第二纬板(2412)位于第一纬板(2411)和底板(1)之间,第一纬板(2411)和第二纬板(2412)均平行于底板(1),并分别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二支板(b)位于一条直线上;经板(242)包括镜像设置的左经板(2421)和右经板(2422),以及位于左经板(2421)和右经板(2422)之间的中轴板(2423),中轴板(2423)位于溃缩结构(2)中轴线上,并从底板(1)延伸至顶板(211)上,左经板(2421)与一侧的第三支板(c)位于一条直线上;斜板(243)包括镜像设置的左主板(2431)和右主板(2432)、左副板(2433)和右副板(2434),左主板(2431)从中轴板(2423)与底板(1)的相交点延伸至与第二纬板(2412)相连的第二支板(b)与外围板(221)的相交点,左副板(2433)从中轴板(2423)与第二纬板(2412)相交点延伸至第一纬板(2411)与内板(222)的相交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能块,其特征在于:加强筋(24)还包括镜像设置的左纵板(244)和右纵板(245)、左横板(246)和右横板(247),以及左加强板(248)和右加强板(249);左加强板(248)沿底板(1)法向从底板(1)延伸至与左主板(2431)连接的第三支板(c)上,左加强板(248)位于远离左经板(2421)远离中轴板(2423)一侧,左纵板(244)位于左加强板(248)远离中轴线一侧,左纵板(244)沿底板(1)法向从底板(1)延伸至内板(222)上,左横板(246)沿左纵板(244)法向从左纵板(244)与内板(222)相交点延伸至左经板(24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能块,其特征在于:安装板(3)固定在顶板(211)上,包括左套板(31)和右套板(32),以及左下板(33)和右下板(34);左套板(31)、右套板(32)、左下板(33)与右下板(34)均匀分布;左套板(31)和右套板(32)间、左下板(33)和右下板(34)间形成有减重槽(35),左套板(31)和左下板(33)间、右套板(32)和右下板(34)间形成有插槽(36)。

9.一种汽车前纵梁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吸能块(6),以及两根前纵梁(5)和车身骨架总成的前围板(7);两个吸能块(6)位于同一高度上,两个吸能块(6)的底板(1)均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前围板(7)上,两个吸能块(6)的安装板(3)分别与一根前纵梁(5)可拆卸固定连接;前防撞梁(4)架设在两根前纵梁(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前纵梁(5)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纵梁(5)上安装有吸能盒(8)。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