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折叠式童车用的坐垫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式儿童车的车架结构及折叠结构比较复杂,折叠不方便,且其折叠后仍占据较大的空间,不便于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式童车用的结构更牢靠,使用效果更好的坐垫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式童车用的坐垫机构,它包括有由手柄架、扶手架,手柄架、扶手架底部均设有行走轮,扶手架呈H形,其横臂上设有铰轴,铰轴上设有铰座,铰座上设有手柄架穿孔,手柄架中部活动安装在手柄架穿孔内,安装后通过安装螺栓锁紧,安装后的手柄架、扶手架之间形成X形;铰座上方的扶手架上设有坐垫轴,坐垫轴上铰接有儿童坐垫,铰座上方的手柄架上设有坐垫托板,坐垫托板上设有卡扣,卡扣与儿童坐垫相配合;儿童坐垫上方的扶手架上铰接有腰部限位环,手柄架上设有与腰部限位环相配合的限位块。
所述的儿童坐垫一端铰接在坐垫轴上,儿童坐垫另一端由坐垫托板承托,儿童坐垫的承托处设有U形的限位卡槽,限位卡槽与手柄架相配合。
所述的手柄架采用圆形中空金属管制成,手柄架顶部活动插装有手推杆,手推杆通过锁扣锁紧。
所述的手柄架两侧沿金属管长度方向设有凸起的限位轨,手柄架穿孔、坐垫托板、限位块内均设有与限位轨相配合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限位块、卡扣、锁扣等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市面常规的卡扣或锁扣,直接外购安装使用,童车的整体高度可以通过铰座和手柄架进行调节,儿童坐垫和腰部限位环均铰接在扶手架上,另一侧则通过卡扣或锁扣锁紧,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的进行折叠和打开,同时采用卡扣和锁扣使打开后的童车结构更牢靠,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坐垫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铰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童车用的坐垫机构包括有由手柄架1、扶手架2,手柄架1、扶手架2底部均设有行走轮3,扶手架2呈H形,其横臂上设有铰轴,铰轴上设有铰座5,铰座5上设有手柄架穿孔,手柄架1中部活动安装在手柄架穿孔内,安装后通过安装螺栓锁紧,安装后的手柄架1、扶手架2之间形成X形,手柄架1采用圆形中空金属管制成,手柄架1顶部活动插装有手推杆6,手推杆6通过锁扣锁紧;铰座5上方的扶手架2上设有坐垫轴7,坐垫轴7上铰接有儿童坐垫8,铰座5上方的手柄架1上设有坐垫托板9,坐垫托板9上设有卡扣10,卡扣10与儿童坐垫8相配合,儿童坐垫8一端铰接在坐垫轴7上,儿童坐垫8另一端由坐垫托板9承托,儿童坐垫8的承托处设有U形的限位卡槽,限位卡槽与手柄架1相配合;儿童坐垫8上方的扶手架2上铰接有腰部限位环11,手柄架1上设有与腰部限位环11相配合的限位块12,手柄架1两侧沿金属管长度方向设有凸起的限位轨4,手柄架穿孔、坐垫托板9、限位块12内均设有与限位轨4相配合的限位槽。本实施例的限位块、卡扣、锁扣等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市面常规的卡扣或锁扣,直接外购安装使用,童车的整体高度可以通过铰座和手柄架进行调节,儿童坐垫和腰部限位环均铰接在扶手架上,另一侧则通过卡扣或锁扣锁紧,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的进行折叠和打开,同时采用卡扣和锁扣使打开后的童车结构更牢靠,使用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