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三轮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8326发布日期:2019-07-10 10:0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三轮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推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三轮推车。



背景技术:

带儿童外出的时候,人们都习惯用一个儿童三轮推车带儿童出去。这样更加轻便,不必将儿童长期抱在怀里,也避免了儿童随处乱跑,但现有的儿童推车安装步骤繁多,功能较少,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所以现在需要设计一款安装便捷、功能丰富、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的儿童三轮推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儿童三轮推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儿童三轮推车,包括:车架;

前轮组件,其可活动插设于所述车架前端;

后轮组件,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车架后端;

座椅,其活动设置于车架上,所述座椅能够相对于所述车架前后移动或者转动;

车把,其活动插设于所述车架前端,所述车把下端与所述前轮组件可拆装连接;

推杆,其设置于所述车架尾端,所述推杆下端与所述车把连接,当所述推杆转动时能够带动车把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三轮推车中,所述座椅包括:

固定台,其连接于所述车架上端;

移动组件,其活动插设于所述固定台内;

转动座,其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上;

座椅主体,其与所述转动座活动卡接,所述座椅主体能够以转动座为轴心转动;

当移动组件在固定台内前后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座椅主体前后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三轮推车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活动插设于所述固定台内;

限位块,其活动插设于所述固定台,所述限位块端部活动抵靠于所述移动板侧端;

移动锁止块,其与所述固定台转动连接,所述移动锁止块端部设置有锁止凸块,所述锁止凸块活动抵靠于所述限位块端部;

当所述移动锁止块向下转动时,所述限位块端部能够抵紧于所述移动板侧端。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三轮推车中,所述移动板侧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齿条,所述限位块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齿条;当所述限位块抵紧于所述移动板时,所述第二限位齿条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齿条相卡合。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三轮推车中,所述移动板上端活动设置有旋转限位块,所述座椅主体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旋转限位块上端贯穿所述转动座且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槽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三轮推车中,所述座椅主体上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上活动设置有提手,所述座椅主体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提手下端,所述转动轴两端均套设有限位圈,每个所述限位圈均与所述座椅主体连接且其能够在座椅主体上横向滑动,所述转动轴上还套设有移动套,两个所述移动套分别位于所述提手两侧,所述移动套上活动套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限位圈活动卡合;当所述提手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限位圈与所述限位柱分离。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三轮推车中,所述靠背上转动连接有扶手圈,所述扶手圈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合圈,所述靠背内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合圈,每个所述第二卡合圈均与相对应的第一卡合圈活动卡合,每个所述第二卡合圈侧端均与所述提手活动连接;当所述提手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两个所述第二卡合圈向内移动并于所述第一卡合圈分离。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三轮推车中,所述前轮上端设置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车把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柱活动插设于所述插接孔内,车把上横向设置有卡合片,所述卡合片上开设有接入孔以及限位孔,所述接入孔与所述限位孔相连通,所述插接槽与所述限位孔活动卡接。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三轮推车中,所述车把包括上车把以及下车把,所述插接孔以及所述卡合片设置于所述下车把,所述下车把内还设置有固定柱,所述上车把内活动设置有移动插销,所述移动插销下端活动插设于所述固定柱内;当所述移动插销向上移动时,所述上车把能够绕其与下车把的连接处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三轮推车中,所述推杆包括上推杆以及下推杆,所述上推杆与所述下推杆转动连接,所述下推杆活动插设于所述车架尾端,所述下推杆下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所述车架与所述下车把连接,所述上推杆上活动套设有卡合套,所述卡合套下端与所述下推杆活动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儿童三轮推车的车把、后轮、推杆以及靠背均能够折叠起来,减小三轮推车所占用的空间体积,座椅能够前后移动或者旋转,满足不同儿童以及家长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儿童三轮推车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儿童三轮推车剖视图;

图3是座椅内部视图;

图4是座椅爆炸图;

图5是限位块与移动锁止块的连接状态图;

图6是本儿童三轮推车的折叠状态图。

图中,车架1、后轮组件2、前轮组件3、固定台4、转动座5、座椅主体6、移动板7、限位块8、移动锁止块9、锁止凸块10、第一限位齿条11、第二限位齿条12、旋转限位块13、限位槽14、靠背15、提手16、转动轴17、限位圈18、移动套19、限位柱20、扶手圈21、第一卡合圈22、第二卡合圈23、插接柱24、插接槽25、插接孔26、卡合片27、接入孔28、限位孔29、上车把30、下车把31、固定柱32、移动插销33、上推杆34、下推杆35、连杆36、卡合套3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儿童三轮推车,包括:车架1;前轮组件3,其可活动插设于车架1前端;后轮组件2,其可转动的设置于车架1后端;座椅,其活动设置于车架1上,座椅能够相对于车架1前后移动或者转动;车把,其活动插设于车架1前端,车把下端与前轮组件3可拆装连接;推杆,其设置于车架1尾端,推杆下端与车把连接,当推杆转动时能够带动车把转动。

前轮组件3插设于车架1前端且与车把可拆装连接,这样在前车轮安装时比较便捷,后轮组件2与车架1转动连接,在三轮推车不使用期间能够将后轮组件2向内转动,这样能够减少三轮推车所占用的空间,座椅设置于车架1上且能够相对于车架1前后移动或者转动,能够满足不同儿童的坐姿以及家长的不同需求,推杆能够方便家长推动三轮推车,并且转动推杆能够带动车把转动,即相当于能够转动前轮组件3,方便家长控制三轮推车的前进方向。

座椅包括:固定台4,其连接于车架1上端;移动组件,其活动插设于固定台4内;转动座5,其设置于移动组件上;座椅主体6,其与转动座5活动卡接,座椅主体6能够以转动座5为轴心转动;当移动组件在固定台4内前后移动时能够带动座椅主体6前后移动。

固定台4与车架1固定连接,移动组件活动插设于固定台4上,转动座5与移动组件连接,当移动组件前后移动时能够带动转动座5前后移动,因为座椅主体6与转动座5活动卡接,当转动座5前后移动时能够带动座椅主体6前后移动,这样就能够实现座椅前后移动的目的,座椅主体6与转动座5活动卡接且其能够以转动座5为轴心转动,这样就能够实现座椅主体6转动的目的。

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7,移动板7活动插设于固定台4内;限位块8,其活动插设于固定台4,限位块8端部活动抵靠于移动板7侧端;移动锁止块9,其与固定台4转动连接,移动锁止块9端部设置有锁止凸块10,锁止凸块10活动抵靠于限位块8端部;当移动锁止块9向下转动时,限位块8端部能够抵紧于移动板7侧端。

移动板7活动插设于固定台4内,即移动板7能够在固定台4内前后移动,限位块8活动插设于固定台4内且其一端能够抵靠于移动板7侧端,移动锁止块9与转动台转动连接,当移动锁止块9向下转动时能够带动锁止凸块10向前移动,进而锁止凸块10能够带动限位块8向前移动,限位块8向前移动能够使得其端部抵紧于移动板7侧端,这样就能够使得移动板7固定起来,避免推车使用期间移动板7前后晃动,当需要调节座椅主体6的前后位置时,只需要向上转动移动锁止块9即可使得限位块8与移动板7分离,进而能够前后移动座椅主体6。

移动板7侧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齿条11,限位块8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齿条12;当限位块8抵紧于移动板7时,第二限位齿条12能够与第一限位齿条11相卡合。

当限位块8端部抵靠于移动板7侧端时,第二限位齿条12能够与第一限位齿条11相卡合,这样能够保证移动板7不会出现前后移动的情况,保证儿童坐在座椅主体6上的安全,当需要调节座椅主体6的前后位置时,只需向上转动移动锁止块9,使得限位块8端部与移动板7侧端分离,即第二限位齿条12与第一限位齿条11分离,这样就能够前后移动座椅主体6。

移动板7上端活动设置有旋转限位块13,座椅主体6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槽14,旋转限位块13上端贯穿转动座5且与其中一个限位槽14活动连接。

旋转限位块13活动设置于移动板7上端,旋转限位块13能够在移动板7内前后移动,由于旋转限位块13上端贯穿转动座5且与其中一个限位槽14活动连接,所以旋转限位块13能够限制座椅主体6的角度,当旋转限位块13向前移动时其上端能够与限位槽14分离,此时就能够转动座5椅主体,即能够满足不同家长的使用需求,当座椅主体6转动至合适的位置时,旋转限位块13向后移动,进而旋转限位块13与合适的限位槽14卡合,即能够继续保持座椅主体6的稳定。

座椅主体6上转动连接有靠背15,靠背15上活动设置有提手16,座椅主体6上设置有转动轴17,转动轴17贯穿提手16下端,转动轴17两端均套设有限位圈18,每个限位圈18均与座椅主体6连接且其能够在座椅主体6上横向滑动,转动轴17上还套设有移动套19,两个移动套19分别位于提手16两侧,移动套19上活动套设有限位柱20,限位柱20两端分别与一个限位圈18活动卡合;当提手16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限位圈18与限位柱20分离。

提手16能够在靠背15内上下移动,当提手16处于原始位置时,每个限位柱20的端部均与限位圈18相卡合,当向上移动提手16时,提手16下端能够同时带动两个移动套19向外移动,移动套19向外移动时能够带动限位圈18向外移动,进而限位圈18能够与限位柱20相分离,此时能够转动靠背15,调节靠背15使得儿童能够获得最佳坐姿,松开提手16,提手16恢复至原始位置,限位圈18向内移动继续与限位柱20相卡合。

靠背15上转动连接有扶手圈21,扶手圈21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合圈22,靠背15内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合圈23,每个第二卡合圈23均与相对应的第一卡合圈22活动卡合,每个第二卡合圈23侧端均与提手16活动连接;当提手16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两个第二卡合圈23向内移动并于第一卡合圈22分离。

提手16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块,每个第二卡合圈23上均开设有斜向的连接槽,每个连接块均与对应的连接槽活动连接,当提手16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两个第二卡合圈23向内移动,这样就能够使得第二卡合圈23与第一卡合圈22相互分离,进而能够转动扶手圈21,以使得扶手圈21处于合适的位置,为儿童提供更好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本申请中,当推车在不使用期间只需要拉动提手16就能够同时将靠背15以及扶手圈21转动至最低位置,使得推车所占用的空间更小。

前轮上端设置有插接柱24,插接柱24上开设有插接槽25,车把上开设有插接孔26,插接柱24活动插设于插接孔26内,车把上横向设置有卡合片27,卡合片27上开设有接入孔28以及限位孔29,接入孔28与限位孔29相连通,插接槽25与限位孔29活动卡接。

插接柱24能够贯穿插接并插入至插接孔26内,插接柱24上开设有插接槽25,卡合片27上开设有接入孔28以及限位孔29,当插接柱24插入至插接孔26内时,限位孔29与插接槽25相卡合,保证插接柱24稳定不动,当需要拆卸前轮组件3时,按动卡合片27,使得插接柱24位于接入孔28内,即可上下移动插接柱24,即能够拆装前轮组件3。

车把包括上车把30以及下车把31,插接孔26以及卡合片27设置于下车把31,下车把31内还设置有固定柱32,上车把30内活动设置有移动插销33,移动插销33下端活动插设于固定柱32内;当移动插销33向上移动时,上车把30能够绕其与下车把31的连接处转动。

当移动插销33下端插入至固定柱32内时,上车把30无法绕其与下车把31的连接处转动,保证推车的安全性,向上拉动移动插销33,使得移动插销33与固定柱32分离,此时就能够转动上车把30,即能够减少推车不使用期间所占用的空间,方便携带以及储藏。

推杆包括上推杆34以及下推杆35,上推杆34与下推杆35转动连接,下推杆35活动插设于车架1尾端,下推杆35下端设置有连杆36,连杆36贯穿车架1与下车把31连接,上推杆34上活动套设有卡合套37,卡合套37下端与下推杆35活动卡接。

卡合套37能够与下推杆35活动卡接,当两者为卡接状态时,上推杆34与下推杆35保持稳定状态无法相对移动,在此状态下横向转动上推杆34能够带动下推杆35横向转动,因为连杆36设置于下推杆35下端且与下车把31连接,所以当下推杆35转动时能够带动下车把31转动,又因为下车把31与前轮组件3连接,所以下车把31转动时能够带动前轮组件3转动,方便家长控制推车的移动方向,上移动卡合套37,使得卡合套37脱离下推杆35,此时上推杆34能够绕其与下推杆35的连接处转动,这样就能够减少推车不使用期间所占用的空间,方便携带以及储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