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居房车副车架轻量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8671发布日期:2020-03-24 14:14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旅居房车副车架轻量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旅居房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旅居房车副车架轻量化结构。



背景技术:

旅居房车副车架是房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连接二类底盘和支撑上装车箱体的作用。通常所使用的副车架为矩形管或方管的框架焊接结构,这种结构存在焊接变形,致使与上装车厢体接触连接的表面平整度较差,甚至副车架两端的位置会出现下垂的现象,这样与上装车厢体安装后,不仅起不到支撑作用,还会给上装车箱体一个向下的拉力,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能会对上装车厢体特别是厢体地板造成破坏作用,同时,这种框架结构的副车架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旅居房车副车架轻量化结构,该副车架对上装车箱体具有较好的支撑力,且该副车架的重量较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旅居房车副车架轻量化结构,包括水平且左右布置的前横梁,前横梁后侧设有与前横梁相平行且顶端与前横梁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后横梁,前横梁与后横梁之间设有多根相互平行的中横梁,中横梁与前横梁相平行且各中横梁顶端均与前横梁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前横梁、各中横梁与后横梁通过多根相同且水平并且前后布置的纵梁相互连接固定,各纵梁前端与前横梁后端均通过螺栓件连接,各纵梁后端与后横梁前端均通过螺栓件连接,各中横梁的形状、构造与大小均相同,中横梁呈中空且下端、左端、右端均开口的细直长方体形,纵梁呈中空且上端、前端、后端均开口的细直长方体形,纵梁左上端处一体向左延伸有水平的左窄支撑板,纵梁右上端处一体向右延伸有水平的右窄支撑板,中横梁在与纵梁连接的位置处从顶面向下开有用于放置纵梁的缺口,中横梁在缺口内左、右端处分别焊接有竖直且沿前后布置的左、右横梁连接板,纵梁置于中横梁的缺口内且纵梁与左、右横梁连接板通过螺栓件连接,且各纵梁的左、右窄支撑板顶端与前横梁、各中横梁、后横梁的顶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前横梁、各中横梁与后横梁上均开有多个减重孔;最右侧的纵梁右端还通过螺栓件连有踏步钢梯;各横梁与各纵梁组成副车架,副车架上安装上装车箱体。

进一步地,左横梁连接板与右横梁连接板左右对称布置,处于缺口内的纵梁的左外侧面与左横梁连接板右侧面相贴合,处于缺口内的纵梁的右外侧面与右横梁连接板左侧面相贴合,处于缺口处的纵梁的上开口槽内前、后部对称设有水平且左右布置的第一、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上开口槽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宽度,纵梁与左、右横梁连接板通过第一、第二螺栓件连接,第一螺栓件包括第一螺栓以及与第一螺栓相适配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栓处于中横梁的下开口槽内前部处,且第一螺栓右部依次贯穿左横梁连接板、纵梁相应位置处左侧壁、第一套管中心通孔、纵梁相应位置处右侧壁、右横梁连接板,伸出右横梁连接板的第一螺栓右部处旋接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栓件包括第二螺栓以及与第二螺栓相适配的第二螺母,第二螺栓处于中横梁的下开口槽内后部处,且第二螺栓右部依次贯穿左横梁连接板、纵梁相应位置处左侧壁、第二套管中心通孔、纵梁相应位置处右侧壁、右横梁连接板,伸出右横梁连接板的第二螺栓右部处旋接有第二螺母。

进一步地,纵梁前、后端中部处对称焊接有竖直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前、后纵梁连接板,后纵梁连接板顶端与左窄支撑板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后纵梁连接板底端与纵梁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后纵梁连接板左端与左窄支撑板左端平齐,后纵梁连接板右端与右窄支撑板右端平齐,后纵梁连接板后侧面与后横梁的前外侧面相贴合,且后纵梁连接板与后横梁的前侧壁通过螺栓件连接,前纵梁连接板前侧面与前横梁的后外侧面相贴合,且前纵梁连接板与前横梁的后侧壁通过螺栓件连接。

进一步地,前横梁、各中横梁与后横梁的左右长度相等,且前横梁、各中横梁与后横梁的左端连线形成的直线沿前后方向布置,前横梁、各中横梁与后横梁的右端连线形成的直线沿前后方向布置,最右端的纵梁右端距离中横梁右端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间距等于最左端的纵梁左端距离中横梁左端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间距。

进一步地,前横梁、各中横梁与后横梁的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前横梁与后横梁的形状、构造以及大小均相同,且前横梁与中横梁的形状、构造以及大小均相同。

进一步地,中横梁的根数为两根,纵梁的根数为两根。

进一步地,左窄支撑板与右窄支撑板左右对称布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中横梁呈中空且下端、左端、右端均开口的细直长方体形,纵梁呈中空且上端、前端、后端均开口的细直长方体形,纵梁左上端处一体向左延伸有水平的左窄支撑板,纵梁右上端处一体向右延伸有水平的右窄支撑板,中横梁在与纵梁连接的位置处从顶面向下开有用于放置纵梁的缺口,中横梁在缺口内左、右端处分别焊接有竖直且沿前后布置的左、右横梁连接板,纵梁置于中横梁的缺口内且纵梁与左、右横梁连接板通过螺栓件连接,由于纵梁处于中横梁的缺口内,这样能使各纵梁的左、右窄支撑板顶端与前横梁、各中横梁、后横梁的顶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进而在该副车架上方便安装上装车箱体,且通过螺栓件使纵梁与左、右横梁连接板紧固后,纵梁的左侧壁上端与右侧壁上端相互靠近,这样中横梁的左右两端不仅不会出现下垂的现象,还能使中横梁的左右两端微微上翘,这样该副车架与上装车箱体之间具有更好的受力效果,进而该副车架使用于旅居房车中后,能对上装车箱体起到较好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中,左横梁连接板与右横梁连接板左右对称布置,处于缺口内的纵梁的左外侧面与左横梁连接板右侧面相贴合,处于缺口内的纵梁的右外侧面与右横梁连接板左侧面相贴合,处于缺口处的纵梁的上开口槽内前、后部对称设有水平且左右布置的第一、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上开口槽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宽度,纵梁与左、右横梁连接板通过第一、第二螺栓件连接,第一螺栓件包括第一螺栓以及与第一螺栓相适配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栓处于中横梁的下开口槽内前部处,且第一螺栓右部依次贯穿左横梁连接板、纵梁相应位置处左侧壁、第一套管中心通孔、纵梁相应位置处右侧壁、右横梁连接板,伸出右横梁连接板的第一螺栓右部处旋接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栓件包括第二螺栓以及与第二螺栓相适配的第二螺母,第二螺栓处于中横梁的下开口槽内后部处,且第二螺栓右部依次贯穿左横梁连接板、纵梁相应位置处左侧壁、第二套管中心通孔、纵梁相应位置处右侧壁、右横梁连接板,伸出右横梁连接板的第二螺栓右部处旋接有第二螺母,由于第一、第二套管前后对称布置,且第一套管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上开口槽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宽度,这样通过第一、第二螺栓件使纵梁与左、右横梁连接板紧固后,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能保护纵梁以防止纵梁在第一、第二螺栓件紧固力的作用下出现较大变形;

本实用新型中,前横梁、各中横梁与后横梁上均开有多个减重孔,这样在副车架在不减少强度的情况下减轻了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中横梁与纵梁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后纵梁连接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前横梁,2、后横梁,3、中横梁,4、纵梁,5、左窄支撑板,6、右窄支撑板,7、左横梁连接板,8、右横梁连接板,9、减重孔,10、踏步钢梯,11、第一套管,12、第二套管,13、上开口槽,14、下开口槽,15、第一螺栓,16、第一螺母,17、后纵梁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旅居房车副车架轻量化结构,包括水平且左右布置的前横梁1,前横梁1后侧设有与前横梁1相平行且顶端与前横梁1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后横梁2,前横梁1与后横梁2之间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中横梁3,中横梁3与前横梁1相平行且各中横梁3顶端均与前横梁1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前横梁1、各中横梁3与后横梁2通过两根相同且水平并且前后布置的纵梁4相互连接固定,各纵梁4前端与前横梁1后端均通过螺栓件连接,各纵梁4后端与后横梁2前端均通过螺栓件连接,各中横梁3的形状、构造与大小均相同,中横梁3呈中空且下端、左端、右端均开口的细直长方体形,纵梁4呈中空且上端、前端、后端均开口的细直长方体形,纵梁4左上端处一体向左延伸有水平的左窄支撑板5,纵梁4右上端处一体向右延伸有水平的右窄支撑板6,左窄支撑板5与右窄支撑板6左右对称布置,中横梁3在与纵梁4连接的位置处从顶面向下开有用于放置纵梁4的缺口,中横梁3在缺口内左、右端处分别焊接有竖直且沿前后布置的左横梁连接板7、右横梁连接板8,纵梁4置于中横梁3的缺口内且纵梁4与左横梁连接板7、右横梁连接板8通过螺栓件连接,且各纵梁4的左、右窄支撑板6顶端与前横梁1、各中横梁3、后横梁2的顶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前横梁1、各中横梁3与后横梁2上均开有多个减重孔9;最右侧的纵梁4右端还通过螺栓件连有踏步钢梯10;各横梁与各纵梁4组成副车架,副车架上安装上装车箱体。

其中,左横梁连接板7与右横梁连接板8左右对称布置,处于缺口内的纵梁4的左外侧面与左横梁连接板7右侧面相贴合,处于缺口内的纵梁4的右外侧面与右横梁连接板8左侧面相贴合,处于缺口处的纵梁4的上开口槽13内前、后部对称设有水平且左右布置的第一套管11、第二套管12,第一套管11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上开口槽13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宽度,纵梁4与左横梁连接板7、右横梁连接板8通过第一、第二螺栓件连接,第一螺栓件包括第一螺栓15以及与第一螺栓15相适配的第一螺母16,第一螺栓15处于中横梁3的下开口槽14内前部处,且第一螺栓15右部依次贯穿左横梁连接板7、纵梁4相应位置处左侧壁、第一套管11中心通孔、纵梁4相应位置处右侧壁、右横梁连接板8,伸出右横梁连接板8的第一螺栓15右部处旋接有第一螺母16,第二螺栓件包括第二螺栓以及与第二螺栓相适配的第二螺母,第二螺栓处于中横梁3的下开口槽14内后部处,且第二螺栓右部依次贯穿左横梁连接板7、纵梁4相应位置处左侧壁、第二套管12中心通孔、纵梁4相应位置处右侧壁、右横梁连接板8,伸出右横梁连接板8的第二螺栓右部处旋接有第二螺母。

其中,纵梁4前、后端中部处对称焊接有竖直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前纵梁连接板、后纵梁连接板17,后纵梁4连接板顶端与左窄支撑板5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后纵梁4连接板底端与纵梁4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后纵梁4连接板左端与左窄支撑板5左端平齐,后纵梁4连接板右端与右窄支撑板6右端平齐,后纵梁4连接板后侧面与后横梁2的前外侧面相贴合,且后纵梁4连接板与后横梁2的前侧壁通过螺栓件连接,前纵梁4连接板前侧面与前横梁1的后外侧面相贴合,且前纵梁4连接板与前横梁1的后侧壁通过螺栓件连接。

其中,前横梁1、各中横梁3与后横梁2的左右长度相等,且前横梁1、各中横梁3与后横梁2的左端连线形成的直线沿前后方向布置,前横梁1、各中横梁3与后横梁2的右端连线形成的直线沿前后方向布置,最右端的纵梁4右端距离中横梁3右端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间距等于最左端的纵梁4左端距离中横梁3左端的水平且左右方向的间距;前横梁1、各中横梁3与后横梁2的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前横梁1与后横梁2的形状、构造以及大小均相同,且前横梁1与中横梁3的形状、构造以及大小均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