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动自行车的新型挡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7900发布日期:2020-08-14 18:4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动自行车的新型挡泥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动自行车的新型挡泥板,特别是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现有的电动自行车挡泥板,形状以及长度均被固定设置,使用者不便于私自调整挡泥板的规格,影响到使用的方便性,且现有的挡泥板后端大多都设置有反光板,但因为挡泥板的作用是抵挡路面泥泞,所以反光板很容易被泥泞挡住,导致后期行车安全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使用者不便于私自调整挡泥板的规格,影响到使用的方便性,且现有的挡泥板后端大多都设置有反光板,但因为挡泥板的作用是抵挡路面泥泞,所以反光板很容易被泥泞挡住,导致后期行车安全受到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电动自行车的新型挡泥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动自行车的新型挡泥板,所述智能电动自行车的新型挡泥板包括:

主挡泥板,所述主挡泥板顶面开有滑道,且主挡泥板顶面并位于滑道两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穿插口,所述主挡泥板前端插接有副挡泥板,且副挡泥板左右两侧均嵌接有橡胶板,所述副挡泥板顶端后侧焊接有滑块,且滑块顶面两侧均开有贯穿口;

前板,所述前板固定连接在副挡泥板前端,且橡胶板前端均嵌入设置于前板后端,所述前板前端中部嵌接有反光板,且前板前端左右两侧均嵌接有反光贴。

优选的,所述主挡泥板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且连接件顶面左右两侧均开有连接口。

优选的,所述副挡泥板与主挡泥板滑动连接,且滑块位于滑道内部并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贯穿口与穿插口相对应,且贯穿口与穿插口之间穿插有磁柱。

优选的,所述橡胶板位于主挡泥板内部,并橡胶板与主挡泥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挡泥板与副挡泥板均呈弧形,且前板后面与主挡泥板前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反光贴位于反光板左右两侧,且反光贴与反光板均位于主挡泥板正前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主挡泥板与副挡泥板的弧形弧度一致,所以当副挡泥板从主挡泥板内部滑出时,副挡泥板在主挡泥板的前端延长,使用者调整副挡泥板至合适的长度后,将贯穿口对应到合适的穿插口位置,让贯穿口与穿插口之间相互贯通,再将磁柱插入到贯穿口与穿插口内部,磁柱由磁材质制成,而主挡泥板与副挡泥板均由钢铁材质制成,磁柱插入到贯穿口后,可将贯穿口和穿插口吸附住,从而定位滑块的位置,副挡泥板和主挡泥板的位置即可被定位好,使用者自行调整副挡泥板从主挡泥板前端延伸出的长度,此时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外侧被主挡泥板与副挡泥板较大面积的遮挡,提高挡泥的面积。

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因为前板位于电动自行车后轮的外侧,且后板朝向于前方,不论副挡泥板是否从主挡泥板内部延伸出,通过反光贴与反光板均可对外界车辆起到提醒的作用,因为反光贴与反光板在前板前端覆盖的面积较大,不便于被泥泞遮挡住,提高醒目程度,保证使用者的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副挡泥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结构:主挡泥板1、连接件101、连接口102、滑道103、穿插口104、副挡泥板2、滑块201、贯穿口202、橡胶板203、磁柱204、前板3、反光板301、反光贴3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电动自行车的新型挡泥板,所述智能电动自行车的新型挡泥板包括:

主挡泥板1,所述主挡泥板1顶面开有滑道103,且主挡泥板1顶面并位于滑道103两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穿插口104,所述主挡泥板1前端插接有副挡泥板2,且副挡泥板2左右两侧均嵌接有橡胶板203,所述副挡泥板2顶端后侧焊接有滑块201,且滑块201顶面两侧均开有贯穿口202,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先将主挡泥板1安装好,所述主挡泥板1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01,且连接件101顶面左右两侧均开有连接口102,将连接件101对准电动自行车车架,且主挡泥板1的安装位置位于电动自行车后轮上方,把外部的螺栓拧入到连接口102中,通过外部的螺栓以及连接口102把主挡泥板1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车架上,完成主挡泥板1的安装工作后,主挡泥板1起到电动自行车后轮挡泥的作用,主挡泥板1用于常规环境下的使用;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副挡泥板2与主挡泥板1滑动连接,且滑块201位于滑道103内部并与滑道103滑动连接,所述贯穿口202与穿插口104相对应,且贯穿口202与穿插口104之间穿插有磁柱204,如果遇到下雨等天气时,使用者可调整副挡泥板2的位置,首先将磁柱204抽出,贯穿口202与穿插口104之间就不被磁柱204所定位住,接着拨动滑块201,将滑块201向前端拨动,滑块201即会在滑道103中进行滑动,同时副挡泥板2在主挡泥板1内部进行滑动,副挡泥板2从主挡泥板1的前端滑出,因为滑块201呈“t”形状,所以通过滑块201以及滑道103可保持副挡泥板2滑动时的稳定性;

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主挡泥板1与副挡泥板2均呈弧形,且前板3后面与主挡泥板1前面相接触,主挡泥板1与副挡泥板2的弧形弧度一致,所以当副挡泥板2从主挡泥板1内部滑出时,副挡泥板2在主挡泥板1的前端延长,使用者调整副挡泥板2至合适的长度后,将贯穿口202对应到合适的穿插口104位置,让贯穿口202与穿插口104之间相互贯通,再将磁柱204插入到贯穿口202与穿插口104内部,磁柱204由磁材质制成,而主挡泥板1与副挡泥板2均由钢铁材质制成,磁柱204插入到贯穿口202后,可将贯穿口202和穿插口104吸附住,防止磁柱204从贯穿口202或穿插口104中掉出,从而定位滑块201的位置,副挡泥板2和主挡泥板1的位置即可被定位好,使用者自行调整副挡泥板2从主挡泥板1前端延伸出的长度,此时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外侧被主挡泥板1与副挡泥板2较大面积的遮挡,提高挡泥的面积,体现智能电动自行车的实用性,所述橡胶板203位于主挡泥板1内部,并橡胶板203与主挡泥板1滑动连接,并且橡胶板203同样遮挡在电动自行车后轮的外侧,通过橡胶板203可挡住车轮行驶时所溅起的砂石;

如图1-图3所示,前板3,所述前板3固定连接在副挡泥板2前端,且橡胶板203前端均嵌入设置于前板3后端,所述前板3前端中部嵌接有反光板301,且前板3前端左右两侧均嵌接有反光贴302,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因为前板3位于电动自行车后轮的外侧,且后板朝向于前方,不论副挡泥板2是否从主挡泥板1内部延伸出,所述反光贴302位于反光板301左右两侧,且反光贴302与反光板301均位于主挡泥板1正前方,通过反光贴302与反光板301均可对外界车辆起到提醒的作用,因为反光贴302与反光板301在前板3前端覆盖的面积较大,不便于被泥泞遮挡住,提高醒目程度,保证使用者的行车安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