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1229发布日期:2020-09-15 18:4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转向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节。



背景技术:

转向节又称之为羊角,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现有的专利号为cn205186275u公开的新型汽车转向节,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右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叉耳,每个叉耳上还分别开设有一销孔,通过将汽车前轴、轴承以及其他辅助部件放置于两叉耳之间,再通过主销连接;从而通过转向节臂拉动转向节绕主销转动以实现转向。

现有的汽车转向节在以下缺陷:叉耳上缺少一个定位部件,导致将汽车前轴、轴承以及其他辅助部件安装于两叉耳之间时难以定位,不便于安装;并且两叉耳与连接板之间缺少一加强部,导致汽车受到较大的冲击时,造成叉耳与连接板之间产生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能够对轴承进行定位,使得便于安装,并且能够加强叉耳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防止叉耳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转向节,包括:连接板、以及成型于连接板内侧的第一叉耳、第二叉耳、叉架,所述第一叉耳以及第二叉耳上均开设有一销孔,并且两个所述销孔的轴线重叠,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两端分别与第一叉耳和第二叉耳相连接,并且所述加强部靠近第二叉耳一端延伸至叉架一侧并与叉架相连接,所述第二叉耳在靠近第一叉耳一侧的端面成型有一轴承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用于调整轴承位置的调节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向节包括:连接板、以及成型于连接板内侧的第一叉耳、第二叉耳、叉架,通过在连接板与两个叉耳、叉架之间设置加强部,加强部可以增强转向节的稳定性,防止第一叉耳和第二叉耳之间出现偏心现象以及断裂,并且可防止叉架产生扭曲;通过设置一轴承安装槽,使得在安装过程中保持轴承位置的稳定,便于进行安装。

进一步,所述加强部为四棱台状结构,所述加强部底端面积大于顶端面积,并且加强部底端与连接板内侧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积较大的断面与连接板内侧相连接可提高转向节稳定性,并且可避免汽车前桥与加强部的边角发生碰撞而损坏加强部。

进一步,所述加强部上开设有若干有序排布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有序布置的通孔,使得转向节在保证足够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重量、节约原料、以及满足汽车整车轻量化的要求,从而带来更好的操控性。

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弹性件以及两个调节件,其中,所述弹性件嵌设于安装槽侧壁上预设有的弹性件支撑槽内,两个调节件分别与安装槽侧壁上预设有两个螺孔相啮合,并且每个螺孔与弹性定位槽之间的夹角均为120°,旋动两个调节件以推动轴承至指定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动两个调节件以推动轴承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并在安装槽内移动至所需位置,轴承在弹性件和两个调节件的共同作用力下保持稳定,从而使得安装过程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包括压簧以及设置于压簧顶端的触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包括压簧以及触头,当触头受到较大的推力时,可压缩压簧,从而实现对轴承进行定位,通过采用触头与轴承进行抵接,可以有更好的耐磨性,提高寿命。

进一步,所述第一叉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叉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两个叉耳的外侧面上均设置一加强筋,进一步增强了两个叉耳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增强了两个叉耳的抗断裂强度。

进一步,所述销孔的轴线与连接板外侧设置有的连接柱之间的夹角为9°至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销孔的轴线与连接板外侧设置有的连接柱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至12°,可使得转向节自动回正,并且设置成倾角可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加强部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丸处理可以改善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耐磨性和粗糙度等性能。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叉耳、叉架以及加强部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并通过锻造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连接板与两个叉耳、叉架之间设置加强部,加强部可以增强转向节的稳定性,防止第一叉耳和第二叉耳之间出现偏心现象以及断裂,并且可防止叉架产生扭曲;

(2)通过设置一轴承安装槽,使得在安装过程中保持轴承位置的稳定,便于进行安装;

(3)通过在加强部上设置多个有序布置的通孔,使得转向节在保证足够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重量、节约原料、以及满足汽车整车轻量化的要求,从而带来更好的操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板;2、第一叉耳;21、第一加强筋;3、第二叉耳;31、第二加强筋;4、叉架;5、加强部;6、安装槽;71、弹性件;711、压簧;712、触头;72、调节件;73、弹性件支撑槽;8、连接柱;9、推力滚子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汽车转向节,包括:连接板1、第一叉耳2、第二叉耳3、叉架4,其中,第一叉耳2成型于连接板1内侧面的顶部,第二叉耳3成型于连接板1内侧面的底部,该第一叉耳2和第二叉耳3均开设有一呈竖向布置的销孔,两个销孔的大小相等,轴心相重叠,先通过在连接板1底部的第二叉耳3上放置一推力滚子轴承9,推力滚子轴承9位于第二叉耳3所靠近第一叉耳2一侧的端面上,再将汽车的前桥孔安装于第一叉耳2和推力滚子轴承9之间,并通过预设有的主销依次贯穿第一叉耳2、推力滚子轴承9、第二叉耳3,使得转向节安装于汽车前桥上,并且转向节可绕主销的轴心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叉架4成型于连接板1内侧,该叉架4位于主销的前端,通过汽车转向节臂推动叉架4即可实现对转向节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叉耳3在靠近第一叉耳2一侧的端面成型有一轴承安装槽6,具体地,第二叉耳3顶面向内凹陷成型有用于安装轴承的圆形安装槽6,当将转向节安装至汽车前桥上时,通过先将推力滚子轴承9安装于第二叉耳3上预设有的安装槽6内,再将汽车的前桥孔安装于第一叉耳2和推力滚子轴承9之间;使得在安装过程中推力滚子轴承9的位置保持稳定,有效避免安装过程中因推力滚子轴承9的位置发生偏离导致安装困难。

参照附图1至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6内设有用于调整轴承位置的调节组件,当推力滚子轴承9的外径小于安装槽6的内径时,通过调节组件可使得推力滚子轴承9稳定在所需位置,再而进行安装;具体地,调节组件包括:弹性件71以及两个调节件72,其中,安装槽6内壁上设有一弹性件支撑槽73以及两个螺孔,并且每个螺纹孔与弹性件支撑槽73之间的夹角均为120°,该弹性件71包括压簧711以及触头712,其中,压簧711底端固定设置于弹性件支撑槽73底部,触头712设置于压簧711顶端,并且该触头712部分外露出弹性件支撑槽73,两个调节件72(调节件72为调节螺杆)分别与其对应的螺孔相啮合连接;当将外径小于安装槽6内径的推力滚子轴承9安装至安装槽6时时,通过旋动两个调节件72即可推动推力滚子轴承9克服弹性件71的作用力,并在安装槽6内移动,移动至所需位置时,推力滚子轴承9在弹性件71和两个调节件72的共同作用力下保持稳定,从而使得安装过程更加方便。

参照附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上成型有一加强部5,具体地,该加强部5成型于连接板1内侧,并且该加强部5位于主销的后端,加强部5的顶端与第一叉耳2相连接,加强部5的尾端与第二叉耳3相连接;由于加强部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叉耳2和第二叉耳3相连接,并且加强部5成型于连接板1本体上,所以加强部5可以增强第一叉耳2与连接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加强部5可以增强第二叉耳3与连接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加强部5可以增强第一叉耳2和第二叉耳3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稳定性,防止第一叉耳2和第二叉耳3之间出现偏心现象导致主销无法正常安装。

加强部5在靠近第二叉耳3一端延伸至叉架4一侧并与叉架4相连接,即,加强部5尾端从第二叉耳3处延伸至叉架4处,并且与叉架4相连接,使得加强部5可以进一步地增强第二叉耳3与连接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加强部5可以增强叉架4和连接板1之间的抗弯曲强度;使得当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时,第一叉耳2和第二叉耳3足够抵挡汽车前桥带来的冲击,防止产生断裂,提高转向节的可靠性;使得当汽车在转向的过程中,叉架4所能承受转向节臂的拉力更大,防止叉架4产生扭曲。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部5为四棱台状结构,加强部5底端面积大于顶端面积,并且加强部5的底端与连接板1内侧相连接,使得转向节在绕主销转动的过程中,可避免汽车前桥与加强部5的边角发生碰撞,避免因碰撞而损坏加强部5,进一步提高转向节的可靠性以及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部5上开设有若干有序排布的通孔,具体地,第一叉耳2和第二叉耳3之间的加强部5、以及第二叉耳3和叉架4之间的加强部5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的孔径大小相同,并且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转向节在保证足够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重量、节约原料、以及满足汽车整车轻量化的要求,从而带来更好的操控性。

加强部5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以及防锈处理,喷丸处理可以改善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耐磨性和粗糙度等性能。

参照附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叉耳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1,该第一加强筋21两端均与连接板1相连接,使得第一加强筋21进一步增强了第一叉耳2与连接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增强了第一叉耳2的抗断裂强度;第二叉耳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1,该第二加强筋31两端均与连接板1相连接,使得第二加强筋31进一步增强了第二叉耳3与连接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增强了第二叉耳3的抗断裂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销孔的轴线与连接板1外侧设置有的连接柱8之间的夹角为9°至12°,可使得转向节自动回正,并且设置成倾角可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叉耳、叉架4以及加强部5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并通过锻造成型,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

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