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0684发布日期:2021-11-30 23:3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脚踏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脚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脚踏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2.车辆的两个踏板设置在车架两侧,供使用者在行驶过程中踩踏。为了减少车辆在不使用时的占用空间,便于车辆的收纳和运输,使两个踏板具有折叠位置和打开位置,当车辆在使用时,使两个踏板均位于打开位置,当车辆在不使用时,使两个踏板均处于折叠位置。
3.但相关技术中,两个踏板采用单独调整的方式,在车辆每次使用或收纳时,均需要两次打开操作和闭合操作,存在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踏装置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脚踏装置的打开操作和闭合操作存在操作繁琐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脚踏装置,包括:支架;两组踏板组件,两组踏板组件相对地设置在支架上;各组踏板组件均包括踏板和转轴,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架上,踏板设置在转轴上;联动机构,一组踏板组件的转轴通过联动机构与另一组踏板组件的转轴连接,联动机构用于使两组踏板组件的转轴同步转动,并使两组踏板组件的踏板同步转动至各自的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
6.进一步地,脚踏装置还包括电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两组踏板组件的转轴中的任意一个连接,以通过电动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踏板同步转动;或者脚踏装置还包括电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联动机构连接,以通过电动驱动机构驱动两组踏板组件的踏板同步转动;或者脚踏装置还包括手动触发机构,手动触发机构与两组踏板组件的转轴中的任意一个连接,手动触发机构具有手动触发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手动触发端驱动两个踏板同步转动;或者脚踏装置还包括手动触发机构,手动触发机构与联动机构连接,手动触发机构具有手动触发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手动触发端驱动两组踏板组件的踏板同步转动;或者两组踏板组件的踏板中的一个作为手动触发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手动触发端驱动两组踏板组件的踏板同步转动。
7.进一步地,联动机构包括:用于与一组踏板组件连接的第一联动组件和用于与另一组踏板组件连接的第二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曲柄和连杆,曲柄的第一端与相应的踏板连接,连杆的第一端与相应的曲柄的第二端铰接;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联动组件的连杆的第二端和第二联动组件的连杆的第二端均铰接,连接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通过连接件驱动两组踏板组件的转轴同步转动。
8.进一步地,脚踏装置包括旋转电机、丝杠,连接件包括与丝杠相配合的螺母,旋转电机设置在支架上,丝杠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螺母套设在丝杠上;连接件通过螺母与第一联动组件的连杆的第二端和第二联动组件的连杆的第二端铰接,或螺母上设置有连接
滑块,连接件通过连接滑块与第一联动组件的连杆的第二端和第二联动组件的连杆的第二端铰接;或者脚踏装置包括直线电机、导轨,连接件包括与导轨相配合的导向滑块,直线电机设置在支架上,导轨设置在支架上,导向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滑块连接于直线电机的输出端。
9.进一步地,联动机构包括用于与一组踏板组件连接的第一联动组件和用于与另一组踏板组件连接的第二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同步带和第一齿轮;其中,第一带轮设置在相应的转轴上,第二带轮与相应的第一带轮间隔设置,同步带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第一齿轮与相应的第二带轮连接;第一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与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相啮合。
10.进一步地,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换向带轮和张紧轮,换向带轮设置在相应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第一带轮和换向带轮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带轮与换向带轮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同步带套设在第一带轮、换向带轮和第二带轮上,张紧轮与换向带轮间隔设置并位于同步带的外侧,以使同步带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传动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传动部。
11.进一步地,联动机构包括用于与一组踏板组件连接的第一联动组件和用于与另一组踏板组件连接的第二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同步链和第一齿轮;其中,第一链轮设置在相对应的转轴上,第二链轮与相对应的第一链轮间隔设置,同步链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第一齿轮与相对应的第二链轮连接;第一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与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相啮合。
12.进一步地,联动机构包括用于与一组踏板组件连接的第一联动组件和用于与另一组踏板组件连接的第二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设置在相对应的转轴上;第一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与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相啮合;或者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多个传动齿轮,多个传动齿轮沿预设传动方向相啮合,多个传动齿轮中的位于传动首端的传动齿轮为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套设在相应的转轴上,第一联动组件的位于传动末端的一个传动齿轮与第二联动组件的位于传动末端的一个传动齿轮相啮合。
13.进一步地,脚踏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或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连接。
14.进一步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的第一端分别与两组踏板组件的转轴连接,以通过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的第二端驱动两组踏板组件的转轴同步转动。
15.进一步地,联动机构包括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其中,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均为一个,从动部件与两组踏板组件均连接,主动部件与从动部件传动连接;或者主动部件为一个,从动部件为两个,一个从动部件与一个踏板组件连接,另一个从动部件与另一个踏板组件连接,主动部件与两个从动部件均传动连接;或者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均为两个,两个主动部件和两个从动部件一一对应地传动连接,一个从动部件与一个踏板组件连接,另一个从动部件与另一个踏板组件连接,两个主动部件传动连接以同步运动。
16.进一步地,联动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具有沿预定方向运动的升降部;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均与升降部连接,一个连杆与一个踏板组件传动连接,另一个连杆与另一
个踏板组件传动连接。
17.进一步地,联动机构包括:两个主动轮,两个主动轮传动连接以同步转动;一个主动轮和一个踏板组件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同步带,另一个主动轮和另一个踏板组件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同步带;两个从动轮组,两个从动轮组一一对应地压设在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上。
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脚踏装置,脚踏装置为上述的脚踏装置。
19.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优化了脚踏装置的结构,使一组踏板组件的转轴与另一组踏板组件的转轴通过联动机构连接,从而使一组踏板组件的踏板与另一组踏板组件的踏板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在车辆每次使用或收纳时,仅需要进行一次打开操作或关闭操作,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脚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脚踏装置处于折叠状态;
22.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脚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脚踏装置处于打开状态;
23.图3示出了图2中的脚踏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示出了图2中的脚踏装置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脚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脚踏装置处于折叠状态;
26.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脚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脚踏装置处于打开状态;
27.图7示出了图6中的脚踏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8示出了图6中的脚踏装置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2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0.10、支架;11、立柱;12、支承座;13、固定板;20、踏板组件;21、踏板;22、转轴;30、联动机构;31、曲柄;32、连杆;33、连接件;34、第一带轮;35、第二带轮;36、同步带;37、第一齿轮;38、换向带轮;39、张紧轮;40、旋转电机;50、丝杠;60、安装件;70、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脚踏装置的打开操作和闭合操作存在操作繁琐的问题,本
发明提供了一种脚踏装置和车辆。
33.如图1至图8所示,脚踏装置包括支架10、两组踏板组件20和联动机构30,两组踏板组件20相对地设置在支架10上;各组踏板组件20均包括踏板21和转轴22,转轴22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架10上,踏板21设置在转轴22上,一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通过联动机构30与另一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连接,联动机构30用于使两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同步转动,并使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同步转动至各自的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
34.在本技术中,优化了脚踏装置的结构,使两组踏板组件20的两个转轴22通过联动机构30连接,从而使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在车辆每次使用或收纳时,仅需要进行一次打开操作或关闭操作,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优点。
35.可选地,在联动机构30的传动作用下,一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与另一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相向转动至折叠位置或相背转动至打开位置。
36.可选地,脚踏装置还包括电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两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中的任意一个连接,以通过电动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这样,利用电动驱动机构控制两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中的任意一个转动,该转轴22可以在联动机构30的传动作用下驱动另一个转轴22转动,从而使两个转轴22带动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提升了脚踏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操作更加简单,仅需要控制电动驱动机构启动即可。
37.可选地,脚踏装置还包括电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联动机构30连接,以通过电动驱动机构驱动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同步转动。这样,利用电动驱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30驱动两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同步转动,从而使两组踏板组件20的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提升了脚踏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操作更加简单,仅需要控制电动驱动机构启动即可。
38.可选地,脚踏装置还包括手动触发机构,手动触发机构与两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中的任意一个连接,手动触发机构具有手动触发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手动触发端驱动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动触发机构驱动两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中的任意一个转动,该转轴22可以在联动机构30的传动作用下驱动另一个转轴22转动,从而使两个转轴22带动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操作更加简单,仅需要使用者对一个手动触发端施加外力即可。
39.可选地,手动触发机构为按键或拨片或推杆。
40.可选地,脚踏装置还包括手动触发机构,手动触发机构与联动机构30连接,手动触发机构具有手动触发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手动触发端驱动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同步转动。这样,使用者可以对手动触发机构的手动触发端施加外力,使手动触发机构通过联动机构30驱动两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同步转动,从而使两组踏板组件20的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操作更加简单,仅需要使用者对一个手动触发端施加外力即可。
41.可选地,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中的一个作为手动触发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手动触发端驱动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同步转动。这样,进一步地简化了脚踏装置的结构,利用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中的一个作为手动触发端,使用者对该踏板21施加
外力,使其相对于支架10转动,该踏板21带动与其相应的转轴22转动,该转轴22在联动机构30的传动作用下驱动另一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转动,另一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带动与其相应的踏板21转动,从而使两组踏板组件20的两个踏板21均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操作更加简单,仅需要使用者对一个手动触发端施加外力即可。
42.为了实现联动效果,联动机构30包括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其中,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均为一个,从动部件与两组踏板组件20均连接,主动部件与从动部件传动连接;或者主动部件为一个,从动部件为两个,一个从动部件与一个踏板组件20连接,另一个从动部件与另一个踏板组件20连接,主动部件与两个从动部件均传动连接;或者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均为两个,两个主动部件和两个从动部件一一对应地传动连接,一个从动部件与一个踏板组件20连接,另一个从动部件与另一个踏板组件20连接,两个主动部件传动连接以同步运动。
43.为了实现两个踏板组件20的同步运动,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联动机构30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具有沿预定方向运动的升降部;两个连杆32,两个连杆32均与升降部连接,一个连杆32与一个踏板组件20传动连接,另一个连杆32与另一个踏板组件20传动连接。
44.为了实现两个踏板组件20的同步运动,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联动机构30包括:两个主动轮,两个主动轮传动连接以同步转动;一个主动轮和一个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上套设有第一同步带,另一个主动轮和另一个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上套设有第二同步带;两个从动轮组,两个从动轮组一一对应地压设在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上。
45.根据联动机构30的不同,本技术提供了多个具体实施例,下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46.实施例一
47.如图1至图4所示,联动机构30包括用于与一组踏板组件20连接的第一联动组件和用于与另一组踏板组件20连接的第二联动组件以及连接件33,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曲柄31和连杆32,曲柄31的第一端与相应的踏板21连接,连杆32的第一端与相应的曲柄31的第二端铰接,连接件33与第一联动组件的连杆32的第二端和第二联动组件的连杆32的第二端均铰接,连接件33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通过连接件33驱动两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同步转动。这样,连接件33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时,连接件33通过两个连杆32和两个曲柄31带动两个转轴22同步转动,两个转轴22带动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
48.如图1至图4所示,脚踏装置包括旋转电机40、丝杠50,连接件33包括与丝杠相配合的螺母,旋转电机40设置在支架10上,丝杠50与旋转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螺母套设在丝杠50上;连接件33通过螺母与第一联动组件的连杆32的第二端和第二联动组件的连杆32的第二端铰接,或螺母上设置有连接滑块,连接件33通过连接滑块与第一联动组件的连杆32的第二端和第二联动组件的连杆32的第二端铰接。这样,控制旋转电机40启动,旋转电机40的输出轴带动丝杠50转动,丝杠50驱动螺母沿竖直方向移动,螺母通过两个连杆32和两个曲柄31带动两个转轴22同步转动,两个转轴22带动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提升了脚踏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操作更加简单,仅需要控制旋转电机40启动即可。
49.如图1所示,当螺母向下运动时,左、右踏板进行闭合运动,直至两个踏板21运动至折叠位置;如图2所示,当螺母向上运动时,左、右踏板进行展开运动,直至两个踏板21运动
至打开位置。螺母的上、下运动由旋转电机40的正反转来控制。
50.可选地,支架10可以是单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固定连接组合形成的装配体。
51.在图4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支架10为装配体,支架10包括立柱11、支承座12和固定板13,支承座12安装在立柱11上,用于固定丝杠50,固定板13安装在立柱11上,用于固定旋转电机40。
52.在图4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脚踏装置包括安装件60和销轴70,安装件60与螺母连接,连杆32与安装件60连接,两个连杆32的第二端通过安装件60与螺母连接。
53.实施例二
54.如图5至图8所示,联动机构30包括用于与一组踏板组件20连接的第一联动组件和用于与另一组踏板组件20连接的第二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第一带轮34、第二带轮35、同步带36和第一齿轮37;其中,第一带轮34设置在相应的转轴22上,第二带轮35与相应的第一带轮34间隔设置,同步带36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一带轮34和第二带轮35上,第一齿轮37与相应的第二带轮35连接;第一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与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相啮合。这样,当第一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时,该第一齿轮37驱动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转动,第一齿轮37带动与其相应的第二带轮35转动,第二带轮35在相应的同步带36的传动下带动第一带轮34转动,第一带轮34带动与其相应的转轴22转动,转轴22带动与其对应的踏板21转动,从而使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
55.可选地,当一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或转轴22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时,也可以在上述联动机构30的传动作用下驱动另一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转动,从而使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
56.如图5至图8所示,脚踏装置包括旋转电机40,旋转电机40的输出端与第一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或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连接。这样,控制旋转电机40启动,旋转电机40驱动第一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或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转动,从而使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提升了脚踏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操作更加简单,仅需要控制旋转电机40启动即可。
57.如图5至图8所示,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换向带轮38和张紧轮39,换向带轮38设置在相应的第一带轮34和第二带轮35之间,第一带轮34和换向带轮38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带轮35与换向带轮38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同步带36套设在第一带轮34、换向带轮38和第二带轮35上,张紧轮39与换向带轮38间隔设置并位于同步带36的外侧,以使同步带36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传动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传动部。这样,利用张紧轮39与换向带轮38的设置,可以灵活地设置第一齿轮37的位置;同时,还能方便旋转电机40的安装。
58.实施例三
5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脚踏装置包括直线电机、导轨,连接件33包括与导轨相配合的导向滑块,直线电机设置在支架10上,导轨设置在支架10上,导向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导向滑块连接于直线电机的输出端。这样,控制直线电机启动,直线电机驱动滑块相对于导轨滑动,导向滑块通过两个连杆32和两个曲柄31带动两个转轴22同步转动,两个转轴22带动两个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
打开位置,提升了脚踏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操作更加简单,仅需要控制直线电机启动即可。
60.实施例四
6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四,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联动机构30包括用于与一组踏板组件20连接的第一联动组件和用于与另一组踏板组件20连接的第二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同步链和第一齿轮37;其中,第一链轮设置在相对应的转轴22上,第二链轮与相对应的第一链轮间隔设置,同步链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第一齿轮37与相对应的第二链轮连接;第一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与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相啮合。在实施例四中,利用链轮替代带轮,其他传动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62.实施例五
6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五,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联动机构30包括用于与一组踏板组件20连接的第一联动组件和用于与另一组踏板组件20连接的第二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第一齿轮37,第一齿轮37设置在相对应的转轴22上;第一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与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相啮合。这样,进一步地简化了联动机构30的结构,当第一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时,带动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齿轮37转动,同时第一齿轮37带动与其相对应的转轴22转动,从而实现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
64.实施例六
6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六,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均包括多个传动齿轮,多个传动齿轮沿预设传动方向相啮合,多个传动齿轮中的位于传动首端的传动齿轮为第一齿轮37,第一齿轮37套设在相应的转轴22上,第一联动组件的位于传动末端的一个传动齿轮与第二联动组件的位于传动末端的一个传动齿轮相啮合。这样,当两个转轴22之间的间隔较大时,为了避免第一齿轮37的尺寸较大,在两个第一齿轮37之间增加多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从而通过多个传动齿轮实现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
66.其中,传动齿轮包括相互啮合的多个第二齿轮和两个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的数量为偶数个,从而保证两个转轴22的转动方向相反。
67.实施例七
6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七,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联动机构30包括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的第一端分别与两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连接,以通过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的第二端驱动两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同步转动。这样,第一拉线的第二端和第一拉线的第二端在外力的作用下驱动两组踏板组件20的转轴22转动,从而通过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实现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
69.需要说明的是,联动机构用于对左侧踏板与右侧踏板之间建立联动关系,联动机构30不限于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只要能够实现两组踏板组件20的踏板21同步转动至打开位置或折叠位置即可。
70.可选地,本技术提供的脚踏装置用于使用者在驾驶车辆过程中放置足部。
71.可选地,本技术提供的脚踏装置用于使用者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通过脚踏装置站立在车辆上。
72.可选地,支架10可以为独立的部件,也可以为车辆的机架。
7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脚踏装置,脚踏装置为上述的脚踏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车辆的脚踏装置能够在打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有利于车辆的收纳和运输;同时,脚踏装置的两个踏板21可联动地折叠或打开,有利于简化操作。
74.可选地,当本技术提供的脚踏装置加入电机时,可以通过电机控制两侧踏板的开合动作,能够实现两侧踏板可联动地自动折叠,进一步地简化操作,使产品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75.可选地,车辆为自行车或电动车。
76.可选地,车辆为电动滑板车或电动独轮车或电动摩托车。
7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78.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7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80.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8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
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8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