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运维载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2692发布日期:2020-12-18 13:0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光伏运维载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运维技术领域,具体为光伏运维载重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伏电站运维市场发展迅速,为了保证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已经在众多光伏电站投入使用光伏电站运维机器人,以对光伏电站的光伏板阵列执行清扫、检测、故障预警或自动清除某些故障点等功能,从而使光伏电站的运行维护变得智能化,实现智能运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光伏运维的应用愈加广泛,因此,对光伏运维载重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有的光伏运维机器人在彩钢瓦屋面行走时,由于彩钢瓦上瓦楞的存在,导致机器人在行走时无法平稳的运动,容易导致机器人的装载物的颠动,且在光伏运维机器人载重时,由于机器人的运动,容易导致装载物在载物台上的滑动,导致装载物的掉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光伏运维载重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光伏运维载重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光伏运维载重机器人,包括顶板、履带和载物台,所述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履带座,所述履带座的内侧设置有光伏组串直充充电接口,所述履带座的左端与右端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履带,所述履带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履带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顶板的上方设置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均匀分布在载物台的底端,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滑动连接于顶板的顶端内侧,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载物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顶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载物台的内侧开设有穿孔,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相邻的连接杆之间,且固定座与穿孔相互对应,所述固定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第二限位板的上方,且固定块滑动连接于橡胶块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履带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履带座呈对称分布在顶板底端的前方与后方,所述履带设置在位于前方的履带座的前方和位于后方的履带座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履带的外端面内侧开设有纹槽,且纹槽均匀分布在履带的内侧,所述履带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相邻的纹槽之间,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设置在履带的外端面内侧,所述固定杆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板,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与履带和第三限位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履带轮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设置在履带的内侧,所述限位块设置与固定杆的位置相互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履带、吸盘、履带轮等构件,可以通过履带内纹槽使装置在彩钢瓦上行走时不会因瓦楞造成装置的颠动,通过履带轮上的限位块使履带在转动时吸盘与彩钢瓦的相互固定,增加装置在彩钢瓦上行走的稳定性,避免装置在彩钢瓦上的掉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橡胶块、载物台等构件,可以在载物台上放置装载物后,装载物通过重力对载物台以及装载物接触的橡胶块下压,使未被装载物接触的从载物台内侧伸出,通过橡胶块对装载物的摩擦与限位,使装置对装载物运输时避免装载物的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板、2-履带座、3-蜗杆、4-电机、5-蜗轮、6-履带轮、7-履带、8-限位块、9-载物台、10-连接杆、11-第一限位板、12-第一弹簧、13-固定座、14-橡胶块、15-第二限位板、16-固定块、17-第二弹簧、18-光伏组串直充充电接口、19-固定杆、20-第三限位板、21-吸盘、22-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光伏运维载重机器人,包括顶板1、履带7和载物台9,顶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履带座2,这种设置通过履带座2对履带轮6进行固定,履带座2的内侧设置有光伏组串直充充电接口18,这种设置通过光伏组串直充充电接口18对装置进行充电,履带座2的左端与右端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履带轮6,履带轮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履带7,这种设置通过履带7的转动,带动装置运动,履带轮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蜗轮5,履带座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蜗杆3,蜗杆3与蜗轮5啮合,这种设置使蜗杆3转动时可以通过蜗轮5带动履带轮6转动,且对电机4的转速进行减速,从而使装置运行时更加平稳,顶板1的上方设置有载物台9,载物台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均匀分布在载物台9的底端,连接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1,第一限位板11滑动连接于顶板1的顶端内侧,这种设置通过第一限位板11对连接杆10与载物台9的位置进行限位,第一限位板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顶端与载物台9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2的底端与顶板1固定连接,这种设置通过第一弹簧12的弹力,将载物台9向上弹起。

载物台9的内侧开设有穿孔,顶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3,固定座13设置在相邻的连接杆10之间,且固定座13与穿孔相互对应,固定座1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4,第二限位板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的底端与固定座13固定连接,固定座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设置在第二限位板15的上方,且固定块16滑动连接于橡胶块14的内侧,这种设置通过载物台9的向下运动,使橡胶块14可以从穿孔内伸出,通过橡胶块14对载物台9顶端的装载物进行限位,履带座2的数量为两个,履带座2呈对称分布在顶板1底端的前方与后方,履带7设置在位于前方的履带座2的前方和位于后方的履带座2的后方,这种设置通过两组履带7的运动,使装置方便运动与转向,履带7的外端面内侧开设有纹槽,且纹槽均匀分布在履带7的内侧,履带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设置在相邻的纹槽之间,固定杆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21,吸盘21设置在履带7的外端面内侧,固定杆19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板20,固定杆19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弹簧22,第三弹簧22的两端与履带7和第三限位板20固定连接,这种设置通过纹槽避免彩钢瓦上瓦楞对装置行走造成影响,通过吸盘21对彩钢瓦的吸附,使装置在行走时更加稳定,履带轮6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且限位块8设置在履带7的内侧,限位块8设置与固定杆19的位置相互对应,这种设置通过限位块8使履带7与履带轮6接触时,限位块8会将固定杆19推动,使第三限位板20可以与履带7底端的彩钢瓦贴合。

工作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之前通过外接电源供电,将装置放置在彩钢瓦上,使彩钢瓦的瓦楞与履带7内侧的纹槽相互对应,将装置需要运载的装载物放置在载物台9的顶端,在重力作用下使装载物对载物台9下压,使第一弹簧12压缩,使橡胶块14从载物台9的内侧伸出,对装载物在载物台9表面滑动时进行限位,与装载物接触橡胶块14会被装载物下压,使橡胶块14收附在固定座13内,通过橡胶块14增大装载物在载物台9顶端滑动时的摩擦,从而避免装载物的掉落,之后启动电机4,使电机4带动蜗杆3转动,蜗杆3在转动时通过与蜗轮5的啮合,带动蜗轮5转动,蜗轮5在转动时带动履带轮6转动,使履带轮6带动履带7运动,通过前后两侧的履带座2内的电机4以相同的方向转动,使装置可以前进行走,通过前后两侧的履带座2内侧的电机4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前后两侧的履带7以相反的方向运动,使装置可以在平面上转向,在履带7运动的过程中,履带轮6外侧的限位块8会通过与履带7内侧固定杆19的接触,使固定杆19带动吸盘21从履带7的内侧伸出,使吸盘21与履带7底端的彩钢瓦表表面相互吸附,从而进一步增加装置在彩钢瓦上运动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