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1716发布日期:2021-02-18 21:2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很多建筑材料。但是,很多建筑材料都不是放置在一起,并且,部分建筑材料需要在指定的地方进行生产装配后再运送至对应的地方,虽然,这些过程中有工程用的货车进行转运,但是,这些工程用的货车的体积较大,空间狭小的环境中难以进入,使用限制较大。虽然目前市场上也使用了平板小车,通过人力进行运输,但是,这些平板小车由于结构的限制,在建筑工地等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平板小车的推拉非常吃力,造成了较大的人工负担,另外,对于地面的凹凸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平板小车很难通过,因此也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以设置用于载货的支撑台板,并于支撑台板的底部的中间区域设置有车轮,同时,于支撑台板的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脚和越障轮,且设置有支撑脚的一侧设置有操控把手,并将越障轮离地面的高度设置成高于车轮离地面的高度的状态,使得在地面的凹凸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可通过越障轮先接触凸起的地面,然后将车轮提起,使得平台成倾斜状态,提高了车轮离地面的高度,从而方便了车轮越过凸起的地面,另外,支撑台板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车轮上设置有轮盘,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车轮转动,从而方便了平台的移动,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负担,更好的满足了使用需求。
[0004]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0006]
支撑台板,支撑台板具有板面和支撑架,板面铺设于支撑架上;
[0007]
车轮,车轮设置于支撑架上且位于支撑架的底部的中间区域,且车轮上连接有轮盘;
[0008]
越障轮,越障轮设置于支撑架的底部且位于其一端;
[0009]
支撑脚,支撑脚设置于支撑架的底部且位于其另一端;
[0010]
操控把手,操控把手设置于支撑架设置有支撑脚的一端,且操控把手朝向背离支撑架的方向延伸;
[0011]
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于支撑架的底部,且驱动电机动力连接于轮盘上;
[0012]
电源,电源设置于支撑架的底部,且电源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0013]
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设置于操控把手上,且控制开关串联于电源和驱动电机的连接电路上。
[0014]
上述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其中,支撑架包括矩形框架和车轮安装架,板面铺设于矩形框架上,车轮安装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车轮安装架沿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对称固
定于矩形框架的底部的两侧,并且,越障轮设置于矩形框架的底部的一端,支撑脚和操控把手设置于矩形框架的底部的另一端。
[0015]
上述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其中,车轮包括轮轴和轮体,轮轴横置于矩形框架的底部,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车轮安装架上且其两端的端部均伸出车轮安装架外,且轮轴的两端伸出车轮安装架的端部均设置有一轮体,同时,轮盘同轴设置于轮轴的中部。
[0016]
上述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其中,越障轮包括支撑杆和滚轮,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矩形框架的底部上,另一端朝向地面一侧延伸,且支撑杆朝向地面一侧延伸的一端的端部上设置有滚轮。
[0017]
上述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其中,越障轮设置有一个,且越障轮设置于矩形框架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上。
[0018]
上述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其中,越障轮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越障轮沿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0019]
上述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其中,还包括减速机,减速机设置于矩形框架的底部,减速机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轮盘连接。
[0020]
上述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其中,减速机和轮盘为链条传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轮盘为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
[0021]
上述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其中,减速机的输入轴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之间设置有联轴器。
[0022]
上述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其中,操控把手上且位于手握的区域设置有嵌孔,操控把手的底部开设有布线槽,布线槽的一端与嵌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操控把手连接支撑架的一端,且控制开关设置于嵌孔内,同时,连接控制开关的导线设置于布线槽内。
[0023]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0024]
上述的工程用转移平台,通过在支撑台板的底部设置有车轮、支撑腿以及越障轮,且支撑腿和越障轮分别位于支撑台板的两端,且越障轮离地面的高度高于车轮离地面的高度,从而在平台静止时,可通过支撑腿和车轮支撑,而在需要经过凹凸地面时,可先将越障轮接触凸起的地面,然后通过操控把手提升支撑台板,使得平台处于倾斜的状态,从而提升了车轮的高度,方便了车轮经过凸起的地面,能更好的通过凹凸差距较大的地面,另外,设置有驱动电机,并将驱动电机动力连接至车轮的轮轴上的轮盘上,使得可通过驱动电机的动作带动车轮转动,从而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负担,更好的满足了建筑工地上材料的转移需求。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的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的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车轮的结构图;
[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越障轮的结构图;
[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操控把手的结构图。
[0031]
附图中:1、支撑台板;11、板面;12、支撑架;121、矩形框架;122、车轮安装架;2、车
轮;21、轮盘;22、轮轴;23、轮体;3、越障轮;31、支撑杆;32、滚轮;4、支撑脚;5、操控把手;51、嵌孔;52、布线槽;53、保护条;6、驱动电机;7、电源;71、电源保护壳;72、开口;73、启闭门;8、控制开关;9、减速机;91、链条;92、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的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程用转移平台的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工程用转移平台包括:支撑台板1、车轮2、越障轮3、支撑脚4、操控把手5、驱动电机6、电源7以及控制开关8,车轮2、越障轮3以及支撑脚4均设置于支撑台板1的底部,通过车轮2和支撑脚4实现平台静止时的支撑,通过车轮2和越障轮3实现平台在凹凸差距大的地面上通过,且通过支撑台板1为材料的运输提供了放置载体,从而实现材料的转移。另外,设置有驱动电机6、电源7以及控制开关8,通过驱动电机6带动车轮2转动,从而减轻了使用者的工作负担,更好的满足了建筑工地等复杂环境中的转移需求。
[003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支撑台板1具有板面11和支撑架12,板面11铺设于支撑架12上,使得支撑架12作为承重架,而板面11作为放置待转移的材料的载体,既能减轻设备重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还能提供足够大的放置空间,结构设计更合理。
[0035]
具体的,车轮2设置于支撑架12上且位于支撑架12的底部的中间区域,使得平台可通过改变倾斜方向来实现平台静止和越障状态的切换,且车轮2上连接有轮盘21,从而满足后续操作中通过轮盘21带动车轮2转动,从而减轻操作者工作负担的使用需求。
[0036]
具体的,越障轮3设置于支撑架12的底部且位于其一端,使得在通过建筑工地等地面凹凸差距较大的环境时,可先将越障轮3接触凸起的地面,此时,操作者以越障轮3为支点,提升平台,使平台呈倾斜的状态设置,从而提升车轮2离地的高度,从而方便车轮2通过凸起的地面,实现越障,更好的满足了转移需求。
[0037]
具体的,支撑脚4设置于支撑架12的底部且位于其另一端,同样的,可将支撑脚4离地面的高度高于车轮2离地面的高度,从而使得在平台静止状态下时,平台通过支撑脚4和车轮2进行支撑,此时,平台同样处于倾斜状态,且平台的倾斜的低端为设置有支撑脚4的一端,从而保证了平台静止状态下的稳定性, 结构设计更合理。
[0038]
具体的,操控把手5设置于支撑架12设置有支撑脚4的一端,且操控把手5朝向背离支撑架12的方向延伸,使用者可通过操控把手5来控制支撑台板1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使得在越障时,使用者可通过操控把手5提升平台,使平台处于倾斜状态,且操控把手5朝向背离支撑架12的方向延伸,可延长提升的力臂,从而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负担。
[0039]
具体的,驱动电机6设置于支撑架12的底部,且驱动电机6动力连接于轮盘21上,使得可在驱动电机6转动时,带动轮盘21转动,从而带动车轮2转动,从而带动平台移动,避免了平台移动全靠人工推拉来实现的问题,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负担,结构设计更合理。
[0040]
具体的,电源7设置于支撑架12的底部,且电源7与驱动电机6电连接,通过电源7为
驱动电机6的动作提供了电能,保证了驱动电机6运动的可靠性。并且,电源7为可充电电池,可在电量耗尽的情况下进行充电,实现电能的补充,结构设计更合理。
[0041]
具体的,控制开关8设置于操控把手5上,且控制开关8串联于电源7和驱动电机6的连接电路上,使得操作者可通过控制开关8控制驱动电机6的启停,从而使得操作者可选择性使用驱动电机6,即在需要使用的情况下(如越障时)提供驱动,从而节省了电能,延长了平台的使用寿命。
[0042]
更加具体的,支撑架12又包括矩形框架121和车轮安装架122,板面11铺设于矩形框架121上,车轮安装架12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车轮安装架122沿矩形框架121的长度方向对称固定于矩形框架121的底部的两侧,保证了矩形框架121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提升了矩形框架121受力的均匀性,同时也提升了矩形框架121的平稳性。并且,越障轮3设置于矩形框架121的底部的一端,支撑脚4和操控把手5设置于矩形框架121的底部的另一端,使得越障轮3能与支撑脚4和操控把手5分别位于车轮2的两侧,从而方便了操作者切换平台的倾斜方向,从而满足越障或静止的使用需求,操作更方便,结构设计更合理。
[0043]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车轮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车轮2包括轮轴22和轮体23,轮轴22横置于矩形框架121的底部,轮轴22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车轮安装架122上且其两端的端部均伸出车轮安装架122外,此时,轮轴22和对应的车轮安装架12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使得轮轴22能在车轮安装架122上转动,且轮轴22的两端伸出车轮安装架122的端部均设置有一轮体23,使得在支撑台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车轮2来支撑,保证了结构的平衡性。同时,轮盘21同轴设置于轮轴22的中部,保证了轮轴22受力的对称性,从而防止了使用过程中因轮轴22受力不均导致的轮轴22形变的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0044]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越障轮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越障轮3包括支撑杆31和滚轮32,支撑杆31的一端固定于矩形框架121的底部上,另一端朝向地面一侧延伸,且支撑杆31朝向地面一侧延伸的一端的端部上设置有滚轮32,使得支撑杆31能为滚轮32提供安装基础,方便了滚轮32的安装,同时滚轮32能在越障时自身也可滚动,从而便于在平台倾斜的过程中也实现移动,实现快速越障,结构设计更合理。
[0045]
更加具体的,越障轮3设置有一个,且越障轮3设置于矩形框架121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上,使得一个越障轮3能满足支撑的需求,防止在平台提升过程中出现倾斜的问题,结构受力更均匀,从而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运动过程的可靠性 ,结构设计更合理,且也有效减少了越障轮3的使用,降低了平台的生产制造成本。
[0046]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越障轮3设置有两个的结构,且两个越障轮3沿矩形框架12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此时,两越障轮3分别与两车轮2对应,矩形框架121的两侧均具有越障轮3,提升了越障轮3的支撑强度,使得平台能承受更重的待转移的材料,结构强度更高,同样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运动过程的可靠性 ,结构设计更合理。
[0047]
更加具体的,支撑台板1的矩形框架121的底部还设置有减速机9,减速机9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6的驱动轴连接,减速机9的输出轴与轮盘21连接,使得驱动电机6高速的转动能通过减速机9传输至与车轮2连接的轮盘21上,降低了转速,增大了扭矩,既能使平台的运动速度满足人工操作的需求,同时还能提升车轮2的越障能力,结构设计更合理。
[0048]
更加具体的,减速机9和轮盘21为链条传动,减速机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轮盘21为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链条91连接,此时,保证了动力传动的可靠
性,防止了使用过程中出现打滑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因打滑造成的溜坡风险,安全保障性更高。
[0049]
更加具体的,减速机9的输入轴和驱动电机6的驱动轴之间设置有联轴器92,方便了减速机9和驱动电机6之间的拆装,从而便于后期对平台的维护和维修,结构设计更合理。
[0050]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操控把手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6所示,操控把手5上且位于操作者手握的区域设置有嵌孔51,操控把手5的底部开设有布线槽52,布线槽52的一端与嵌孔5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操控把手5连接支撑架12的一端,且控制开关8设置于嵌孔51内,使得在控制开关8能在操作者手握操控把手5时即可触及,在操作者双手超控平台的运动或方向时即可通过控制开关8启动驱动电机6,无需另外移动手部去控制,结构设计更合理。同时,连接控制开关8的导线设置于布线槽52内, 使得导线能被收纳,既能避免导线混乱布置导致的混乱问题,提升整洁性和美观性,另外还能实现对导线的保护,防止了使用过程中因磕碰等外界因素导致导线损坏的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005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操控把手5上还设置有保护条53,保护条53嵌设于布线槽52内,使得在连接控制开关8的导线安装于布线槽52内后,可通过在布线槽52内嵌设保护条53来实现对导线的保护,防止磕碰等外界因素造成导线的损坏问题,安全保障性更高。
[005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设置有电源保护壳71,电源保护壳71为一带有内腔的箱体结构,且设置有一连通内腔的开口72,并于该开口72上设置有启闭门73,使得电源7可通过启闭门73从开口72中放置于内腔中,方便了电源7的更换,不仅使得电源7在电量耗尽后可取出充电,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维修,还实现了对电源7的保护,防止了转移过程中磕碰电源7等外界因素而造成损坏的问题,安全保障性更高,结构设计更合理。
[0053]
本实施例提供的工程用转移平台,通过设置用于放置待转移材料的支撑台板1,并于支撑台板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车轮2和分别设置于车轮2两侧的支撑腿和越障轮3,且越障轮3离地的高度高于车轮2离地的高度,使得可通过支撑腿和车轮2实现对静止状态下平台的支撑,在经过凹凸的地面时,先通过越障轮3接触凸起的地面,然后通过操控把手5提升平台且使平台处于倾斜状态,实现车轮2高度的提升,从而方便了车轮2越过凸起的地面,另外,设置驱动电机6来驱动车轮2,有效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负担,更好的满足了建筑工地上材料的转移需求。
[0054]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