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咬合分体组装式医用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4490发布日期:2021-01-01 13:2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前后咬合分体组装式医用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手推车,尤其涉及一种前后咬合分体组装式医用手推车。



背景技术:

医用手推车是医院等医疗保健单位必备的医用品存储转运器具,用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品的转运,它必须满足病人和医务人员的使用要求。

目前,现有的医用手推车包括左右侧板、背板、顶板、底板、支撑柱和抽屉,左右侧板和背板均通过支撑柱连接固定,顶板与底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撑柱的上下两端,从而形成医用手推车的框体结构,这种连接结构的医用手推车安装复杂,四根支撑柱安装必须精准,否则会导致顶板倾斜或左右侧板与背板和门板之间安装翘曲等问题。且四根支撑柱的中心均套装有金属管,金属管的成本较高,且金属管重量较重,从而使得整车重量较重,增加搬运和运输的成本。现有的医用手推车的安装难度大,对安装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组装时间长,难以适应大批量、低成本、约节化的生产要求。为了克服现有医用手推车存在的上述缺陷,申请人开发了一种无支撑柱分体组装式医用手推车,其中,各板块之间通过拼装结构连接,拆装方便,便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后咬合分体组装式医用手推车,各板之间通过专用连接型材连接,采用这种连接结构,连接稳定牢固,拆装简单方便,在销售时,各零件可分组打包发运,现场组装,整车均为塑料成型件,无金属管件,大大减轻整车重量,能理想地满足适应大批量、低成本、节约化的生产要求,能大幅度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后咬合分体组装式医用手推车,包括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脸框架、背板和底板,其特征是:前脸框架和背板的下端与底板之间通过侧向咬合结构固定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以插入式咬合结构插装在前脸框架和背板之间,左侧板、右侧板的下端与底板之间通过插卡结构实现竖直方向限位,顶板固定在左侧板、右侧板、前脸框架和背板的顶端。

进一步,前脸框架和背板的下端与底板之间的侧向咬合结构为:在前脸框架底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底板前边固定卡装在卡槽内;在背板左右两侧的内侧设置有卡装槽,底板后边固定卡装在卡装槽内。

进一步,左侧板、右侧板与前脸框架和背板之间插入式咬合结构为:在前脸框架的左右两侧边的背面设有前连接型材,在背板的左右两侧边的前面设有后连接型材,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后两侧边上均设置有咬合体,左侧板和右侧板均通过其前后两侧边上的咬合体插装在前连接型材和后连接型材上。

进一步,左侧板、右侧板的下端与底板之间的插卡结构是:在底板的左右两侧对应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咬合体位置处设有与咬合体相匹配的插槽,左侧板和右侧板底部通过咬合体固定插装在底板上。

进一步,前脸框架的左右两侧边的背面与前连接型材之间为分体固定连接或一体化成型结构,背板的左右两侧边的前面与后连接型材之间为分体固定连接或一体化成型结构。

进一步,所述咬合体一体化地设置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后两侧边上。

进一步,所述前脸框架包括前脸顶板、前脸侧板和前脸底板,在前脸框架的前脸侧板内侧设置有固定槽,在固定槽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柱,在连接柱的中心开有螺纹孔,在前连接型材上开有开口插槽和螺丝槽,在前连接型材的开口插槽的对侧面开有与连接柱上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紧固螺丝穿过通孔固定旋接在连接柱的螺纹孔内,将前连接型材固定安装在固定槽内,开口插槽的开口侧向外设置,在前脸底板内侧设置有卡槽,底板固定卡装在卡槽内。

进一步,所述左侧板包括侧板主体、侧板顶板、咬合体和导轨安装件,咬合体固定设置在侧板主体的左右两侧,导轨安装件设置在侧板主体的内侧面上,右侧板的形状大小与左侧板相同。

进一步,所述背板包括背板主体、背板顶板和背板底板,在背板主体的左右两侧内侧面设置有安装槽和插管槽,插管槽设置在安装槽内侧,在安装槽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柱,在连接柱的中心开有螺纹孔,在后连接型材上开有开口插槽和螺丝槽,在后连接型材的开口插槽的对侧面开有与连接柱上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在后连接型材的一侧设置有挡板,紧固螺丝穿过通孔固定旋接在连接柱的螺纹孔内,将后连接型材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开口插槽的开口侧向外设置,挡板与插管槽围合形成闭合插管腔,在背板底板内侧设置有卡装槽,底板固定卡装在卡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底板包括底板主体和四周咬合体,四周咬合体设置在底板主体的四角,在底板主体的四角上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在凹槽上设置有与咬合体相配合的插槽。

由于这种医用手推车的前脸框架、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底板和顶板之间均采用了连接型材连接或卡扣结构连接,前脸框架和背板的下端与底板之间的侧向咬合结构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以插入式咬合结构插装在前脸框架和背板之间,左侧板、右侧板的下端与底板之间通过插卡结构实现竖直方向限位,这样无需使用大量的连接零件将各部件连接组装,且无支撑柱的安装,杜绝了因支撑柱安装不精准导致的顶板倾斜或左右侧板与背板和门板之间安装翘曲等问题,大大简化了手推车的安装难度,对安装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大大减少组装时间,提高组装效率。各板之间通过连接型材连接,连接稳定牢固,拆装简单方便。同时当手推车上任一块板体损坏后,人们都能方便地进行更换维修,从而延长手推车的使用寿命。由于该手推车的所有板体均为注塑件,无金属管件,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大大减轻了手推车的重量,减少运输成本,克服了现有医用手推车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3中c处放大图;

图5为后连接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前连接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前脸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立体图;

图9为左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立体图;

图12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立体图;

图中,1-顶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前脸框架;5-背板;6-底板;7-咬合体;8-前连接型材;9-后连接型材;10-卡扣;11-紧固螺丝;21-侧板主体;22-侧板顶板;23-导轨安装件;41-前脸顶板;42-前脸侧板;43-前脸底板;44-固定槽;45-连接柱;46-螺纹孔;47-卡槽;51-背板主体;52-背板顶板;53-背板底板;54-安装槽;55-插管槽;56-插管腔;57-卡装槽;61-插槽;62-底板主体;63-四周咬合体;64-凹槽;81-开口插槽;82-螺丝槽;83-通孔;8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前后咬合分体组装式医用手推车,如图1-13所示,包括顶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前脸框架4、背板5和底板6,前脸框架4和背板5的下端与底板6之间通过侧向咬合结构固定连接,左侧板2和右侧板3以插入式咬合结构插装在前脸框架4和背板5之间,左侧板2、右侧板3的下端与底板6之间通过插卡结构实现竖直方向限位,顶板1固定在左侧板2、右侧板3、前脸框架4和背板5的顶端。

在本例中,前脸框架4和背板5的下端与底板6之间的侧向咬合结构为:在前脸框架4底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47,底板6前边固定卡装在卡槽47内;在背板5左右两侧的内侧设置有卡装槽57,底板6后边固定卡装在卡装槽57内。

在本例中,左侧板2、右侧板3与前脸框架4和背板5之间插入式咬合结构为:在前脸框架4的左右两侧边的背面设有前连接型材8,在背板5的左右两侧边的前面设有后连接型材9,在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前后两侧边上均设置有咬合体7,左侧板2和右侧板3均通过其前后两侧边上的咬合体7插装在前连接型材8和后连接型材9上。

在本例中,左侧板2、右侧板3的下端与底板6之间的插卡结构是:在底板6的左右两侧对应于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咬合体7位置处设有与咬合体7相匹配的插槽61,左侧板2和右侧板3底部通过咬合体7固定插装在底板6上,前脸框架4和背板5的下端与底板6通过卡装方式固定连接。

在本例中,前脸框架4的左右两侧边的背面与前连接型材8之间为分体固定连接或一体化成型结构,背板5的左右两侧边的前面与后连接型材9之间为分体固定连接或一体化成型结构。

在本例中,所述咬合体7一体化地设置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前后两侧边上。

在本例中,所述前脸框架4包括前脸顶板41、前脸侧板42和前脸底板43,在前脸框架4的前脸侧板42内侧设置有固定槽44,在固定槽44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柱45,在连接柱45的中心开有螺纹孔46,在前连接型材8上开有开口插槽81和螺丝槽82,在前连接型材8的开口插槽81的对侧面开有与连接柱45上螺纹孔46相对应的通孔83,紧固螺丝11穿过通孔83固定旋接在连接柱45的螺纹孔46内,将前连接型材8固定安装在固定槽44内,开口插槽81的开口侧向外设置,在前脸底板43内侧设置有卡槽47,底板6固定卡装在卡槽47内。

在本例中,所述左侧板2包括侧板主体21、侧板顶板22、咬合体7和导轨安装件23,咬合体7固定设置在侧板主体21的左右两侧,导轨安装件23设置在侧板主体21的内侧面上,右侧板3的形状大小与左侧板2相同。

在本例中,所述背板5包括背板主体51、背板顶板52和背板底板53,在背板主体51的左右两侧内侧面设置有安装槽54和插管槽55,插管槽55设置在安装槽54内侧,在安装槽54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柱45,在连接柱45的中心开有螺纹孔46,在后连接型材9上开有开口插槽81和螺丝槽82,在后连接型材9的开口插槽81的对侧面开有与连接柱45上螺纹孔46相对应的通孔83,在后连接型材9的一侧设置有挡板84,紧固螺丝11穿过通孔83固定旋接在连接柱45的螺纹孔46内,将后连接型材9固定安装在安装槽54内,开口插槽81的开口侧向外设置,挡板84与插管槽55围合形成闭合插管腔56,在背板底板53内侧设置有卡装槽57,底板6固定卡装在卡装槽57内。

在本例中,所述底板6包括底板主体62和四周咬合体63,四周咬合体63设置在底板主体62的四角,在底板主体62的四角上端面上设置有凹槽64,在凹槽64上设置有与咬合体7相配合的插槽61。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顶板1的下方设置有卡扣10,顶板1通过卡扣10固定卡装在左侧板2、右侧板3、前脸框架4和背板5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